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设计-正文_第1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设计-正文_第2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设计-正文_第3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设计-正文_第4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设计-正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西南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设计教学院系资源学院专业林学

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设计(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昆明650224)摘要: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在云南地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本设计根据抚育采伐技术规程的要求,对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抚育采伐技术中的营养面积法确定各采伐技术要素,从而进行具体的抚育采伐设计,旨在研究探讨营养面积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达到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速生丰产的目的。结果表明:该子测林云南松由于密度大,必须立即进行抚育采伐,采伐强度为24.6%,每隔三株应采伐一株。关键词:云南松;抚育采伐;营养面积法;子测林ThePinusyunnanensisoffilialgenerationdeterminedforestintheBaiMaheforestfarminYongrenforintermediatecuttingYuanSuzhen(InstituteofResources,SouthwestForestryCollege,KunmingAbstract:Pinusyunnanensisisthemaintreespeciesofsouthwestregionsinourcountry,andaccountsforalargeproportioninYunnan.TheinvestigationtofilialgenerationdeterminedforestwasperformedintheBaiMaheforestfarminYongrenaccordingtorulesintechnicalforintermediatecuttingbasedonthearrangementandanalysisoftheinvestigationmaterial.ThenourishmentareawasappliedinthisprojectwhichaimedatstudyingthepracticaluseofnourishmentareaandachievingthepurposeofefficientproductionofPinusyunnanensisinthefilialgenerationdeterminedforestinBaiMaheforestfarm.TheresultsshowthatthePinusyunnanensisoffilialgenerationdeterminedforestneed24.6%intermediatecuttingeverythreetreesatoncebecauseoftoothickness.Keywords:Pinusyunnanensis;intermediatecutting;nourishmentarea;filialgenenationdeterminedforest目录目录TOC\o"1-3"\f\h\zTOC\o"1-3"\f\h\z1前言 11.1研究的目的意义 11.2研究的内容 11.3研究概况 21.3.1国外对抚育采伐的研究 21.3.2国内对抚育采伐的研究 31.3.3我国对云南松抚育采伐的研究 42云南松简介 52.1形态特征 52.2适生环境 52.3分布特征 53设计区基本情况 63.1地理位置 63.2自然条件 63.2.1气候 63.2.2土壤 63.3植被及混生树种 63.4社会经济条件 74调查方法及资料整理 84.1调查方法 84.1.1调查过程中相关因子测量方法 84.2数据整理 84.2.1抚育采伐相关因子的计算 84.2.2营养面积理论值的确定和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的编制 95结果分析 115.1白马河林场抚育采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5.1.1采伐的必要性 115.1.2采伐的可行性 125.2抚育采伐技术要素的确定 135.2.1抚育采伐开始期的确定 135.2.2抚育采伐强度的确定 145.2.3抚育采伐间隔期的确定 155.2.4抚育采伐方法 155.2.5采伐木的确定 165.4经济核算 175.4.1粗估间伐木材收入 175.4.2粗估采伐木材支出 185.4.3粗估采伐盈亏情况 186总结与建议 196.1总结 196.2建议 19参考文献 20指导老师简介 22致谢 231前言PAGE41前言1.1研究的目的意义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是模拟森林自然稀疏规律,通过人工选伐的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林分内采伐部分林木的培育措施。