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1页
名师讲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2页
名师讲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3页
名师讲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4页
名师讲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

展望1第1页高中《物理》内容标准文科技术理科电与磁振动与波,光学(一)力学热学动量,原子,光学(二)2第2页(一)关于高中物理三维教学目标(二)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三)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3第3页为何要上这堂课?它价值终究在哪里?这堂课除了知识之外,还能让学生得到些什么?学生兴趣盎然地参加学习活动,经过一定过程与方法,切实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学会会学乐学切实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经过一定过程与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地参加学习活动(一)关于高中物理三维教学目标4第4页三个维度目标不是分步实施,我们仅仅是在分析时把课程目标分解为三个维度,而在实施时它们是融在一起。一个好教学过程,只要仔细分析,都会发觉其中融合着多维目标实现。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融合多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点5第5页(一)关于高中物理三维教学目标一、以知识为载体二、以过程与方法为依靠三、培养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6第6页●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条件●电磁感应规律●猜测假设、试验探究科学方法●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科学精神●电磁互变、世界多样统一科学思想学术形态(知识、技能)教育形态(过程、方法、情、态、价)案例1:以电磁感应为例——■一、以知识为载体7第7页案例2:“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k=a3T2aT●思索:是否还应让学生——领会物理公式简约之美体会科学发觉艰难之旅8第8页29.469.539土星11.865.20木星1.881.524火星

1.000

I.000地球0.615O.723金星0.24O.387水星

T

a

T2

a3867.89867.93140.66140.613.543.541.0001.0000.3780.3780.0580.058k=a3T2T2a3=9第9页在了解“开普勒定律”这个“知识点”同时,老师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引导阅读P30“科学足迹”。学生在了解到第谷为描述行星运动积累了近万个观察数据时候,会像全部些人一样感到头疼;开普勒把这么繁杂数据变成了简练三句话,这使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这时学生体验是高兴、佩服和激动,这就是一个主动情感体验。开普勒一定也有这种体验(P32),他自撰墓志铭表示了他满足:“我曾测量天空,现在测量幽冥,灵魂飞向天国,肉体安息土中。(《必修2》第六章第1节P32旁批)”10第10页然而,教科书并没有就此止步。在这一节“科学足迹”中写道:“不过,开普勒并不知道,他所发觉三个定律还蕴藏着极其重大‘天机’……”,这里说“天机”,指就是“指挥”行星运动力――万有引力。是牛顿揭露了这个“天机”,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比开普勒定律更深刻(揭示了运动原因)、更普遍(适合用于一切物体)、更简练(一个公式)。学到这里,学生体验是更高兴、更佩服和更激动。教科书曾经引用一位英国诗人歌颂牛顿诗句(《必修1》第四章章首):“自然和自然法则在黑暗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11第11页教科书还抄录了一个“外行人”马克•吐温话(P38):“科学真是迷人。依据零星事实,增添一点猜测,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出色人物心灵是相通,这话即使出自外行人之口,却道出了科学方法真谛,那就是:

不完整事实(或不严谨推理)↓猜测与假设↓可检验结论↓

新事实检验在发觉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尽管第谷观察数据成千上万,但那只是相关太阳系行星数据,所以只能算是“零星”事实;把行星之间引力推广到月球-地球之间、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以至推广到一切物体之间,这是“猜测”;以后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G,于是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出了可检验结论――对海王星预言。海王星发觉和天体质量测量则是马克•吐温所说“收获”。12第12页总而言之,按照教科书线索,让学生从“怪异”行星运动、繁杂观察数据出发,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简练地看到自然规律,而后又深入看到这些科学活动伟大成就,这么愉悦心理过程与观赏一件艺术品心理过程是一致,这是主动地情感体验,一个审美体验(P35旁批)。屡次经历这么体验,学生会逐步对科学亲近、热爱,以至“着迷”。

“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个学生应该掌握知识点,在教学中我们以它为载体,着眼于三维目标整合,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科学发觉艰难之旅,领会物理公式简约之美”,而不局限于“赤裸裸”知识。这就既掌握了知识点,也经历了过程,感悟了方法,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主动地情感体验。13第13页已知汽车质量m,行驶速度Vo,汽车安装有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to.问从驾驶员发觉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80SS

=

mVO2/2f

+Voto禁超载禁超速禁酒后驾车案例3:14第14页二、以过程与方法为依靠(1)什么是“重过程”?

