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相关知识1健康宣教病例简介护理措施content目录2341相关知识解剖生理概要解剖生理概要腰椎间盘在遭受外力作用或其本身退变后,引起其外部纤维环破裂,破裂的纤维和髓核突向后方,压迫神经根,脊髓,导致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称之腰椎间盘突出.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在遭受外力作用或其本身退变后,引起其外部纤维环破裂,破裂的纤维和髓核突向后方,压迫神经根,脊髓,导致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称之腰椎间盘突出.定义

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多好发于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流行病学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约占门诊下腰痛的患者的10%-15%,占骨科腰痛住院患者的25%-40%。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多见于20-40岁,约占70%,但亦可见于16岁以下的年幼者,70岁以上高领者也可以出现,但高龄者多伴有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在男女性别间的发病率差异较大,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4:1,推测与男性患者劳动强度过大有关流行病学病因0

10

20

3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本病发生的最基本的因素,无退变的椎间盘可承受6865KPa的压力,而已退变的椎间盘仅需294KPa压力即可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逐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和胶原蛋白纤维沉积增多,使髓核张力下降,失去弹性,椎间盘松弛,变薄,软骨板囊性变损伤慢性劳损是加速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一次性暴力对引起椎骨骨折,反复弯腰、扭腰则易导致椎间盘损伤局部环境的改变妊娠妇女因盆腔、下腰部充血,结构相对的松弛,腰骶部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故易出现椎间盘损伤;有脊柱滑脱症、脊柱骨折或脊柱融合术等病史也易出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按病变程度分根据病变的程度临床上按CT的表现分为(1)椎间盘膨出:移动的髓核仍在纤维环内,但因纤维环张力减弱,髓核向外膨大(2)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已破裂移位的髓核已从裂隙突出,对相邻组织造成压迫(3)椎间盘脱出:髓核离开突出的纤维环裂口,在椎管内下沉或贴附于神经或其他组织分型按突出部位分(1)中央型:突出发生在椎体后中线,压迫硬膜囊,如体积大时还可压迫两侧神经或马尾,而出现相应区域的感觉减退或麻木(2)偏侧型:最多见的突出物移向后外侧,体积大时甚至发生侧隐窝或椎间管的狭窄,压迫神经。引发一系列症状(3)外侧型:突出发生在小关节外侧,就诊时常被忽略临床表现·症状下腰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但也有的患者起初即为腰痛并腿痛或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痛,这主要是由于疝出物压迫的还是神经不同所致疼痛,也可影响到臀部。常因咳嗽、喷嚏、体位改变、弯腰、久坐、久站和久行而加剧02030104下肢放射痛或牵扯性痛:坐骨神经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患侧及拇指过电样痛,牵扯性痛则为受损神经支配区的肌肉、关节同时出现疼痛感觉异常: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患者可自觉下肢发凉,无汗或水肿。如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功能障碍,男性阳痿、严重者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常出现患侧下肢肌萎缩运动障碍:由于腰和下肢僵硬、抽搐、无力,不能做某个动作,如坐时不能盘腿,行走时患肢不能像健侧一样足尖向前临床表现·症状临床表现·体征患者站立时可见脊柱有侧弯,俯卧时可见到或触及腰肌紧张、腰部两侧形态不对称、腰部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甚至出现反弓腰部形态改变典型者表现为身体向前、向一侧倾斜,同事臀部向一侧突出姿势异常患者仰卧,两膝伸直,徐徐抬高患肢,若在60度以内就有腰腿痛则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症患者阳性率约为90%当抬腿到引起疼痛的位置时再使踝关节被动背伸,疼痛加重者称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变部位、棘突间隙及椎旁约1cm处常有压痛,并可向同侧下肢放射,压痛不明显时,可用拳叩击患侧腰部,有时也可出现腰痛和放射痛压痛、叩击痛、放射痛临床表现·体征80%患者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小腿前侧和足内侧的痛、触觉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时,外踝附近和足外侧痛,触觉减退感觉异常约71%患者有反射异常,膝反射减弱多提示腰3/4椎间盘突出。L2—3,L3—4椎间盘突出股神经疼痛。股前区及小腿的前内侧疼痛。L4—5,L5—S1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股后外侧及小腿的后侧或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反射异常约70%-75%患者有肌力下降,腰5神经受压迫时踝和趾背伸肌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压时踝和趾跖屈肌力下降肌力下降影像学检查腰椎平片:腰椎平片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其最大的优点不单是为了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能除外腰椎的各种感染、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椎弓崩裂及脊椎滑脱等许多亦能引起腰腿痛的其他疾病。CT:CT即计算机体层扫描,由于CT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因此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其他病变中普遍受到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征象:突出物征象压迫征象,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变形、移位、消失伴发征象,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突增生、中央椎管及侧隐窝狭窄影像学检查0

