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1/2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2/29解题“茅屋”,即杜甫于肃宗上元年(760),在朋友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歌,古诗体裁之一,通称“歌行体”。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3/29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应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作者介绍4/29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时代背景5/29读准以下画线字读音:怒号

挂罥

长林梢

庇护

突兀

布衾

三重

沉塘坳飘转zhuǎn俄顷广厦shàqǐngxiànsāng丧乱见此屋háojuànchángbìwùchóngqīnào自学检验6/29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朗诵观赏7/29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怒吼)(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江边地方)(高高树梢)(茅草飞得低)(深)了解词义:8/29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竟然忍心如此)(做,动词)(公开,与”对面”呼应)(喝止不住)9/2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像墨一样黑。名词作动词用)(衾qīn:被子)(睡觉不老实)(被里子)(雨点细密,像下垂麻线)(睡得极少.指失眠)(何由:即“由何”.由:凭。)(彻:到天明.作动词)裂,使动使用方法,使……裂10/2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能得到.安:疑问代词:怎么)(全部庇覆)(全部贫苦人)(安稳得像山一样)(见xiàn:同”现”出现)(小屋)11/29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茅草,挂在高高枝头,飞得低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水边。翻译课文12/29南村边上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么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13/29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停流。14/29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么高大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15/29给全诗分层次:第一节:八月秋高——沉塘坳第二节:南村群童——自叹息第三节:俄顷风定——何由彻第四节:安得广厦——死亦足16/29抓情节入情境试抓关键词拟写各段小标题再读课文17/29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内容。2、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感情?你能用含“痛”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表示又有什么联络和改变?秋风破屋—群童盗茅—破屋漏雨—企盼广厦痛惜——痛心——痛苦——痛忧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18/29第一节赏析: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2、为何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利用了拟人手法。)19/29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加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4、后面动词还有哪些?其使用方法有什么好处?(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散落动感场面。诗人无奈心情隐于其中)20/29第二节赏析:

1、落在地上茅草拾回来还是能够修理茅屋。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初杜甫写作此诗时候才49岁啊,为何用了一个“老”字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21/29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痛苦。)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可能是调皮。可能还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气,动荡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22/29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屋漏偏逢连夜雨)2、文中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难眠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23/29第四节赏析: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2、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人?(表示了诗人忧国忧民高尚理想和心怀天下、舍身为民博大胸襟)24/29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但为何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个人遭遇?谈谈你了解。

诗人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示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深沉情感。25/2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破屋心情苦痛群童抢茅无可奈何长夜沾湿忧思不绝广厦千万间写

直抒胸臆自己

天下寒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26/29课堂练习一、按原文填空1、表明作者含有没有私贡献精神句子是()

2、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情思,他发出了()呼叫?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7/29

杜甫同主题诗歌知多少?相关联接28/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子孙阵亡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