森林根据其作用和效益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因此抚育采伐的目的、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一般情况下,应达到下列目的[1]:(1)及时调节林分密度,以利于林木正常生长。(2)适时调整林分的树种组成,使之形成适当的比例。(3)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品质和林木质量。(4)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木材单产。(5)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逆性。(6)调整林分密度,缩短工艺成熟期。(据黑龙江省密山市铁西林场多年观测,凡合理间伐的林分,其生长率比不间伐的林分高10%~15%,而且前者的优良木为92%,后者的优良木只占66%[2]。)通过对林分的调查可知该云南松子测林已经进入中龄林阶段,林分外貌特征基本稳定,长势较好。但是,鉴于第一次抚育采伐距今年限已长,林内郁闭度严重超出云南松林分在中龄林阶段理论郁闭度,林木间竞争剧烈,林木出现较为严重的分化现象。因此,亟待进行抚育采伐,以使立木空间得以改善,达到缩短培育年限,速生丰产的目的。1.2研究的内容(1)依据1987年林业部发布的《森林采伐更新办法》和1995年国家制定并发布的《森林抚育规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规程,对白马河林场1989年种植的云南松子测林内的4个重复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每棵云南松的树高、胸径、冠幅。(2)分析数据,求出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郁闭度、蓄积量等指标。并根据平均树高与冠幅的相关规律,求出单株营养面积理论值:单株营养面积理论值=(H/5)2。(3)根据营养面积理论值整理计算出密度指标,采用郁闭度为0.6、0.7、0.83个水平编制成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并据此确定各抚育采伐强度等各技术要素。(4)依据木材市场价格估算抚育采伐净收益。(5)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1.3研究概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森林的三大效益日益凸显,人们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而以改过去重造轻管的认识。抚育采伐作为培育现有森林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林分密度调控最普遍而有效的方法,一直为林学界所关注[3,4]。1.3.1国外对抚育采伐的研究在抚育采伐的研究方面,早在1884年,克拉夫[5]特将同龄纯林中的林木按生长的优劣分为五级即后来应用较为普遍的林木生长分级法。以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都竞相研究,以达到缩短培育年限,速生丰产的目的。A日本近年,川那、斋藤等人对10年生的柳杉幼林采用下层抚育法进行为期6年的研究,认为:采伐强度越大越能提高单株木的生长量,但有可能影响单位面积材积产量[6]。B西德克拉默于1930-1974年对挪威云杉采用弱度、中度、强度三种下层抚育间伐法,分别在弱度、中度、强度方面与强度上层抚育间伐法进行长期的对比,明确了一个主要问题,即:抚育采伐影响林木生长[6]。C英国G.J.Hamilton对美国西加云杉欧洲赤松南欧黑松林等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行状抚育采伐试验,验明了不同形式的行状抚育间伐对保留木的影响[6]。D奥地利奥地利等国为培养大径材提出目标经营而采用的判读间伐方法——根据目标树的生长情况和周围树木对其影响来确定采伐技术要素的一种采伐方法[5]。总之,近30年来,国外森林抚育采伐的发展特点是: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从林地上获取更多的生物物质,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森林最大效益。并逐渐以科技为依撑,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目的。1.3.2国内对抚育采伐的研究目前,我国对林分抚育间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幼林的以下几个方面:A抚育采伐对林木高生长的影响从国内大量的研究结果综合来看,抚育间伐对林分平均树高的影响不显著[7]。