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工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工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工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工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工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J□—201□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管理条例》,保护环境,规范和指导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HJ□—20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广播电视工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豁免范围的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卫星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T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1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GY5054广播电视天线电磁辐射防护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广播电视工程RadioandTelevisionEngineering

利用无线电发送设备将声音和(或)图像节目播送出去的工程项目,其中装有一部或若干部发射机、

天线及其附属设备。

本标准所指广播电视工程可以分为中波广播工程、短波广播工程、调频广播工程和电视工程。

3.2电磁环境敏感目标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sensitiveTarget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

或学习的建筑物。

3.3近场区NearFieldRegion

近场区是紧邻天线口径的一个场区域。在近场区,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位、幅度关系不确定。

近场区又可划分为电抗近场区和辐射近场区。在电抗近场区中,大部分能量在源与场之间交换而不

辐射,只有很少一部分能量向外辐射。在辐射近场区中,场的角度分布与距离天线口径的距离有关。

3.4远场区FarFieldRegion

远场区(辐射远场区)位于天线近场区以外一直延伸到电波所能达到的区域。在特征上主要是平面

波,电场和磁场是同相的,并且它们的幅度有一个固定的比值,电场和磁场在一个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

面内彼此间成直角关系。

3

HJ□—201□

4基本规定

4.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

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工作程序及各阶段主要工作内

容如图1所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工作程序及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可适当简化。

4.2评价依据

4.2.1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国家与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与地方环境保护相

关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国家与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行业规范、工程资料等相关资料。

4.2.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已颁布的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

等相关法律法规。

4.2.3生态环境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已发布的政策、规划和环境功能

区划等。

4.2.4环境保护标准,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标准、国家与地方

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标准。

4.2.5行业规范,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工程设计、施工等技术规范及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等。

4.2.6工程资料,主要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等。

4.3评价内容

4.3.1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并覆盖施工与运行的全部过程。

4.3.2广播电视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应考虑电磁、噪声、污水、固体废物等方面

的内容。报告书的专题设置及编制要求见附录A,报告表的具体格式和要求见附录B。

4.3.3在进行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按评价工作程序对工程方案进行评价,从环境保护的

角度论证工程选址、设备选型与布局、建设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4.3.4改扩建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按评价工作程序的基本要求,说明本期工程与已有工程的

关系。报告书应包括已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问题、影响程

度、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及实施效果,以及主要评价结论等回顾性分析的内容。若已有工程已

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还应包括最近一期工程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结论。

4.3.5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总结论是全部评价工作的结论,需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

4.3.6包含在已批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广播电视工程,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可依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简化相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4

HJ□—20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文件

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

第一阶段

1.研究建设项目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

3.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

与初步环与初步工

境状况调程分析相

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查相比有比有重大

2.确定评价重点、评价标准和工作等级

重大变化变化

3.明确各专项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

制定工作方案

环境现状调

查、监测及工程分析

1.环境影响预测

第二阶段评价

2.规划相符性分析

3.方案比选和环境保护设施、措施论证

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

保护的法律法规、政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策、标准及相关规划

第三阶段

1.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2.提出环境保护设施、措施与建议

3.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1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内容

4.4评价因子

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

5

HJ□—201□

表1广播电视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

评价评价

现状评价因子单位预测评价因子单位

阶段项目

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dB(A)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dB(A)

施工期

33

地表水水质参数mg/mpH、COD、BOD5、NH3-N、石油类mg/m

电场强度V/m电场强度V/m

电磁

磁场强度A/m磁场强度A/m

运行期环境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

33

地表水水质参数mg/mpH、COD、BOD5、NH3-N、石油类mg/m

注1:pH值无量纲。

4.5评价标准

4.5.1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要求执行相应环境要素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或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4.5.2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应优先执行地方污染物排

放标准,其执行标准应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4.5.3在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由生态环境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评价标准取GB8702中

场强限值的12,或功率密度限值的12;其他建设项目,评价标准取场强限值的15,或

功率密度限值的15作为评价标准。

4.6评价工作等级

4.6.1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按照HJ2.4的规定执行。

4.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按照HJ/T2.3的规定执行。

4.7评价范围

4.7.1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a)无方向性天线

评价范围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呈圆形:发射功率>100kW时,其半径为1km,发射功率≤100kW时,

