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加热炉的开停操作规程_第1页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加热炉的开停操作规程_第2页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加热炉的开停操作规程_第3页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加热炉的开停操作规程_第4页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加热炉的开停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加热炉的开停操作规程1.1加热炉的点火A级操作框架图初始状态S初始状态S0施工验收完毕,交付开工检查。1.加热炉系统开工检查1.1检查加热炉1.2检查燃料气线流程1.3检查蒸汽线、氮气线、非净化风流程1.4检查工艺介质流程1.5检查仪表、电气系统状态S状态S1开工前期检查完毕。2.燃料气系统吹扫试压、炉膛吹扫2.1燃料气系统吹扫试压2.2风道烟道试运2.3炉膛吹扫状态S状态S2系统吹扫试压、炉膛吹扫完毕,风道烟道试运完毕。3.引燃料气、长明灯点火3.1引燃料气3.2炉膛爆炸气分析3.3长明灯点火3.4长明灯稳定性、紧急停炉自保试验状态S状态S3引燃料气、长明灯点火,长明灯稳定性试验完毕。4.点燃燃料气主火嘴进行紧急停炉试验4.1点燃一个长明灯4.2点燃料气主火嘴4.3紧急停炉自保试验状态S状态S4紧急停炉试验完毕。5.试验后点燃燃料气火嘴5.1点燃一个燃料气主火嘴5.2点燃另两个燃料气主火嘴状态S状态S5一个燃料气火嘴已经点燃。6.加热炉投入运行6.1升温过程中加热炉的状态确认6.2加热炉状态确认状态S状态S6燃料气投用,加热炉正常运行。B级点火操作初始状态S0初始状态S0施工验收完毕,交付开工检查。1.加热炉系统开工检查1.1加热炉系统开工检查<P>-确认炉膛内及周围杂物和易燃品是否清除干净。<P>-确认燃料气进装置界区阀关严。<P>-确认本炉区燃料气盲板处于盲位。<P>-确认燃料气系统排空阀、排凝阀关闭,加管帽。<P>-确认燃料气主火嘴前两道手阀关闭,手阀间法兰加盲板。<P>-确认长明灯火嘴前手阀关闭,软联接拆下或手阀间法兰加盲板。<P>-确认燃料气系统吹扫干净,气密合格。<P>-确认防火面罩、防火手套完好备用。<P>-确认防爆门完好且关闭。(P)-确认看火孔、看火门完好且关闭。(P)-确认风门完好。(P)-确认火嘴完好、安装良好。<P>-确认消防设施齐备好用。<P>-确认可燃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P>-确认加热炉平台和护栏完好。(P)-确认烟道挡板、供风挡板开关灵活,开关方向正确。(P)-确认点火器完好备用。(P)-确认人孔封闭。注意:注意:燃料气的进装置、进炉区、低压放空、火嘴四道盲板必须处于盲位,要求操作员、班长和生产指挥人员必须进行三级确认。燃料气的三道盲板所在阀门必须采用法兰阀,不是法兰阀的要在检修或者改造中及时更换为法兰阀。1.2燃料气流程(P)-确认炉区燃料气阀门全部关闭。(P)-确认燃料气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确认燃料气罐330-D-405液位计合格。<P>-确认燃料气罐330-D-405安全阀合格。(P)-确认燃料气罐330-D-405排空阀门正常。