10

20

30

4椎间盘脱出物与原髓核在几个相邻的矢状层面上都能显示分离影像脱出物超过椎体后缘5mm或5mm以上呈游离状态脱出物的顶端缺乏纤维环形成的线条状信号区,与硬膜及其外方脂肪的界限不清突出物脱离原间盘移位到椎体后缘上方或下方

MRI:椎间盘突出MRI有以下表现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肌电图电生理检查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CT、MRI、脊髓造影2病例简介病史介绍

患者,女,在家属陪同下扶入病房患者主因“腰酸腰痛不适2年余,加重1周”来院

患者行腰椎间盘置换术,手术成功出院半个月后,感觉腰酸腰痛不适,站立及坐立时疼痛加重,近一周来,症状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腰椎间盘置换术后”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个人无不良生活嗜好,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脊柱无畸形,脊柱活动度正常无压痛、无叩击痛,腰背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ADL评估为70分,属于轻度依赖人群,入院后遵医嘱予以康复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予以阿伦磷酸钠、依降钙素预防骨质疏松,氯沙坦钾片降压,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冠,银杏叶片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并予以推拿针灸改善腰酸腰痛症状,电子生物反馈改善下肢肌力,中医定向透药缓解颈椎、双膝疼痛等其他理疗。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患者四肢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改善Oswestry腰背功能障碍评分60%;腰椎疼痛程度检查:NRS评分5分;关节活动度测定:左膝关节活动度95°;右膝关节活动度90°。

相关检查:检查结果详见报告单。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一)躯体活动受限由于腰痛剧烈,腰部发僵,患者常不能弯腰、转身等(二)步行能力障碍下肢放射痛,轻者虽然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泼行,重者需卧床休息,且喜欢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由于疼痛,不能久站,久坐,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如沐浴、如厕、转移等功能受到限制。功能活动受损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四)心理社会交往能力障碍由于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导致患者的心理及情绪障碍,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同时对于外出、娱乐、运动等社交能力下降,甚至不能康复治疗卧床休息腰椎牵引可减轻体重对腰椎间盘压力,因人体对椎间盘的压力在坐位时最高,立位居中,平卧位时最低。特别是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卧床休息时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但长时间制动可导致许多严重后果,包括有氧代谢能力的降低,肌肉力量的丧失,在完全卧床休息后每天丧失1%至3%,每周丧失10%至15%的肌力腰椎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管容积增加;有利于突出物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松解神经根周围的软组织,缓解肌肉痉挛。可分慢速牵引和快速牵引。慢速牵引方法较多,有自体牵引、骨盆牵引、双下肢牵引等。其特点是作用时间长,重量小,大多数患者在牵引时比较舒适。一般重量不低于体重的25%,目前多用牵引重量为体重的70%,时间为20~40分钟快速牵引是一种多方位牵引或三维牵引,其特点是牵引距离,不定牵引重量,由计算机控制,作用时间短,牵引系统给定的最大牵引重量是3000N,时间1~3秒,多数牵引一次即可,若需要再次牵引一般间隔5~7天康复治疗腰背肌训练:腰背肌训练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提高腰背肌肉张力,改变和纠正异常力线,训练中注意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动作准确,循序渐进,注意保暖,持之以恒。五点支撑法

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挺起后伸。三点支撑法

当腰背肌肌力逐步有所改善后,可进行三点支撑法练习:即患者取仰卧位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足部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挺起后伸。飞燕式

