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学习单_第1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学习单_第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学习单_第3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学习单_第4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学习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学习单习作:形形色色人

1.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2.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习作。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以评促写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执行时间:月日执教:

1.巩固、运用本单元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2.认真审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练写片段。板块一回顾方法师: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都有很鲜明的特点,大家还记得吗?(教师出示人物图片,生对应回答。)生:有机灵调皮的小嘎子,高大健硕的祥子,极度吝啬的严监生,技术高超的刷子李,忠于职守的容容和尽职尽责的小守门员。师: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作者是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他们呢?生:作者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描写方法来写这些人物。师:对,作者就是用这一系列的描写方法,诠释了“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的真正含义。今天,我们将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来描绘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师板书课题: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板块二议题拟题师:这次作文的主题是:形形色色的人。你是怎么理解这里的“形形色色”的呢?(出示课前预学单第1题)生:这里的“形形色色"就是各种各样的意思。师:你能把“各种各样”说具体一点儿吗?生:就是可以是小孩,也可以是大人。生:我觉得还可以是医生、警察、农民、工人等,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生:我觉得还可以是不同性格的人,或者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里的“形形色色"可以指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职业、不同品质,等等。那题目里的“人”有没有什么要求呢?生: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还可以是电视里或书中的人。师:是呀,不管是亲人、朋友、师长、同学,还是陌生人、书中人、剧中人,都可以是我们这次写作的对象。(师相机板书)板块三梳理要求师:我们已经把写作对象搞清楚了,那你本次习作想写谁?他有什么特点呢?注意,拟定作文题目之前,先想一想你要写的这个人有什么特点,他的身份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最好能把人物的特点或身份在习作题目中直接展现出来,这样会让人一目了然。比如《刷子李》《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等。请大家在学习单上写下你的作文题目。(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生自主拟题。)生:《球迷爸爸》《篮球高手小东》《爱唠叨的妈妈》。师:你们都是用“特点+人物"的方式来拟题的,真不错。还有谁来分享一下你拟定的作文题目?(生自主回答)生:《可爱的“小豌豆”》《我们班的“武松"》《拍蝇高手》。师:大家确定的写作对象都是符合要求的,而且大多数题目已经体现了人物的特点。那咱们该怎么写好这些人物呢?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82页,读一读习作导语,梳理出这一次的习作要求。(生读习作导语)师:谁来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指名读)师:请大家把本次习作的要求再读一读。(课件出示习作要求,生齐读。)习作要求:

选择一个人写下来;

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题目自拟;