<P>-确认燃料气罐330-D-405人孔封闭。<P>-确认燃料气罐330-D-405平台和护栏完好。(P)-确认燃料气入罐330-D-405前压控阀正常。<P>-确认火嘴前燃料气阻火器正常。(M)-确认管网燃料气压力正常平稳。(P)-确认燃料气伴热线投用正常。(P)-确认燃料气快速切断阀正常。1.3蒸汽、氮气 、非净化风流程<P>-确认消防蒸汽线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确认消防蒸汽线流程上各手阀开关正常。<P>-确认消防蒸汽线引到炉膛前手阀(冬季时排凝稍开,保证管线无冻结)。(P)-确认各吹扫蒸汽线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确认各吹扫蒸汽线流程各手阀开关正常,盲板处于正确位置。(P)-确认吹扫蒸汽引到吹扫点三阀组前(冬季时排凝稍开,保证管线无冻结)。(P)-确认氮气线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确认氮气线流程各手阀开关正常,盲板处于正确位置。(P)-确认氮气引到吹扫点三阀组前。(P)-确认非净化风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确认非净化风流程各手阀开关正常,盲板处于正确位置。(P)-确认非净化风引到吹扫点三阀组前。1.4工艺介质流程(P)-确认工艺介质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确认工艺介质流程吹扫干净,各阀门开关正常。(I)-确认炉管内工艺介质流动正常。(I)-确认辐射段炉管入口介质流量、出口温度显示正常。(I)-确认炉管出入口压力、温度显示正常。(I)-确认进料线流量显示正常,流控阀操作正常。(I)-确认炉膛温度显示正常。(见附录三)1.5检查仪表、电气系统(I)-确认联锁自保系统校验合格。(I)-确认报警系统合格。(P)-确认电气设备完好备用。(P)-确认测温点、测压点、测流量点设备安装正确完好。(I)-确认仪表投用正常,指示正确。(见附录二)(M)-确认炉区接地符合要求。状态S状态S1开工前期检查完毕2.燃料气系统吹扫试压、炉膛吹扫2.1燃料系统吹扫试压(见C级1.1)[P]-准备好燃料气流程。(见附录二)(P)-确认流程中各阀门开关正常,开度正确。(P)-确定给蒸汽(氮气)点。(P)-确定排蒸汽(氮气)点。[P]-关闭燃料气罐顶安全阀前手阀。[P]-关闭控制阀前后手阀,打开副线阀。(M)-确认排放点周围处于安全状态。[P]-关闭低点排凝阀。[P]-关闭高处放空阀。[P]-缓慢打开吹扫蒸汽阀门,引入吹扫蒸汽(按相关吹扫方案进行)。[P]-在各排放点排放。(M)-确认系统吹扫干净。[P]-关闭吹扫蒸汽阀门并与系统隔离。[P]-打开氮气阀门。[P]-在各排放点排放。(M)-确认系统氮气置换合格。[P]-关闭排放点阀门,投用控制阀,系统升压。(M)-确认系统升至规定压力。[P]-检查静密封点,并做气密。(M)-确认试压、气密合格。[P]-关闭阀门并与系统隔离。[P]-打开排放点阀门排放氮气,排尽后关闭排放点阀门。2.2风道烟道试运(P)-确认鼓风机单机试运完毕。(P)-确认风道烟道流程中各阀门开度正确。[P]-启动鼓风机,根据需要调整阀门开度。(P)-确认炉膛和各控制点压力符合工艺卡片要求。(P)-确认烟道风道试运合格。[P]-停运鼓风机。2.3炉膛吹扫[P]-准备好炉膛吹扫流程。(见附录二)(P)-确认流程中各阀门开度正确。