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1/452/453/45孔子思想是什么?为何这么受世人推崇呢?4/4522《论语》十则5/45

1.掌握惯用文言实词;了解《论语》及孔子相关知识。(重点)2.品味本文言简意赅语言特点;了解语录体文章特点。(难点)3.学习做人道理和为人处世艺术,提升道德涵养。(重点)学习目标6/45

《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依据孔子及其弟子日常言行统计编撰而成语录体著作。全书包含《学而》《为政》《里仁》等20篇,内容包含孔子政治主张、教育标准、伦理观念和品德涵养等方面,语言精炼,含义深刻,是语录体散文典范,也是研究孔子思想主要资料。作品介绍7/45论语() 三省吾身()一瓢饮()曲肱()弘毅()昼夜()匹夫()不成人之恶()笃志()lúnxǐnɡpiáoɡōnɡhónɡzhòupǐèdǔ字词学习8/45(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三省:屡次反省。三,泛指屡次。省,对自己言行反省与检验。自己。谋划,商议方法。忠诚,尽心尽力。结交,交往。老实不欺,守信用。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知识。新课讲解9/45译文:

曾子说:“我天天屡次地反省自己——为他人谋划不尽心尽力吗?跟朋友交往不以诚相待吗?(老师)传授知识不去复习吗?”10/45再读课文,思索讨论以下问题:1.“吾日三省吾身”中“日”和“三”有何含义?一个“日”字,强调反省经常性;“三”则强调了反省次数之多,且是多方面。11/452.第一则句式有什么特点?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12/45(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第四》)才德出众人。同等。里面,引申为内部,内心。译文: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异人就(对照着)反省检验自己。”13/453.怎样了解第二则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要求,既勉励上进,又指出要防止错误。强调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态度。此则在讲做人道德涵养。14/45(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第六》)颜渊(前521—前490),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古代盛饭用竹器。将葫芦剖分为二,用作舀水和盛酒器皿。简陋巷子。15/45译文:孔子说:“颜回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巷子里,他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乐趣。颜回品质是多么高尚啊!”16/454.孔子为何如此推崇颜回?颜回“贫而好学,笃于存亡,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他出身贫寒,生活清苦,却能够安贫乐道,不贪慕富贵,品性高洁。所以孔子推崇他,认为他“贤”。17/45(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吃粗劣饭食。饭,吃饭。疏食,粗食。这里指冷水。弯曲着胳膊。肱,胳膊上从肩到肘部分。这里泛指胳膊。动词,头枕着。18/45译文:孔子说:“吃粗食,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伎俩得来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浮云一样。”19/455.孔子对“不义而富且贵”持怎样态度?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如同“浮云”普通,不值一提,表现出他对君子安贫乐道赞美之情。在孔子理念中,追求富贵没有错,然而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这是基本准则。20/45(五)曾子曰:“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认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宽宏坚毅。这里指理想远大、意志坚强。重大。21/45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能够不理想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负着重大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责任,莫非还不重大吗?奋斗终生,到死才停顿,莫非路途还不遥远吗?”22/456.第五则第一句句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一个因果复句,这里先说果,再说因,使“任重道远”得到强调;“士不能够不弘毅”这一分句采取双重否定句式,加强语气,从而使前后两个分句所表示内容都得到突出。23/45(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第九》)河流。这里指流逝时间。此,这。这里代指河流。用在一句话末尾或句中停顿地方,表示感叹、议论。止息。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24/45(七)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第九》)周朝制度,天子拥有六军,诸侯大国拥有三军。后用三军作军队通称。泛指平民男子。改变,更改。译文:孔子说:“军队能够更换它主帅,但人志向是不能被改变。”25/45(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第十二》)好。坏,不好。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他人好事,不促成他人坏事。小人与此相反。”26/457.第八则利用了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对比。孔子既从正面提出君子应该成人之美,又从反面指出不应该促成他人坏事。先说君子,再说小人,二者形成对比,从而强调“成人之美”是一个人品德高尚主要方面。27/45(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这里指一个字。做,奉行。大约。表示揣度。用自己心来推想他人心。28/45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能够作为终生奉行准则呢?”孔子说:“大约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事物),不要施加给他人。”29/4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应怎样了解?这句话富于哲理,给人启迪,已成为广为传诵格言。孔子认为,对人要宽容,要将心比心,要推己及人,不要私心过重,这就是儒家所提倡恕道。这句话演化到今天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0/45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一样人对此有不一样了解,你怎样看这句话?互动探究31/4532/45(十)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九》)专心一意。笃,专一,心意不改变。恳切地发问。切,恳切。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专心一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事,仁德就在其中了。”33/459.第十则中告诉人们应怎样培养仁德品质?以坚定正义志向去学习,多发问、多思索,结合实际情况去考虑各个方面关系,兼顾各个方面利益,妥善提出处理问题方案。这么一来,人们行为就会比较符合仁德要求了。34/45其恕乎()饭疏食饮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今异义古义:用自己心来推想他人心古义:粗粝今义:去除阻塞,使通畅古义:改变,更改今义:原谅、宽恕今义:强取35/45贤见贤思齐焉贤哉,回也(名词,才德出众人)◆一词多义(形容词,高尚)夫逝者如斯夫匹夫不可夺志也(语气词,用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感叹或议论)(名词,指平民中男子)贤任重而道远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并列)(表顺承)36/45◆词类活用传不习乎(动词做名词,老师传授知识)吾日三省吾身(名词做状语,天天)饭疏食饮水(名词做动词,吃饭)见贤思齐(形容词做名词,才德出众人)37/45◆文言句式省略句:小人反是(“是”前面省略介词“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前面省略代词“之”)倒装句:仁认为己任(应为“以仁为己任”)38/45《论语》十则每日三省见贤思齐不改其乐安贫乐道真知灼见言简意深道德品质志弘毅坚珍惜时间坚守志向理想理想成人之美推己及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处事休养板书设计39/45《论语》中这十则是儒家修身养性之言,阐述了做人道理。先讲做人道德品质,要多“自省”,安贫乐道,对富贵取之有道。再讲人应有远大理想,珍惜时间,志向坚定。最终讲君子在为人处世中应含有涵养。主旨归纳40/451.语言精炼,立意深刻。

《论语》统计都是一些至理名言,语言精炼,立意深刻,至今仍能给人深刻教育与启示。其中凝聚了孔子深刻思想、高尚节操和博爱情怀,在今天仍有重大现实意义。写作鉴赏41/452.以记言为主。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是记言。其主要体式有:①直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②答论体;③对话体;④一边记叙事情经过,一边统计孔子言论。42/45伯启自我反省故事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儿子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