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学习活动,比如观察、发觉、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2)为何要“重过程”?经过学生自主经历观察、发觉、试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活动,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让学生取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教学中怎样“重过程”?首先,要改变观念,改变传统“重结果”观念,真正认识到“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发展主要意义。在详细教学设计中,则应努力为学生经历必要学习过程创造条件,留出时空。人教版在这方面给出了许多优异范例。15第15页案例1:研究质点在平面内运动(P4-6)新教科书“小题大做”,以红蜡块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在平面中运动问题。经过对红蜡块运动研究,引导学生悟出求解平面运动基本思绪:物体在相互垂直方向运动能够分别研究,然后求它复合运动(或者相反)。接着再循着这个思绪探究抛体运动。16第16页1、以红蜡块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在平面中运动问题。“我们看出蜡块是向右上方运动。那么,它相对于黑板运动轨迹是直线吗?相对于黑板在做匀速运动吗?这些都不是单凭观察能够处理。”新教材思绪●坐标与时间关系

x=vxt

y=vyt●轨迹――消去t●速度大小和方向……17第17页

2、安排一个例题(P6),巩固以上方法。例题:求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速度。从红蜡块运动和这个例题悟出道理:

物体在相互垂直方向运动能够分别研究,然后求它复合运动(或者相反)。18第18页水平方向:力F=0,初速度v0=v位移x=vt竖直方向:力F=重力,加速度=g,初速度v0=0位移y=……有了x、y两个方向坐标与时间关系之后轨迹……速度大小……速度方向……3、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平抛运动4、假如抛出时速度不沿水平方向,那么……19第19页学生得到是处理这类问题普通性方法两个方向上受力↓两个方向上运动方程↓两个方向上位置与时间关系↓平面中运动轨迹(消去t)↓平面中速度大小和方向……教科书编者以这种方式阐释平抛运动,在于强调让学生经历这个推理过程,领会研究平面运动方法,并不拘泥于“知识点”。不但没有强调斜抛,连平抛也淡化,平抛轨迹只是经过例题得出。一个物理老师,你让学生学懂物理,会学物理,喜欢物理,你就达成了三维目标。20第20页

(二)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一、创设高效课堂情景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三、重视思维互动探究21第21页“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你不论怎样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它们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识,如同汤之于盐;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一位德国学者精辟比喻:●教学情景作用:情景——营造情感气氛——提供认知背景形成学习动机促进意义建构一、创设高效课堂情景22第22页例1:自由落体运动传统教学

把自由落体运动仅仅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特例来教,就是把三个问题讲清楚:——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是什么?——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少?它伴随地球纬度怎样改变?

一、创设高效课堂情景“假如谁在第一次学习量子概念时一点都不以为糊涂,那么他就是一点也没有懂.”——玻尔23第23页新教材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落体运动司空见惯,何以成为物理学源头之一?智慧博学如亚氏者,何以铸成大错,且一错近二千年。可悲是谁?可怕是什么?—伽利略高明之处是什么?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能够迁移到其它天体上吗?g值不一样可能造成何种现象?如果g值在白天和黑夜不一样,会有什么后果?g值为何伴随纬度不一样而不一样?……24第24页25第25页

你从表中发觉了什么规律吗?你能尝试解释这个规律吗?尝试解释就是做出假设和猜测。科学探究(必修1,P46)26第26页27第27页28第28页伽利略纪念碑29第29页发觉、提炼和表述问题过程,就是一次创造思维过程表述这个问题发觉值得探究物理问题发觉一个现象

对现象质疑形成疑问创造创造表达抽象、概括提炼为科学问题表述这个疑问30第30页

问题距最近发展区已知未知高效教学现有发展区潜在发展区低效教学无效教学31第31页例:在学习“动能定理”时,配合推导过程可递进地提出以下问题:

1、对于F=ma,两边同乘以位移s,结果怎样?

2、质点动能定理成立有条件吗?

3、动能定理能够由“牛二”推导出来,它们阐述物理意义是否相同?描述物理过程是否相同?