[P]-将吹扫蒸汽(炉膛灭火蒸汽)引至炉膛前手阀。(P)-确认烟道挡板完全开启。[P]-缓慢打开吹扫蒸汽阀门,引入炉膛吹扫。(P)-确认烟囱见白汽。(P)-确认系统吹扫15分钟。[P]-关闭吹扫蒸汽阀。状态S状态S2燃料气系统吹扫试压、风道烟道试运完毕、炉膛吹扫完毕。3.引燃料气、长明灯点火3.1引燃料气<M>-确认燃料气系统氮气置换合格。[P]-导通燃料气进装置界区阀盲板。<M>-联系调度,送燃料气至装置界区。<P>-缓慢打开燃料气界区阀,引燃料气进装置。[I]-手动打开入燃料气罐330-D-405前压控阀。[I]-打开燃料气线上快速切断阀。[P]-打开两炉火嘴、长明灯燃料气线放空阀。[P]-打开燃料气管线低点排凝排放后关闭。(M)-确认燃料气管线置换合格。[P]-引燃料气至两炉火嘴、长明灯前第一道手阀前。[I]-控制燃料气罐330-D-405燃料气压力为不小于0.3MPa。(I)-确认燃料气压力稳定。[I]-燃料气罐330-D-405前压控阀改自动。(M)-冬季操作时,投用燃料气伴热线及燃料气分液罐330-D-405加热盘管。<P>-确认炉前主火嘴、长明灯火嘴两道手阀关严。<M>-确认炉区具备点火操作条件。3.2炉膛爆炸气分析(见特殊操作指南三:爆炸气体分析)[I]-打开该炉烟道挡板。[I]-打开鼓风机入口阀。[I]-打开该炉风道控制阀。[P]-打开该炉各火嘴的二次风门。[P]-启动鼓风机置换炉膛。[P]-关闭该炉烟道挡板。[I]-确认炉膛呈正压状态。[P]-关闭通风机。(M)-联系化验人员炉膛爆炸气采样。[P]-配合、监督化验人员在正确地点、时间采样。<M>-确认炉膛爆炸气分析合格。注意:注意:如果爆炸性气体分析不合格,首先检查燃料气流程,是否有燃料气串入,并用吹扫蒸汽(或空气,见C级1.3)对炉膛进行吹扫或通风,确认并处理正常后,重新做爆炸性气体分析直至合格。爆炸气分析合格与点火时间差应在15分钟内。在点火前应使用便携式爆炸气分析仪测试合格,立即点火。3.3长明灯点火(见C级1.2)<P>-确认配备有防护面罩的头盔。<P>-确认配备有长袖筒的防火手套。<P>-确认配备有防火服。<M>-确认炉区具备点火操作条件。<M>-确认用火作业票办理完毕。(P)-确定一个准备点火的长明灯。[P]-将该火嘴的软联接固定好并将其拿出炉膛。[P]-打开长明灯手阀,稍排空,在炉外用电子点火器点燃。[P]-将点燃的长明灯送入炉内固定好。[P]-从看火门观察长明灯燃烧状况。[P]-调整长明灯手阀的开度。(P)-确认该长明灯燃烧正常。(P)-如果没有点燃。[P]-关闭该长明灯手阀。[P]-查找原因,处理问题(火嘴堵塞、炉膛负压过大等)。[P]-解决问题后返回2.3。[P]-用同一方法将剩余长明灯点燃。注意:每个长明灯应在5秒内点燃。注意:每个长明灯应在5秒内点燃。稳定性3.4长明灯稳定性、紧急停炉自保试验稳定性试验:[P]-将每个长明灯的通风门全开后再调回合适位置。[I]-将烟道挡板全开。(P)-确认长明灯燃烧稳定性。[I]-将烟道挡板调整至合适开度。(I)-确认燃料气系统的压力正常且稳定。<P>-如果长明灯稳定性试验时熄灭。[P]-将长明灯手阀关闭。[P]-查找长明灯熄灭的原因,处理问题,重新3.2按点燃长明灯进行稳定性试验。紧急停炉自保试验:[I]-联系仪表控制人员,准备紧急停炉试验。<P>-确认长明灯联锁投用,其它停炉联锁置旁路。[I]-按下紧急停炉按钮。<I>-确认停炉报警。<P>-确认长明灯熄灭。<I>-确认长明灯线的联锁速关阀关闭。[P]-关闭长明灯手阀。<I>-如果没有熄灭。[I]-查找原因,处理问题。[P]-重新按程序点火,再进行试验。状态S状态S3引燃料气、长明灯点火,化验分析合格。