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4词三首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4词三首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4词三首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4词三首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4词三首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1页第2页第3页学法提醒1.体会作品语言格调特色。古代诗歌语言格调特色是各种多样,有清新,有古朴;有绚丽多彩,有质朴无华;有明朗,有含蓄;有平易近人,有险怪奇特……体会作品格调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美,体会其内蕴。2.鉴赏诗歌表示技巧。一首诗词艺术价值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作为高考诗歌鉴赏要求之一“表示技巧”,就属于“怎么写”范围。对表示技巧鉴赏,就是辨识其表示技巧,评价其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所起到作用。3.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感情。诗歌,不论是写景还是叙事,不论是咏物还是抒怀,都会寄寓诗人一定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感悟是诗歌鉴赏重点。怎样评价诗歌思想内容?①联络诗人生平事迹、创作格调;②联络诗人所处时代背景;③防止先入为主,详细诗歌详细分析;④细读序言和注释。第4页4

词三首(一)第5页第6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八声甘州》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收儒家思想教育,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并乐于与伶工、歌伎为伍,柳永初入世就因谱写俗曲歌词,招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于是他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这类词代表作,其佳句被苏轼称赞为“不减唐人高处”。第7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声声慢》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攻陷了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入据中原,从此半壁江山陷于敌手,国家形势危急。在这紧要关头,李清照丈夫赵明诚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九月受命为建康知府,后又任湖州知府。宋朝统治者面对敌人束手无策,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相继避难南渡。这期间,他们夫妇心血凝成图书文物一部分在南下途中被盗,一部分被乱兵一把火烧毁殆尽。他们花费半生精力呕心沥血积攒金石字画转瞬间荡然无存,更为不幸是:南渡第三年,赵明诚因患疟疾在南京逝世,这年李清照46岁。这么一来,她连续遭受国破家亡夫死重大打击,身心备受摧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清照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第8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虞美人》《虞美人》一词是亡国后李煜被掳到开封,封为违命侯时所作。听说,这首词写好后,他在生日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在开封寓居里宴饮奏乐,叫歌伎演唱,声闻于外。以后宋太宗知道了,以为他有故国之思,就命令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把他毒死。所以,这首词能够说是李煜绝命词。第9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更名永,字耆卿。因行七,也称柳七或柳七郎。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晚年曾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有《乐章集》。第10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2.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也流露出对中原思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第11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格调清丽。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思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感伤情绪。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第12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4.词:我国古代诗歌一个体裁。词萌于唐而大盛于宋。从篇幅长短角度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又叫“慢词”。5.易安体:李清照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该体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个性鲜明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语言,善于利用白描和铺叙手法,组成浑然一体境界。6.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尤其考究音律格律,格调清丽婉媚。第13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2.写汉字第14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积名句(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3)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第15页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第16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一】

感受形象,了解每首词表示思想情感1.《八声甘州》中“望”字表示了抒情主人公和“佳人”怎样情感?请依据提醒填写下表。提醒:①漂泊

②缠绵悱恻

③乡愁

④其心已归

⑤妆楼颙望

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⑦怨恨

⑧思念第17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声声慢》这首词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衬托词人万般愁苦?提醒:这首词选取了一连串含有经典意义景物——淡酒、秋风、归雁、黄花、梧桐、细雨六种景物,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归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说明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了。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意象,把词人愁形象化了,详细化了,生动化了。3.《声声慢》“愁”,含有什么辽阔社会内容?提醒:写这首词时,丈夫赵明诚病逝,南宋已偏安一隅,不思恢复中原,李清照内外交困,可谓处境艰难。不幸遭遇接踵而至,李清照词开始扩大了范围,感情愈加悲痛深沉,词作反应整个时代苦难,含有了深广社会意义。词中“愁”是李清照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欲说还休”愁,是一个沉甸甸深沉愁,这悲愁含有时代色彩。第18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4.《虞美人》中,“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结束呢?提醒:“春花秋月”确实是美好事物,然而伴随词人身份、地位改变,这些美好事物也在词人心里改变了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春花秋月”般生活徒增一个“阶下囚”无限悲伤,这么美好事物还是早结束为好。第19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二】

