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_第1页
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_第2页
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_第3页
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_第4页
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读写练素材

(第134期)

主题: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2年10月12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留任务的意大利女性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个人推特账号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以中英双语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浩瀚星辰的辽远背景、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让简单的图文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也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请写一篇文章投给校刊“中华文化,国际舞台"栏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意大利女性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留任务期间,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宇宙的浩渺以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部分描述了浩瀚星辰的辽远背景、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让简单的图文一下子鲜活了起来。这部分内容强调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留任务;

她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

她以中英双语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

浩瀚星辰的辽远背景、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

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根据这些关键点,我们可以将立意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敬畏:可以谈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和敬畏,以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如何激发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自然。

多元文明的交融:可以谈论这次事件如何展现了多元文明的交融,以及这种交融如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中华文化的传播与魅力:可以谈论王羲之《兰亭集序》名句的引用如何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中华文化。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文章的主要立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来进行阐述。同时,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点,体现出高中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佳作赏析一】

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

在距离地球数百公里的太空中,国际空间站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用她的镜头记录下了宇宙的浩渺。与此同时,她匠心独具地挑选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以中英双语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瑰宝带入了宇宙。这一刻,我们既看到了辽远的星辰,也看到了多元文明的交融,更看到了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闪耀。

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那无数的星辰似乎在告诉我们,宇宙的辽阔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当我们俯视大地,观察那丰富多彩的生物,我们又会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萨曼莎的摄影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宇宙的浩渺与地球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

真正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萨曼莎用心撷取的王羲之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又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辽阔,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

在这个多元文明的世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正是这种交融和碰撞,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萨曼莎的摄影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浩渺,也看到了多元文明的交融。这是对文化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敬畏。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萨曼莎的摄影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浩渺,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国际舞台的一种敬畏。这是一条星际之间的文化纽带,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连接着我们的文化和世界。

这条纽带,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还让我们更加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它提醒我们,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员。

当我们站在这个广阔的宇宙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一切烦恼和困扰都变得微不足道。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如何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如何让我们的文明更加进步。

因此,我们要感谢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是她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浩渺,也是她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她让我们明白,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可以为中华文化做出贡献,我们都可以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让我们再次仰望星空,感受那浩渺的宇宙,感受那多元文明的交融,感受那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闪耀。让我们记住王羲之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宇宙的浩渺,感受文化的深邃,感受文明的璀璨。因为,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员。

【佳作赏析二】

仰望星空,中华文化的魅力熠熠生辉

在浩渺的宇宙中,一颗颗星辰闪烁着光芒,犹如无数明珠镶嵌在黑暗的幕布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而这一次,来自意大利的女性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留任务期间,用她的镜头记录下了这壮丽的景象,并在推特上以中英双语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句古文名句,穿越时空,跨越国度,与浩瀚星辰相映成趣。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宇宙的广袤无垠,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仿佛在这一刻被凝结,展示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当我们在地球上仰望星空,感叹宇宙的浩瀚时,是否也曾想过,中华文化犹如这宇宙星辰,同样熠熠生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去探索、去欣赏?从古至今,中华文化的脉络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淌,它的包容性、创新性,使它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载体。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描述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学会了欣赏自然之美,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和谐共处。正如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所拍摄的星辰,它们在黑暗中独自闪耀,却又彼此映衬,共同构成了这幅美丽的画卷。这正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在独自闪耀的同时,也学会了包容与和谐。

当意大利女性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遥远的太空,用她的镜头记录下这美丽的星辰,并用王羲之的名句来表达她的情感时,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是对中华文化的肯定,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正如王羲之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无论我们说着何种语言,我们都可以在中华文化中找到共鸣,找到共同的价值观。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正如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所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让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用心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它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佳作赏析三】

宇宙之舞,中华文化的华彩乐章

2022年10月12日,意大利女性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留任务期间,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她以中英双语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宇宙的浩渺,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浩瀚星辰的辽远背景,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让简单的图文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宇宙的呼吸,看到星辰的舞蹈,听到文明的交响。这是一场宇宙之舞,也是一曲中华文化的华章。