长明灯稳定性紧急停炉自保试验完毕。4.点燃燃料气主火嘴进行紧急停炉自保试验4.1点燃一个长明灯(操作步骤见本级3.2、3.3)4.2点燃燃料气主火嘴(P)-确认一个准备点火的燃料气主火嘴。[P]-将该火嘴的盲板拆除。(P)-重新确认燃料气线的联锁速关阀打开;控制阀上下游手动阀打开。(P)-确认长明灯燃烧正常,其他燃料气火嘴手阀关闭。[P]-调整其火嘴风门和烟道挡板开度。(I)-确认炉膛负压在-20~-50Pa范围内。[I]-手动打开主火嘴燃料气控制阀,建立火嘴手阀前压力≮0.2MPa。[P]-缓慢打开该火嘴手阀。(P)-确认该火嘴已点燃。[P]-点火时防止回火。[P]-调整该火嘴燃烧状况。<P>-如果5秒钟内该火嘴没有点燃。[P]-关闭该火嘴燃料气手阀。[P]-开大风门,调整烟道挡板,增大通风量。[P]-查找原因(阀门不通、火嘴堵塞、管线带液等)。[P]-处理问题,重新点燃该火嘴。4.3紧急停炉的自保试验[I]-联系仪表控制人员,准备紧急停炉试验。<P>-确认主燃料气联锁投用,其它停炉联锁置旁路。[I]-按下紧急停炉按钮。<I>-确认停炉报警。<P>-确认燃料气主火嘴熄灭,长明灯燃烧正常。<I>-确认主燃料气线的联锁速关阀关闭。[P]-关闭火嘴手阀。[P]-手动关闭主燃料气线调节阀。<I>-如果没有熄灭。[I]-查找原因,处理问题。[P]-重新按程序点火,再进行试验。状态S状态S4紧急停炉试验完毕。5.点燃燃料气主火嘴5.1点燃一个燃料气主火嘴<P>-点火时防止回火。<P>-确认所有燃料气手阀关闭。(P)-确认一个准备点火的燃料气主火嘴。(P)-确认长明灯燃烧正常。<I>-确认主燃料气线的联锁速关阀打开。[I]-手动打开主火嘴燃料气控制阀,建立火嘴手阀前压力≮0.2MPa。<I>-确认燃料气压力正常,报警消除。[P]-调节风门和烟道挡板开度。(I)-确认炉膛负压在-20~-50Pa范围内。[P]-缓慢打开该主火嘴的手阀。(P)-确认该火嘴已点燃、燃烧正常。<P>-如果5秒钟内该火嘴没有点燃。[P]-关闭该火嘴燃料气手阀。[P]-查找原因(阀门不通、火嘴堵塞、管线带液)。[P]-处理问题,用蒸汽吹扫炉膛,重复5.1直至正常。状态S状态S5一个燃料气火嘴已经点燃。5.2点燃另两个燃料气主火嘴[I]-调整风门和烟道挡板开度。(I)-确认炉膛负压在-20~-50Pa范围内。[P]-根据升温情况点燃另两个主火嘴。(见点火顺序图)(P)-确认所点的火嘴燃烧良好。[I]-打开鼓风机出口蝶阀。[P]-启动鼓风机。[P]-关闭快开风门。[I]-根据情况启动引风机,调节烟道挡板(PV0903)开度,使炉膛负压在-20~50Pa范围内。[P]-调整一、二次风门优化火焰。(P)-确认所点的火嘴燃烧均良好。6.加热炉投入运行6.1升温过程中加热炉的状态确认[P]-确认火嘴燃烧情况、排烟情况正常。<P>-确认燃料气系统、炉管、炉体无泄漏。<I>-确认炉管壁温度、烟气温度、炉膛温度不超工艺卡片要求。(I)-确认烟气氧含量在规定范围内。<I>-确认炉膛负压在-20~-50Pa范围内。<P>-确认加热炉、炉管支吊架无异常。<P>-确认炉衬里无脱落。[I]-按照升温曲线升温。6.3加热炉状态确认:(M)-燃料气投用正常。(M)-调节阀投自动串级。<M>-可燃气体无泄漏。(M)-燃料气压力正常。<M>-燃料气联锁自保系统投用。调节(M)-烟气中O2含量符合要求。<M>-炉膛负压在-20~-50Pa范围内。(M)-烟气温度不超标。<M>-炉管壁温度不超标。<M>-炉出口温度偏差不超标。[M]-调整火嘴数量,燃料气压力保持在正常运行范围内。状态S状态S6燃料气投用,加热炉正常运行。C级辅助说明1.