邵锦锋和魏柏松[8]对湿地松林的研究,雷相东、陆元昌等[9]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研究,林少华[10]对马尾松的抚育试验研究,宋庆安、李午平[11]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试验研究,孙志虎、王庆成等[12]对白桦天然林的研究以及张春锋、殷鸣放等[13]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研究,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B抚育采伐对林木直径生长的影响抚育采伐对林木直径的影响最为明显,并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直径生长量加大,尤其是一些受压抑的林木,通过采伐,直径生长速度增加得更快[7,14,15]。但抚育间伐对木材的密度没有显著影响[16]。C抚育采伐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能否因间伐强度的加大而提高,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结论是极不一致的。比较多数的意见是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不随间伐强度的任意加大而提高,往往是中度抚育采伐的林分其生长量表现最高[15,17]。D抚育采伐对林内生态环境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明显受到人工经营管理措施的影响。大多研究发现,中、强度间伐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中、弱度间伐区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较好[18-19]。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抚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材林方面,其他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以及特种用材林研究较少[20]。抚育技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抚育采伐方面,如抚育采伐强度量化的研究、抚育采伐对林分影响(生长量、蓄积量和林内生态环境)的研究,抚育技术种类研究比较少,基本上没有创新。因此,加强对抚育采伐的研究刻不容缓!1.3.3我国对云南松抚育采伐的研究我国云南松林的人工营造是在1951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地进行,但从现有的人工林来看,大部分还处于中幼龄林阶段。调查资料表明:云南现有用材林中,疏密度在0.7以上的密林,急待进行抚育采伐的幼、中龄林面积约900万亩,其中针叶林有750万亩。云南松作为造林的先锋树种,中龄林面积中,疏密度在0.7以上的占93.8%,这些林分完全靠自然稀疏,势必影响生产木材的过程,必须人工加以调整即人工进行抚育采伐[21],缩短培育年限,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2云南松简介PAGE232云南松简介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是云南高原山地更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1]。它不仅分布集中成片,而且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土壤、适应性广、天然更新能力强、飞子成林等特点。据统计,在云南的森林资源中,云南松分布面积约500万hm2,占云南省林地面积的52%,拥有约3亿m3的蓄积量,占云南有林地蓄积的32%。因此,云南松也是森工企业的主要采伐对象和迹地更新的主要树种[22.1形态特征云南松又称飞松、青松,常绿乔木,叶三针一束,极少二针,叶鞘宿存。雌雄同株,球果圆锥状卵形。种子卵形,深灰褐色,一端有翅[23]。2.2适生环境云南松林分布区是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19℃,最热月平均气温20~21℃,最冷月平均气温3~9℃[21],其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雨水集中,夏无酷暑,冬季干燥无严寒,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湿季明显,耐干旱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主要分布于各种酸性土壤上。PH值多为5.0~6.0,适应性强,在其他树种不能生长的贫瘠石砾地或严重的荒山上,云南松也能生长,故成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23]。2.3分布特征云南松以云贵高原面为中心分布区,逐渐向外扩展。其地理位置约在北纬23°~29°,东经98°30′~106°之间,垂直分布明显,在海拔1200m~2800m的地区均有分布。在云南,云南松的分布范围广泛,东起富宁,沿文山、蒙自、元江、景东、镇康等县一线以北,与西迄龙陵、腾冲、泸水以东的广大地区内,云南松成连续成片分布,特别是金沙江中游和南盘江下游分布最为密集[21]。3设计区基本情况3设计区基本情况3.1地理位置本次调查是在永仁县白马河林场的子测林内进行的,林场位于滇中楚雄州永仁县境内,东经101°33′~101°39′,北纬26°18′~26°25′,东、西、北三面与四川省接壤。林场属云岭山系余脉的中切割山地带,地势呈三山(懒板登梁子、天水梁子、树旗万梁子)环抱两河(白马河、永兴河)之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800~2500m,平均坡度27°以上。