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工作站_第1页
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工作站_第2页
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工作站_第3页
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工作站_第4页
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工作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工作站1.项目清单序号货物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师生实训学习工作站套31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实训平台及配套资源套13交换机台14机柜台12.技术指标参数序号货物或服务名称技术参数备注1师生实训学习工作站1、处理器类型:相当于或优于CPUI5-13500;带多向风扇的计算系统技术;2、主板:不低于英特尔H770芯片组,PCIExpress通道数的最大值不低于24,为保证品质,为保证品质,主板需带原厂统一标识;3、内存类型:不低于16GBDDR43200;4、硬盘:不低于1TBM.2PCIESSD,可支持扩充机械硬盘,具备SMART硬盘故障自检技术;5、显卡:高清集成显卡,提供HDMI+DP输出,支持双屏显示;6、声卡:集成,通用音频插孔(3.5毫米,同一插孔可支持麦克风或耳机或CTIA耳麦),支持多音频流;7、机箱类型:立式机箱,不小于15L,免工具开启维护;8、光驱:无,可选dvdrw9、外置I/O端口:8个外置USB端口,前置不少于4个USB3.1TYPEA及1个TypeC接口,后置不少于2个usb2.0,标配串口及并口;10、扩展插槽:提供2个M.2;1个PCI-E4.0x16;1个PCI-E3.0x1;1个PCI;11、网络接口:千兆网卡;12、电源:要求不低于110V/220V/350W,节能设计,与主机同一品牌,以电源标识为准,具备80PLUS认证;13、键盘/鼠标:原厂同品牌标准USB简体中文键盘和抗菌鼠标,抗菌率不低于99%;14、显示器:23.8"宽屏16:9LED背光VA液晶显示器,VGA,HDMI1.4接口,HDMI线缆,250nits,3000:1,5ms,75Hz,1920x1080,可视角度为水平178度/垂直178度,100x100壁挂标准)EPEAT/TCO/EnergySTAR/TUV;15、可靠性: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不低于105万小时;16、安全性:标配可信平台模块(TPM),机箱锁槽;17、操作系统:原厂预装相当于或优于Windows11home正版操作系统;18、保修:3年原厂上门服务(含显示器、鼠标、键盘所有部件),原厂7×24小时800/400技术电话支持;19、配置智能同传功能,需实现如下功能:1)全新UEFI架构基于UEFI技术开发,保证了技术的领先性;2)同时支持GPT和MBR分区操作系统在同一块硬盘上同时支持安装GPT分区和MBR分区的操作系统,系统切换无需重新启动;3)极速网络拷贝采用自主研发的64Bit传输技术,在千兆网络环境下,一分钟能够达到6BG-7GB,可以实现系统和软件的快速部署,先进的压缩算法,突破(百兆)网络限制,根据数据流的特点,实现了快速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网络效率有极大的提升,即使是百兆网络环境传输到1GB-2GB/分钟;4)支持多硬盘支持同一台机器上安装多个硬盘,支持选择其中的一块硬盘作为系统盘,并对其进行保护,其它硬盘作为数据盘使用;5)支持最新的Windows11操作系统;6)支持加密传输功能;20、整机认证:1)台式机产品通过高海拔运输和工作检验认证,支持16kpa以下运输和66kpa以下工作;2)台式机产品通过PAHs认证;3)台式机产品噪声声压级不大于10.3Db;4)台式机产品通过IP5X防尘认证;5)台式机产品具备低温贮存(-40度不工作存放48h,-10度不工作存放120h可正常工作),低温运输、低温运行(-10度环境下工作2h,可正常工作)认证;6)台式机产品具备高温(55度非工作状态下48h,40度工作状态下120h),湿热(40度,93%RH非工作状态下120h)认证;7)台式机产品通过阻燃认证,印制板v-0级,外壳HB级;8)台式机产品具备冲击、颠震、振动认证检测;9)产品通过数据接口性能认证,需满足:(1)USB数据接口输出电压范围:4.75-5.25Vdc;(2)USB数据接口输出电流范围:500Ma-1500Ma;(3)USB数据接口无负载能量消耗:小于150Mw;(4)USB数据接口的接触电流应不超过20Ua;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实训平台及配套资源一、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平台及配套资源1套(一)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软件1.开发技术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基于云原生架构进行开发。前端使用vue.js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及使用体验。后端使用Spring技术栈开发云原生应用。应用依赖的中间件使用高可用架构部署,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与稳定。系统为B/S架构:支持B/S架构,兼容支持HTML5技术的现代浏览器。支持平台用户使用Web页面(B/S架构)方式访问平台。2.