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精练: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精练: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精练: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精练: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精练: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345分)1.(2023·无锡期中调研)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冲天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连河边议会1878640人,很多人并非溺死,而是由于喝了污染的河水。与泰晤士河的污染关系亲热的是()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C.内燃机的大面积推行

电动机的勃然兴起D.汽车、飞机的普及率高解析:选A 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源于其动力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故A项正确。2.(2023·无锡一模)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公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宝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才智的阶层,才能治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宏大尝试B.生疏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解析:选C 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快速进展使工人阶级逐步生疏到自身的作用,故C项正确。据统计,18300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解析:B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照旧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300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其次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自中世纪晚期开头。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消灭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展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解析:选C依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消灭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进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C项正确。5.(2023·苏北四市一模)18871126日开工,1889331日竣工,铁塔的总重量7000吨,由18038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以下对于埃菲尔铁塔的建筑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表达了工业革命成就②反映了建筑材料重大变革③赢得了国人全都认同④印证了工业化的多元影响A.①②③C.①③④

B.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B埃菲尔铁塔是工业革命成就的表达,故①正确;铁塔用的材料是铁,说明建筑材料的重大变革,故②正确;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说明没有赢得国人全都认同,故③错误;埃菲尔铁塔有人赞成,认为表达了工业革命的成就,有人反对,说明工业化的多元影响,故④正确,应选B项。6.(2023·海门一模)《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进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固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供给了市场。”上述材料说明()A.世界开头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B.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根本形成D.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展解析:B19世纪末随着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7.(2023·镇江一模)观看下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缘由是( )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时间(年)165017501850190019501990占世界人口百分比18.319.222.724.923.015.0医学技术进步C.两次工业革命

大量移民进入D.两次世界大战解析:C16501900年,欧洲人口是持续增长的,这与两次工业革命促进经济进展亲热相关,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进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会造成欧洲人口的大量增加,应选C项。8.(2023·天一中学期初)181930年月……英国消灭了这样一幅惊异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进展的经济同行。”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快速进展的最主要缘由是()A.工业革命革了技术 B.殖民扩张增加了资本C.议会改革完善了制度 D.世界市场已根本形成解析选A 这段时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期根本完成主要由于工业革命革了技术,使得英国经济快速进展,A项正确;B项所述殖民扩张主要是在航路开拓后的16、17世纪,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排解;C项所述发生于1832年,这一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通过,排解C项;D项所述发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月,与题干时间也不符。9.(2023·海门一模)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局部)。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中国32.833.329.819.712.5印度24.519.717.68.62.8英国1.94.39.519.922.9美国0.10.82.47.214.7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转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解析选D 从表格信息可知工业革命使得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转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故D项正确。10.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布满期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无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这说明白工业革命( A.引发了社会的动乱使民众与政府的冲突不断加深C.促进了经济的进展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解析:选D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既强调了工业革命的乐观影响又强调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一方面经济进展,另一方面贫富分化严峻,即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应选D项。11.189010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根底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进展的需要解析:D美国告辞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是在2030年月,故A项错误;当时美国自由主义盛行,国会只是为了坚持自由主义理念,而不是为了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需求,故B项错误;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该法案,说明反垄断法具有确定的社会根底,故C项错误;法案并未有效起到限制垄断组织进展的作用,说明垄断组织的进展顺应了时代潮流,故D项正确。12.(2023·扬州中学质检)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消灭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全部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中,正确的选项是()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全的生产组织形式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进展解析:选B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进而一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消灭了,故B项正确。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气》介绍:1769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A.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B.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的保护C.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阅历的积存D.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依据材料“他不仅是技术专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故A项正确。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舞人们投资,实行了责任的方式……翻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消灭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进展的主要因素是()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解析:选D 电气时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其次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规模扩大,投资需求提高,公司制即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下表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概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概况工种数典型工种列举最高9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等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等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等A.垄断现象导致了高收入群体消灭B.机器生产催生了的技术行业C.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存D.国家干预政策调整着收入安排解析:B结合“1838年”可推断应当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蒸汽”的力气催生出的技术行业,故B项正确;“垄断现象”消灭在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2030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分)16.(2023·江苏高考)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由于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1914——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史》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承受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集中。——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1921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制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挖苦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请答复: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从工业进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产生的缘由,简析其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3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规律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其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作答;其次小问从生产本钱、劳动效率、社会影响等角度总结。第(2)问,依据材料二“汽车的普及……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集中”分析说明。第(3)问属于小论文型试题,解答时先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进展解读,再结合所学史实进展论证,要求史实性论据确凿,史论结合,条理要清楚,规律要严谨。答案:(1)缘由: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本钱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例如:两次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日益成为人类生产的主要形式。它一方面使很多人力劳动被机器劳动所取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的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