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还需雄辩_第1页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还需雄辩_第2页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还需雄辩_第3页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还需雄辩_第4页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还需雄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还需雄辩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很多人对此都抱赞赏态度,我却不以为然。试想,一个人已饿至将死,形容枯槁,还有何气度可言呢?这食物诚然是嗟来的,但有何妨呢?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暂忍一时之辱,以图有为于将来,有如越王勾践之为,留得青山,卧薪尝胆,方才有重振雄风之日,如此“大丈夫”不更令人击节赞叹吗?故事: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第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点+论据”格局弊端:

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第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经验:

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第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何进行雄辩?第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课文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说理的呢?第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分析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施舍者的态度,吆喝一声“喂,来吃!”,是如此蛮横和冷漠!另一个是施舍的目的,吃他的饭就要乖乖地听命于他,可见其目的之卑劣!这是对饿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因而饿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观点:“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极具说服力!第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雄辩”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仅扣事实材料,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使“雄辩”成为联接观点和材料的桥梁。第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雄辩的方法第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种方法——假言因果

就是说,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

基本要求: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第1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不断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胜利。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示例:第1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观点: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练习:第1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笑对挫折

曾经有一位日本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得到的消息是没有被录取。他在绝望中准备自杀,自杀未遂后才得知"没被录取"是由于计算机故障带来的误报。正当他接到聘书喜形于色之时,一纸解聘书又飞到他手中,说他不能很好地面对挫折,必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这位青年因为没有勇气接受挫折的挑战,而让机会从他指缝间溜走了。试想,在面对挫折时,这位青年并不畏缩,而是微笑地迎接这一切,清醒地审视挫折,从中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然后想方设法在今后去修正与弥补。这样,在努力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而且锻炼出更顽强的意志,铸就了更坚利的精神之剑,更有助于在今后的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摘取成功的桂冠。当然,事情真相大白之后,用人公司肯定会首先录用他这样的人。

第1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种方法——正反对比

一种情况是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然后,对这两个例子还要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证明论点。另一种情况是举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这个例子举完了,再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以证明论点。(重在分析,不是例子)第1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观点:勤能补拙示例1:第1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第1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练习: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观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第1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第1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富和尚未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最终到达了,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穷和尚不达目的不罢休,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了目标。而富和尚只有美好的愿望,却不能付之于实际行动,所以,他最终没有去成南海。看来“为”与“不为”大相径庭,因此,凡事在于“为”。观点:凡事在于“为”

彭端淑在《为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两个和尚,都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船顺江而下直到南海,而最终没有去成;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的钵,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练习:第1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到:“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

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呆在自已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第2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的例子,然后进行分析论述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但这个相同点必须紧扣论点;或者举出一个例子,然后在分析过程中联系其他类似事例,进行归纳总结,紧扣论点。第三种方法——同类归纳第2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所以,他们收获了丰硕的人生。示例1: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观点: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第2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示例2:只要对周围的事物留心观察,潜心研究,就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行医时发现了1种奇特的现象,某一地区的穷人得雀盲眼的特别多,而富人却与它无缘,富人经常得脚气病,但穷人却没有。后来他不断留心观察,发现穷人只能吃得上粗米、糠皮,而富人只顾吃精米细粮、大鱼大肉。于是他让两种人交换一下食物,过了一段时间,两种人的病都好了。原来粗粮富含维生素B2,而鱼、肉中富含维生素E。第2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这种看似偶然所得的事例还有很多:画家莫尔斯在听演讲时大受启发,发明了莫尔斯电码;化学家道尔顿给妈妈买了一双袜子,结果发现了色盲症;物理学家波义尔在养紫罗兰时发明了石蕊试剂;医生邓禄普浇花时受到启发,发明了自行车轮胎;化学家凯库列做梦时发现了苯的分子结构;一个无名的花匠发明了钢筋混凝土……。

第2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这些人,他们都在某一时刻突然受到了启发,或是发现了某种意想不到的事情。事实上,他们为了这一天的成功也许已经潜心留意周围事物多少年了。这正是他们本身素质的体现。要知道机会只留给那些为了寻找它而不断探索的人。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周围有趣的事物,成功就会降临。

