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系调查报告_第1页
家校联系调查报告_第2页
家校联系调查报告_第3页
家校联系调查报告_第4页
家校联系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关于家长与教师联系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以义乌中学、芦渎中学为例摘要:通过对义乌中学高一年段、芦渎中学初一年段进行问卷、访谈调查,发现中学家长与教师的联系现状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联系频次、联系内容、联系方式、联系对象、联系主动性等方面,报告展现了调查的结果,问题原因的分析及一些建议。关键字:家校联系、中学、、问卷、对策调查背景、目的与方法谈到“教育”二字,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而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然而,按照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两者则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提升。所以在孩子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紧密而有效地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而有效地合作呢?我们组认为,必须详细调查家长与教师联系情况的现状,分析其特征,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的方法。为了了解家长与教师联系情况的现状,我们小组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中,我们从义乌中学高一年级段随机抽取了6个班,从芦渎中学中随机抽取6各班级,请各班学生的家长进行无记名填写。问卷项目包含12个客观题及1个主观题。为提高问卷的有效性,编制出预测问卷后,我们征求了从事多年中学教育工作的老师的意见,并在两个班试验发放。最后经过综合分析改正,将预测问卷改为正式问卷。问卷维度如下:基本信息家长联系对象联系方式家长联系对象联系方式联系频率联系原因与内容联系的主动性联系后的成效联系情况家长对家校联系的看法及建议另外,我们还对个别家长、老师、学生进行了访谈,以验证和补充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与分析基本信息:问卷显示:填写问卷人有187个是父亲,有251个是母亲,还有7个是其他。职业各异。家长与老师联系情况:调查发现,中学家校联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联系次数偏少、家校双方时间难以协调中学家校联系的次数偏少(详见表1),通过深入访谈和调查得知,影响家校联系次数偏少的原因主要在于家校双方的时间难以协调。在家长看来,家校联系存在的问题58%是来自时间问题。如家校联系的时间安排上有冲突,许多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段进行,如学期初、期中考试后,其他时间则偃旗息鼓;而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很难抽出整块时间参与学校教育,因此双发联系的时间难以协调。表1家校联系的情况联系次数(次/月)百分比(%)A.经常(≥4次/月)2.5%B.偶尔(2-3次/月)33.1%C.极少(0-1次/月)64.4%2、联系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孩子的成绩,极少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表格2和3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孩子在学校的其他表现漠不关心(表2中的前三项占了78.2%,表3中第二个选项占了27.5%)。在与家长交流中发现他们只对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感兴趣,只愿意和教师进行这方面的沟通讨论,但对于孩子其他方面如德育、美育、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却没能引起重视,例如有的家长亲自到学校帮助孩子进行义务劳动,还有的家长反对孩子参加学校的“兴趣班”,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提高孩子的分数,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管。除此以外,从图1中不难看出,家长联系主课老师的比例高于副科老师的比例,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念也逐渐地转向于应试教育。表2家长与老师联系时了解的内容了解内容百分比A.孩子的学习成绩38.1%B.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14.8%C.孩子在学校的课堂表现25.3%D.孩子在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11.3%E.孩子在德育方面的表现10.5%表3家长与老师联系的时机什么情况下家长与老师会联系百分比主任也可以是聘请相关专家来校支招;培训对象是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家长,学校可采取多媒体、广播等教育形式,每学期安排至少两次以上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力求培训内容形式多样化,针对性强。比如:开设“情景课堂”,请学生参与其中。例如:一初中年级家长提出,自己和孩子缺少沟通,每天讲话不超过十句,学校便可在“情景课堂”上开设亲自小游戏,让存在这一问题的及对家长上台比赛做菜,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参考文献:[1]严辉荣,徐金贵.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江西教育科研,1998::11—14[2]李坤申.小学体育学科家校联系的实施策略与思考[J].运动,2012,(33):108—109[3]周红.巧用“家校联系本”教育学生[J].教学与管理,2012:28—29[4]杨荣萍,陈贤,赵雁,等.密切家校联系,构建沟通桥梁[J].农业教育研究,2009,(2):41—43[5]林莉.家校联系在美国[J].浙江教育科学,2009,(3):35—39[6]梁爽.家校联系方式及其分类[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103—104[7]高枝国,杨晓琳,冯林.黑龙江中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教育,2013,(12):8—11[8]冯帮,陈姣娣.关于小学家校联系现状的调查报告[J].基础教育研究,2012,(12):3—6[9]刘文华.家校联系手册中的伪对话现象[J].素质教育大参考(A版),2014,(2):22—24[10]周丹.“家校联系本”之我见[J].教学与管理,2001,(2):33—34[11]胡咏梅.教育的联合生产与家校联系——以英国奥克法中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9):14—17[12]任华.家校联系的有效措施[J].广西教育,2012,(42):48[13]张文文.关于中学家校沟通问题的走访调查记录——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J].现代妇女,2013,(11):143[14]黄晓玲.浅谈如何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15[15]周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及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15关于“家长与教师联系情况”的问卷调查家长您好!我是宁波大学学生,现在义乌中学实习。为了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我想了解一下您与老师的联系情况。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请您如实填写以下问题,谢谢合作!您是孩子的________(父亲/母亲)您的职业是________3、您孩子性别是________(男/女)4、您孩子的学习成绩属于()水平A.下B.中下C.中D.中上E.上F.不清楚4、您对自己孩子在校情况了解的程度是()A.非常了解B.较了解C.一般D.较不了解E.完全不了解您通常联系的老师是()(可多选)A.班主任B.主课老师C.副课老师D.学校领导E.寝室老师6、您通常与老师的联系方式是()打电话B.发短信C.网上聊天(如QQ)D.直接找老师面谈E.家校联系本7、您通常一个月与老师联系()次A.0-1次B.2-3次C.4次或4次以上什么情况下,您会和老师联系?()A.家长会的时候B.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C.孩子不听自己话的时候D.老师打电话给您的时候E.不管什么情况都会与老师联系9、在家校联系中主动方是您吗?()A.基本上是B.有一半是老师主动联系的C.基本上不是10、您与老师联系通常是了解()内容(可多选)A.孩子的学习成绩B.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C.孩子在学校的课堂表现D.孩子在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E.孩子在德育方面的表现F.其他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