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吸尘器(HJ 2514-2012)_第1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吸尘器(HJ 2514-2012)_第2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吸尘器(HJ 2514-2012)_第3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吸尘器(HJ 2514-2012)_第4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吸尘器(HJ 2514-20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514-2012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吸尘器

Technicalrequirementforenvironmentallabelingproducts

Vacuumcleaners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HJ□□□□-201□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吸尘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

响,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吸尘器的生态设计、能耗、噪声、使用材料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包装、标识、公开信息

资料和回收等提出相应的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3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I

HJ□□□-201□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吸尘器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吸尘器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由电力驱动的真空吸尘器和吸水式清洁器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214.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真空吸尘器的特殊要求

GB/T16288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18455包装回收标志

GB/T21097.1-200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QB1562-1992真空吸尘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吸尘器vacuumcleaners

主要分为真空吸尘器和吸水式清洁器具,其中真空吸尘器由电力驱动的用于吸除可能含有尘埃、

线屑和纤维的器具。吸水式清洁器具是指用于吸除可能含有泡沫洗涤剂水溶液的器具。

4基本要求

4.1产品质量、安全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4.2产品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4.3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清洁生产。

5技术内容

5.1设计要求

5.1.1产品采用可拆解设计。

5.1.2产品元件、材料的再生利用率至少应达到电器平均质量的50%。

5.1.3产品中塑料部件不得使用十溴二苯醚(DBDPO)、短链氯化石蜡(SCCPs)。

5.1.4产品外壳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不得大于1mg/kg。

1

HJ□□□-201□

5.1.5产品外壳塑料部件应按照GB/T16288的要求进行标识。

5.2生产过程要求

5.2.1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以下溶剂进行清洗:氢氟氯化碳(HCFCs)、1,1,1-三氯乙烷(C2H3Cl3),

三氯乙烯(C2HCl3)、二氯乙烷(CH3CHCl2),三氯甲烷(CHCl3)、正己烷(C6H14)、溴丙烷(C3H7Br)、

甲苯(C7H8)、二甲苯(C6H4(CH3)2)。

5.2.2产品零部件组装、连接过程中应采用无铅焊接工艺。

5.3产品要求

5.3.1产品吸入效率应大于25%。

5.3.2产品声功率级/噪声不得大于76dB(A)。

5.3.3产品中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

(PBDEs)六类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GB/T26572的要求。

5.4产品包装要求

5.4.1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不得大于1mg/kg。

5.4.2不得使用氢氟氯化碳(HCFCs)作为发泡剂。

5.4.3应按照GB/T18455进行标识。

5.5产品说明的要求

产品说明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1)当集尘器或集尘袋充满时需要替换或清空。

(2)不使用时应切断电源。

(3)有关各种保养程序的信息。

(4)产品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相关信息。

6检验方法

6.1技术内容5.1.2中的计算按照GB/T21097.1-200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2技术内容5.3.1中的计算按照QB1562-199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3技术内容5.3.2中的检测按照GB/T4214.2-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4技术内容中其他指标通过文件审查结合现场检查的方式来验证。

2

HJ□□□□-201□

目次

前言.........................................................................................................................................................I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技术内容.......................................................................................................................................................1

6检验方法.......................................................................................................................................................2

II

HJ1061-20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致癌染料

CAS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3761-53-3C.I.酸性红26C.I.AcidRed26

3248-93-9C.I.碱性红9C.I.BasicRed9

632-99-5C.I.碱性紫14C.I.BasicViolet14

1937-37-7C.I.直接黑38C.I.DirectBlack38

2602-46-2C.I.直接蓝6C.I.DirectBlue6

573-58-0C.I.直接红28C.I.DirectRed28

2475-45-8C.I.分散蓝1C.I.DisperseBlue1

82-28-0C.I.分散橙11C.I.DisperseOrange11

2832-40-8C.I.分散黄3C.I.DisperseYellow3

7

HJ2530-2012

23二甲苯mg/m2≤0.25

24环己酮mg/m2≤1.0

5.3印刷宜采用表2所要求的原辅材料,其综合评价得分不得低于60分。

表2印刷所用原辅材料要求

原辅料要求分值分配总分值

使用通过可持续森林认证的纸张25

承印物使用再生纸浆占30%以上的纸张2525

使用无氯漂白的纸张25

根据印品宽度选择印版尺寸规格15

印版20

使用纳米版材或免处理版材20

紫外光固化灯根据紫外光固化油墨要求,合理配备紫外光固化灯2525

使用无醇润湿液20

润湿液20

使用醇类添加量小于2%的润湿液15

胶黏剂裱糊工序使用胶水应符合HJ/T220中包装用水基胶黏剂的要求1010

5.4印刷过程宜采用表3所要求的资源节约、节能及回收利用措施,其综合评价得分不得低于60分。

表3印刷过程中资源节约、节能及回收利用措施

工序要求分值分配总分值

优化版面设计,合理编程,数字印刷实现一组多喷1

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平版)2

采用树脂版直接制版(CDI)系统0.5

采用水性制版代替溶剂型制版(柔版)1

CTP显影液定期监测,减少废版产生1

通过数字方式进行文件传输

印前112

资提高树脂版印版耐印率,达到或超过10万印1

源合理设计网印版,有效利用网印版面(如:将多种版面制作在同一张版上)1

网印版重复使用(网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