其半径为0.5km。

如果辐射场强最大处大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最大场强处和低于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如果辐

射场强最大处小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评价范围和低于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

b)有方向性天线

评价范围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呈扇形,以天线第一旁瓣为圆心角:发射功率>100kW时,其半径为1km,

发射功率≤100kW时,其半径为0.5km。

6

HJ□—201□

如果辐射场强最大处大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最大场强处和低于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如果辐

射场强最大处小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评价范围和低于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

对于有方向性天线,还应考虑天线后瓣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4.7.2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应按照HJ2.4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

4.8环境保护目标

附图并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内各要素相应环境保护目标的名称、性质、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以及需要

达到的保护要求。

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应给出名称、性质、分布、数量、建筑物楼层、高度、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等。

4.9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

对于广播电视台站,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和站界的电磁环境现状应实测,

并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现有电磁辐射源的构成及其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应采用类比监测和模式预测相结合的方式。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5.1工程概况

5.1.1工程一般特性简介

包括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布局、发射功率、频率、天线特性参

数(归一化方向性图、增益等)、运行工况、周围环境特征等内容,并应附区域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

置示意图(应明确台站与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关系)等。工程组成中应包括相关装置、公用工程、辅

助设施等内容。

5.1.2物料、资源等消耗及工程占地

包括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及类型、主要物料和资源的数量、来源、储运方式及其他说明。

5.1.3施工工艺和方法

包括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方法等。

5.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包括投资额、建设周期、环境保护投资等。

5.1.5已有工程情况

按本标准4.3.4条要求,说明已有工程情况。

5.2工程与政策、法规、标准及规划的相容性

分析评价广播电视工程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标准及所涉地区城乡环境保护规划的相符性:

——分析是否满足生态环境部门对工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7

HJ□—201□

——分析工程站址及总平面布置的环境合理性;

——分析工程依据设计规范等要求采取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措施。

对分析中发现的相关环境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必要时给出工程站址选择或调整的避让距离要求。

5.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对工程在施工期的噪声、污水、扬尘、弃渣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以正常工况为主。分析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电磁、污水等的产生、排

放、控制情况。

对电磁辐射源应说明其源强及分布,对污水排放源应说明种类、数量、成分、浓度、处理方式、排

放方式及去向等。

在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评价因子筛选,明确评价参数。

5.4环境保护设施、措施

对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按环境要素分类予以描述。

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区域概况

包括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区域地势、交通等,并附地理位置图和工程站址所涉区域的卫星照片。

6.2自然环境

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工程站址所涉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类型。若无可查资料,应做必要的现

场调查。

6.3电磁环境现状评价

6.3.1监测因子

根据广播电视工程的电磁场特性选择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密度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监测。

表3广播电视工程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因子汇总表

项目类别监测因子单位

中波广播工程电场强度V/m

短波广播工程近场区

磁场强度A/m

调频广播工程

2

电视工程远场区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W/m或V/m

6.3.2监测点位及布点方法

监测点位包括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和发射天线。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以定点监测为主;

—对于无方向性天线,以发射天线为起点,在靠近天线的区域采用网格布点,在远离天线处过渡

到以天线为圆心的同心圆布点。考虑到场强变化的快慢,布点应近密远疏。同心圆布点每间

8

HJ□—201□

隔15°布设一条测量线。布点在靠近建筑物、树木、输电线路等时,适当调整测点位置到较为

空旷处。对于有方向性天线,可适当简化后瓣方向布点。新建站址布点可简化。

—监测点位附近如有影响监测结果的其他源强存在时,应说明其存在情况并分析其对监测结果的

影响。

—给出监测布点图。

—分析监测布点的代表性。

6.3.3监测频次

确定的各监测点位监测一次。

6.3.4监测方法及仪器

按照HJ/T10.2的规定选择。

6.3.5监测结果

列表给出监测结果,可同时用图线形式给出监测结果,并附质量保证的相关资料。

6.3.6评价及结论

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结论。

6.4声环境现状评价

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内容、方法、监测布点原则按HJ2.4中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工作要求

