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一单元《昼夜和四季》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方式有、两种形式。2.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产生的,四季变化与地球的有关。3.地球太阳的一面是白天,太阳的一面是夜晚。4.最早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提出,天文学家经过的观察与计算,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提出。5.地球自转围绕,公转围绕。6.北半球,一年内的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一年内的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7.地轴是(“竖直”或“倾斜”)的,总是指向的附近。8.通过测量影长来判断季节变化的工具叫作。9.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转动。10.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之间体积最大的是,体积最小的是。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二十四节气实质上反映了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的时间。()12.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13.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14.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的存在。()15.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1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能同时进行。()17.扔向空中的小石块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18.夏季的时候,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19.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从春分开始,到冬至结束。()20.季节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时间上是固定的。()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22.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地轴转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同B.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始终是竖直的C.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才有四季变化23.我国古人在研究四季变化时,发现一年中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短的时间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4.下列名称中,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是()。A.清明B.冬至C.春节D.霜降25.下列日期中,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短的一天可能是()。A.3月21日B.9月23日C.6月1日26.用来观察影子长度的仪器是()。A.圭表B.万年历C.水表D.钟表27.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A.始终向太阳方向倾斜B.始终指向一个方向C.逐渐变成垂直状态28.(多选)夏至时,下列关于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午时分,太阳高度全年最高B.正午时分,太阳高度全年最低C.照射面积小,温度高D.照射面积大,温度高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冬季C.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无关30.关于地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先自转再围绕着太阳公转B.地球先围绕着太阳公转再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D.地球公转轨道和时间是不变的四、简答题(共40分)31.实验探究。(每空2分,16分)32.根据所学的知识连线。(共10分)33.根据图片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4分)(1)图中是我国北方某一城市不同季节正午时分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A表示,B表示,C表示。(分别选填:夏季、春季、秋季或冬季)(2)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和有关。(3)太阳高度不同,地球上物体的影长也,能够通过测量影长变化记录节气的工具是。第一单元《昼夜和四季》单元测试卷答案1.自转公转2.自转公转3.正对背对4.地心说哥白尼太阳日心说5.地轴太阳6.夏至日冬季日7.倾斜北极星8.圭表9.月球10.太阳月球11.√12.×13.√14.√15.√16.×17.√18.19.×20.×21.C22.C23.B24.C25.C26.A27.B28.AC29.B30.C31.(1)地轴昼夜交替自西向东24小时(2)太阳四季变化自西向东一年32. 33.(1)夏季春季或秋季冬季(2)地球公转地轴倾斜(3)不同圭表第二单元《科技革命的影响》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科技革命是能够使人类生产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和。2.农业时代人们主要使用和等自然能源。3.工业时代应用、内燃机等工具,使用和等能源。4.信息时代人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磁悬浮列车等工具和科技产品主要依靠 为主要能源,发现“电力”的是英国医生。5.科技革命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会带来和等负面影响。6.、、等水域污染的现象非常多。7.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有些是自然形成的,还有很多是人类使用各类造成的。8.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有交通工具、、、和等。9.酸雨是由于人们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等有害气体增加形成的。10.人们使用科技产品造成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最终会影响。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洗衣机会造成水污染主要是因为各种洗涤剂的使用。()12.水体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13.大气污染的危害只是会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疾病。()14.科技革命的不断进步发展,百利而无一害。()15.