林区总面积约3921.53hm2,林业用地3609.53hm2,占91.6%,其中有林地3126.67hm2,占86.8%,全场森林覆被率79.3%[24],主要以经营云南松为主,由于林区有林区公路分布,交通较为便利。3.2自然条件3.2.1气候林区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边缘地带,试验地为山坡的中上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春冬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14.8℃,最高气温极值为34.7℃,最低气温极值为-3.5℃,年降雨量为830.7mm,年均相对湿度为63%3.2.2土壤土壤大部分是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土层1m左右,深厚肥沃。3.3植被及混生树种林内下木发育中等,常见有细皱香菇(Elsholtziarugulosa)、炮杖杜鹃(Rhododendronspinuliferum)、火绒草(Leontopediumdederensii)、鸡脚悬钩子(Rubudelavayi)、凤尾蕨(Ptewscreticavar.nervosa)、棠梨(Pyruspashia)、君迁子(Diospyroslotus)、中国蕨(Pteridiumagnilinum)、老鸦泡(Vacciniumfragile)等[26]。在调查区内,出现了极少数的其他树种与云南松混生,有旱冬瓜(Alnunepalensis)、高山栲(Castanaapsisdelavayi)等,但林内仍以云南松为优势树种,其他混生树种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一般。3.4社会经济条件有林区公路穿过采伐地,不需另修公路;林区周围有村庄分布,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4调查方法及资料整理4调查方法及资料整理4.1调查方法调查选取40亩左右的子测林地,该子测林造林时设计了9个重复,每个重复有49个处理,每个处理4株(株行距2m×1.5m)。即每个重复有196株树,面积约486m2即0.729亩。本次调查选取其中的4个重复进行每木检尺,共获取7844.1.1调查过程中相关因子测量方法A胸径测量方法利用围尺测量,精度为0.01m。B树高测量方法在1/2法基础上用花杆加人高估测,精度为0.1m。C冠幅测量方法用皮尺测量冠幅横坡和顺坡,精度为0.1m。4.2数据整理在整理数据时,计算出4个重复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见表5)。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密度、郁闭度、蓄积量等相关因子,并运用树高与冠幅的相关规律计算营养面积[1],编制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作为确定抚育采伐各技术要素的依据。4.2.1抚育采伐相关因子的计算A郁闭度计算:抬头法:沿对角线走一步抬头看一下,看到树冠记为1,看到天空记为0。最后合计总步数N和看到树冠的步数合计n。利用公式(1)计算郁闭度[27]:Pc=n/N(1)表1云南松郁度调查表标准地号样点N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n郁闭度571520.73672530.74770560.8097150.77平均0.76B蓄积量根据公式(2)计算:M=G1.3(HD+3)(2)其中,M为林分蓄积量,G1.3为林分的总断面积,HD为林分的平均树高,为林分的平均实验形数。干形级树种适用树种ⅠⅡ针Ⅲ叶树Ⅳ0.45云南松、冷杉及一般强耐荫针叶树种0.43实生杉木、云杉及一般耐荫针叶树种0.42杉木(不分起源)、红松、华山松、黄山松及一般中性针叶树种插条杉木、天山云杉、柳杉、兴安落叶松、新疆落叶松、樟子松、赤黑松、油松及一般喜光针叶树种Ⅴ阔叶树0.40杨、桦、柳、椴、水曲柳、蒙古栎、栎、青冈、刺槐、榆、樟、桉其它一般阔叶树种,海南、云南等地混交阔叶林Ⅵ针叶树0.39马尾松及一般强喜光针叶树种表2我国主要乔木树种平均实验形数表依据表5知,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1.185cm,平均树高HD为9.248m,平均密度为171株/亩。可据此计算该云南松子测林林分的总断面积G1.3=67.1m2参照表2可知云南松的平均实验形数为0.45,由此可计算M=370.25m34.2.2营养面积理论值的确定和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的编制A确定理论营养面积本设计根据树高与冠幅直径的相关规律确定单株平均营养面积理论值。一般常取1/5树高为树冠重叠系数(树冠直径与树高的比值),如果以H表示平均树高,可得单株营养面积理论值约为(H/5)2。B编制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由单株营养面积理论值整理计算出密度指标,并采用郁闭度为0.6、0.7、0.83个水平编制成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表3)。