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有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能促进突出部位水肿消退,使粘连松解,炎症减轻。常用的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电脑中频,超短波、蜡疗、水疗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减重悬吊步态训练,可改善脊柱侧弯

康复治疗手法治疗:重获软组织的柔韧性和脊柱节段的运动可通过许多手法治疗技术而完成,包括肌筋膜放松,关节松动和推拿、肌肉能量技术和牵伸技术。筋膜的功能是:分割和支撑肌肉以发挥其功能单元的独立作用,吸收震荡,传送机械力量,与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交换纤维元素的代谢产物。不活动可导致筋膜系统功能失调。当固定不动时,筋膜干燥,失去弹性,不能维持重要纤维的距离,于是筋膜层被交错排列的纤维粘在一起阻碍了运动。肌筋膜系统活动性的降低可导致脊髓节段的运动性以及肢体柔韧性的降低。肌筋膜放松术就是将硬力和剪切力施加到筋膜层,使其分解和分离,恢复移动性、营养和弹性,活动自如,松动的关键是仅在一个特定的平面施加能量。松解术并不能长期减轻缓解主要因椎间盘异常导致的疼痛,也不能减轻椎间盘突出。但是通过刺激机械性感受器、牵伸粘连或恢复缩短肌肉的长度可暂时缓解疼痛。运用这些技术使患者自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以使高张力肌肉放松

康复治疗水中运动设计合适的水中运动计划能帮助腰椎损伤患者康复。水中稳定技术和游泳计划可单独进行,也可与全面的陆地脊柱稳定性计划一起实施。水中运动的作用与水的内在特性,如浮力、阻力、粘滞性、静水压、湿度、湍流及折射等直接有关。可对腰椎进行减重训练。实质上,水可通过减少对脊柱的压力和切向力来增加姿势异常的安全系数。运动速度由水的阻力、粘滞度。浮力以及训练装置控制。浮力可增加训练部位的活动度

3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制动可减轻肌肉收缩力与椎间纽带张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椎间盘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椎间盘的营养供给,使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突出的髓核回纳,有利于静脉回流,消除水肿,加速炎症消退。近年的研究认为,卧床四天后椎间盘可获得稳定状态,而卧床时间过久可造成失用性肌萎缩,故绝对卧床不超过一周。床铺宜选用硬板床铺垫,软硬要合适,下床时需佩戴腰围加以保护,早期起床后立卧交替

2心理护理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疼痛,感觉功能减退,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大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故首先必须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创造一个安静稳定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要以平静、理解、审慎和合作的态度进行交流,同情诚恳的态度会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增加安全感,从而身心放松,减轻焦虑

3保持正确的姿势卧位:枕头不宜过高,可用一软枕垫于腰后,使其保持生理弧度。用一小枕于膝下,下肢微屈更利于腰背肌的放松护理措施

4正确使用腰围腰围的佩戴使用,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患者经大力牵引或长期卧床治疗后,应遵守医嘱佩戴腰围下地:以巩固疗效,根据体型选择合适腰围,一般上至肋弓,下至髂嵴下,松紧适宜,应保持腰部良好的生理曲线。当病情缓解,症状消失后,则不应对腰围产生依赖。应及时取下腰围,以自身肌肉力量加强对腰椎的支撑和保护。

5缓解期的康复护理:减轻腰部负荷

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慢;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正确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做到持之以恒。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生活要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做到心情愉快。饮食指导

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物,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羊肉、大枣等。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自我康复训练

目的:预防复发,增加病人的自理能力,提高病人生存及生活质量腰椎关节活动度训练01立位蛹动训练02仰卧位屈膝屈髋训练03游泳练习腰背肌训练法(1)桥式运动,双桥、单桥,做等长运动(3)俯卧位,双手放在额下,在伸膝状态下交替过度伸展髋关节(2)俯卧位,双手自然放在体侧,下半身不动,让病人努力抬起上半身(4)燕飞状态下做等长运动

腹肌训练法仰卧位,伸直双下肢,将双脚放在一个和床面成30度角的平台上,静立;然后轮流做单侧下肢屈膝屈髋动作及轮流做单侧下肢的伸膝屈髋动作;然后做双下肢同时伸膝屈髋动作;然后在屈膝屈髋位,做躯干由仰卧位向坐位训练,反复进行