选取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板块四选取事例师:大家都拟好了题目,接下来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两个事例,突出要写的这个人物的特点呢?我们知道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或与别人相处时,会显露出自己的特点,但是我们会发现事例有很多,该选择什么样的事例才能凸显人物的特点呢?师:这位叔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记忆力超群。师:我们仔细读一下上面这四个事例,说说哪些事例最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生:我觉得事例4最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因为地图很复杂,而叔叔只看了一遍就能把它画出来,而且一点儿不差。生:我觉得事例1最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因为一本书中有很多细节,叔叔把一本书读完就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师:你们说得非常有道理。为什么事例2和事例3不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呢?生:因为记住他人昨天说过的一句话、记住他人的生日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事,不能表现“超群”。师:没错。第2、3件事情都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就不属于典型事例。而事例1、4都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正好体现了“记忆力超群”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在选取典型事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你所写的人物的特点去选择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师相机板书:典型事例)师:同学们,针对你的写作对象的特点,你想写哪些典型事例来突出他的特点呢?怎样选取典型事例呢?生:在习作中,我们可以仿照上面的例子,将与人物某方面特点相关的事例罗列出来,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事例。师:你真的太棒了,一下子就找到了方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列出来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本第77页“初试身手"第2题)活动二: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列出来和同学交流。人物特点典型事例外公“花草迷”①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全在侍弄花草。②热衷学习,自学成了花草专家。③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学生自主完成活动二,并小组内交流。)师: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完,谁来说给老师听听呢?生:我的题目是《爱美的妈妈》,我准备写这几个事例:事例1,妈妈昨天早上出门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事例2,妈妈每天早上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化妆;事例3,上周,妈妈去理发店剪了一个美丽的新发型。师:她选的这几个事例都典型吗?生:事例1和事例3属于大多数女性都会有的共性特征,并不能成为妈妈“爱美"的典型事例。而事例2中,妈妈每天早上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化妆,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正常时间,因此只有事例2最能体现妈妈“爱美”的特点。师:你分析得很正确,请这位同学再好好挑选一下典型事例哟!还有谁要分享吗?生:我的题目是《爱唠叨的妈妈》,我准备写这几个事例:事例1,每天早上,妈妈唠叨我起床早读;事例2,每当我出门前,妈妈总会对我唠叨各种注意事项;事例3,每天晚上,妈妈唠叨爱抽烟的爸爸。生:我打算写《球迷爸爸》,我选了这几个事例:事例1,上网只浏览球赛动态;事例2,定闹钟,熬夜看球赛;事例3,为看球赛,与妈妈抢电视遥控。师:看来大家都对选取合适的事例有了自己的心得了。板块五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师:同学们,咱们确定好了写作对象、人物特点和典型事例之后,动笔之前还得想想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内容。来,一起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吧!请大家读一读课本第77页的“交流平台"的内容,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检查一下课前预学单第2题吧!2.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请完成下表。师:《摔跤》这个片段,为了表现小嘎子的机灵,作者选取的典型事例是什么?生:作者选取了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摔跤的事例。师: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师相机板书:写作方法)生: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师相机板书:动作)师:《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个片段,为了表现祥子的生命力旺盛,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生: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师相机板书:外貌)师:《两茎灯草》这个片段,为了表现严监生的吝啬,作者选取了什么事例?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生:作者选取的是严监生临死前惦记节省灯油的事例,抓住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的动作、神态来突出严监生的内心活动。主要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师相机板书:神态)师: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生:除正面描写外,作者还把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写得细致、具体,从侧面表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师:这些名家名篇很好地启示我们如何恰当地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在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一文中,还很好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师相机板书:语言)。在习作中,同学们应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以是一种为主,也可以是几种综合运用,总之,人物描写方法要为突出人物特点服务。师:大家课间观察过其他同学的表现吗?谁来说一说?(出示课前预学单第3题)生:元元同学课间喜欢给大家讲故事,她总是讲得眉飞色舞,表情十分夸张,还会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听的人也往往是笑逐颜开。生:玲玲同学课间特别安静,她总是坐在座位上,有时拿着一本书在看,有时在沉思,有时趴着休息,很少去楼道里和同学们嬉闹。生:……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方法写一段话,写一写某位同学在课间的活动,表现出这位同学的特点。(出示课中导学单第1课时活动三)活动三: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师:写完了的同学来分享一下吧!生:下课铃声响了,小周皱着眉头,抿着嘴唇,第一个跑出了教室,直奔洗手间,看起来急得不行。身为课代表的他返回教室后,立刻开始帮数学老师收拾教具,他把圆规和直尺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的钉子上,把课本和练习册摞在一起,抱着走出了教室。一会儿工夫,他就回来了。小谷在小周的座位旁边等着他,原来她想和小周讨论一下刚才课堂上一道难题的解法,小谷红着小脸,口齿伶俐地说:“我觉得第二种解法更简便。”小周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摇摇头:“我觉得大家还是更愿意用第一种解法,步骤多一些,但比第二种好理解。",师:他写得怎么样?