表3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径阶平均树高(m)单株营养面积密度指标理论值(m2)(株/亩)经营密度(株/亩)0.60.70.846810121416182022245.50006.73027.93888.97899.511310.78411.03512.13012.35610.600013.50001.2101.8122.5213.2253.6194.6524.8715.8856.1074.4947.2905513313862581861451291009679761036344129421216614711411090871187336826520718414313711310914891221159124110868268658954有了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在设计时只需要测得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单位面积株树,即可在表3中查到0.6~0.8不同密度的保留株数,将其与林分现有株数作比较,确定抚育采伐强度等技术要素。5结果分析5结果分析5.1白马河林场抚育采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1.1采伐的必要性A抚育采伐的生态效益通过表4可以看出,该云南松子测林密度较大,林分内中、小径材云南松居多数,生长较好的大径材数量较少。因此,最好抚育采伐措施调整林分密度,才能达到培育大径材的目的。表4径阶密度表径阶平均每亩全林株数株数树高(m)胸径(cm)冠幅(m)4681012141618202224∑9.09.510.811.012.112.410.67.910.012.013.715.717.719.520.523.04.04.86222331282919831117124088092012401120116076032012040406840据公式(1)计算得林分的郁闭度为0.76,林内光照稀少微弱,通风不良,营养不均,严重影响林木的发育,造成林分中立木分化比较明显。参看表5:表5云南松立木情况分化表(m)平均立木树高(m)最大最小树高(m)树高(m)平均2.8651712011.1859.24823.0143.43.9由表5可求得胸径绝对离散度胸径绝对离散度=(林分最大胸径-林分最小胸径)/林分平均胸径=(23.0-3.4)/11.185=1.752离散度为1.752,说明20年生云南松立木分化较大。如果不采取人工调整的方法势必会引起自然分化,由于人工林面积较大,所以必须进行抚育采伐,以调整地下和空间的营养面积,减缓立木分化程度。该云南松林为1989年营造,至今以进入中龄林阶段。林木生长,尤其是高生长已达到旺盛时期,林分的外貌基本定型。由于生长迅速,林木之间的竞争加剧,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非常强烈。这个阶段在营林措施上应保证林木高速生长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抚育采伐,保证林分密度,促进林分高生长和径生长。综上所述,只有通过抚育采伐,才能加速该云南松林分的生长,缩短培育期。同时,通过抚育采伐使林分有较旺盛的生长力,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的。B抚育采伐的经济效益根据白马河林场材料,据抚育采伐经济核算可知:抚育采伐不仅促进了林木的生长,而且在经济上也有一定的收益。因此,在云南松人工林内开展抚育采伐在经济上是合算的。5.1.2采伐的可行性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白马河林场完全能够对其拥有的林场进行抚育采伐。(1)林场附近的每个林区都有村庄分布,可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资源。(2)林场有足够的技术人员,能为抚育采伐提供技术指导。(3)有公路穿过林区,公路路面状况良好。林区内有大量的林区公路,为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有必要将一些路段填平、拓宽。投入的资金不需太多。与抚育采伐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是可行的。5.2抚育采伐技术要素的确定5.2.1抚育采伐开始期的确定抚育采伐技术中采伐时间是重要的技术要素之一。为使抚育采伐获得最佳的效果,使林分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确定好抚育采伐的开始期。确定抚育采伐开始期有多种方法,可按林分生长量,林木分化程度和林木的外貌特征来确定。以下采用三种方法来确定云南松抚育采伐的开始期:该云南松林分由于抚育采伐过一次,长势较好。但是,有必要立即进行第二次抚育采伐。此结论可由以下计算支撑:A根据林分生长量确定依据表5可知,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1.185cm,平均密度为171株/亩。查表3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林分12径阶保留郁闭度0.7时,理论密度为129株/亩,多出42株,必须马上进行第二次抚育采伐。B根据林木分化程度一般以自然径阶(以平均直径为1.0)0.8以下的作为小径木进行统计,当小径木占总株数1/3时,可以进行抚育采伐。表6各径阶每亩株数调查表径阶4681012141618202224每亩株数62223312829198311根据对云南松子测林的调查资料汇总(表6),绘制径阶株数曲线图如下:由图1可知径阶与每亩株数成左偏的分布曲线,小径材已超过林木株树的1/3。通过计算可知有50.1%的立木胸径小于平均直径,应立即进行第二次抚育采伐。5.2.2抚育采伐强度的确定采伐强度是指每次采伐林木数量的多少。合理的确定抚育采伐强度,在营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维持林分最大产量,每次抚育采伐量应不超过采伐间隔期内林分总的生长量,在实际生产中,应使抚育采伐量稍低于生长量。