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在能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16.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础。()17.空气污染主要是人类使用各类科技产品造成的,在古代没有空气污染。()18.水污染不仅影响水生生物,最终还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19.科技革命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20.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科技革命发展的顺序正确的是()。A.农业时代→信息时代→工业时代C.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B.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农业时代D.信息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22.关于科技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进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B.主要得益于能源的进步,与别的因素无关C.科技革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3.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原因不包括()。A.工厂废水B.生活污水C.雨污分离工程D.化肥农药的使用24.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不包括()。A.人们用燃气做饭取暖B.使用含有甲醛、苯的装修材料C.工厂烟囱排放废气D.农药化肥的使用25.(多选)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有()。A.天然气取代煤炭做饭取暖B.秸秆焚烧掩埋C.多骑自行车出行26.(多选)水污染的危害有()。A.危害人们身体健康B.造成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C.破坏生态平衡D.水质恶化27.(多选)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有()。A.雨污分离B.使用无磷洗涤剂C.垃圾分类回收D.工厂废水处理后再排放28.下列发明和人物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爱迪生—电灯B.吉尔伯特—电力C.瓦特—蒸汽机D.冯·诺依曼—电力2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科技产品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C.科技革命在能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D.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30.(多选)下列得益于科技革命发展的是()。A.智能家电的普及B.5G通讯的发展C.交通方式的变革D.经济的快速发展四、连线题(共10分)31.连线。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32.举例说明科技革命给人们生活和环境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33.简述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34.简述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第二单元《科技革命的影响》单元测试卷答案1.重大发明 技术2.人力畜力3.汽轮机煤炭石油4.电吉尔伯特5.水污染空气污染6.河流湖泊海洋7.科技产品8.制造工厂建筑施工生活垃圾9.二氧化硫10.人类自身11.√12.√13.×14.×15.√16.√17.×18.√19.√20.√21.C22.B23.C24.D25.AC26.ABCD27.ABCD28.D29.ABCD30.ABCD31.32.科技革命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和工具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交通、通信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科技产品的应用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水体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工厂废气、取暖烧煤、汽车尾气等造成的空气污染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破坏生态平衡。33.交通工具、制造工厂、建筑施工、生活垃圾、做饭取暖、家具装修、农业生产等原因都会造成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空气污染不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癌及诱发心脏疾病等,还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动植物的疾病和死亡,破坏生态平衡。34.科技发展促进工业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生活中使用化学原料合成的洗涤剂造成了水体污染、含磷洗涤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存;科技发展研究出的化肥农药污染水质。水污染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质恶化,使水资源失去使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的平衡。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与发明》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蝙蝠是通过发出和接收进行捕食的。2.蝙蝠捕食时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部位是、。3.仿生是通过模仿某一生物的、和等特征来发明创造新产品的科学方法。4.按照仿生的发明原理可以分为、、、色彩仿生等。5.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漂浮能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有、等。6.最早的船大多是制成的,现在的船大多是制成的。7.爱迪生不仅发明了电灯,还根据、等原理发明出第一台留声机。8.钱学森因为在航天和导弹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被称为、。9.瓦特利用能量转换原理改良了。10.飞机是兄弟发明的。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物体的漂浮能力是可以改变的。()12.迷彩服属于色彩仿生,蓑衣属于结构仿生。()13.雷达就是根据蝙蝠捕食原理发明的。()14.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属于仿生。()15.仿生制品的灵感很多来自意外发现。()16.钢铁造的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运送货物,是因为钢铁材料的特性被改变。()17.船也是应用了仿生原理发明出来的。()18.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严谨、认真、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19.