生:他把小周同学在课间的表现具体地描写出来了。生:他写的事例让人一听就能感受到小周同学的特点。师:你们评价得很到位。大家可以把自己写的小片段在组内交流,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所写的片段。(小组内交流,并修改)师:看来同学们已初步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了。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为了表现你写的某个人物的独特之处,你会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呢?(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四)活动四:根据写作对象,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写片段,以表现人物的特点。人物特点描写方法片段描写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写一写片段吧。(学生练写片段,教师巡视。)师:同学们基本都写完了,谁来念一下自己写的片段呢?生:我的爷爷快七十岁了,满脸皱纹,头发稀疏,已经秃顶了。他整天笑眯眯的,经常挺着个啤酒肚在小区里走来走去。他最喜欢喝茶,走路、看报都会喝,就连睡觉时也要把小茶壶放在床边,好像怕人偷走似的。师:他写得怎么样?生:他运用了外貌描写,这段外貌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师:你们觉得还能不能将这个人物写得更形象些呢?生:我觉得还能把爷爷写得更形象些,比如头顶中间光秃秃的,像个微型球场,周围只有稀稀的几根头发。师:是呀,在描写人物特点时可以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人物特点会更加形象、生动。大家发现没有?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的时候,我们有很多方面可以写,但是我们要善于取舍,抓住最突出、最能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者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外貌特征,避免脸谱化。刚才这位同学的片段中提到了爷爷“爱喝茶”的特点,却写得不够具体,该怎样把这句话优化一下呢?生:写爷爷“爱喝茶"这个特点时,我们还可以这样写:他最喜欢喝茶,整天离不开一只小茶壶。走路的时候捧着,看报的时候摸着,就连睡觉时也要把小茶壶放在床边,好像怕人偷走似的。师:你虽然只用了“捧、摸”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却把爷爷“爱喝茶"的特点写得更具体了。老舍先生曾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师:老师在巡视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些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爱臭美的妈妈妈妈为了美,花了大把钞票买化妆品,花了大量的时间涂抹化妆品。你瞧,护肤霜、防晒霜、保湿水、植物精油……要什么有什么。每天一起床,妈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擦化妆品,她将那些乱七八糟的霜,挨个地倒在手上,然后右手拿着镜子,仔细涂抹,生怕漏了哪块“阵地"。她左擦擦,右抹抹,东涂涂,西揉揉,像粉刷墙壁似的,把那些霜啊膏啊一层一层地往脸上涂抹。不光早上擦,这也是她晚上睡前必做的功课。我晚上去睡觉时,看她无比勤奋地抹着,第二天清晨我打着哈欠起床,又见她不知疲倦地擦着。我的天,不了解的,还以为她是从晚上一直抹到天亮呢!师: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个片段,对照《形形色色的人》小片段评价表,说说你的看法。(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四)生:他从妈妈花大把钞票买化妆品和花大量的时间涂抹化妆品两个方面来写。体现了妈妈“爱臭美”的特点。生:他运用了动作描写和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爱臭美的妈妈写得很形象。我觉得第三项可以得三颗星。师:这段话中妈妈“爱臭美"的特点非常突出,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时间段的描写突出了妈妈的这一特点。他还恰当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诙谐幽默,把妈妈爱臭美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很不错!还有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啦,孩子?”伯伯露出关切的目光。“车子手刹卡住了,我掰不动。"我如实地说。“别着急,我来修。”伯伯搬车,拆车,修车,组装,累得满头大汗。车修好了。“骑上,试试。"伯伯说。“又灵便又轻松。”我一边说,一边拿出钱递给伯伯,“伯伯,这是给您的修车费。"“咦,这孩子,谁说要你的钱了?”我脸红了。伯伯接着说:“孩子,伯伯修车是不收钱的。快骑上走吧。"“谢谢伯伯!”我满怀感激地骑上车,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师:读完这个片段,谁来点评一下?生:这个片段是对修车伯伯的语言描写,修车伯伯的语言很朴实、很简短,表现出修车伯伯对小作者的关切以及修车伯伯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师: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一定要做到语言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片段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课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在这里,老师要提醒一下同学们,以上介绍的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写作中可以只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以求全面、具体地展示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师:这节课,我们通过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并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请大家课后完成自己的习作,下节课大家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然后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1.充分准备,学会选材。我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理解“形形色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确定写作对象的特点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描写人物的方法的回顾,习作要求的梳理以及典型事例的选取,为学生课上写作片段作了准备。2.巧用课文,铺路搭桥。利用本单元课文为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铺路搭桥。学生的当堂练写是对描写人物基本方法的实际运用,也是对本单元学习效果的检验。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让学生加深对人物特点的感知,并掌握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理解“形形色色”,明确本次习作的对象范围,也为接下来的习作作好铺垫。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梳理,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也为接下来的习作作好铺垫。___设计意图明确要选取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的方法。小组内交流,让全班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充分体现了生生互帮的教学理念。交流后进行汇报,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成果的呈现,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____________设计意图对典型事例进行片段描写,实际是学生对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以致用的过程。评议环节,既能让学生知道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2课时