表7采伐强度分级表采伐强度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按株数(%)<2525-3636-50>50采伐强度一般分为4级,如表7:由于使用株数采伐强度,可以了解营养面积的变化,在施工时比较容易掌握,本次设计采用株数采伐强度确定。Pn=n/N×100%(3)其中,n为采伐株数,N为原林分总株数,Pn为株树采伐强度。本设计对4个有典型代表性的重复进行了每木检尺,通过数据分析求出了该林分平均直径和单位面积株数。根据经营目的,保留密度0.7,即可在经营密度表(表3)中查到保留株数,并以林分现有株数作比较,即可求得抚育采伐强度,详见表8:表8抚育采伐情况一览表林龄(年)林地面积(亩)林分平均情况抚育采伐强度(%)(cm)(m)(m)204011.1859.2482.86517112924.6%由表8得知:抚育采伐强度为24%,参照采伐强度分级表可知:按株数为弱度采伐。5.2.3抚育采伐间隔期的确定间隔期和抚育采伐强度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抚育采伐强度越大,树冠恢复郁闭所需要的年限愈长,相应的间隔期也长。表9是针对典型林分生长的速度而编制的,具有参考价值。表9抚育采伐量生长量和间隔期的关系抚育采伐间隔年数(a)抚育采伐量(m3/hm2)45678910年平均生长量(m3/hm2)411.2616.8822.11028.014.021.028.035.042.049.056.016.825.233.642.050.458.867.219.658.068.678.422.433.644.856.067.278.425.237.850.463.075.628.042.056.070.01233.61439.21644.8由蓄积量计算可知,林分总蓄积量=370.25m3,则蓄积年平均生长量=M/40×15/20=6.942m3/hm2。根据经营目的,保留密度0.7,抚育采伐蓄积=M/40×(171-129)/171×15=34.1m3/hm2。查表9年平均生长量为6~8m3/hm2,抚育采伐量34.1m5.2.4抚育采伐方法抚育采伐方法因构成林分阶段的树种和年龄不同而有不同的种类。由于该云南松子测林为典型的人工林,已经抚育采伐过一次,因此,为了达到培育大径材的目的,宜采用机械疏伐法隔株进行抚育采伐。根据上述计算可知该子测林平均每亩171株,每亩应保留株数为129,粗估计应隔三株应采伐一株,行与行之间采伐林木相互错开。当然,抚育采伐时可根据情况,适当伐去一些劣势木和枯立木。5.2.5采伐木的确定在实施抚育采伐时,采伐木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因为只有正确地决定采伐木,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抚育采伐目的。在实际应用时,都是以降低密度,保持一定郁闭度为标准。由于该云南松林已经抚育采伐过一次,此次设计采用的是机械疏伐法,因此采伐木应遵循每隔三株采伐一株的原则确定。5.3抚育采伐作业施工5.A学习抚育间伐文件和作业设计抚育采伐前应组织间伐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森林抚育间伐的政策、技术文件、设计原则。要求明确任务和技术要求,掌握作业区的情况,做到标准统一,质量达标。B组织专业队要组成专业队,通过培训才能从事间伐施工生产。打号员由技术员担任。在大规模的技术生产中,培训技术骨干是保证间伐质量的重要方法。C工具、物资准备根据生产任务,做好生产工具、生活物品、医务、后勤方面的准备工作,由蓄积量计算可知,该云南松林分为20年生,总蓄积量M=370.25m3,生产任务D安全教育职工、专业队都要进行劳动保护教育,生产安全教育,制定安全公约和奖惩制度,严格执行,保证生产任务完成。5.施工时按照标记间伐砍伐木,按道路维修→号树→伐树→造材→剥皮→集材→清林工序的具体要求进行。A道路维修维修道路至云南松林分,便于采伐木迅速运出。B号树号树即对采伐的树木做标记。此次抚育采伐时,采伐木用油漆标记打“×”,树号完后必须抽样检查验收,对不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为便于识别,统一在下坡方向、林木基部削去部分树皮标记。C伐树《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伐桩必须在10cm以下,采伐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损伤保留木。D造材打枝与造材同时进行,造材时要充分利用原条全长,尽可能造成最大规格的材种。段长为2m、4m、6m、8m,小头直径分别大于或等于6cm、8cm、10cm。E剥皮采伐下来的树木应及时将树皮剥去,剥下的树皮挖坑埋腐。F集材把造好的木材统一运输到公路旁。G林地清理能作为薪柴利用的采伐剩余物尽量运出利用,不能利用的选择低洼处,截短堆积,置于林地内任其腐烂以增加养分循环。H作业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在间伐作业施工中,检查小组要及时检查作业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更正。抚育采伐结束后应填写间伐作业验收报告,上报批准单位。I填写资料技术档案作业及施工验收后,除必要的生产报表外,应及时将所有成果整理汇总,填报采伐作业的各项技术报告,并记入必要的资源技术档案。5.4经济核算5.4.1粗估间伐木材收入由前文分析可知,该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量34.1m3/hm2,即90.9m3。