吹扫时必须保证吹扫介质脱水干净,防止水击。2.禁止同时点燃两个以上火嘴;禁止用相邻火嘴点燃另一个火嘴。3.如果炉膛刚做完衬里,不允许使用大量蒸汽对炉膛进行吹扫,可以采用空气进行通风,点火必须控制在爆炸性气体分析合格后15分钟内进行,否则必须重新做爆炸性气体分析直至合格。4.排烟情况说明加热炉烟囱排烟以无色或淡兰色为正常a.间断冒小股黑烟,若燃料气带液,加强燃料气分液;若加热炉超负荷,则适当降低加热炉负荷。b.冒大量黑烟,若是炉管破裂泄漏着火,按照紧急停工处理。c.冒白烟,若是过热蒸汽管线破裂,按照紧急停工处理。1.2加热炉的停炉A级操作框架图初始状态S初始状态S0加热炉处于运行状态。1.停燃料气火嘴1.1停一个燃料气主火嘴1.2逐步熄灭燃料气主火嘴1.3停长明灯1.4吹扫置换燃料气系统状态S状态S1燃料气火嘴停,长明灯火嘴停。燃料气支线加盲板。2.加热炉准备交付检修最终状态S最终状态S2加热炉交付检修。B级停炉操作初始状态S初始状态S0加热炉处于运行状态。状态确认燃料气(M)-燃料气投用。(M)-调节阀投自动。<M>-可燃气体无泄漏。(M)-燃料气压力正常。<M>-燃料气连锁自保系统投用。调节(M)-烟气中O2含量符合要求。<M>-炉膛负压在-20~-50Pa范围内。(M)-烟气温度不超标。<M>-炉管壁温度不超标。<M>-炉出口温度偏差不超标。1.停燃料气火嘴1.1停一个燃料气主火嘴[P]-关闭该燃料气火嘴前两道手阀(先关闭第一道手阀)。(P)-确认该燃料气火嘴熄灭。[P]-根据长明灯燃烧的需要,适当调节燃料气主火嘴风门。1.2停燃料气主火嘴[P]-按照炉膛温度均衡的原则,逐步熄火降温。[P]-打开快开风门自然通风,停鼓风机[P]-按1.1方法依次停另两个燃料气主火嘴。1.3停用、吹扫置换燃料气系统[P]-关闭燃料气进装置阀。(P)-时刻观察,确认长明灯已自动熄灭。[P]-关闭长明灯炉前的手阀。(I)-确认燃料气系统的压力、流量回零。(P)-确认燃料气系统吹扫流程。(P)-确认吹扫流程中所有阀门的阀位在合适位置。(P)-确认给蒸汽、氮气点。[P]-慢慢打开蒸汽(或氮气)阀,用蒸汽(或氮气)吹扫置换燃料气系统。<P>-确认燃料气系统蒸汽(或氮气)置换干净。[P]-关闭吹扫蒸汽(或氮气)阀。<P>-采样分析燃料气管线中的可燃气体含量。[P]-如果可燃气体含量不合格,用蒸汽(或氮气)继续置换直至合格为止。<P>-确认燃料气系统吹扫置换合格。[P]-打开燃料气管线上的放空阀和排凝阀。[P]-燃料气系统加盲板隔离。[P]-重新化验分析燃料气线管线中可燃气体含量。<P>-确认燃料气系统可燃气体含量合格。<P>-确认燃料气系统放空阀、排凝阀打开。注意:严禁燃料气就地排放。注意:严禁燃料气就地排放。状态S状态S1燃料气火嘴停,长明灯火嘴停。燃料气的进装置、进炉区、低压放空、火嘴四道盲板必须处于盲位2.加热炉准备交付检修[I]-根据要求,加热炉降温。[P]-调节风门保持正常。[P]-退出辐射段、对流段炉管内的工艺介质。[P]-吹扫辐射段、对流段炉管。[P]-辐射段、对流段炉管入口、出口隔离。[P]-消防蒸汽、吹扫蒸汽加盲板。[P]-电动设备断电。(I)-确认炉膛冷却至常温。(I)-确认烟道挡板全开。(P)-确认风门全开。(P)-确认看火孔打开。(P)-打开加热炉人孔。<M>-确认辐射室采样分析氧含量合格。最终状态S最终状态S2加热炉交付检修1.3操作指南1.火嘴调节1.1火嘴熄火a.燃烧空气量大,关小该火嘴风门。b.燃料气压力过高,调整燃料气系统压力。1.2火焰过长、无力、无规则飘动a.燃烧用空气量不足,调整风门,直至火焰稳定。b.若是燃料气过多,降低燃料气流量。