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写作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写作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写作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写作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写作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近自然、观赏自然、感受自然。你我共勉——1/46导入课题

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诗作者借青松表现出了坚强意志,大无畏革命精神,作者是从大自然之景物中去感悟人生真谛。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周围景物或事物?有没有对自然感悟?请把它描写出来,并把自己感叹告诉大家,写一篇议论性散文。2/46映日荷花别样红3/46千朵万朵压枝低4/46凌寒独自开5/46霜叶红于二月花6/46千树万树梨花开7/46是夕阳它没迷恋着无限好它有义务是将明月托上天空

海日生残夜8/4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9/46飞流直下三千尺10/4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1/46竹外桃花三两枝12/4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3/46

我们喜欢写景,但经常忘了为何写景,抓不住景物特征。这里所说特征和说明文中事物描述不一样,它既是客观,又是主观。自然景物是客观,不过因为作者心境不一样,受到感悟地方也就不一样。作者头脑里景物特征已经深深印上了主观痕迹。有甚至会大大变形。极度失望人,竟会看见黑色太阳(肖洛霍夫《静静顿河》)。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4/46训练目标(1)学会做生活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2)学习写景状物技巧,学会用各种方法写景;(3)学会情景交融写作手法。15/46

说一说任选一景,用简短语言描述美景。16/4617/46方法指导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写;2、选好角度,按照次序写;3、利用修辞,动静虚实结合;4、融情于景,表示主观感受。18/46景物本身特征时令特征动态静态特征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颜色、形态声响、气味四季、时间气候、地域19/46⑴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紫、紫色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水花。⑵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盛开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⑶态:好像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相互挑逗,彼此推着挤着。浅紫色、梦幻普通。⑷香气20/4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21/4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2/462、选好角度按次序写远——近高——低整体——局部

符合人观察次序空间变换

时间改变游览先后早——晚春——冬23/46

空间次序------普通取一个固定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次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景物。还有不取固定观察点,伴随观察者位置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移步换景。如《济南冬天》阳光下济南(高空俯视)雪后初晴小山(远处平视)空灵如水晶水(近处凝视)

24/46

时间次序——同一个地方在不一样时间里,其景物是有改变,按一定时段依次写来,能够表现出景物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感受。如晨、午、暮、夜。25/46

每当早晨,透明露珠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好像满山橘柚树撒了一层雪白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珠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咆哮着,飞跃流去;……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热烈气息。26/46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就升起一层青色雾……于是,在青色透明黄昏中,两岸峭壁倒影,一齐涌向江心……

夜,终于来了。岸边渔火,江心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三峡之秋》27/46利用修辞动静、虚实结合

写景要绘形、绘色、绘声,好像使人看得见、得着、听得到,因而要善于用动词和形容词,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不能堆砌词藻。只写静景,轻易使文章呆滞,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详细、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3、28/464、融情于景表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色彩景物只不过是苍白漂亮“躯壳”,难以到达感人目标;要在写景中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把自己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从而取得美享受。29/46怎样做到情景交融?1、情随景生,触景生情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以景衬人,以人带景。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3、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天净沙·秋思》30/4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凄凉萧瑟晚秋——飘泊天涯断肠人

借景抒情31/46[素材积累]途经人家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坚固累累柚子树。一颗颗硕大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我是个生长在城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全部坚固累累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真好,第一次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印象?——周素珊《第一次真好》[赏析]第一次看见坚固累累柚子树,作者感叹,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感觉真奇妙。”“好”,好在新鲜而刺激,“妙”,妙在回味无穷。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因为有“第一次”经历,生命才值得低回品味。这就是“第一次”带给作者深刻感悟。32/46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知己,向我打着青翠手势。有许多鸟唤我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眼睛看周围树,我发觉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元气,我头发长成树冠,我手掌变成树枝,我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终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李汉荣《山中访友》[赏析]带着满怀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作者利用想像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童话世界,表示了对大自然热爱之情。33/46秋蝉衰弱残声,更是北国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这秋蝉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家虫。——郁达夫《故都秋》[赏析]为何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有感觉动物,有情趣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尤其引发深沉,幽远,萧索感触来”。“自古逢秋悲寂寥”。像郁达夫这么一个文人,联想到本身悲伤,自然也免不了悲秋传统。34/46

山坡上,有地方雪厚点,有地方草色还露着;这么,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山肌肤。《济南冬天》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没名字,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春》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好像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春》35/46一只母燕在疾风急雨中焦虑地呼唤自己涉世不深,刚才学会起飞雏儿归巢……母燕教给幼儿起飞要领,要求小燕子一点一滴记在心里,甚是严格。一遍一遍起飞训练,甚是严酷,但她教孩子是生存希望,生存本事。

是啊,这正如我们母亲,她不但辛劳养育我们,还要严厉教育我们,教给我们许多生活知识,生活经验,让我们立足于纷杂社会。疾风急雨中呼唤雏儿回巢情景,无疑又表达了母性慈爱,母性伟大…36/46一只小虫,在努力地顺着陡立墙壁,爬上一堵高墙,可是三番五次从墙上摔下来,又三番五次地爬上去……

做人就应该有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精神,有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决心和信心。37/46

秋色使我陶醉

今晚月,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甜蜜月,是“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童真月,是“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祝福月。月色如雾,如霜,覆盖着这个世界,让这世界变得玉洁玉洁,似乎连我心也净化了。银白色月光如绢纱悄然飘落在那秋江之上,又溶于秋水之中。

品一品

年盐城中考作文《——让我陶醉》38/46

秋天水,是金黄,那是秋后累累硕果映出来;秋天水,是沉甸甸那是农民丰收喜悦凝集出来;秋天水是平和,是春夏生机和冬深沉中和出来。走到水边,在月光下,低头看水,我在秋水里。一阵秋风拂过水面,水中月晃了,水中影溶化了。

秋天风,是芳香,夹着硕果香甜;秋天风,是清爽,晴空万里;秋天风,是温和,不像酷暑时热气流那样急躁,也不像隆冬时,来自西伯里亚寒风那样残酷。秋风虽不能“扶细柳”、“似剪刀”39/46却孕育了菊花之美。经过了春与夏两个季节努力,菊,吸收天地间精华,长出了秋天最美一道风景。秋风吹过,春花夏花经不起寒风吹、霜雪打,不禁凋谢,百花之中,菊花便成为秋天佼佼者。

因为秋风孕育与衬托,秋菊才会沉淀出尤其芬芳和艳丽,这才有些人喜欢“采菊东篱下”。我更愿成为一朵秋菊。秋菊是与众不一样,夏荷、月季、牡丹,用一生精力去浓妆艳抹,当秋天到来时,争名逐利它们经不起秋考验,40/46便悄然退去,而秋菊担心人们在这个季节里寂寞,开出各色各样花朵。它决不只开一个色彩或一个形状花,让人厌倦,它努力开出不一样形色花,白像雪,雪白无暇;黄像金,雍容华贵。大有碗口那么大,小像雪片散落在地上。当人们泡一杯清凉去火菊花茶时,观赏茶里那朵朵可爱菊花,香在口里,醉在心头,我深深沉醉在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境界中……41/46[思绪点拨]“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材料提供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空间十分辽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索: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