鉴赏每首词语言和表示技巧1.《八声甘州》一词中,“渐霜风凄紧”中“凄紧”一作“凄惨”,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请说明理由。提醒:“紧”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把感情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惨”字是写感情,而且太重,用在这里情调不调和。“紧”是写风,指强劲风,与前面“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雨雨风风交相侵袭,进而表现词人内心浓重羁旅愁思。2.《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中“淡酒”真淡吗?词人为何感觉酒淡呢?提醒:酒味并不淡,依旧是烈,只因为词人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词人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词人在这里以酒味淡反衬愁之重。一个“淡”字写出了词人晚年凄凉、心境凄苦。第20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利用了什么样艺术表现使用方法?提醒:利用比喻将抽象感情详细化,显示出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第21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1.《八声甘州》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象“人思我”,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提醒:(1)这是更深一层写法,把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使情感更深沉,从表示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波折,耐人回味。(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几句纯出于想象,词人虚处实写,将佳人深情动作刻画得细腻感人。(3)“凝”“识”“误”三字描述了她从全神贯注期望焦虑到误认归船惊喜再到认错以后懊丧全过程。这是何等深情,这对于一个在外流浪人来说,是多么值得珍惜!第22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小楼昨夜又东风”一句中,能否把“又”换成“已”?为何?提醒:(1)“东风”即“春风”,“又东风”中“又”点明词人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停流逝,与开头句照应。(2)而“已”则表示已经,没有前面出现暗示,不能表示词人情感。(3)季节改变引发他无限感叹,感叹人生命伴随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叹复国之梦伴随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即春又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地发出感叹。第23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一句中“堆积”,描写了菊花什么状态?提醒:第24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第25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第26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借景抒情是诗歌惯用表现手法之一。本课三首词均表达了这一特点。《八声甘州》中,作者登楼远望,景色沧茫辽阔、萧瑟凄凉,引发了词人悲秋之情,为下文思乡怀人做铺垫;《声声慢》中作者李清照更是借助“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意境,抒发了自己愁思;《虞美人》则由眼前实景回想往昔,抒发了作者一江春水般愁绪。学以致用抓住景物特点,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在写景同时抒发情感,写出自己独特感受。不少于300字。第27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示例:阳光柔和地洒在花架上,爬满花架紫藤叶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金灿灿光,叶子显得更嫩绿了。粗似草蛇、细如蚯蚓根茎,盘波折叠,缠绵地绕在一起顺着花架向上延伸着。茎和叶子在花架上编织出一张细细密密网,笼罩着整个花架,紫色风铃便在网间轻轻地垂下来,一串串地挂在网下。远远望去,翠绿中点缀着星星点点淡紫,美得如同一幅油画。一阵微风拂过,叶子在风拂动下“沙沙”作响,紫色小花轻轻地摇曳,似乎发出“叮当”脆响,应和着树叶歌声。风将花儿清香吹得四散开来,沁人心脾。花架似一幅迷人水墨,绿色中晕染开点点紫色,好像空中还浮荡着阵阵香气。人们驻足在花架下,久久不愿离去,徜徉在画中,流连忘返。第28页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写给李清照

林捧着你《漱玉词》,看到了你,一剪孱弱纤秀身影,裹着齐州章丘风霜,埋身在《声声慢》凄清中,或者还陷入金石繁缛纸篓里?可能,你都不是!我眼里,你好像一只孤燕,在宋代一个杏花飘雨黄昏栖在林梢,也或正在经历误入藕花深处难觅归途彷徨,再难找寻“眼波才动被人猜”雅兴。第29页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呵,漂亮而柔弱紫燕,为何偏偏多才,偏偏深情?你守着大明湖水风韵,鸟瞰诗榭赋阁,胸怀唐风宋韵,这么多年后,我该怎样倚遍栏杆,穿过无情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慢慢地走近你心境?“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哀怨舒缓词调,击碎飘零水波,三千里狭长故乡河山,相思漫无止境闲愁,那攒足了相思苦痛,变得那么浅白易懂!深闺红颜在那浅俗之中泛滥,经过我吞梅嚼雪,人间烟火气象愈加熨帖细腻、坦率真挚,于是羞颦轻皱,低眉浅唱那小曲,一直唱了一千多年。这么算来,你知音能有多少?知否?第30页美文品读素材开发香冷金猊,被翻红浪。好清凉独居!为何生离竟如死别?欲说还休羞涩和愁绪疾苦像那千万遍阳关大道,遥遥没有尽头。楼前流水啊,照见你清癯脸颊,那婉转离情整日地剥蚀你丰腴肢体,我在黑暗中窥视你多情和自怨,怎了得你烟锁秦楼、终日凝眸?那份绵密细致离愁别恨再也无法挑动你玉指,倒不若随流水东去,追逐那舒卷自如白云,长笑蓝天休闲,无须拘泥于凤凰台上妆奁而平添一份新愁……第31页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江南繁荣依旧,如火石榴花映红了一江春水,江南那座庭院依旧有镂空花墙、纤细修竹,依旧有青玉香炉、香烟袅袅,怎敌得起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想起人杰鬼雄往事,更增添黄花憔损悲壮!呵,那个绿肥红瘦女人,别再温情于凤凰台上笛音,也别再担心莲子已成荷叶老湖水,当你把少女最美心事写入红颜绿鬓时,你得到应是“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是,眼前景致并非如此,断肠芳草在漫长,满园落花里,泪洗残妆你没有卷帘。你太有才情,所以你注定在词赋中一寸一寸瘦下去。“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第32页美文品读素材开发“花自飘零水自流。一个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且罢,且罢!暂将愁情化为一泓流水吧,任凭风吹雨打,“我报路长嗟日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