1.3火焰脉动时着时灭a.通风不足,立刻降低燃料气量,检查风门和烟道挡板,必要时开大烟道挡板和风门,增加风量。b.燃料气带液,加强分液。1.4发热量不足a.若燃料气压力过低,导致流量不足,则增加燃料气流量。b.若燃料气中氢气含量较高,致使燃料气热值过低,通知有关单位改善其组成以增加热值。1.5火焰太短a.空气量太多,关小风门。b.燃料气量少,提高燃料气流量。2.炉出口(膛)温度的控制2.1炉出口(膛)温度波动的原因:a.入炉原料的温度、流量、性质变化。b.燃料气压力变化或燃料气带液。c.仪表自动控制失灵。d.外界气候变化。e.炉膛温度变化。2.2调节方法:为了保持炉出口温度平稳,应该随时掌握入炉原料油的温度、流量和压力的变化情况,密切注意炉子各点温度的变化,及时调节。为了保证出口温度波动在工艺指标范围内,主要调节的措施有:a.首先要做到四勤:勤看,勤分析,勤检查,勤调节。统一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b.及时调节做到炉膛内燃烧状况良好。c.整个火焰高度不大于炉膛高度的三分之二,炉膛各部分受热要均匀。d.保证燃料气压力平稳。e.在处理量不变,气候不变时,一般情况下调整和固定好炉子火嘴风门和烟道挡板,调节时幅度要小,不要过猛。f.炉出口(膛)温度在自动控制状态下控制良好时,应尽量减少人为调节过多造成的干扰。g.进料温度变化时,可根据进料流速情况进行调节。变化较大时,可采用同时或提前1~2分钟调节出口温度。h.提降进料量时,可根据进料流量变化幅度调节,进料量一次变化1%时,一般采取同时调节或提前1~2分钟调节炉出口温度。进料一次变2%以上时,必须提前调节。i.炉子切换火嘴时,可根据燃料的发热值,原火焰的长短,原点燃的火嘴数,进行间隔对换火嘴。切不可集中在一个方向对换。对换的方法是:先将原火焰缩短,开启对换火嘴的阀门,待对换火嘴点燃后,再关闭原火嘴的阀门。3.预防炉管结焦3.1原因:a.火焰不均匀,使炉膛内温度不均匀,造成局部过热。b.进料量变化太大或突然中断。c.火焰偏舔炉管,造成局部过热。3.2预防措施:a.保持炉膛温度均匀。b.保持进料稳定,进料中断时,及时熄火。c.调整火焰,做到多火嘴、齐火焰、短火苗、炉膛明亮、火焰垂直,不燎烧炉管,不产生局部过热区。d.各路进料量及出口温度均匀。4.炉膛温度调节4.1进料量、进料温度变化。a.原因:进料量大、进料温度低,炉膛温度高。进料量小、进料温度高,炉膛温度低。b.措施:调节燃料气量与进料量。进料量大,进料温度低时适当降进料量,提高进料温度;进料量小,进料温度高时适当提高进料量,降低进料温度。4.2进料油温度变化。进料油热值变化影响炉膛温度,根据变化调节燃料气量或调节加热炉进料量。4.3火焰燃烧变化。火焰燃烧不正常时,调节火焰燃烧情况,使火焰燃烧正常。4.4炉出口温度变化。炉出口温度高,炉膛温度高,炉出口温度低,炉膛温度低。调节燃料气量与炉出口温度,保证炉出口温度不超标。4.5烟道挡板开度与风门开度。根据炉膛负压与烟气氧含量适当调节烟道挡板开度与风门开度,控制炉膛温度。5.炉膛负压调节5.1炼油工艺加热炉操作时辐射室内应具有负压,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加热炉应保持整台加热炉处于负压。要求在辐射室部位负压控制在-20~-50Pa。5.2炉膛负压大小主要由风门与烟道挡板开度决定。a.炉膛负压大应关小烟道挡板,或关小火嘴风门。b.炉膛负压小应开大烟道挡板,或开大火嘴风门。6.过剩空气调节6.1过剩空气系数大小直接影响加热炉热效率。过剩空气的调节与炉膛负压调节密切相关。