课型:新授执行时间:月日执教:

1.能高效完成自己的习作。2.能结合习作要求与他人交流习作意见,分享感受,达到有效修改习作的目的。3.结合评价标准、习作例文,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互评并自主修改习作。板块一自评互评师: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好的文章,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的修改才得来的。上节课我们明确了写作要求,运用写人的方法,练写了一个具体描写人物特点的片段。课后,我们也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这节课,我们将对习作进行点评和修改。修改前,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习作要求。(课件出示之前的习作要求,生齐读。)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参照学习单中的“习作自评互评表”,先自评习作,再小组内互评习作。(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活动一:习作自评互评表。评价项目基础描写方法内容评价要求无错别字语句通顺分段合理事例中能运用合适的描写方法凸显人物的特点人物特点清晰事例能反映人物特点自评完成情况(打√表示)优良合格须努力优良合格须努力优良合格须努力互评完成情况(打√表示)优良合格须努力优良合格须努力优良合格须努力互评修改建议

(学生自评、互评习作,教师巡视并发现优秀习作。)板块二师生评议师:们来看这位同学的作文,请大家结合习作要求对这位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看看谁评得好。(展示学生习作,预设习作见学习单“补充材料"中的《爱唠叨的电梯阿姨》。)师:我们可以结合学习单来评价这篇习作的优缺点。(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学生评议,完成活动二教师当场批改习作。)师:这篇作文的开头很有特色,谁来说说?生:开头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师:作文题目和开头告诉了我们电梯阿姨的什么特点?生:爱唠叨。师:作者是否选取了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特点?选取了哪些事例?(师相机板书:典型事例)生:为了表现电梯阿姨“爱唠叨”的特点,作者选取了三个事例:事例1,写电梯阿姨让我们不要在楼道里打闹,影响别人休息,一直唠叨个不停;事例2,写电梯阿姨唠叨我们不懂事,违反乘电梯的规定;事例3,写电梯阿姨在我肚子疼时不顾乘电梯的规定而让我上了电梯。这三个事例很典型,不仅把电梯阿姨“爱唠叨"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电梯阿姨忠于职守、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师:你分析得真好。那作者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呢?生:无论是描写电梯阿姨或是“我”,都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师:谁能举例具体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人物吗?生:第2、3自然段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电梯阿姨“爱唠叨"的特点。师:很好。老师觉得第2自然段中的“唠叨”一词可以换一种说法,不能总是说“唠叨”,你们觉得换成什么好呢?生:可以换成“放机关枪”。师:你真棒!“放机关枪"一下子就点出了电梯阿姨说话的特点,并让语言表达更丰富、形象。(教师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再看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飞快地逃下了楼!”老师觉得这里说得不够形象,大家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景,怎样让这个句子更生动呢?生:我觉得可以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逃下楼的动作是怎样地快。比如“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飞快地逃下了楼"。(教师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师:第3自然段,“当电梯门在四楼打开的一刹那,我们惊呆了!那位电梯阿姨正站在电梯门口。”老师觉得这里可以加上一点儿神态描写,你们觉得呢?生:电梯阿姨当时的神态可能是这样的:“一脸怒气,双腿叉开,两手叉腰,站立在电梯门外——她分明是在候着我们呢!"师:第4自然段是怎样来描写电梯阿姨的呢?生:通过对电梯阿姨语言、动作的描写和“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示了阿姨乐于助人的特点。师:作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呢?生:结尾又一次突出了电梯阿姨“爱唠叨"的特点,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师:很好。经过大家的评议、修改,文章的内容更具体,人物特点更突出了;再加上对“我”的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侧面描写)及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爱唠叨的电梯阿姨"这个人物更形象、具体了。(出示活动二答案)师:看完了这篇优秀作文,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同学写的一段话。有一次,我在家做作业,遇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游泳池长50m,宽25m,深2m。如果要往游泳池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的水位线,需注入多少立方米水?我算不出来,就去问邵弈。邵弈稍稍思考了一会儿,就说:“1750立方米水。”我说:“这道题是怎样算出来的呢?你能给我讲解一下吗?"邵弈说:“没问题。你看,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实际水深就是2m减去0.6m,把这点弄清楚了,这道题就容易解了呀!你懂了吗?”我说:“哦,原来这么简单呀!你一讲我就懂啦!"邵弈说:“以后不懂的问题尽管问我。”我说:“好,谢谢你!"师:这段话存在什么问题?生:这段话只有生硬的语言描写,写得不够细致、具体,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师:没错。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单一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或神态,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谁来说一说这段话应该怎样修改?