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巧答一点通(中学)课件 模块一 综合素质 ch01 画重点_第1页
速记巧答一点通(中学)课件 模块一 综合素质 ch01 画重点_第2页
速记巧答一点通(中学)课件 模块一 综合素质 ch01 画重点_第3页
速记巧答一点通(中学)课件 模块一 综合素质 ch01 画重点_第4页
速记巧答一点通(中学)课件 模块一 综合素质 ch01 画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画重点第一章高等院校公共课系列精品教材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职业理念0101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01职业理念一、教育观【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素质教育的外延】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也应当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01职业理念一、教育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目标见表1-1-2。01职业理念一、教育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1)发挥教师的作用;(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01职业理念一、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时要避免的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4)素质教育就是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01职业理念二、学生观【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1)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2)组成关系: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是“五育”的灵魂;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科学依据;体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手段。01职业理念二、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具体表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体表现: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具体表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01职业理念二、学生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见表1-1-3。01职业理念二、学生观【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一般包括起点机会均等、过程中机会均等和终点机会均等这三个层次。(1)起点机会均等,是指人学机会的均等。(2)过程中机会均等,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条件和教育效果的均等。(3)终点机会均等,是指学业成就、就业机会的均等。【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01职业理念三、教师观【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复杂性和创造性;(2)长期性和间接性;(3)主体性和示范性;(4)连续性和广延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01职业理念三、教师观【教师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01职业理念三、教师观【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学科的新发展、学科的相关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在实施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应具备的课堂情境知识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01职业理念三、教师观【教师角色转换】(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01职业理念三、教师观【教师角色转换】(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01职业理念三、教师观【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见表1-1-4。01职业理念三、教师观【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教学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奇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四种方法。(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教育法律法规0202教育法律法规一、教育法律基础【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1)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2)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3)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4)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1)有损害事实;(2)有违法行为;(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02教育法律法规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要法律条款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02教育法律法规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重要法律条款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02教育法律法规四、《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重要条款发生学生伤害事故,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学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02教育法律法规五、教师、学生的权利【教师的职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对教师的职业权利做出了明文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得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和进修培训权。【学生的人身权】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一般而言,学生的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02教育法律法规五、教师、学生的权利【学生的财产权】学生的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等。(1)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2)继承权,是指依法享有的、能够无偿取得死亡公民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3)受赠权,是指接受别人赠予的财物的权利。(4)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如著作权、专利权之中的财产权利。【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权。(2)获得经济资助权。(3)获得学业证书权。(4)申诉起诉权。(5)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02教育法律法规五、教师、学生的权利【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主要表现】(1)侵犯学生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侵犯学生的入学权;(3)侵犯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4)随意开除学生。【侵犯学生人身权的主要表现】(1)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2)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3)侵犯学生人身自由权;(4)侵犯学生隐私权;(5)侵犯学生休息权;(6)性侵害。02教育法律法规五、教师、学生的权利【侵犯学生财产权的主要表现】(1)非法没收学生的财物;(2)对学生的财物进行随意破坏;(3)删除学生游戏的账号和装备;(4)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5)侵犯学生的著作权。著作权也属于财产权的一种,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发表权,任何人不得未经许可发表其作品。中小学生的作文也属于作品,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30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1)教师劳动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2)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3)教师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4)教师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5)教师劳动产品的特殊性。0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8)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严格性。(9)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0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主要内容】(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0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内容解读】(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0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教师职业行为【教师仪表行为规范】(1)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2)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3)教师的仪表行为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4)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课堂教学的情境相适应。0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教师职业行为【教师语言行为规范】(1)教师要使用普通话。(2)语义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这需要教师熟悉学科知识。(3)语句要完整,上下连贯,有逻辑性。(4)教师还要注意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语言。0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教师职业行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热爱学生;(2)尊重学生;(3)了解学生;(4)赏识学生;(5)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6)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1)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2)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3)尊重家长的人格;(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教师与同事的关系】(1)尊重;(2)理解;(3)协作。文化素养0404文化素养一、历史文化素养(一)中国历史【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新石器时代的氏族公社】、【五帝及上古神话人物】、【大禹治水和夏朝建立】、【商汤灭夏和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建周】、【烽火戏诸侯与平王东迁】、【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三家分晋和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秦统-六国】、【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与破釜沉舟】、【楚汉之争】、【刘邦建汉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苏武牧羊和鸿雁传书】、【王莽篡汉改制】、【光武中兴】、【黄巾起义】、【魏晋南北朝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三国鼎立】、【两晋时期】、【南北朝对立】、【隋朝统一】、【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玄奘西游】、【文成公主入藏】、【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鉴真东渡】、【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科举制的发展】等。04文化素养一、历史文化素养(二)世界历史【四大文明古国】、【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希波战争】、【英法百年战争】、【阿拉伯数字】、【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东印度公司】、【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内战】、【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工业(科技)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与WTO】、【北约】、【亚太经合组织】、【欧共体与欧盟】、【世界主要国际组织】、【第三次科技革命】。04文化素养二、科技文化素养(一)中国科技发展成就1.中国古代科技天文地理、算术、农桑水利、医药百工。2.中国近现代与当代科技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医药技术、天文学与空间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建筑与工程。04文化素养二、科技文化素养(二)外国科技发展史1.数学;2.天文学与航空、航天技术;3.物理;4.化学;5.生物;6.地理学。04文化素养二、科技文化素养(三)科学尝试1.物理常识;2.天文地理常识;3.生物化学常识;4.统计学常识;5.科学奖项与文化遗产。04文化素养三、传统文化素养【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墨家】、【法家】、【董仲舒的思想】、【宋明理学】、【顾炎武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王夫之的思想】、【年龄称谓】、【古今地名称谓】、【二十四节气歌】、【天干地支和干支纪年】、【地支纪时法】、【古代节日及习俗】、【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傣族与傣族文化习俗】、【藏族与藏族文化习俗】。04文化素养四、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作】、【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宋词特点】、【元杂剧四大悲剧】、【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四大奇书】、【三言二拍】、【南洪北孔】。(二)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家及其简介】、【甲骨四堂】。(三)外国文学常识04文化素养五、中外艺术常识(一)书法艺术常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颠张狂素】、【颜筋柳骨】、【宋代四大书法家】、【苏瘦金体】、【楷书四大家】。(二)绘画艺术常识【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周肪】、【张择端】、【南宋四家】、【元四家、【黄公望】、【明四家】、【郑燮】、【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董希文】、【傅抱石】等。04文化素养五、中外艺术常识(三)音乐艺术常识【中国民族乐器】、【华彦钧】、【聂耳】、【洗星海】、【贺绿汀】、【王立平】、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小约翰·施特劳斯】、【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李斯特】、【肖邦】、【鲍狄埃】、【舒曼】。(四)中国戏曲常识【“四大徽班”】、【京剧】、【昆曲】、【豫剧】、【粤剧】、【黄梅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