DB32T4215-2022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4215-2022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4215-2022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4215-2022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4215-2022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1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215—2022

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alt-tolerantgreenmanurerotationandefficientutilization

2022-01-28发布2022-02-28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4215—2022

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栽培技术与高效利用以及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沿海地区耐盐绿肥的轮作及高效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930.2草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GB/T2930.4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2930.8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T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选择

4.1黑麦草品种

选用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的品种,如盐城多花黑麦草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T6142的要求。

4.2田菁品种

选用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的品种,如盐菁胶1号等。种子质量应满足:净度不低于94%、发芽率不

低于70%、水分不高于12%,应按GB/T2930.2、GB/T2930.4和GB/T2930.8的规定测定。

5茬口安排

5.1黑麦草茬口

9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翻压还田或6月上旬~中旬收获种子。

1

DB32/T4215—2022

5.2田菁茬口

5月下旬~6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9月上旬翻压还田或10月中旬~下旬收获种子。

6栽培技术

6.1播前准备

6.1.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盐分含量≤0.5%的地块。

6.1.2整地

播种前旋耕,旋耕深度15cm~20cm。

6.1.3施肥

6.1.3.1黑麦草

2222

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12000kg/hm~15000kg/hm,氮肥(N)105kg/hm~135kg/hm,磷肥(P2O5)

2222

75kg/hm~90kg/hm,钾肥(K2O)30kg/hm~45kg/hm。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1.3.2田菁

2222

基肥施用量为磷肥(P2O5)75kg/hm~90kg/hm,钾肥(K2O)30kg/hm~45kg/hm。肥料施用

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2播种

6.2.1种子处理

6.2.1.1黑麦草

播前晒种1天~2天。

6.2.1.2田菁

播前晒种1天或用60℃~80℃温水浸种3分钟~6分钟,捞出后冷却晾干即可播种。

6.2.2播种方式

6.2.2.1黑麦草

拉行条播,行距30cm~40cm,播种深度1cm~2cm。播种后及时覆土。

6.2.2.2田菁

拉行条播,行距40cm~50cm,播种深度2cm~3cm。播后覆土压实,保持水分。

6.2.3播种量

6.2.3.1黑麦草

2

DB32/T4215—2022

22.5kg/hm2~30kg/hm2。

6.2.3.2田菁

37.5kg/hm2~45.0kg/hm2。

6.3田间管理

6.3.1杂草防除

黑麦草或田菁播种覆土后,可喷施20%草铵膦水剂70倍~80倍液进行苗前化学除草。农药使用应符

合GB/T8321的规定。苗后偶有杂草,可人工拔除。

6.3.2肥水运筹

6.3.2.1黑麦草

沟系配套,保持田间排水畅通,在拔节期或刈割后追施氮肥105kg/hm2~135kg/hm2。

6.3.2.2田菁

沟系配套,保持田间排水畅通,刈割后可追施氮肥45kg/hm2~60kg/hm2。

6.3.3病虫害防治

6.3.3.1黑麦草

锈病高发年份可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2000倍液进行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6.3.3.2田菁

主要虫害小卷叶虫,可喷施5%阿维菌素悬浮剂600倍液进行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

定。

7高效利用

7.1作绿肥

7.1.1黑麦草

7.1.1.1翻压时间

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即黑麦草抽穗初期。

7.1.1.2翻压方式

机械粉碎后翻压还田,翻压深度25cm~30cm。

7.1.2田菁

7.1.2.1刈割还田

3

DB32/T4215—2022

7.1.2.1.1刈割时间

播种后45天~55天,田菁高度达1.5m~1.7m。

7.1.2.1.2刈割方式

留茬高度50cm~60cm,刈割部分均匀平铺行间。

7.1.2.2翻压还田

7.1.2.2.1翻压时间

8月下旬~9月上旬,即田菁盛花期。

7.1.2.2.2翻压方式

机械粉碎后翻压还田,翻压深度25cm~30cm。

7.2作饲料

黑麦草高度达到55cm~65cm时可进行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5cm~6cm,以后视生长情况,每间