生:可以加上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师:很好,谁来说一说该怎么加上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呢?生:我把这段话改成了这样:一次,我在家做作业,遇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游泳池长50m,宽25m,深2m。如果要往游泳池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的水位线,需注入多少立方米水?我算不出来,就去问邵奕。他稍稍思考了一会儿,张口就说:“1750立方米水。”“真厉害!"我不禁赞叹道。“这没什么。”邵奕倒很谦虚。我追问道:“这道题是怎样算出来的呢?你能给我讲解一下吗?"邵弈说:“没问题。你看,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实际水深就是2m减去0.6m,把这里弄清楚了,这道题就容易解了呀!你懂了吗?”我说:“哦,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呀!你一讲我就懂啦。"你真了不起!”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别夸我了。"邵奕说,“以后不懂的问题尽管问我。”我高兴地说:“太好了。谢谢你!"师:你也很厉害,一下子就改好了。看来,我们在写对话的时候,可以加一加,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减一减,把说话人省去;挪一挪,让说话人“动”起来;还可以变一变,把“说"字变成其他的词语。这样可以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师相机板书)板块三修改展示师:请你们结合前面学的习作例文和习作要求,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作文。(学生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师:老师提醒一下大家,习作最重要的就是看有没有选取最典型的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例;其次不能单一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或神态,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最后我们描写的内容切忌太空泛,不能具体体现人物的特点。(学生小组内相互传阅习作,相互交流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别人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修改。)师:全班展示修改后的习作。(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习作,请小作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说一说修改的地方及原因。)师:同学们通过选取一个个典型事例,并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后,让一个个特点突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真好!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广阔的习作天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人和物,你的笔下也会有更多的精彩!课后请大家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评选出写得最好的习作,誊写好,贴在教室的展示栏中。(出示第2课时课后拓学单)1.反复修改,提高能力。学生掌握方法后完成习作,师生一起当堂评改,让学生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改,为后面同学之间用所学方法互评互改提供了方法。在反复的互评和自评中,学生的评改能力和习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2.在示范评改环节中,通过欣赏别人的佳作、阅读自己满意的习作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设计意图回顾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看看自己的习作有没有达到要求。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了解该如何评价习作。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评共改,让学生真正学会修改习作。_________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改、互改,给学生提供展示修改后的习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对自己及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

()

2

0

2

3

2023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1课时

第2课时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回顾方法

第1课时

机灵调皮的小嘎子

高大健硕的祥子

极度吝啬的严监生

技术高超的刷子李

忠于职守的容容

尽职尽责的小守门员

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一系列描写方法来写这些人物。

议题拟题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1题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你怎么理解这里的“形形色色"呢?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状态词。各种各样。这里的“形形色色”可以指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职业、不同品质,等等。

梳理要求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拟题。

我的作文题目是___________。

球迷爸爸

能够展现人物的特点和身份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上的习作导语,梳理出这一次的习作要求。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写的时候,要选取典型的事例。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习作要求:

选择一个人写下来。

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

表现人物的特点。

题目自拟。

选取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

行修改。

选取事例

拟好了题目,接下来试试能不能找到一两个事例,突出要写的这个人物的特点?但是我们会发现事例有很多,该选择什么样的事例才能凸显人物的特点呢?