仰卧位,患者双手抱头,双下肢伸展足尖向下,在此状态下双下肢抬高10度,持续10秒;在上一个姿势基础上,治疗师将患者双脚固定,病人上身缓慢抬起,然后停在60度角的状态上。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的训练方法自动牵引式动作:选择一个直径为20-25CM左右的半圆型垫子(软硬适中),置于腰部,然后最大程度地放松腰部肌肉,每天1-2小时爬行训练倒走训练将脚掌垫高时行走训练正常行走穿负跟鞋强制重心后移,同样能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倒走人体重心向后运动,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日常工作习惯的对与错椅子坐位时对:椅子要有靠背;后背与椅子背靠紧;膝髋关节处于90度屈曲位。错:没有靠背的椅子;将体重放在腰骶位,上身处于半仰卧位写字时:对:躯干的前屈不能靠脊柱而要靠髋关节,保持脊柱的伸展位,桌子要选用靠前臂支持适于作业的。错:脊柱前屈,压迫胸部和腹部,头前屈位;桌子过低需弯腰低头作业时:对——侧脚略向后退,用两脚保持身体平衡,屈膝屈髋。错——两足并立,躯干前屈,不屈膝状态

日常工作习惯的对与错(4)拾重物:对:屈膝屈髋下蹲位将物体拾起。错:不屈膝状态下,弯腰将物体拾起(5)搬运重物时:对:将重物和上体的负荷落下两脚之间,保持脊柱伸直,最好是两手平均拿同等重量的物体。错:把重物拿在前方端着走;用一侧手提重物引起左右不平衡(6)长时间立位工作时:对:需长期立位工作的工种,可以将一侧脚放在一个小台上,双侧交替进行。错:两足并立,长时间这个体位可使髂腰肌紧张,增加间盘压力

日常工作习惯的对与错(7)上肢向前方头向上伸展位作业时:对:利用台阶,使双臂在目高以下水平作业。错:把上肢往头上或伸向前方远处,用脚尖固定肢体(8)货物装载作业时:对:使用平台,使脊柱处于中立位,使肩于工作所需的位置错:高举货物脊柱伸展时货物重承担于腰骶部(9)倒换货物时:对:移动脚步。错:扭转躯干

4健康宣教健康宣教·预防腰椎间盘突出0

10

20

30

40

5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腰椎前凸位),坐姿时应选择高且有靠背的椅子,卧位应选择硬板床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时间弯腰最易引起椎间盘后突学习省力的姿势动作,如搬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下蹲,避免直腿弯腰搬物,同时,重物应尽量靠近身体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应先做热身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盘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延缓和防止椎间盘突出。但切忌超强度剧烈运动健康宣教患者可根据身体情况及病情的需要,选择以下方法进行锻炼,每个术式动作做4、8或16次,也可选择适于自己的术式反复为之。每日锻炼1-2次,每次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01

02方法一:半俯卧撑

准备姿势:俯卧位,双手置于肩部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动作要领:以两款部为支点,双上肢逐渐用力撑起身体上部,使腰脊柱后伸。待双臂完全伸直后略停片刻,然后松臂撤力,使身体回落,恢复至准备姿势。功效:缓解腰部肌群紧张,改善腰椎生理曲度。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平腰畸形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骶髂关节前脱位、腰椎滑脱、腰痛较剧者禁用方法二:直腿抬高准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单侧下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缓缓抬起,当抬高至最大限度时,稳定片刻,然后缓慢下落,恢复至准备姿势。可以单侧肢体操作,也可双侧交替操作。功效:缓解腰痛、减轻下肢麻木、恢复腰肌及下肢力量。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等病症。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腰椎滑膜嵌顿者慎用健康宣教03