隔20天~30天割草一次;拔节期可采用机械收割打捆。

7.3收获种子

7.3.1黑麦草

翌年6月上旬至中旬,大部分种子成熟后即可收获,以防种子脱落。

7.3.2田菁

10月中旬至下旬,70%~80%的田菁荚果发黄成熟时即可进行机械收割。

8生产记录

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记录,记录保存2年以上,以备核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T421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小梅、邢锦城、洪立洲、温祝桂、赵宝泉、刘冲、王建红、董静、贺亭亭、

赵小慧。

I

DB32/T4215—2022

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耐盐绿肥轮作及高效利用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栽培技术与高效利用以及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沿海地区耐盐绿肥的轮作及高效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930.2草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GB/T2930.4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2930.8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T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选择

4.1黑麦草品种

选用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的品种,如盐城多花黑麦草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T6142的要求。

4.2田菁品种

选用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的品种,如盐菁胶1号等。种子质量应满足:净度不低于94%、发芽率不

低于70%、水分不高于12%,应按GB/T2930.2、GB/T2930.4和GB/T2930.8的规定测定。

5茬口安排

5.1黑麦草茬口

9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翻压还田或6月上旬~中旬收获种子。

1

DB32/T4215—2022

5.2田菁茬口

5月下旬~6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9月上旬翻压还田或10月中旬~下旬收获种子。

6栽培技术

6.1播前准备

6.1.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盐分含量≤0.5%的地块。

6.1.2整地

播种前旋耕,旋耕深度15cm~20cm。

6.1.3施肥

6.1.3.1黑麦草

2222

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12000kg/hm~15000kg/hm,氮肥(N)105kg/hm~135kg/hm,磷肥(P2O5)

2222

75kg/hm~90kg/hm,钾肥(K2O)30kg/hm~45kg/hm。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1.3.2田菁

2222

基肥施用量为磷肥(P2O5)75kg/hm~90kg/hm,钾肥(K2O)30kg/hm~45kg/hm。肥料施用

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2播种

6.2.1种子处理

6.2.1.1黑麦草

播前晒种1天~2天。

6.2.1.2田菁

播前晒种1天或用60℃~80℃温水浸种3分钟~6分钟,捞出后冷却晾干即可播种。

6.2.2播种方式

6.2.2.1黑麦草

拉行条播,行距30cm~40cm,播种深度1cm~2cm。播种后及时覆土。

6.2.2.2田菁

拉行条播,行距40cm~50cm,播种深度2cm~3cm。播后覆土压实,保持水分。

6.2.3播种量

6.2.3.1黑麦草

2

DB32/T4215—2022

22.5kg/hm2~30kg/hm2。

6.2.3.2田菁

37.5kg/hm2~45.0kg/hm2。

6.3田间管理

6.3.1杂草防除

黑麦草或田菁播种覆土后,可喷施20%草铵膦水剂70倍~80倍液进行苗前化学除草。农药使用应符

合GB/T8321的规定。苗后偶有杂草,可人工拔除。

6.3.2肥水运筹

6.3.2.1黑麦草

沟系配套,保持田间排水畅通,在拔节期或刈割后追施氮肥105kg/hm2~135kg/hm2。

6.3.2.2田菁

沟系配套,保持田间排水畅通,刈割后可追施氮肥45kg/hm2~60kg/hm2。

6.3.3病虫害防治

6.3.3.1黑麦草

锈病高发年份可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2000倍液进行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6.3.3.2田菁

主要虫害小卷叶虫,可喷施5%阿维菌素悬浮剂600倍液进行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

定。

7高效利用

7.1作绿肥

7.1.1黑麦草

7.1.1.1翻压时间

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即黑麦草抽穗初期。

7.1.1.2翻压方式

机械粉碎后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