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一经成功,就获得了诺贝尔奖。()20.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程师和发明家的努力。()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下列是瓦特的重要贡献的是()。A.第一台实用雷达B.改良了蒸汽机C.电话22.下列关于蝙蝠捕食的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耳朵接收超声波B.喉咙发出超声波C.嘴巴发出超声波23.下列科学家与发明创造对应不正确的是()。 A.爱迪生——雷达B.瓦特——改良蒸汽机C.袁隆平——杂交水稻D.莱特兄弟——飞机24.下列不属于应用仿生原理发明的是()。A.雷达B.机械手C.机器人D.尼龙粘扣25.从鸟身上获得启示的发明创造是()。A.滑翔机B.潜水艇C.雷达26.下列物品中漂浮能力较强的是()。A.玻璃瓶B.陶罐C.木桶D.泡沫板27.蝙蝠捕食应用到的是()。A.超声波B.电磁波C.红外线28.下列关于仿生学说法正确的是()。A.仿生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关B.仿生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仿生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D.仿生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关系不大29.下列仿生事例中应用到形态仿生原理的是()。A.海豚船B.机械手C.迷彩服D.苍耳30.下列方法不能增加船的承载力的是()。A.增加船身中空状态B.加厚金属板 C.船身加装气囊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31.将发明创造与发明者连接起来。32.什么是仿生?举例说明人们如何利用仿生进行发明创造的。33.工程师与发明家进行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34.蝙蝠和雷达分别是怎样进行工作的?有什么共同之处?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与发明》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超声波2.喉咙耳朵3.结构功能行为4.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功能仿生5.不同木头塑料6.木头钢铁7.声音引发震动振动发声8.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9.蒸汽机10.莱特11.√12.√13.×14.×15.√16.×17.√18.√19.×20.√21.B22.C23.A24.A25.A26.D27.A28.B29.A30.B31.32.像粘扣这样,通过模仿某一生物的结构、功能、行为等特征,来发明创造新产品的科学方法就是仿生。科学家根据苍耳的倒刺结构发明出了尼龙粘扣;根据植物的颜色发明出了迷彩服;根据人脑的功能发明出了智能机器人;根据人手的结构发明出了机械手。33.这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生产方式,为人们的交流、出行、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34.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昆虫时,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据此就能确定昆虫的方位,然后进行捕食了。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驾驶员就能通过显示屏看到前方的障碍物了。超声波探测物体的原理与蝙蝠捕食过程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发出波,波遇到障碍物后返回,获得物体信息的。第四单元《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们对天体的正确认识源于哥白尼提出的。2.地球属于,其中唯一会发光的恒星是。3.太阳系中有八颗,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地球排在第位。4.在地球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恒星不只有太阳,还有其他的恒星在夜晚的天空中闪闪发光,人们将它们用假想的线连接起来,称为,我们最熟悉的北斗七星就是的一部分。5.夜晚我们看到天空一条白色的带子就是,无数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共同组成了。6.人们探索宇宙最早是用观察,大约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使用来观察太阳、月球和星星,直到人们用观察星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7.用来探测金星的探测器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太空望远镜是。8.人造地球卫星应用广泛,它是依靠围绕地球进行运动的。9.打电话、看电视依靠的是卫星,导航、定位用的是卫星。10.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在太空给地面的孩子们讲课。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恒星是指宇宙中所有能够发光的天体。()12.早期人们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13.“日心说”是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4.彗星是指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运动周期为76年。()15.北极星是北斗七星中的一员,常用来辨认方向。()16.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银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银河系中只有太阳这一颗恒星。()17.银河系和其他河外星系一起组成了宇宙。()18.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19.伽利略是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20.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研发的,名叫FSAT。()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下列天体属于恒星的是()。A.地球B.金星C.木星D.太阳22.下列望远镜是由牛顿发明的是()。A.反射望远镜B.折射望远镜C.双筒望远镜D.哈勃望远镜23.下列对于银河系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一条带子B.一块大铁饼C.织布的梭子D.一顶帽子24.宇宙中银河系之外的星系被称为()。A.河外星系B.地外星系C.仙女座星系D.猎犬座星系25.(多选)晴朗的夜晚,我们能看到的会发光的天体可能是()。A.行星B.彗星C.恒星D.卫星26.围绕行星旋转的天体叫作()。A.行星B.彗星C.恒星D.卫星27.首次进行太空授课的中国航天员是()。A.杨利伟B.加加林C.王亚平28.我国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是在()。A.2004年“嫦娥一号”B.2013年“神舟十号”C.2018年“嫦娥四号”29.两次进行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是(),首次飞上太空的航天员是()。A.杨利伟B.加加林C.王亚平30.