据资料表明:针叶树种岀材量一般以采伐蓄积的70%计算。由于此林分胸径与树高相对较大,采伐后可作为椽子的原材料,根据市场价格机制,大约为500元/m据此粗估抚育采伐收入为:90.9×70%×500=31815元5.4.2粗估采伐木材支出将采伐木材各项费用编制成表如下:表10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抚育采伐支出表号树、砍树、造材费用运材费剥皮费用运输费管理费公路建设维护费税金及育林基金单价抚育采伐蓄积抚育采伐株数总收入(元)整修公路长度(km)支出(元)支出合计(元)25元/m363.63——————1590.7515787.781元/株——1680————16801元/m363.63——————63.6330元/m363.63——————1908.9总收入×5%————31815——1590.751000元/km——————1.01000总收入×25%————31815——7953.75根据表10粗估采伐支出为15787.78元。5.4.3粗估采伐盈亏情况抚育采伐盈余=粗估抚育采伐收入-粗估采伐木材支出=16027.22元由此可见,本次抚育采伐设计既可以达到促进保留木生长又可以获得间伐净收益。6总结与建议6总结与建议6.1总结(1)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表明:该云南松子测林由于中小径材比例较大,应立即进行抚育采伐。但由于已经采伐过一次,本次应为弱度抚育采伐。(2)通过采伐费用估算可知:本次抚育采伐不仅能调整立木营养空间,促进保留木生长,还能获得额外经济利益。能达到本设计预期目标。因此,本次设计可以进一步实施。(3)本次设计的目的旨在探讨并掌握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的营养面积法定量确定抚育采伐的方法。通过编制云南松经营密度表,只需测得现实林分的平均胸径和立木株数。就可以根据这两个因子确定一系列的技术指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一般工人都能掌握。在生产上可以大力推广。6.2建议(1)本次课题是在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子测林进行的,由于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取材范围小。本文结果仅限于白马河林场子测林地。(2)为了以后观察子测林的生长情况,建议在林中设立固定样地(按原设计小区标明树号)。了解历次抚育采伐后林木的生长情况,为以后抚育采伐提供依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徐勇.\o"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与原则"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与原则[J].中国林业,2005,(16).[3]孙晓梅.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林分的生长模拟[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05):500-504.[4]刘玉民,吴青山,刘亚敏,等.次生林抚育保留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06):546-549.[5]陈海滨,刘建,杨澄.森林抚育间伐研究现状简述[J].陕西林业科技,1997,(02):52-54.[6]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森林抚育间伐[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11(03):1-5.[7]DavidMSmith,BruceCLarson,MatthewJKlty,etal.ThePracticeofsilviulture.8thed[J].NewYork:JohnWiley&Sons,1986:75-80.[8]邵锦锋,魏柏松.湿地松林抚育间伐与修枝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05):69-72.[9]雷相东,陆元昌,张会儒,等.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5,41(04):78-85.[10]林少华.马尾松抚育间伐强度效应试验[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9-10.[11]宋庆安,李午平.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05):25-28.[12]孙志虎,王庆成,梁淑娟.间伐和修枝对白桦天然林林木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6):11-12,18.[13]张春锋,殷鸣放,孔祥文,等.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07,(01):12-15.[14]杨福贵.马尾松抚育间伐强度效应[J].华东森林经理,2004,18(03):50-52.[15]张怡春.杨、桦林抚育改造技术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5,34(06):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