04方法三:垫拳摆髋准备姿势仰卧位,屈膝屈髋,两腿并拢。双足掌着于床面,双手握拳置于腰部脊柱两侧(拳背朝上,食指、中指、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与腰部竖脊肌外缘相接触):动作要领:双下肢主动发力进行左右摆动,使垫于腰部两侧的双拳对腰部及局部穴位形成局部性按压刺激,在摆动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上下移动双拳,调整刺激的部位。本法也可单侧使用。功效:缓解腰部板结症状,减轻腰部疼痛,调整腰骶部小关节紊乱等。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缓解期、骶髂关节后错位、腰肌劳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注意事项:腰椎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患者禁用方法四:运髋舒腰准备姿势:仰卧位,一侧上肢屈肘抬肩将小臂置于枕后部,另一侧手臂伸直,双下肢伸直放松。动作要领:将置于头后同侧的下肢屈髋屈膝,外展外旋髋关节至最大限度时伸髋伸膝,然后再屈髋屈膝并略内旋髋关节,使髋关节得到圆周式运转。可两侧交替操作,也可单独一侧操作。功效: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同侧腰部肌肉的力量,恢复肌肉外平衡,改善下腰痛症状。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炎等病症。注意事项:髋关节疼痛较剧、急性腰扭伤、髋关节脱位、髂胫束损伤者慎用。健康宣教05

06方法五:侧方击拳

准备姿势:仰卧位(以向左方向击拳为例),左上肢伸直置于体侧,左下肢伸直放松,右上肢屈肘握拳,右下肢屈髋屈膝,足掌置于床面。动作要领:右拳经体侧向身体的左侧击出,击拳的同时要带动身体向左侧扭转,右足则踏床助力,当拳势击尽,略停片刻,然后身体右转,顺势收回击出的右拳,恢复准备姿势。右侧同之。功效: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部肌群紧张,增加腰椎活动度。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滑膜嵌顿等病症。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等禁用。方法六:撑体震腰准备姿势: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双下肢屈髋屈膝,足掌置于床面。动作要领:双手臂微用力上撑,使腰部离开床面3-125px,略停片刻,放松腰臀部,使其自然落于床面,以震荡腰部。功效:松解粘连,调节脊柱小关节紊乱,缓解下腰部麻木症状。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病症。注意事项:腰椎结核、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者禁用。健康宣教07

08方法七:飞燕点水准备姿势:俯卧位,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伸直。动作要领:以腹部为支点,双下肢尽力后伸的同时,头与身体上半部尽力上抬,像燕子点水一样,俗称“两头翘”。本动作可反复操作数次,因难度较大,应酌情练习。功效: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减少腰背部肌肉,韧带,小关节,椎间盘受力,恢复腰部前后软组织协调平衡。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等病症。注意事项:腰痛较剧,腰部活动受限,腰椎后弓,骶髂关节前脱位者禁用。方法八:弓虫伸腰,准备姿势,俯卧屈膝位,两臂前伸,掌心向下,全身放松。动作要领:两臂沿床面后移,肘关节屈曲,以肘膝部位支点,肩宽部为轴,支撑起身体,同时屈膝屈髋至极限,使臀部后坐,腰部后弓。略停片刻后,使身体重心前移,腰部向下,双轴臂沿床面前移,使脊柱从腰到背、颈依次伸展,身体回落恢复预备姿势。功效:调整脊柱的屈曲活动,恢复生理弯曲,放松腰背部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肩肘髋膝关节的活动度。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缓解期,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关节突综合征等病症。注意事项: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脱落,椎弓根骨折,腰痛剧烈者禁用健康宣教肥胖者应适当减肥。着装时避免穿高跟鞋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积极地近早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治疗增加难度出院指导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避免腰部过度劳累.饮食指导: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食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等有利钙的补充,但腰椎长出骨刺的病人则不易摄取太多钙质,少吃肉类脂肪高的食物3-6个月以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加强腰背肌锻炼半年以上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情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感谢聆听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汇报人XXXX脊柱的解剖与功能1腰椎的生理特点2腰椎损伤的主要病因3腰椎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4治疗5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6·CONTEN

TS01脊柱的解剖与功能脊柱的解剖

与功能历史上,脊柱的姿势已通过艺术的方式被记录下来。早期的艺术家们描述脊柱柔和弯曲的美丽的外观来表现躯体的优美姿势,同时亦为了某种目的常夸大了脊柱的畸形。脊柱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融合的骶椎和3-4节融合的尾骨节段·脊柱的解剖与功能脊柱的解剖