能够预测天气的人造卫星是()。A.红外天文卫星 B.“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C.“北斗”导航卫星 D.“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四、简答题(共40分)31.看图回答问题。(10分)(1)左图中的星座是,右图中的星座叫做 。(2分)(2)北斗七星在中,是寻找的依据,在图中用A-G标出北斗七星的位置。(6分)(3)在图中找出北极星的位置,标注出来。(2分)3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怎样排列的?看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①②③,分别是、、。(6分)(2)标出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的位置。(2分)(3)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体积最小的是。(2分)33.人们观测太空的工具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10分)34.银河系是什么样的?与太阳、地球有什么关系?(10分)第四单元《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日心说”2.太阳系太阳3.行星水星三4.星座大熊座5.银河银河系6.肉眼浑天仪望远镜7.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哈勃太空望远镜8.地球引力9.通信导航10.神舟十号王亚平11.×12.√13.×14.×15.×16.×17.√18.√19.√20.√21.D22.A23.D24.A25.ABCD26.D27.C28.C29.CA30.D31.(1)大熊座猎户座(2)大熊座北极星图略(3)32.(1)水星火星海王星(2)如图所示(3)木星水星33.科学家们观测太空的工具是从肉眼→浑天仪→反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太空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不断变化的。天文学家利用透镜的放大效果、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制成天文望远镜来观测星空,又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制造出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能够探测到更远、更大范围的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类观测太空的工具从肉眼发展到射电望远镜,技术不断进步、功能更加强大。34.银河系从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闪闪发光的带子;从宇宙中看,银河系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只织布的梭子。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银河系与几十亿、上百亿向银河系那样的星系一起组成了宇宙。第五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石拱桥是,它的设计模仿了鸡蛋的 结构。2.不同建筑物的、不同。3.建筑物的结构中,承重能力强,更加稳固。4.仿生建筑设计可以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和进行设计制作。5.建造一所舒适、环保的住宅应该考虑、、、采光系统等。6.物联网的应用提升了家居的、、,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7.供水系统主要由控制水的开关,将水输送到各个用水器。8.影响建筑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发展。9.光污染、装修污染等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10.21世纪的3D打印、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中国国家体育馆的设计模仿的是鸟巢的外形和结构。()12.建筑仿生设计应用广泛。()13.建筑物的结构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14.混合采光能够使建筑物的采光效果达到更好。()15.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是洞穴。()16.结构系统只需要考虑承重、安全,造型不重要。()17.建筑机器人的发明能够节省人力,减少就业岗位,弊大于利。()18.科技进步对建筑发展只有促进作用,没有负面影响。()19.建筑物的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有关。()20.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程师和发明家的努力。()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下列建筑没有应用拱形结构的是()。A.台湾101大厦B.悉尼歌剧院C.赵州桥 D.泰姬陵 22.建筑常用的仿生原理不包括()。A.外形仿生B.结构仿生C.功能仿生D.色彩仿生23.下列不能提高承载力的结构是()。A.平板结构B.拱形结构C.蜂窝结构D.空心结构24.建筑的系统中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采光性的分别是()。A.供水系统和结构系统B.结构系统和采光系统C.采光系统和结构系统D.供水系统和采光系统25.下列结构属于建筑的采光系统的是()。A.地基B.窗户位置C.墙体结构D.房顶结构26.(多选)智能居家有利于提高家居的()。A.智能性B.安全性C.便利性D.稳固性27.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的要求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时间的演进D.气候的变化28.下列不属于采光装置的是()。A.窗户B.门C.折光玻璃D.反光板29.(多选)下列属于21世纪建筑新技术的是()。A.3D打印B.钢筋混凝土技术C.太阳能技术D.建筑机器人30.智能家居的优点不包括()。A.实现环保居住B.方便人们的生活C.节约生活成本D.提升安全性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31.哪些建筑的结构应用了仿生原理?有什么作用?32.将建筑的主要系统与其功能、主要部件连接起来。33.生活中的智能家居有哪些?应用了什么原理?有什么作用?34.将下列代表性建筑按照时间顺序从早到晚进行排列,说说变化原因和趋势是怎样的?水泥房洞穴砖瓦房钢架房木房第五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赵州桥拱形2.形状结构3.拱形三角形4.外形结构功能5.结构系统供暖系统供水系统6.安全性便利性智能性7.阀门进水管8.科学技术9.负面影响10.建筑机器人11.√12.√13.√14.√15.×16.×17.×18.×19.√20.√21.A22.D23.A24.B25.B26.ABC27.B28.B29.ACD30.C 31.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外形和结构模仿了鸟巢,增加了稳固性和美观性;立柱、楼板模仿了小麦秸秆的空心结构,减少了重量的同时还能增加承重能力;悉尼歌剧院和拱桥的结构模仿了蛋壳的壳体结构,大大增加了承载力。32.33.生活中的智能冰箱、灯光、自动窗帘盒、空调自动控温等都是常见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依靠的是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物体数据,并将物体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实时准确传递出去,通过其自身的智能处理功能,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控制。智能家居提升了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智能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34.洞穴→木房→砖瓦房→水泥房→钢架房。人类的建筑物的外形、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建筑材料由从自然获取到人为创造,建筑技术由依靠人工到机械化、自动化。第六单元《仿生建筑模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明确任务和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了。2.我们在调研之前先制订一个,并记录下来。3.是制作仿生建筑模型的主要过程。4.像一样的壳体结构不但能承受巨大的,而且弯曲的墙面可以将声音反射到需要的方向去,用来制作