叔叔

记忆力超群

事例1:

他读完一本故事书,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

事例2:

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的一句话。

事例3:

他能记住我的生日。

事例4:

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典型事例)

(典型事例)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列出来和同学交流。

人物

特点

典型事例

外公

“花草迷"

①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全在侍弄花草。

②热衷学习,自学成了花草专家。

③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读一读课本上“交流平台”的内容,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完成课前预学单第2题。

本单元课文中鲜活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

首先,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与别人相处时,会显出自己的特点,习作时应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如,《两茎灯草》通过写严监生临死时仍惦记节省灯油这件事,表现他的吝啬。

其次,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为了表现车夫祥子旺盛的生命力,《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细致描写了他结实健美的身体;为了表现小嘎子的机灵,《摔跤》生动刻画了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还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

此外,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如,《刷子李》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2.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请完成下表。

《摔跤》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两茎灯草》

《刷子李》

主要人物

人物特点

典型事例

主要描写方法

小嘎子

机灵

与小胖墩儿摔跤

动作描写

祥子

有活力

——

外貌描写

严监生

吝啬

临死前惦记节省灯油

动作、神态描写

刷子李

技艺高超

刷墙

动作、外貌描写及描述他人的反应

示例:元元同学课间喜欢给大家讲故事,她总是讲得眉飞色舞,表情十分夸张,还会一边说一边配上动作,听的人也往往是笑逐颜开。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3题

3.课间观察某个同学的表现,并记录下来。

示例:下课铃一响,同学们蜂拥而出,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我们几个女生玩跳绳,姜媛媛可是个跳绳高手。只见她手握绳柄,双臂自然垂下,双脚并拢,手腕一抖,跳绳就绕着她的身体转起来,准确无误地从她脚底滑过。开始时,我们还能数清楚她跳了几个。不一会儿,她越跳越快,似乎人绳合一了,让人眼花缭乱,只觉得她不是在跳绳,而是在练轻功水上漂。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四

活动四:根据写作对象,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写片段,以表现人物的特点。

人物

特点

描写方法

片段描写

语文老师

干练

外貌描写

无论什么季节,她,一个女老师,总是穿着既不入时又男性化的衣服。一头短发给人干练的感觉。一双深邃的眼睛是那么咄咄逼人,但炯(jiǒnɡ)炯有神的眼眸中又总是透出几分疲倦。消瘦的脸庞使她的颧骨有些突出,高挺的鼻梁更增加了她的几分威严。她给我们上课时总是神采飞扬,小巧的嘴巴说起话来却像唱秦腔那样有气势。她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一位干练的好老师。

爱臭美的妈妈

欣赏下面的片段。

妈妈为了美,花了大把钞票买化妆品,花了大量的时间涂抹化妆品。你瞧,护肤霜、防晒霜、保湿水、植物精油……要什么有什么。每天一起床,妈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擦化妆品,她将那些乱七八糟的霜,挨个地倒在手上,然后右手拿着镜子,仔细涂抹,生怕漏了哪块“阵地"。她左擦擦,右抹抹,东涂涂,西揉揉,像粉刷墙壁似的,把那些霜啊膏啊一层一层地往脸上涂抹。不光早上擦,这也是她晚上睡前必做的功课。我晚上去睡觉时,看她无比勤奋地抹着,第二天清晨我打着哈欠起床,又见她不知疲倦地擦着。我的天,不了解的,还以为她是从晚上一直抹到天亮呢!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妈妈爱臭美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五

活动五:对照评价表来评一评习作片段。

《形形色色的人》小片段评价表

星级

评价标准

人物特点是否鲜明

事例是否典型

描写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

“怎么啦,孩子?"伯伯露出关切的目光。

“车子手刹卡住了,我掰不动。”我如实地说。

“别着急,我来修。"伯伯搬车,拆车,修车,组装,累得满头大汗。

车修好了。

“骑上,试试。”伯伯说。

“又灵便又轻松。"我一边说,一边拿出钱递给伯伯,“伯伯,这是给您的修车费。”

“咦,这孩子,谁说要你的钱了?"

我脸红了。

伯伯接着说:“孩子,伯伯修车是不收钱的。快骑上走吧。”

“谢谢伯伯!"