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的方法按照GB3096、GB12348中的规定执行。

6.5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概要说明广播电视工程污水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现状。

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7.1噪声影响分析

按照HJ2.4的规定执行。

从对周边噪声敏感目标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时间分布、时间长度及控制作业时段、优化施工机械布置

等方面进行分析。

7.2施工扬尘分析

主要从文明施工、防止物料裸露、合理堆料、定期洒水等施工管理及临时预防措施方面进行分析。

7.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主要从弃渣、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处理措施方面进行分析。

7.4污水排放分析

主要从文明施工、合理排水、防止漫排等施工管理及临时预防设施、措施方面进行分析。

9

HJ□—201□

8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8.1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1类比监测及评价

8.1.1.1选择类比对象

类比对象的建设规模、功率、天线参数、总平面布置、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应与拟建工程相类似,

并列表论述其可比性。

类比评价时,如国内没有同类型工程,可通过搜集国外资料、模拟试验等手段取得数据、资料进行

评价。

8.1.1.2类比监测因子

类比监测因子按照表3的规定选择。

8.1.1.3监测方法及仪器

按照HJ/T10.2的规定选择。

8.1.1.4监测布点

对于类比对象涉及到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为定量说明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也可对相关敏感

目标进行定点监测。

选择监测路径时应考虑结果能反映主要源项的影响。给出监测布点图,并给出监测现场照片。

8.1.1.5类比结果分析

类比结果应以表格、趋势图线等方式表达。

分析类比结果的规律性、类比对象与本工程的差异性;分析预测广播电视工程电磁环境的影响范围、

满足对应标准或要求的范围、最大值出现的区域范围、站界电磁环境影响程度,并对其正确性及合理性

进行论述。必要时进行模式复核并分析。

8.1.2模式预测及评价

8.1.2.1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按照表3的规定选择。

8.1.2.2预测模式

根据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规模、布局、发射功率、频率范围、天线参数、运行工况等参数,计算其

周围辐射近场区、远场区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及对敏感目标的贡献。

中波、短波、调频、电视广播天线辐射近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公式参见《广播电视天线电磁辐

射防护规范》(GY5054)。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公式参见附录D。调频、

电视广播天线远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公式参见附录E。

中波、短波、调频、电视广播天线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亦可采用数值计算,并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

模式复核和分析。

10

HJ□—201□

8.1.2.3预测工况及环境条件的选择

模式预测应给出预测工况及环境条件,应考虑针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和特定的工程条件及环境条

件,合理选择典型情况进行预测。当存在多个发射天线时,应考虑其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综合影响,

并提出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8.1.2.4预测结果及评价

预测结果应以表格和等值线图、趋势线图的方式表述。预测结果应给出最大值、符合标准的值及其

对应位置和站界预测值,并给出电磁环境预测达标等值线图。

对于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应根据建筑高度,给出不同楼层的预测结果。

通过对照评价标准,评价预测结果,提出治理、减缓和避让措施。

8.1.3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根据现状评价、类比监测及评价、模式预测及评价,综合评价广播电视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

8.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以及区域水体功能区划,主要从水量、处理方式、

排放去向、受纳水体以及处理达标情况等方面对广播电视台站的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工作人员生

活污水主要评价因子包括pH、COD、BOD5、NH3-N、石油类。

8.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对广播电视台站内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来源、数量进行分析,提出贮存条件,并明确处置、处理要

求。

8.4环境风险分析

对广播电视工程事故情况(例如:发射方向改变、发射功率增加等)下电磁辐射可能的环境风险进

行简要分析,主要是分析影响区域和处置要求,并提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9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及其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9.1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分析

针对环境影响或工程内容提出明确、具体的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如需划定电磁环境影响控制区,

应论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给出控制区示意图并提出相应管控措施。对广播电视台站产生的废物(如污

水、固体废物等)的收集、管理和处置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措施。

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应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期限,对于承包工程的单位应明确其环境保护职责。

9.2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

广播电视工程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应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对于关键性、创新性的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应调查国内外同