和音乐厅最合适了。5.音乐厅的漂浮结构可以参考大自然中、等生物的结构。6.三视图是从物品的、、三个角度分别绘制设计图。7.根据改进后的制作方案,使用了、等绘图工具,绘制出仿生建筑模型的图纸。8.在布置展示会时,我们可以用、、和说明书等方式展示自己小组的建筑模型。9.针对不同类型的仿生建筑模型设计不同的。10.设计制作要经过任务、调研、、制作、、展示、等环节。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制作仿生建筑模型时,要综合对材料的功能性、环保性、经济性进行考虑。()12.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必须选择没有污染的材料才符合环保性的要求。()13.在布置展览时,可以按照作品类型划分区域。()14.用生活中易得的废旧物品制作仿生建筑模型也是践行环保的举措。()15.打孔、安装、切割时要用到钢锯、手电钻等,需要注意使用安全。()16.用“组合法”能够产生不同的创意和想法。()17.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搜集到的资料清晰地呈现出来。()18.制作建筑模型的材料应该以美观为主,其他因素不重要。()19.仿生建筑模型要进行反复测试,不断改进。()20.在展示评价时,为了保证公平,应该每组选一名代表组成评委会。()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多选)自动控温建筑模型要考虑的因素有()。A.能进行温度调节B.操作方便C.结构稳固D.材料环保性22.(多选)下列适合用来制作仿生建筑模型的材料有()。A.木板B.铁板C.泡沫板D.纸板23.(多选)设计水上音乐厅要考虑的因素有()。A.稳固性B.造型C.可行性24.(多选)制作完成后要对建筑模型进行()。A.调试B.调研C.优化D.设计25.测试、评估不需要考虑建筑模型的()。A.动力B.结构C.工艺D.系统结构26.(多选)评价仿生建筑模型的主要标准有()。 A.操作性B.适应性C.环保性D.外观效果27.下列环节不属于展示环节的是()。A.测试仿生建筑模型对环境的适应性B.绘制作品三视图C.编写产品介绍28.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时,正确的步骤是()。A.调研→设计→制作→改进→展示→测评B.调研→设计→制作→测评→展示→改进C.调研→设计→制作→改进→测评→展示29.设计仿生建筑模型时,不需要注意的是()。A.推广的可能性B.材料的环保性C.外观的实用性D.展示的次序安排30.(多选)布置展览时要做的准备有()。A.划分展示区域B.布置展示平台C.制定评价标准D.改进作品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31.我们如何对制作完成的建筑模型进行改进?32.仿生建筑模型的设计可以从哪些现象中得到启发?33.在准备展示会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34.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对仿生建筑模型进行评价?第六单元《仿生建筑模型》单元测试卷答案1.调研2.调研计划3.设计4.蛋壳压力影剧院5.王莲浮萍6.正面侧面上面7.丁字尺曲线板8.演讲影像展板9.评价标准10.设计调试改进11.√12.×13.√14.√15.√16.√17.√18.×19.√20.√21.ABCD22.ACD23.ABCD24.AC25.A26.ABCD27.B28.B29.D30.ABC31.通过反复测试发现建筑模型在稳定性、适应性、结构、工艺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集思广益进行调试与改进,不断完善。32.我们设计水上音乐厅可以从王莲、浮萍等植物的漂浮现象中得到启发,设计出可漂浮在水面上的底座;可以从蛋壳的壳状结构承压能力更强、反射声音效果更好的现象中得到启发,设计出音乐厅的主体结构;可以从白蚁巢穴的通风原理中得到启发,设计出恒温大楼;可以从植物根系结构的稳固性中得到启发,设计出抗震仿生建筑模型。33.(1)根据仿生建筑模型的类型划分展览区域。(2)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区域内,布置自己的展台。(3)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和老师组成评委会。(4)编写本组模型说明书。(5)设计新颖的展示方式。34.可以从成本、功能、工艺、系统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形成了地球上的现象。2.地球和月球一起组成,地球处于中,太阳是中的一颗普通恒星。3.我们从地球上观测太空中的天体可以借助。4.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5.人们观察自然、利用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进行发明创造的方式叫做。6.尼龙粘扣是根据种子的结构发明出来的,建筑的圆形顶是模仿了 的壳体结构,这些都应用到了。7.人类发射不同种类的围绕地球运动,提供科学实验、气象预报、通信、导航等服务,它们是在的作用下才能平稳运行不掉落地球的。8.世界目前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在,在太空中观测宇宙深处的望远镜是。9.我国的航天飞船叫做系列,登月探测器叫做系列。10.晴朗的夜晚,人们可以用确定方向,但需要通过找到它。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所有与自然界中生物相似的科技发明都是仿生。()12.模仿白蚁巢穴通风系统建立的哈拉雷东门购物中心是典型的结构仿生。()13.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14.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2005年发射成功的。()15.不同物体的漂浮能力不同,但在水中的漂浮状态是可以被改变的。()16.独木舟是最简单的木船。()17.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改变。()18.雷达是根据蝙蝠捕食原理发明的,是在人们发现蝙蝠捕食原理之后发明的。()19.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的现象,公转周期是一年。()20.科技的发展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下列发明与发明家对应错误的是()。A.瓦特——蒸汽机B.爱迪生——留声机C.莱特兄弟——飞机D.冯·诺依曼——计算机22.下列不属于科技发明带给人类的积极影响的是()。A.改变生活方式B.带来环境污染C.提高生产效率D.便利了人们的生活23.下列选项中,()结构的物体漂浮能力更强。A.中空B.圆顶C.三角形结构D.平面结构24.下列行为不能够防治水体污染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B.雨污分离C.使用无磷洗涤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