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1页
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2页
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3页
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4页
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当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讨论在落实“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史实,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深刻含义。考纲要求(1)科学技术发展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发展第七单元当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36一、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一)列举新中国主要科技成就领域原子能导弹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计算机2/36农业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20世纪末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药品研究等方面抵达国际先进水平计算机1983“银河-Ⅰ型”1993“银河-II型”“天河一号”不但大大提升了中国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利于处理世界性饥饿问题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为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国家3/36(二)重点问题探究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限,比较其前后连个时期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及其国际国内背景。时期侧重点背景80年代前国防科技快速发展侧重于政治军事国际背景处于冷战时期,中国面临恶劣国际环境国内背景巩固国防需要奠定重工业基础需要80年代后各项科技全方面发展侧重于经济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国内背景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4/36一、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三)总结新中国科技发展共同原因1、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确实立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重视和正确决议3、主观原因:优异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无私贡献4、人才基础:教育事业不停发展完善5、外部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进国内国际5/36(四)科技进步在当代化建设中作用:

①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影响力。②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推进我国经济连续发展。③杂交水稻培育,不但处理了中国人吃饭问题,而且有利于处理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改变着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6/36

1、英国广播企业(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这是中国“大国雄心”展示,因为“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主要展示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B7/36

2、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搜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D8/36

3、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贡献就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初中国最主要现实意义是:

A.证实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B9/36

4、中新社深圳年8月4日电:建设在中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站基地世界最大LOCA判定试验合一、二、三号LOCA炉在手动模式下调试,四日全部完成……而中国掌握核技术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文革期间

D.20世纪80年代B10/36“双百”方针提出落实活力初现1956年遭遇挫折文革时期重现春天1978年后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1/36(一)“双百”方针提出背景:1、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2、三大改造完成,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始。3、党中央提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12/36(二)“双百”内容与内涵:(1)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艺术上不一样形式和格调,能够自由发展。科学上不一样学派,能够自由争论。(2)内涵:

“双百”方针内涵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索自由,有辩论自由,有创作和批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自由。13/36(三)“双百”落实:

1、活力初现:1956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2、遭遇挫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落实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1964年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再次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3、重现春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14/36假如让你用坐标图像表示“双百”提出后我国文艺科学发展趋势,你会怎样作图?Y(发展情况)19561976

x(t)196615/36(四)“双百方针”遭遇波折原因及表现:原因:表现:①国际形势急剧改变②国内反右派斗争扩大化③文革期间,极左思想盛行,双百方针受到彻底破坏(主要原因)①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②一些正确优异作品受到批判;③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受到很大影响16/36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还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加强纪律,建立人与人之间和睦关系等。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内容精神文明建设。5.展现繁荣(1)伤痕文学:以反应文化大革命为题材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改革实践、社会生活等文学作品(3)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春天(4)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创作欣欣向荣17/36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停革新关系(最基本)“双百”方针地位:是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一个组成部分,含有长久性指导意义。(五)“双百方针”经验与教训:18/361、(•广东文综)以下说法表达了“双百”方针内涵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发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D19/362、(2008•广东)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不符合史实是: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今后十多年繁荣B.吸收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经验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教条主义倾向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教训A20/363、(•海南)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意在: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升人民群众水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D21/36

4、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责任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假如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胡先驌认可错误。”该谈话:

A.表达了“双百”方针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

C.反应了学术问题政治化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战略思想A22/36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最主要区分是:

A.在目标上不一样

B.在内涵上不一样

C.在表现上不一样

D.在作用上不一样A23/36

6、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到:“他们天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欺侮;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大会,甚至还要主动讲话……”。费正清笔下历史事件: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C.使文艺界仅现了八大“样板戏”

D.表达了启蒙思想自由平等C24/36(一)新中国教育发展概况(阶段)1949195619661976197821世纪建立人民教育遭破坏蓬勃发展新挑战人民教育思想“左”思想深入确立科教兴国,教育优先教育优先,科教兴国三、当代中国教育发展25/36(二)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与成就阶段特征概况新中国建立早期文革时期新时期奠基挫折复兴办法:①建立人民教育事业;②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教育方针;③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面向国家建设④建立两种教育制度。成效:①形成较完整教育体系;②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表现:①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②废止高考制度③招收“工农兵学员”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破坏教育事业造成人才缺乏;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①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②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战略;③提出“三个面向”方针;④制订《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⑤90年代实施“211工程”;⑥社会力量办学,开启“希望工程”;⑦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26/36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发展27/36(三)教育事业波折历程经验教训(启示)经验教训(启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4、从基本国情出发;5、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28/36

怎样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含义

振兴教育,势在必行。因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强大,科技水平提升,都离不开教育。在各个领域,教育都含有基础性地位。当今世界,面临着激烈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竞争,民族素质竞争,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竞争。教育关系着整个国家存亡,所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紧教育发展。29/36新时期中国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原因和对策是什么?(1)原因①伴随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只有加紧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挑战。这迫切需要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②至20世纪末,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化建设对人才需要。(2)对策:①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愈加主要战略地位。②推进高等教育连续发展③加大对西部地域教育发展力度。30/361、(•广东文综)《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二十一世纪初B31/362、(•浙江文综)电影《高考1977》反应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假如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场景,可能出现是:A.背景音乐:反应粉碎“四人帮”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口号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A32/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