我满怀感激地骑上车,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的表现出修车伯伯对小作者的关切以及修车伯伯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自评互评

第2课时

习作要求:

选择一个人写下来。

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

物的特点。

题目自拟。

选取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习作自评互评表。

评价项目

基础

描写方法

内容

评价要求

自评

互评

完成情况(打√表示)

完成情况(打√表示)

互评修改建议

无错别字

语句通顺

分段合理

事例中能运用合适的描写方法凸显人物的特点

人物特点清晰

事例能反映人物特点

优良合格须努力

优良合格须努力

优良合格须努力

优良合格须努力

优良合格须努力

优良合格须努力

师生评议

补充材料

爱唠叨的电梯阿姨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管电梯的阿姨怎么会唠叨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楼道里玩游戏。我们玩得正欢,突然,电梯门开了,电梯里站着一位“门神"。说是“门神”,其实是一位管电梯的阿姨。不等我们反应过来,她就开始唠叨:“哎,你们是谁?你们在这儿吵吵闹闹干什么?"我……”“不要在楼道里打闹,会影响别人休息的。"哎、哎,听见了没有……”我们经不住那“门神"的唠叨,飞快地逃下了楼。

有一天上午,我和我的伙伴们想到四楼玩游戏。我们看到墙上贴着告示:“凡是上二楼、三楼、四楼、五楼的人不准乘电梯。”这让我们想起了那位“电梯门神"。我们想乘电梯上四楼,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先派了一位“侦察兵”去打探“敌情"。真是天助我们也,“电梯门神”竟然没有在电梯里“坚守岗位"!我们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电梯。当电梯门在四楼打开的一刹那,我们惊呆了!那位电梯阿姨正站在楼梯里。为了避免与她“正面交锋”,我们飞似的逃了出去。可是,背后还是传来了她的“狼嚎虎啸":“谁家的孩子?这么不懂事……”我们被她逮了个正着,真是又羞又恼!那时我很讨厌她。可后来,我又见到了她的另一面……

有一天下午,我下楼扔垃圾。我家住在五楼,需要走步行梯下楼。我出了家门,下楼梯时,感到肚子有一些痛,接下来就是一阵剧痛。很快我就痛得缩成一团,头上直冒冷汗。我努力站起来,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往下挪。好不容易才挪到三楼,我看见电梯阿姨从电梯里走了出来。她一看到我难受的样子,就急忙跑过来问:“怎么啦?肚子痛?你别走楼梯了,坐电梯!"说着,她便搀扶着我往电梯里走。天哪!我不是在做梦吧?她竟然主动让我乘电梯!看着她那慈祥的面孔,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到了楼下,“电梯阿姨”马上给我妈妈打了电话。当妈妈要带我去医院时,身后的“电梯阿姨"又开始唠叨起来:“上二楼、三楼、四楼、五楼的走楼梯,五楼以下的不准坐电梯……”不知为什么,我忽然觉得她的声音是那么悦耳,那么亲切……

结合习作分析表来评价这篇习作的优缺点。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习作分析表。

亮点

不足与改进

1.开头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2.选取了三个事例表现电梯阿姨爱唠叨的特点。

3.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使人物

形象鲜明突出。

1.语言描写不够丰富。

【修改意见】第2自然段“唠叨”换成“放机关枪似的说"更生动。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不足与改进

(续表)

2.动作描写不够生动。

【修改意见】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飞快地逃下了楼"改成“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飞快地逃下了楼”。

3.神态描写不够细致。

【修改意见】第3自然段:“当电梯门在四楼打开的一刹那,我们惊呆了!那位电梯阿姨正站在电梯门口。"这里可以加上一点儿神态描写,电梯阿姨当时的神态可能是这样的:“一脸怒气,双腿叉开,两手叉腰,站立在电梯门外——她分明是在候着我们呢!”

欣赏下面这段话。

有一次,我在家做作业,遇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游泳池长50m,宽25m,深2m。如果要往游泳池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的水位线,需注入多少立方米水?我算不出来,就去问邵弈。邵弈稍稍思考了一会儿,就说:“1750立方米水。"我说:“这道题是怎样算出来的呢?你能给我讲解一下吗?”邵弈说:“没问题。你看,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实际水深就是2m减去0.6m,把这点弄清楚了,这道题就容易解了呀!你懂了吗?"我说:“哦,原来这么简单呀!你一讲我就懂啦!”邵弈说:“以后不懂的问题尽管问我。"我说:“好,谢谢你!”