类设施、措施实际运行结果,分析、论证该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影响评价

结果,论证工程拟采取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1

HJ□—201□

9.3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有效性分析

根据同类或相同设施、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说明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有效性。

9.4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投资估算和验收方案

按工程实施的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环境

保护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和验收方案一览表,计算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比

例。

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0.1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应从环境管理机构、施工期环境管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运行期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培

训、与相关公众的沟通等方面做出规定。

环境管理的任务应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环境管理计划的编制,环境保护设施、

措施的实施管理,提出设计、招投标文件的环境保护内容及要求,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环境保护科研

和技术管理等。

应根据工程管理体制与环境管理任务设置环境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人员。

10.2环境监测

10.2.1监测任务

a)制定监测计划,监测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要素及评价因子的动态变化;

b)对工程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跟踪监测调查。

10.2.2监测点位布设

监测点位布设应针对施工期和运行期受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素及因子设置。监测点位应具有代表性,

并优先选择已有监测点位。

10.2.3监测技术要求

a)监测范围应与工程影响区域相适应;

b)监测位置与频次应根据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环境质量的特征、变化和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

保护验收的要求确定;

c)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方法;

d)监测成果应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进行审查、校核、综合分析后整理编印,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e)应对监测提出质量保证要求。

1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在概括全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

主要环境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设施、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公众意

见采纳情况等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环境质量目标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的环

12

HJ□—201□

境影响可行性结论。

对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不可控、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不满足长

期稳定达标要求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环境影响不可行的结论。

13

HJ□—20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题设置和编制要求

A.1专题设置内容

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应包括工程概况、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其

中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以上时设专题)、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其中电磁环境影响设专题,

地表水、固废、环境风险作一般性分析)、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及其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专题。

A.2编制内容

A.2.1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

要结论。

A.2.2总则

A.2.2.1编制依据

A.2.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分别列出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给出各评价因子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或控制

限值。评价因子可按本标准4.4中表1要求选用;评价标准可按本标准4.5要求选用。

A.2.2.3评价工作等级

A.2.2.4评价范围

A.2.2.5环境保护目标

A.2.2.6评价重点

A.2.3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A.2.3.1工程概况

A.2.3.2与政策、法规等相容性分析

A.2.3.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A.2.3.4环境保护设施、措施

A.2.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A.2.4.1区域概况

A.2.4.2自然环境

A.2.4.3电磁环境

A.2.4.4声环境

A.2.4.5地表水环境

A2.5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A.2.5.1噪声影响分析

A.2.5.2施工扬尘分析

A.2.5.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A.2.5.4污水排放分析

14

HJ□—201□

A.2.6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A.2.6.1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A.2.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A.2.6.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A.2.6.4环境风险分析

A.2.7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及其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A.2.7.1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分析

A.2.7.2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

A.2.7.3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有效性分析

A.2.7.4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投资估算和验收方案

A.2.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A.2.8.1环境管理

A.2.8.2环境监测

A.2.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A.2.10附件和附录

附件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评价标准的批复文件、相关主管部门批文;还可包括广播电

视工程建设依据文件、环境现状及类比监测质量保证文件、引用文献资料及其他必要文件、资料等。

15

HJ□—20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广播电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和要求

B.1报告表的格式

B.1.1封面格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XXXX年XX月

16

HJ/T□□□—200□

B.1.2资格证书缩印件格式

按照《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

年第67号)中的规定执行。

B.1.3编制人员名单表页格式

按照《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

年第67号)中的规定执行。

B.1.4报告表正文格式

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与格式要求,填写广播电视工

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正文相关表格内容。

B.2专题评价及附件附图

B.2.1专题评价

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其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标准有关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进行。

B.2.2环境影响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文件

附图2地理位置图(反映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等)

附图3台站站址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4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布置图

附图5各专题评价所需图件

……

17

HJ□—20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广播电视工程发射天线近场区和远场区的划分条件