要获得合适的抽力和过剩空气,烟道挡板与火嘴风门应联合调节。6.2调节方法见下表烟道挡板与火嘴风门的调节加热炉情况调节方式高O2及高负压关小烟道挡板低O2及低负压开大烟道挡板高O2及低负压关小火嘴风门低O2及高负压开大火嘴风门7.日常巡检和注意事项7.1检查炉内负荷,判断炉管是否有弯曲脱皮,鼓泡,发红发暗等现象,注意弯头、堵头、法兰等处有无漏油。7.2检查火焰燃烧情况,炉出口温度、炉膛温度。7.3检查燃料气是否带液,燃料气压力是否稳定。7.4注意炉膛内负压情况,经常检查风门、烟道挡板开度,并根据氧含量分析提供数据进行调整。7.5内外操作员做好联系,掌握炉子进料量变化,做好预先调节。7.6检查消防设备是否齐全,做到妥善保管。1.4特殊操作1.爆炸气体分析1.1采样时间1.1.1拆除燃料气盲板、引燃料气到火嘴双阀前、并检查确认没有燃料气泄漏。开鼓风机、或用吹扫蒸汽吹扫炉膛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用蒸汽吹扫必须保证烟道顶部见汽5分钟以上)后停鼓风机或吹扫蒸汽。1.1.2吹扫结束的10分钟内必须进行炉膛内爆炸性气体分析采样。1.2分析时间从开始采样到分析结束并下达分析单到装置的时间应在30分钟内完成,最好能进行现场分析。1.3点火时间1.3.1爆炸性气体采样分析合格15分钟内必须完成点火操作,同时点火前应采用便携式可燃气体分析仪进行复查。超过15分钟必须重新进行爆炸性气体采样分析。1.3.25秒钟内点火不成功,严禁二次直接点火,必须按规定吹扫炉膛,重新进行爆炸性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重新点火。1.4采样1.4.1操作人员必须配合和监督分析人员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取样。1.4.2采样器自采样孔插入深度应不低于500mm。1.5分析仪器1.5.1化验采用专用爆炸性气体分析仪器进行分析。1.5.2操作人员采用便携式可燃气体分析仪。1.6化验分析采样单1.6.1化验分析单必须注明合格指标。1.6.2化验分析单必须注明爆炸性气体浓度,氧气浓度。1.6.3化验分析单还需注明采样时间、采样地点、以及分析人员。1.7爆炸气分析管理1.7.1加热炉点火前要按照规程进行采样,分析可燃气体含量低于或等于0.2(v)%为合格。1.5常见事故处理1.联锁停炉1.1现象及原因·装置工艺原因造成停炉联锁启动或紧急事故状态下启动停炉按钮,造成加热炉相关联锁阀门动作,加热炉灭火。1.2处理方法·联锁启动后,立即现场确认停炉联锁动作:燃料气线UV5202关闭,加热炉灭火。关闭TV1118的上游阀及全部主火嘴炉前手阀,同时注意保留长明灯。2.炉管破裂2.1现象·炉膛、炉管壁、对流段烟气温度全面急剧升高,而燃料气用量却在减少。·炉出口温度上升,降低瓦斯量,炉温仍降不下来,炉膛负压下降,甚至出现正压。·烟囱冒黑烟,甚至着火。2.2原因·炉管长期超温,超过材质设计限制,造成炉管损坏。·火嘴调整不当,使火焰扑到炉管造成炉管损坏。·炉管制造质量问题。2.3处理方法·立即室内紧急停炉。·现场确认燃料气线联锁阀门动作,关闭燃料气调节阀的截止阀及炉前全部火嘴手阀,打开炉膛灭火蒸汽。·装置按紧急停工处理。3.进料偏流3.1现象:·个别流路流量明显减少;·该路炉出口温度明显升高;·严重时该路炉管开始结焦,阻力增加,偏流更加严重,甚至炉管管壁超温,开始蠕胀、鼓包,鼓包处出现裂纹、开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