不足

只有生硬的语言描写,写得不够细致、具体,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可以加上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修改后】一次,我在家做作业,遇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游泳池长50m,宽25m,深2m。如果要往游泳池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的水位线,需注入多少立方米水?我算不出来,就去问邵奕。他稍稍思考了一会儿,张口就说:“1750立方米水。"真厉害!”我不禁赞叹道。“这没什么。"邵奕倒很谦虚。我追问道:“这道题是怎样算出来的呢?你能给我讲解一下吗?”邵弈说:“没问题。你看,注水到池口以下0.6m处,实际水深就是2m减去0.6m,把这里弄清楚了,这道题就容易解了呀!你懂了吗?"我说:“哦,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呀!你一讲我就懂啦。”“你真了不起!"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别夸我了。”邵奕说,“以后不懂的问题尽管问我。"我高兴地说:“太好了。谢谢你!”

改进

修改展示

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的习作例文和习作要求,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作文。

小组内相互传阅习作,相互交流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别人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修改。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习作,请小作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说一说修改的地方及原因。

选自“课后拓学单"活动

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评选出写得最好的习作,誊写好,贴在教室的展示栏中。

板书设计

习作:形形色色人

不同年龄

不同性格

不同职业

不同特长

不同品质

亲人、朋友

师长、同学

陌生人

书中人

剧中人

语言动作

神态、外貌

典型事例

描写方法

……

感谢聆听!

谢谢

()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课前预学单

1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你怎

么理解这里的“形形色色”呢?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状态词。各种各样

2.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请完成下表。

主要人物《人物特点

典型事例

主要描写方法

《摔跤》

小嘎子

机灵

与小胖墩儿摔跤

动作描写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

有活力

外貌描写

《两茎灯草》

严监生

吝啬

临死前惦记节省灯油

动作、神态描写

《刷子李》

刷子李

技艺高超

刷墙

动作、外貌描写及

描述他人的反应

3.课间观察某个同学的表现,并记录下来。

示例:元元同学课间喜欢给大家讲故事,她总是讲得眉飞色舞,表情十分夸张,还会一边说一边

配上动作,听的人也往往是笑逐颜开。

第1课时

课中导学单

活动一拟题。

我的作文题目是球迷爸爸。

活动二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列出来和同学交流。

人物

特点

典型事例

①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全在侍弄花草。

外公

“花草迷"

②热衷学习,自学成了花草专家。

③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活动三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示例:下课铃一响,同学们蜂拥而出,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我们几个女生玩跳绳,姜媛媛可是

个跳绳高手。只见她手握绳柄,双臂自然垂下,双脚并拢,手腕一抖,跳绳就绕着她的身体转起来,准

确无误地从她脚底滑过。开始时,我们还能数清楚她跳了几个。不一会儿,她越跳越快,似乎人绳合

一了,让人眼花缭乱,只觉得她不是在跳绳,而是在练轻功水上漂。

66

活动四根据写作对象,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写片段,以表现人物的特点。

人物

语文老师

特点

干练

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无论什么季节,她,一个女老师,总是穿着既不入时又男性化的衣服。

头短发给人干练的感觉。一双深邃的眼晴是那么咄咄逼人,但炯(jiǒg)

片段

炯有神的眼眸中又总是透出几分疲倦。消瘦的脸庞使她的颧骨有些突出,

描写

高挺的鼻梁更增加了她的几分威严。她给我们上课时总是神采飞扬,小巧

的嘴巴说起话来却像唱秦腔那样有气势。她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好像总有

使不完的劲儿。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一位干练的好老师。

活动五对照评价表来评一评习作片段。

《形形色色的人》小片段评价表

星级

★★★

评价标准

人物特点是否鲜明

事例是否典型

描写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第2课时

课中导学单

活动○习作自评互评表。

评价项目

基础

描写方法

内容

无错

语句

分段

事例中能运用合适的描写

人物特

事例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