与功能·脊柱的解剖与功能脊柱具有传导载荷,运动和保护重要的脊髓和马尾神经三个基本功能。它从骨盆后方的基底部向上延伸到最高点,在那儿它作为头颅的支撑点。骶骨既是脊柱的一部分又是骨盆地一部分,胸椎是胸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脊柱的其他两部分,腰椎和颈椎则相对独立地存在。腰椎连接胸廓和骨盆,而颈椎则连接头颅和胸廓。02腰椎的生理特点·腰椎的生理特点腰椎除体积大之外,尚有以下特点:0

2它由椎体、椎弓根、关节突、椎板、横突、棘突组成。腰椎既有良好的稳定性,又有较好的活动性,活动范围大,且可作曲伸、侧曲、旋转运动,故腰椎损伤的发病率高于胸椎。0

1小关节面多呈失状,因而伸屈活动灵敏,但其他活动则受限。椎孔在上段呈卵圆形或三角形,下方则呈三叶草形或草帽形;因而此处易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椎间孔越向下越小,而脊神经则相反,越下方越粗,因而易受累03腰椎损伤的主要病因·腰椎损伤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间接暴力所致。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使躯干猛烈前曲,亦可因弯腰工作时重物打击背、肩部,同样产生胸腰椎突然屈曲,所以屈曲型损伤最为常见。亦有少数为伸直型损伤,病者自高空落下,中途背部因某阻挡物而使脊柱过伸,为伸直型损伤,但极为少见。·直接暴力所致的胸腰椎损伤,如工伤或交通事故中直接撞伤胸腰部,或因枪弹伤等。·肌肉拉力,如横突骨折或棘突撕脱性骨折,因为肌肉突然收缩所致。·病理性骨折,即脊椎原有肿瘤或其他骨病,其坚固性减弱,轻微外力即可造成故骨折。04腰椎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腰椎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屈曲压缩骨折爆裂性骨折安全带型损伤骨折脱位型损伤Copypastefonts.Choosetheon

lyoptiontoretaintext……Copypastefonts.Choosetheon

lyoptiontoretaintext……Copypastefonts.Choosetheon

lyoptiontoretaintext……Copypastefonts.Choosetheon

lyoptiontoretaintext……因为脊柱的解剖结构及损伤的复杂性,使其损伤的分类多种多样,至今尚难有公认统一的方法。80年代初提出的三柱结构学说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腰椎损伤的分类·腰椎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01、局部疼痛,往往程度剧烈,不能起立04、腹胀、腹痛,胸腰椎损伤后,常因后腹膜血肿刺激植物神经,致肠蠕动减慢,常出现损伤后数日内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02、翻身困难,搬动时病人常感疼痛程度增剧。骨折部分均有明显压痛、扣击痛03、腰背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系重要的体征,重者病人不能起站立或坐起05、神经症状。胸腰椎损伤病人可能同时损伤脊髓或马尾。其主要症状就是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膀胱、直肠功能均出现障碍,其程度随脊髓损伤的程度和平面而异,可以是部分性,也可以是完全性,也可以单纯马尾损伤·腰椎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脊髓的生理分布脊柱各椎骨的椎孔串连一起形成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被膜;两侧有23对椎间孔,供脊神经通过。新生儿脊髓下端平第三腰椎,至成人则平对第一腰椎下缘。第二腰椎以下无脊髓,仅有马尾神经和马尾。因此,脊髓内部运动和感觉得分节及其神经的分出,均与相对应的脊椎平面不符合。在颈部脊髓平面等于颈椎的数目加1;在T1-T6部位脊髓分节应为胸椎数目加2;在T6-T12部位的脊髓分节等于胸椎数目加3;整个腰脊髓位于T10-T12;骶脊髓位于T12-L1。从脊髓每一节段发生1对脊神经,其中颈段有8对脊神经,胸段有12对,腰段有5对,骶段有5对及尾段1对,分别自相应椎间孔穿出椎管。脊髓有2个扩张部,一个在C3-7,称为颈膨大,上肢的运动和知觉中枢集中于此;另一个在T10-L1,下肢的运动和感觉中枢以及膀胱自主排尿中枢聚集于此。