系统功能云实践平台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提供了完整的教学资源、同时整合企业实际项目案例,构建了以实际项目为背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搭建面向企业真实大数据、人工智能、CT医疗影像开发环境的实践场景,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解决IT类实践教学环境构建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过程难以监控问题,同时解决了线下实验的局限性。打破了实践教学的瓶颈,实现灵活、快捷、安全、低成本的实践管理模式。(1) 学校管理1) 系统应提供不同的角色与权限,包括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角色。支持单个创建账号和Excel批量导入创建两种方式。2) 系统应满足查看角色时,可查看角色名称、权限字符、显示顺序、数据权限相关数据。3) 系统应针对用户进行批量启用或停用。角色列表中显示角色信息,包括角色名称、权限字符、创建时间信息。4) 系统应支持对用户信息可进行一定修改或密码重置功能,以及对用户进行启用和停用操作。可根据角色状态和角色名称筛选角色数据。5) 系统应可建立学校组织机构树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学校”,“院系”,“专业”,“班级”。并显示组织名称、机构类别、部门编号信息。可通过组织机构名称筛选组织。6) 系统应支持管理员可以查询、新增、修改、删除院系以及班级信息。(2) 数据统计1) 系统应支持显示学校下参与教学的学院及专业数量、教师及学生数量、课程资源数量及实验项目数量、在线人数统计。(3) 课程资源管理1)系统应支持可通过授课对象不同进行筛选;可通过课程的名称对课程进行模糊查询。2)系统应支持新建课程,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授课对象、课程方向、课程封面、学时、学分。并且支持课程复制,复制后可对课程进行修改。3)系统应支持配置多种教学资源,包括“项目指导类”、“项目模板类”、“学习参考类”及其它多种类型,资源格式支持文档、图片、音频、视频、压缩包。4)系统应支持MarkDown格式的文件编写。支持对课程下所包含知识点的名称、结构、难易度、掌握程度信息的管理。(4) 教学管理1) 系统应支持管理员对学年、学期名称、起止日期信息的学期管理,并可通过开始年份和截止年份对学期进行筛选。2) 系统应支持管理员设置课程的教学安排,包括安排授课老师、设置教学班级,并可进行教学安排的导入,控制课程发布和删除功能。3) 系统应支持管理员对岗位能力的创建、编辑管理功能。(5) 成绩统计1)系统应支持按学期查看课程的最高分数和平均分数,且可以按照学期进行查看课程分数,也可查看课程中每个实验的成绩统计。2)系统应支持按班级筛选查看班级的课程项目的成绩统计。并可将成绩进行导出,可查看对应分段下的学生成绩,可根据成绩、提交时间、学号,对学生排序,可查看学生的成绩详情。(6) 数据集管理1) 系统应支持管理员可新增公有数据集,包括数据集的名称、数据集文件上传,并可查看公有数据集和私有数据集。(7) 系统管理1) 系统应支持管理员可对学校用户发送通知或公告类消息,并可查看已读数量,可通过公告标题检索公告。2) 系统应支持海报的上传与删除,可实时统计在线的用户信息,包括登录账号、姓名、角色、登录IP、登录时间信息,并可强制登出。3) 系统应支持查看登录日志,通过登录日志查看用户的登录状态与登录时间,并可对登录日志进行删除。(8) 课程达成度1) 系统应支持根据课程项目的分数情况展示课程达成度统计,包括课程目标分数、课程目标总数、平均达成度分数,2) 系统应支持选择课程目标显示达成度详情列表,达成度详情中包含任务得分、达成度占比、最终达成情况,达成度结果也可导出。(9) 岗位能力匹配管理系统应支持管理员可以设置岗位目标,并将典型工作任务与技术能力进行匹配,通过学生实验结果自动得出岗位能力分析,包括与各岗位匹配的岗位达成度,管理员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分析,制定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核心岗位对应典型工作任务及技术能力。(10) 课程设置1) 系统应支持教师查看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实验、教学目标、岗位能力,可查看详细的课程实验详情,可编辑挑战实验,编辑岗位能力。2) 系统应支持根据不同班级进行课程授课,可查看实验详情,根据项目指导文件、学习参考资料进行项目指导,指导文件可包含word、Excel、PPT、PDF、TXT、视频、压缩包,可按时间进行实验开启。(11) 实验管理1) 系统应支持上传实验以及实验配套及相关资源包括:文档、视频、图片、压缩包,可为实验配置运行环境,以及为环境挂数据集,可设置实验阶段性任务及最终成果要求并为最终成果设置相应分数。2) 系统应支持教师配置实验时有实验预热功能,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环境,方便学生开始实验室能够快速开始实验。3) 系统应支持实验发布,选择开始结束时间后发布实验,教师可在上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可关联知识点。布置完成后可对预习任务设置分数。4) 系统应支持实验设置课堂任务,教师可在上课前设置任务分数,可关联教学目标,可对最终成果设置分数和关联教学目标。5) 系统应支持在线运行实验环境,并可在环境中编辑代码运行实验结果,环境包含图形化终端、字符终端、CloudIDE、JupyterLab。6) 系统应支持实验分组:支持两种分组模式,手动分组:教师手动创建分组,指定组长、组员名单。系统随机分组:支持固定人数及固定组数最近分组,随机分组后教师可手动调整分组情况。分组实验只有组长有上传任务结果权限。(12) 实验操作1) 系统应支持学生可以进行线上/线下课程实验,可查阅实验下教师提供的配套资源,可按照实验任务要求上传或填写实验结果。