仰望星空,我们惊叹于宇宙的浩渺,心中涌起的是对未知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悟,对和谐的向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宇宙星辰,包容万千。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的这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浩渺,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伟大。

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文明的交融,文化的碰撞。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是这种交融与碰撞的结晶。我们相信,这种魅力将会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一场文明的盛宴,也是一曲文化的交响。

当我们站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历史,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相信,这种魅力将会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遥远的太空,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用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浩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伟大。这是一种自豪,这是一种骄傲,这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热爱。

仰望星空,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是一种力量,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我们相信,中华文化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相信,中华文化的魅力将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再次感受这组太空摄影作品的魅力,让我们再次感受中华文化的伟大,让我们期待,期待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辉煌的未来。在这片星空下,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我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让我们携手,共同书写中华文化的华彩篇章,让这曲华彩篇章,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阅读拓展】

(一)谢谢你把屋外的景色带到了屋里

根据她们的圣诞节计划,卡西的童子军蓝鸟小队打算访问一家疗养院。

“疗养院的人往往是高龄老人,或者身体有病,无法独自在自己家里生活。"队长皮特斯太太告诉小姑娘们。

卡西把最后一朵花儿插到圣诞礼物花冠上时,她迫切想知道自己写上名字的这个人——梅布尔,究竟是什么样的。卡西还不到10岁,很难确定“老”的概念。她的祖父母们打高尔夫球,到处旅行,有许多友爱的亲戚。

外面响起了汽车喇叭声,卡西抄起花冠,急忙去跟朋友们会合。她们不久便到了一栋不大的住宅前,院长女士热情地迎接她们。

“大家都在盼望着你们的来访。"她微笑着说。

卡西走上住宅那平坦的漆布地板,闻到一股浓烈的消毒剂的气味。皮特斯太太用口琴定好调子,率领小队的成员唱起了“祝您圣诞快乐”。

卡西唱着歌,凝视着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有的在微笑,有的很可怜,还有的面无表情。一位老年妇女把脸转向了墙壁。女院长宣布小姑娘们可以向居民分发礼物了。这时一个坐轮椅的男人转了过来,他对参观者严厉地晃动着手指。

“你们有什么权利来这里,让我们想起我们没有家吗?"他喊着,“人们一年只到这里来一次。收起你们想干好事的同情心,快出去!”

一些小姑娘睁大眼睛,向后退去。但是皮特斯太太耐心地劝她们回来,院长也让口出怨言的男人安静了下来。

卡西的情绪受到了影响,但是她下定决心,对一群玩牌的人说:“请问,我能在哪里找到梅布尔?"

一位鲜橙色头发的女士指了指窗口旁。

“在那里呢。”她心情愉悦地说,“不要介意这些坏脾气的人,你们这些孩子都是好样的。"

卡西羞怯地拿着花冠,走近那个腰板挺直的女士,她被冬季柔和的光线包围着。

“是梅布尔吗?”

那位女士灰白色的头发,在头顶盘成高傲的法式盘发,她一动没动。梅布尔——如果这是梅布尔的话,她依旧凝视着窗外暗下来的加利福尼亚沙漠。卡西把花冠放到她身旁一张擦亮的旧桌子上。她深吸了一口气,盯着花冠,像是要记住每一片叶子。

“我为您制作了这个花冠。"她说,“我知道这个花冠只不过是我自制的,可每根小枝和每朵花都有一个故事。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您听。”

“花冠是用松树枝做的,有些容易弯曲,有些我不得不浸泡在水里形成花架。这上面全是野生的花儿,采花儿特别有趣,因为我记得每朵花儿长在什么地方。"

此刻,卡西勇气倍增,她加快了语速,边说边抚摸花冠。

“野生的向日葵长在我家旁边的空地上。有人要在那里建造新房子,所以到春天的时候向日葵就全都没有了。这些干燥的沙漠上的花儿——芥菜花、鼠尾草花、薰衣草的花,多好闻啊!这些花儿能开很长时间。兔子脚蕨是我家花园里的,水香花菜也是。这些金色和红色的枫叶被风吹到我家草坪上,被我收集来。我还找到了几个小松果。花冠中间有一颗星,那是白色的仙人掌花。妈妈说在这个季节里能找到这种花儿,是不容易的事情。”