当<1(D为天线的最大线尺寸)时,通常取距离作为电抗近场区和辐射近场区的分界距离,

λ2π

取距离大于3λ作为辐射远场区的条件。

Dλ2D2

当≥1时,通常取距离作为电抗近场区和辐射近场区的分界距离,取距离大于作为辐

λ2πλ

射远场区的条件。

18

HJ□—201□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

D.1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

D.1.1理论计算公式

245PGggη

E=ggFh()F(,θϕ)gA………(D1)

r

上述式中:E——远场区电场强度(mV/m);

P——发射机标称功率(kW);

η——天线效率(%);

G——相对于接地基本振子(点源天线G=1)的天线增益(倍数);

r——预测位置与发射天线净空距离(km);

Fh()——发射天线高度因子,Fh()=1:1.43;

F(,θϕ)——发射天线归一化方向性函数;

A——衰减因子。

D.1.2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近似计算公式

取η≈1、Fh()≈1.2、F(θϕ,)=1,即舒来依金—范德波公式。

300PGg

EA=g………(D2)

r

D.1.3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近似计算公式

取η≈1、Fh()≈1.2。

300PGg

E=ggFA(,θϕ)………(D3)

r

D.2衰减因子A的取值

衰减因子完全由土壤的电性参数决定,而土壤的电性参数与频率有关。从物理意义上可知A的

模值是小于1的,而在理想导电的土壤时等于1。

19

HJ□—201□

A≤1………(D4)

D.2.1地表面波垂直极化波时A的取值

以实际土壤参数计算参量ζ。

60λσ

ζ=………(D5)

ε'

2πr(ε'2−+1)(60λσ)2

x=………(D6)

λε'2+(60λσ)2

上述各式中:λ——波长(m);

σ——大地的电导率(S/m);

ε'——大地的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

r——预测位置与发射天线水平距离(km)。

①ζ>>1时,它表示在波长足够长、土壤导电性足够好的条件下,衰减因子A的模值A接近于

下列表达式:

2+0.15x

A=………(D7)

2++0.5xx0.152

②ζ<<1时,它表示在波长较短、劣质传导性土壤条件下,衰减因子A的模值A接近于下列表

达式:

1

A=………(D8)

x

D.2.2地表面波水平极化波时A的取值

πr1

x=………(D9)

λ(ε'2−+1)(60λσ)2

上述各式中:r——预测位置与发射天线水平距离(km);

λ——波长(m);

ε'——大地的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

σ——大地的电导率(S/m)。

这时衰减因子A的模值A接近于下列表达式:

2+0.3x

A=………(D10)

2++xx0.62

20

HJ□—201□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调频、电视广播天线远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

444PGg

EF=g(,θϕ)………(E1)

r

上述式中:E——远场区电场强度(mV/m);

P——发射机标称功率(kW);

相对于半波偶极子()的天线增益(倍数);

G——G0.5λ=1.64

r——被测位置与发射天线中心距离(km);

F(,θϕ)——发射天线归一化方向性函数。

21

HJ□—201□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基本规定.........................................................................4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7

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

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9

8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10

9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及其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11

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2

1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

附录A.............................................................................14

附录B.............................................................................16

附录C.............................................................................18

附录D.............................................................................19

附录E.............................................................................21

i

HJ610—2016

续表

环评类别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报告书报告表

行业类别报告书报告表

S水运

129、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Ⅱ类

130、干散货(含煤炭、矿石)、件杂、多用单个泊位1000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单个泊位1

其他Ⅳ类Ⅳ类

途、通用码头万吨级及以上的沿海港口;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涉及危险品、化

单个泊位3000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单个泊位3

学品、环境敏感

131、集装箱专用码头万吨级及以上的海港;涉及危险品、化学品的;涉及其他Ⅳ类

区的Ⅱ类,其余

环境敏感区的

Ⅳ类

132、滚装、客运、工作船、游艇码头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Ⅳ类Ⅳ类

133、铁路轮渡码头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Ⅳ类Ⅳ类

航道工程;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防波堤、船闸、通航建

134、航道工程、水运辅助工程其他Ⅳ类Ⅳ类

筑物

135、航电枢纽工程全部—Ⅳ类

136、中心渔港码头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Ⅳ类Ⅳ类

T城市交通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