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HJ 569-2010)_第1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HJ 569-2010)_第2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HJ 569-2010)_第3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HJ 569-2010)_第4页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HJ 569-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569—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箱包

Technicalrequirementforenvironmentallabelingproducts

—Casesandbags

HJ569—201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箱包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箱包产品(面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五金件、气味等级)、生产过程、箱

包生产的包装、储运阶段的禁用物质等提出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

测研究院、新秀集团有限公司、达派(中国)箱包有限公司、广州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广州市斐高箱包有限公司、广州市花都恩博士皮革皮具设计研究所、广州汇顺展手袋有限公司、广州奥

王达皮具有限公司、广州大西王拉链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5月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v

HJ569—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箱包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箱包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纺织面料、皮革、聚氨酯合成革等材料制成的箱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GB21550—2008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

GB/T22866—2008皮革五金配件镍释放量的测定

GB/T22931—2008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增塑剂的测定

HJ507—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皮革和合成革

HJ/T220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粘剂

HJ/T3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箱包casesandbags

由纺织面料、皮革、聚氨酯合成革等材料制成的,用于盛装物品和便于携带的各种容器。

4基本要求

4.1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4.2产品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4.3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清洁生产工作。

5技术内容

5.1产品要求

5.1.1面料要求

5.1.1.1纺织面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HJ/T307的要求,且不得含有富马酸二甲酯(DMFu)和短链

氯化石蜡(C10~C13)。

5.1.1.2皮革、合成革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HJ507—2009的要求。

5.1.1.3聚氯乙烯(PVC)面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表1的要求。

1

HJ569—2010

表1PVC面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项目限量

铅(Pb)/(mg/kg)≤90

可萃取的重金属

镉(Cd)/(mg/kg)≤75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

≤0.1%

增塑剂二甲酸二丁酯(DBP)总量

(见附录A)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

≤0.1%

癸酯(DIDP)总量

残留氯乙烯单体/(mg/kg)≤5

5.1.2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五金件要求

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五金件的镍(Ni)释放量不得超过0.5μg/(cm2·周)。

5.1.3气味

产品的气味等级不得大于HJ507—2009标准附录E中表E.1规定的3级。

5.2生产过程的要求

5.2.1不得使用氟氯化碳(CFCs)、氢氟氯化碳(HCFCs)、四氯化碳(CCl4)和三氯乙烷(CH3CCl3)

作清洗剂。

5.2.2胶粘剂应符合HJ/T220的要求。

5.2.3油墨中可迁移的重金属限量(以干基计)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油墨中可迁移的重金属限量(以干基计)单位:mg/kg

项目限量

铅(Pb)、镉(Cd)、铬(Cr6+)、汞(Hg)总量≤100

铅(Pb)≤90

镉(Cd)≤75

铬(Cr6+)≤60

汞(Hg)≤60

5.3包装、储运要求

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得使用富马酸二甲酯(DMFu)、四氯苯酚(TCP)和五氯苯酚(PCP)。

6检验方法

6.1技术内容5.1.1.1的检测按照HJ/T307规定的方法进行。

6.2技术内容5.1.1.2的检测按照HJ507—2009规定的方法进行。

6.3技术内容5.1.1.3中可萃取的重金属、残留氯乙烯单体限量的检测按照GB21550—2008规定的方

法进行。

6.4技术内容5.1.1.3中增塑剂限量的检测按照GB/T22931—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

6.5技术内容5.1.2的检测按照GB/T22866—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

6.6技术内容5.1.3的检测按照HJ507—2009中附录E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准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样品开封后,立即从箱包上截取(150±5)cm3的面料样品,其尺寸应根据样品厚度进行换算,如

1.0mm厚度的样品,尺寸应约为39cm×39cm。

包覆类面料应作为一种整体面料进行测试。

2

HJ569—2010

6.7技术内容5.2.2中胶粘剂的检测按照HJ/T220规定的方法进行。

6.8技术内容5.2.3中油墨中可迁移的重金属限量的检测按照GB6675—2003中附录C规定的方法

进行。

6.9技术内容中其他指标通过文件审查结合现场检查的方式验证。

3

HJ569—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邻苯二甲酸酯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缩写CA登录号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phthalateDINP28553-12-0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i-n-octylphthalateDNOP117-84-0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phthalateDEHP117-81-7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sodecylphthalateDIDP26761-40-0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utylbenzylphthalateBBP85-68-7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DBP84-74-2

4

HJ569—2010

目次

前言.................................................................................................................................................................iv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技术内容........................................................................................................................................................1

6检验方法........................................................................................................................................................2

附录A(规范性附录)邻苯二甲酸酯..........................................................................................................4

iii

HJ1061-20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致癌染料

CAS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3761-53-3C.I.酸性红26C.I.AcidRed26

3248-93-9C.I.碱性红9C.I.BasicRed9

632-99-5C.I.碱性紫14C.I.BasicViolet14

1937-37-7C.I.直接黑38C.I.DirectBlack38

2602-46-2C.I.直接蓝6C.I.DirectBlue6

573-58-0C.I.直接红28C.I.DirectRed28

2475-45-8C.I.分散蓝1C.I.DisperseBlue1

82-28-0C.I.分散橙11C.I.DisperseOrange11

2832-40-8C.I.分散黄3C.I.DisperseYellow3

7

HJ2530-2012

23二甲苯mg/m2≤0.25

24环己酮mg/m2≤1.0

5.3印刷宜采用表2所要求的原辅材料,其综合评价得分不得低于60分。

表2印刷所用原辅材料要求

原辅料要求分值分配总分值

使用通过可持续森林认证的纸张25

承印物使用再生纸浆占30%以上的纸张2525

使用无氯漂白的纸张25

根据印品宽度选择印版尺寸规格15

印版20

使用纳米版材或免处理版材20

紫外光固化灯根据紫外光固化油墨要求,合理配备紫外光固化灯2525

使用无醇润湿液20

润湿液20

使用醇类添加量小于2%的润湿液15

胶黏剂裱糊工序使用胶水应符合HJ/T220中包装用水基胶黏剂的要求1010

5.4印刷过程宜采用表3所要求的资源节约、节能及回收利用措施,其综合评价得分不得低于60分。

表3印刷过程中资源节约、节能及回收利用措施

工序要求分值分配总分值

优化版面设计,合理编程,数字印刷实现一组多喷1

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平版)2

采用树脂版直接制版(CDI)系统0.5

采用水性制版代替溶剂型制版(柔版)1

CTP显影液定期监测,减少废版产生1

通过数字方式进行文件传输

印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