梅布尔慢慢地转过身来。一双被岁月赋予了光彩的眼睛看着卡西。

她静静地说:“我坐在窗边,是因为我无比思念屋外的景色。谢谢你把屋外的景色带到了屋里。"

一只长满了棕色斑点的手,颤抖着伸过来,抓住卡西的手。“我也记住了每朵花儿生长的地方。圣诞快乐,孩子。”

(二)立秋即景

立秋那天,六岁的小外甥女吃着西瓜,歪着小脑袋问我什么叫立秋。我说,就是秋天来临的时刻,是一个新季节的开始。她又接着问那么秋天在哪里呢?这次我确实回答不上来了。是啊,秋天在哪里呢?我也正在寻找它的身影。

晚饭后,我悠然漫步在小区附近的公园小径上。一切似乎依然和昨天一样,绿树、芳草、鲜花,还有远处阑珊的灯光……犹如一个个隽永的音符,流淌成心灵深处那无比熟悉的旋律。流连在这澄澈的暮色里,阵阵晚风漾着茉莉的幽香徐徐吹来,让灵魂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了凉爽。

渐渐地,我仿佛感受到一股隐隐的、柔柔的、不同以往的凉意。风还是那样的轻歌曼舞,同时依稀夹杂着来自月光的冰清和源于露珠的玉洁。如果说夏日的晚风中掺杂着浑浊、厚重、浮躁的气息,那么此时此刻的风儿就宛如一个晶莹剔透的梦,氤氲着丝丝缕缕的清韵,轻轻地穿过我的手指。清新、凉爽的晚风告诉我,秋天的脚步已悄悄地跨进希望的田野。

月亮仿若一条银白的鲤鱼,轻盈地游弋于莲花般皎洁的云河里。这时的月亮似乎比往日更明亮、清澈、细腻,全然没有了夏夜月亮的那份迷蒙、躁动、憔悴与焦渴。透过莹莹的月光,我望着眼前的一湖碧水。记得小时候,一过立秋,母亲就严令禁止我下河游泳,原因是秋水已开始萌发寒意,再下水容易伤身。立秋邂逅一汪水,似是第一次上演与秋天的浪漫月光之约。湖里的清波告诉我,秋天缓缓地走入了这座城市。

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着秋意,忘情地放松着自己,的确是一种难得的惬意。兴之所至,我竟走过一座桥来到了一片连绵的稻田旁。恬淡的夜色掩饰不住这一望无际的稻海里广袤而浓烈的绿意,无垠的稻阵随着晚风舒缓优雅的节拍浮动着、荡漾着,犹如无数亭亭玉立身着绿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我蹲下来,深情凝视这些滋养我们的植物。青青的水稻已次第抽穗,正是灌浆的好时节啊!侧耳细听,灵敏的心恍若捕捉到了丝丝生命律动、血脉奔涌的天籁。还未饱满的穗粒羞怯地露出娇嫩的脸,绽出婴儿般阳光的笑容。此刻,这里的每一缕空气都是纤尘不染、碧绿碧绿的。如梦如幻、似雾似霭地轻轻漾入鼻息的仿佛是一份青春的气息,不似稻花的幽香,不似稻谷的浓香,甜润地沁进胸膛的是一种成长的清香,一丝初秋的呼吸,一缕收获的畅想……水稻抽穗的旋律告诉我,秋天的倩影已出现在一双双构思丰收、闪烁希望的眸子里。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石榴

川端康成

一夜的大风,把石榴树的叶子都刮光了。

落叶在树根处围成了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圈。

清晨,仁子看见光秃秃的树干吃了一惊,而那落叶围成的圆圈又使她惊奇不已。她想,风本该把这些树叶吹乱的。

石榴树上还残留着一个饱满的石榴。

“来看呀!"她喊她母亲。

“我真把它给忘了。”她母亲抬头看了看石榴,然后走进了厨房。

这使仁子联想起她们的孤单处境。站在走廊上看,那石榴也是孤单的,像是被人遗忘了似的。

大约两星期前,仁子七岁的外甥来看她们。这孩子一下便注意到了石榴,于是爬到树上。这可使仁子嗅到了生活的气息。

“上面有个大的!"她在走廊里喊道。

“要是摘了这石榴,我就下不来了。”