4、动能定理中协力做功,包含重力功吗,为何?32第32页例:思索与讨论(必修2,P25,)地球能够看做一个巨大拱形桥,桥面半径就是地球半径。会不会出现这么情况: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支持力是零?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压力是多少?……33第33页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设计三要求①实:双基要扎实,不虚华②新:教学设计新,教学内容新,新奇鲜活③活:善于开启学生思维,会联络、会拓展34第34页时刻时间物体运动位置质点运动参考系(坐标系)位移平均速度速度时间图象瞬时速度速度测量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第一章《运动描述》章设计思绪35第35页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电势能电场力功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试探电荷在场中某点受电场力与电荷量比值跟试探电荷无关E=F/q和重力与重力势能类比WAB=EpA-EpB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电势能与电荷量比值跟试探电荷无关φ=Ep/q电场中两点电势之差叫电势差UAB=φA-φBE数值等于沿场强方向单位距离电势差U=Ed单元设计思绪36第36页物体被举高而含有势能(已知)物体高度改变时,重力要做功(已知)认识这种势能,似应研究重力功,即能够在研究重力功过程中去找到势能表示式(猜测)讨论从A到B三种不一样路径下重力功,均得:(研究实践)发现重力功有两个特点:大小与hA、hB相关,与重力mg相关,却与路径无关,即与之相关两个原因恰恰就是决定势能两个原因。而mgh既出现在重力功表示式中,又包含著与势能相关两个原因,所以mgh可能是一个含有特殊意义物理量(分析,P60)定义Ep=mgh,进而有(结论)含有清楚知识线索教学,能够防止知识简单堆砌,它是取得新知识一条有效路径,是提出、整理、检验关于自然种种解释一个过程,是经验与理性思维碰撞。教学中知识演化逻辑次序越清楚,越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节设计思绪:重力势能37第37页矢量1-P15“时间和位移”:“思索与讨论”,以位移为例让学生领悟矢量相加方法,正文不出现结论,练习题也不作要求。1-P66“力合成”:

试验探究二力合成方法,得出二力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1-P69“力分解”:

概括矢量相加法则;总结出矢量科学定义1-P81“牛顿第二定律”:例题中灵活处理矢量问题(正交分解)2-P49“向心加速度”:专门设置“速度改变量”小标题,强化矢量概念,概括求速度改变量普通方法。2-P50“向心加速度”:矢量概念深入应用(依据求速度改变量方法,分析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1-P15“时间和位移”:第一次出现矢量。正文中只要求知道矢量有方向38第38页引入新课——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教科书引入: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安培力微观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测:磁场对运动电子有作用力●试验验证猜测: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交互)(由以下一段引言引入)电子显像管中电子只是细细一束,为何能使整个屏幕发光?从宇宙深处射来带电粒子为何只在地球两极引发极光?……解开这些问题钥匙,就是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规律。(陈说)39第39页引入新课——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本课主要内容●顺理成章地进入阴极射线偏转试验;●及时承接了已学习过知识内容;●增强了学生从微观原因解释宏观现象意识。安培力产生洛伦兹力概念安培力方向洛伦兹力方向安培力大小F洛=qvB左手定则及应用F洛=qvBsinθ40第40页4、让学生亲历物理问题处理过程3、让学生参加物理试验设计过程2、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发觉过程1、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三、重视思维互动探究41第41页1.引入概念2.建立概念3.了解概念4.深化和应用1、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形成过程42第42页1.引入概念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原有概念局限,从而知道为何要引入新物理概念?怎样引入新概念?43第43页2.建立概念(1)概念形成过程(2)定义(3)定义式(4)单位(5)单位物理意义值得注意是,形成和建立概念前提是使学生取得十分丰富、有利于形成这个概念感性材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上飞跃,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假如教师包办代替,在罗列一些物理现象之后,就简单地把物理概念定义提出来,学生了解不充分,就会造成对物理概念囫囵吞枣,死记硬背。44第44页3.了解概念(1)概念内涵与外延概念教学关键是使学生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概念内涵即是概念本质,概念外延即是概念适用范围。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依据。所以,为了找出概念内涵和外延,必须从分析概念定义入手。例1:力定义是“物体对物体作用”,力概念所反应事物特有属性是“物体对物体作用”,这是力这个概念内涵。力概念所反应特有属性事物是含有这特有属性全部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核力等详细力,这是力这个概念外延。例2:惯性这个概念内涵是“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性质”,外延是“一切物体”。45第45页3.了解概念(2)概念结构概念教学要把概念与组成它要素区分清楚。比如速度v既不是位移S,也不是时间t。(3)概念特征①固有特征:有些物理概念反应了物质或物体本身某种固有属性,这些属性不随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只由物质或物体本身所决定。比如,质量和惯性均是物体(实物物质)本身属性。而重力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是“场”物质本身属性。46第46页3.了解概念②矢量特征:③状态特征:④过程特征:⑤相对特征:⑥统计特征:描述大量微观粒子遵照统计规律运动所产生宏观现象本质概念,含有统计特征。比如,气体压强这个概念是描述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产生效果;安培力是磁场对大量运动电荷作用力宏观表现。另外,“物质波”、“电子云”等概念也是描述大量微观粒子运动遵照统计规律所产生宏观现象本质。47第47页3.了解概念(4)与其它概念关系为了深入了解概念,除了要了解其物理意义外,还应找出概念与组成它要素或与它相近另一概念异同点及联络,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体系。相邻概念(如静电场与重力场,电力线与磁力线,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等)相同概念(如位移与旅程、质量与重量、动量与动能,电压与电动势等)相反概念(如力合成与力分解,正功与负功等)并列概念(如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电场强度与电势)隶属概念(如速度与速率、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电场强度等)只有当学生搞清了这些易混概念区分与联络,才能正确了解概念,预防错用概念,提升利用概念能力。48第48页4.深化和应用深化概念,必须按照循序渐进教学标准,注意形成概念阶段性.学生对概念认识,只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不可能一下子就了解得很透彻,它是伴随学生认识水平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增加而逐步深化.(1)概念阶段性有些物理概念含有阶段性,不一样阶段,对概念认识和了解深度和广度都不相同.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分阶段、循序渐进深化物理概念.