05腰椎损伤的治疗·治疗治疗原则治疗目标治疗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以保护或促进脊髓和神经损伤的恢复有无脊髓或神经损伤骨折是否稳定复位矫形椎管减压固定融合非手术治疗主要为卧平板床休息,局部封闭止痛。积极锻炼腰背肌。如五点式,三点式飞燕式等。6-8周后即可起床活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坚强的螺钉钢板内固定06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熟悉病情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突发损伤,患者无思想准备,心理负担重,短时间内无法控制心理平衡;另外,又因脊椎手术的复杂性,危险性较大,患者对手术存在着恐惧与紧张心理,担心不能耐受手术。注意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其存在的心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清除患者担忧情绪,树立信心卧硬板床。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定时轴线翻身,按摩骨突处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翻身时注意头与躯干一致患者宜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多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油甘厚腻及刺激性食物,以利消化吸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利大便通畅。但饮食种类需依据是否有腹胀而定,可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软食、普食了解患者病情,仔细查体,并认真做好记录,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及双下肢的感觉运动、腱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为术后观察病情提供对比依据·术前护理指导并帮助患者做四肢各关节的主被动伸屈活动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前遵医嘱给病人用抗生素,并教会患者做上身的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以防止肺部感染;嘱患者多饮水,每天2000--3000ml,预防泌尿系感染术前训练备皮、皮试、备血、禁饮、禁食术前常规准备·术后护理按全麻后护理,床边备心电监护、氧气、气切包、吸引器。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护士应向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全面了解患者术中的情况,如麻醉方式、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等,从而做到护理心中有数搬运病人过床时,必须由三人同时搬运,三位搬运员同时位于病床与病人外侧,分别托起病人的头颈、躯干、下肢,保持病人身体轴线平直、不扭曲患者卧硬板床。术后六小时去枕平卧位,等麻醉清醒、病情稳定后,护士协助患者定时轴线翻身,防止压疮。翻身时以患者自已翻身为主,护士一手置患者肩部,另一手置其髂嵴部,同时翻动,保持腰部固定,防止胸腰段扭转。以平卧位为主,患者侧卧时,上下身卧位应一致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进食少量流质,以后逐步过度到普食。早期应防腹胀,可嘱咐患者适当控制饮食,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素食物为主,忌食辛辣、油腻及易产气食物·术后护理

·观察肢体感觉、运功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脊椎手术由于手术创伤或刺激脊髓,可出现血肿压迫或水肿反应而至肢体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内为血肿形成期,术后48小时为水肿高峰期。故等患者麻醉消失后应详细检查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及腱反射情况,注意与术前记录作比较,并及时记录。当出现肢体麻木、肌力减弱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脱水、营养神经等治疗,必要时行探查及血肿清除术·术后麻醉清醒后即鼓励患者作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扩胸运动,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遵医嘱做超声雾化吸入或应用祛痰剂,稀释痰液以利于咳出·术后护理

·切口负压引流护理:常规放置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球(袋)进行持续引流,以防伤口内积血。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松动及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引流量一般为80-200ML,引流液早期为陈旧性血液,24小时后血清样液体。若引流液色泽鲜红或量增多应考虑为伤口术野出血,须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止血处理;若引流液为血清样液体且每日量较多,应考虑有脑脊液漏,宜取平卧或头低足高位,尽早拔除引流管以闭合伤口,及时更换敷料,加强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头痛及感染·注意观察伤口局部的渗血、渗液情况。术后24小时内要特别注意伤口局部出血情况,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并伴有生命体征改变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护理导尿管护理:防止导尿管扭曲、受压、松动及脱出,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观察尿液的量、色、性状,并及时记录;每日2次会阴护理;定时夹放导尿管,3~4h夹放1次,嘱患者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平均每小时尿量50ml,遇有尿管堵塞时及时更换。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每周更换尿袋2次,并每周定时做尿培养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用药护理:向患者宣教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做到合理有效用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液色、量、性质,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出现脉搏急速、血压下降(舒张压小于60mmHg,收缩压小于90mmHg),尿量小于30mL/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