第2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点借出美妙人生

科技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庞加莱猜想,这一困扰了国际数学界上百年的重大难题,终于在2006年6月被中国科学院的数学家破解。消息传出,他们立刻成为焦点与英雄。面对如潮的赞誉,他们表现得很淡定:“我们只是幸运地踹开了临门一脚。”这不禁让我们想起“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确实,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美国数学家汉密尔提出的庞加莱猜想纲领的基础上,并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长期指导下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抓住时机,善于并敢于借助他人之美,成就自身,人生的绚丽光彩就会释放。第2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在美国大学,听说,就有经营回收旧教科书的业务。学期结束,学生可将用过的旧课本回售给学校书店,学校又把这些旧教材廉价卖给新生,这样,一本使用小心的课本,有时竟可以为几代大学生所用。当然并非那里在闹纸荒,实是精打细算的经济头脑使然。

又如,在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的瑞士,居然大张旗鼓地在开展废品回收活动。牙膏壳、废电池、铝箔包装、白铁罐头、过期报刊、陈旧书籍,无一不当宝贝加以回收。不但企业指导用户如何处理产品旧包装,就是商店也鼓励顾客"旧瓶装新酒",利用原有的瓶罐灌入新的清洁剂、洗发液之类继续使用。

观点:节俭是美德写作练习:第2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可见,节俭早就成为国际公认的美德,而且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习惯。尽管美国和瑞士都是相对富庶的国家,但是节俭意识的具备,并不以眼前的资源多少为前提。有节俭意识的国家是有远见的国家,只有植根于地球资源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基础上,才能正视节俭。因而任何一个清醒的民族,都不能放松对国民进行节俭的教育。第2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种方法——探因分析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第2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示例1: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第3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析:作者在列举受因斯坦和华罗庚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第3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何正视自己

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他的丑陋,而这正恰恰是他不愿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了铁耙。这种闻过则怒地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接受镜子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第3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点:要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之乐而乐”的优良品德。

彭德怀写万言书,为民请命,丢掉官职,在所不惜。为名担忧,百姓称颂。因为彭元帅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之乐而乐”的美德,一生为之努力奋斗,追求不懈,所以他通过调查研究,写出了名垂史册的“万言书”。他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称颂,被人民所怀念。

彭大元帅之所以能写出“万言书”,为民请命,而被人们所称颂,是因为他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之乐而乐”的美德,他心中装着的是国家和人民,而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生死。第3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第3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确立一个正确、新颖、有针对性的论点。议论文写作小结2.多角度选取论据。(范围、时间、身份、正反……)(1)论据要紧扣论点,要可靠、典型、新鲜。(2)论据可是平时阅读课外书籍时积累的,也可是语文课或其他课上老师讲过的典型事例。4.合理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3.就例说理,使论据更有说服力。假言因果法探因分析法正反对比法同类归纳法

总之,写议论文要做到逻辑严密、语言连贯、以理服人。

第3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建议平时多看一些(有老师评语的)好作文

看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看清作文题目(包括要求)

2、想想自己该怎么写

3、对照,看看人家这个作文是怎么写的

4、分析一下人家和自己的写法各有什么优、缺点,通过对比,想想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提高

5、看看老师的评语是怎么说的最后,要有意识地识记、积累优秀作文中的好的事例和语言。第3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种方法——例后解说(或评论)

即对所举事例进行解说,或者解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解说这个例子跟论点有什么关系,以更有力地证明论点。第3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从前有一种病,它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人听说他得了这种病,于是告诉他说:“我们村的井里面有一种神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就喝了那“神水”,结果病好了。之后化学家想:为什么这种水能救我?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他去研究,最后发现水里含有芒硝,是芒硝救了他。于是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示例:第3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想了没有,从来没想;而化学家想了,所以才发现了芒硝。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一个人要善于质疑,善于质疑你才会去学,才会去思,最终才能解决问题。第40页,共44页,2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