49第49页4.深化和应用(2)概念发展性有些物理概念是伴随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在这些概念教学中注意不要把发展中概念讲死.比如“光”这个物理概念,就经历了牛顿粒子说、惠更斯波动说、麦克斯韦电磁说、爱因斯坦量子说,直到揭示了光波粒二象性本质特征,长达四个世纪。概念教学最终目标是要能利用概念来处理详细问题.所以,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物理概念来分析、处理相关物理问题.在概念利用中,又能加深对概念了解,形成自然记忆,并借此可促进学生思维主动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问题,这么做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深入了解.50第50页磁感应强度教学示例1、传统磁感应强度教学讲授知识,讲授定性试验验证51第51页2、按照教材根本进行教学52第52页2、按照教材根本进行教学53第53页2、按照教材根本进行教学54第54页2、按照教材根本进行教学55第55页2、按照教材根本进行教学56第56页关于本演示试验设计几点思索1、怎样得到匀强范围尽可能大强磁场?2、磁场约为0.01T,电流约为1A,导线长约为0.1m,则安培力约在0.001~0.0001N.怎样测量这么小力?3、因为安培力很小,4根引线必须尽可能相同,才能确保试验精度。怎样得到4根完全相同引线?怎样在控制直导线位置不变条件下,将引线触头接入电路?4、怎样改变和测量电流?57第57页3、设计和完成试验(1)怎样得到匀强范围尽可能大强磁场?方案一:几块大U型磁铁平行捆绑在一起;方案二:两块20cm×10cm×1cm长方体磁铁竖立平行放置,间距约10cm;(2)磁场约为0.01T,电流约为1A,导线长约为0.1m,则安培力约在0.001~0.0001N.怎样测量这么小力?方案:用漆包线绕制成200匝10cm×20cm矩形线圈代替铝棒---------使电流和长度均增加约200倍;利用力传感器测量安培力(0.1N左右)58第58页3、设计和完成试验(3)改变长度碰到困难:因为安培力很小,4根引线必须尽可能相同,才能确保试验精度。怎样得到4根完全相同引线?怎样在控制直导线位置不变条件下,将引线触头接入电路?方案一:第一次用10cm边,第二次用20cm边;方案二:从200匝矩形线圈中引出5个接电路触头:0、50、100、150、200(4)怎样改变和测量电流?方案:用电阻箱改变电流,用数字电流表测量电流。BI010015020059第59页BI01001502003、设计和完成试验力传感器电流表物理思维方法:类比法、以匀代变法、控制变量法、图象图表法、比值法,微元法朗威与电脑60第60页物理学本身就是研究物质最基本运动及其规律一门科学。物理规律反应了各物概念之间相互制约关系,反应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物理过程必定性。中学物理规律主要有:①物理定理: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②物理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折射定律等。③物理定则:如平行四边形法则。④物理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⑤物理学说:如分子运动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等。对于这些书本中明确出来规律,不但要记住它内容表述和对应表示式。更主要是透彻了解。2、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发觉过程61第61页1、得出规律试验基础。如力合成试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试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规律试验2、物理规律形成过程和内容。3、数学表示式。从物理意义上去了解物理规律数学表示式。如F=ma,不能说质量跟合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因为同一物质质量是不变;又如伏安特征曲线上某点斜率是什么?4、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物理意义。5、图表图象表示。物理图表和图象是物理规律更直观、更形象表示方式。对图象普通应抓住以下方面:①横纵坐标、交点、直线、斜率、面积含义;②图象反应物理情景。IU2、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发觉过程62第62页2、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发觉过程6、注意物理规律适用范围。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有时甚至会得犯错误结论.这一点往往易被学生忽略,他们一碰到详细问题,就乱套乱用物理规律,或者盲目外推,得犯错误结论.所以,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物理规律适用范围,使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