是啊,手里拿着石榴要从树上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仁子笑了,外甥真可爱。

这孩子不来,她们是注意不到石榴的;在这以前,母女俩谁也没想起过石榴。

石榴原被遮掩着,现在能清楚地看到了。

在这石榴以及树底下围成圆圈的树叶里,似乎有着一种活力。仁子拿了一根竹竿把石榴打了下来。

石榴熟透了,里面的石榴籽像是要把它胀裂似的。她把石榴放在走廊上。石榴在阳光下闪着光,晶莹透亮,阳光仿佛从里面透射出来。

仁子心中泛起了一阵歉意。

大约十点钟,她上楼缝衣服。蓦地,她听到了圭吉的声音,虽然门关着。他好像在花园里,那声音显得很焦急。

“仁子,仁子!"她母亲喊道,“圭吉来了!”

仁子把线从针上抽了下来,再把针放进针插里。

“仁子总在念叨着您,说在您出征之前,很想再见见您。"她母亲说,“但是,未经允许,我们是不能去看您的。而您呢?总不来,总不来!今天,您来了,我们可高兴啊!”

仁子母亲要他吃了午饭再走,但是他没有时间。

“好吧,那至少吃个石榴,我们自己种的石榴。"她又喊起仁子来。

仁子在楼梯上止住了脚步。圭吉用眼神同她打招呼,仿佛只能如此而已。

圭吉的眼睛里流露出脉脉深情,石榴不禁从手里掉落到地上。

他们互相凝视着,脸上带着微笑。

圭吉从走廊里迎了上去。

“您多保重,仁子。”

“您也多保重。"

他又转过身同她母亲告别,然后走了。

仁子站在花园门口,久久地望着。

“他走得太匆忙了,”母亲说,“多好的石榴。"

石榴被圭吉遗忘在走廊上。

仁子十分清楚,是圭吉眼睛里充满深情的痛楚的时刻,石榴才掉到地上的。要不,他准把石榴掰开了。可是,石榴掉在走廊上,还是那么饱饱满满的。

她母亲把石榴拿到厨房里,用水洗了洗,递给仁子。仁子皱起眉头,把石榴推开,刹那间脸又红了,不知所措地接过石榴。

仁子见母亲注视着自己,知道要是不吃,母亲准会感到奇怪的。她心不在焉地嚼了几颗,一股酸味直酸到牙根。仁子感到了某种带苦味的幸福,像是全身都渗透了这种滋味。

她走到镜子前坐下来:“看看,我这头发,同圭吉告别时,就这么乱蓬蓬的。”

仁子简直能听到梳子的答话。

“你父亲死了以后,"母亲温和地说,“我很害怕梳头。每当我梳头时,就感到六神无主,好像你父亲就站在我身边似的,直待我稍稍清醒。”

仁子想到了她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忽然,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翻腾着,一种幸福感使她几乎要哭泣起来。

母亲给她石榴,仅仅是舍不得把石榴扔掉,这是唯一的原因。她从来不喜欢随便扔东西。

因为内心充满了悄悄的幸福感,仁子在母亲面前感到害羞了。

她想,这可能是圭吉没有意识到的更好的告别,不管多长时间,她都要等他回来。

她看着母亲,落日的余晖照在纸糊的墙上。门那一边,母亲正坐在镜子旁。

仁子把石榴放在膝盖上,不敢再嚼了……

(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绘了在寒风肆虐下树木凋零的景象,为故事的展开营造了凄清纯美的氛围。

B.文章写到仁子父亲死后,母亲害怕梳头,来与仁子圭吉作类比,充分展现仁子内心的爱与痛。

C.文中划线的句子体现了两人刚见面又要分别时尴尬又羞涩的细腻感情。

D.小说通过一段感人的分离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和对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