2) 系统应支持平台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可自动生成实验报告,生成后学生可填写总结,可导出实验报告以及成果物。3) 系统应支持学生通过二维码的方式扫描查看项目信息,并可通过移动端进行图片或视频的上传提交。4) 系统应支持学生可查看实验及任务成绩,可查看成绩统计分析情况,可根据课程关键字筛选成绩列表,可查看本课程下各个实验的成绩情况,及包括完成速度、排名在内的多个实验完成情况统计。5) 系统应支持学生可查看自己的岗位能力分析,包括与各岗位的匹配岗位达成度,并可查看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技术能力、知识点达成度。(二)软件开发课程资源1. 《vue.js开发实践》(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使用Vue.js框架,能够结合HTML、CSS前端开发技术,迅速设计并实现符合要求的前端项目,包括PC版项目和移动版项目。课程核心内容涵盖Vue-CLI的应用、ElementPlus的应用、Vue3的新特性(组合式API)、Vue-Router的应用、Axios的应用、Vuex的应用、VantUI的应用以及vue3-element-admin的应用。通过详实的内容和丰富的案例,为学生指明了目前所学知识的应用方向,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学习前端开发的应用技术,并逐步形成使用Vue.js框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素养,让学生在完成这一阶段学习之后,具备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2) 课程学时:不少于64学时(3) 技术路线开发工具:VSCode_1.79以上。开发环境:HTML5、CSS3、Vue.js(Vue3)。(4) 课程资源种类与数量①课程标准1份。②教学日历1份。③教案不少于32个。④课程导学1份。⑤配套项目不少于96个:含项目指导书不少于96个、微视频不少于40个、课件不少于30个、项目参考答案不少于96套。⑥测试题库不少于1套。⑦大作业不少于2套。(5) 配套项目清单本门课程配套项目不少于96个,其中五级项目不少于90个、四级项目不少于4个、三级项目不少于2个。(三)软件测试课程资源1. 《软件测试技术》(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软件测试实施和管理、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缺陷管理与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在工程项目中运用软件测试策略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程序代码,进行测试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运用黑白盒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并能够执行测试,报告缺陷,撰写测试总结,完成项目的测试全过程。(2) 教学资源①课程标准1份。②教案不少于38个。③教学课件不少于38个。④测试题量不少于100道。⑤项目案例数不少于60个。⑥教学微视频不少于32节。2. 《接口测试》(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接口测试的基本知识、Jmeter的使用、Postman的基本使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接口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在工程项目中运用接口测试策略进行测试设计和实施的能力;了解http类型接口之间的不同差异,能够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程序代码,针对不同类型的接口设计不同的接口测试用例,了解常见工具的特性,根据特性选择适合项目的测试工具,能够熟练使用JMeter、Postman工具对不同类型的接口进行测试,并报告缺陷。(2) 教学资源①课程标准1份。②教案不少于32个。③教学课件不少于32个。④测试题量不少于88道。⑤项目案例数不少于52个。⑥教学微视频不少于28节。3. WebUI自动化测试(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自动化测试的基本知识、Selenium应用、unittest框架、pytest框架及Allure报告框架的应用、自动化测试项目结构分层与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WebUI自动化测试的理论知识,具备使用各种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能力,能承担复杂Web前端项目的测试任务。(2) 教学资源①课程标准1份。②教案不少于48个。③教学课件不少于48个。④测试题量不少于130道。⑤项目案例数不少于83个。⑥教学微视频不少于45节。4. 移动AppUI自动化测试(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AppUI自动化测试的基本知识、adb命令在App自动测试中应用、Appium框架运行原理以及基于Appium框架的App元素定位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AppUI自动化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在工程项目中结合软件测试策略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App相关界面,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