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_第1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_第2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_第3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_第4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组织准备 1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二、领导小组职责 2第二节应急救援程序 2一、上报程序 3二、处理流程 3第三节农药中毒处理方案 3一、目的 4二、方法与控制过程 4第四节重大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 7一、灾情分级 7二、灾情报告 10三、防控措施 10四、应急防治保障措施 13第一节组织准备为了保护本项目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项目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预案。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总指挥:XX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项目消防领导小组,治安联防领导小组,疾病控制领导小组等小组,负责处理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2.项目部在现场设立一个临时急救站,配备救助设备与专职医护人员,负责紧急情况的临时急救。二、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项目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负责本项目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实施及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3.负责项目作业场所内易燃易爆及防火、电气焊等作业面的具体管理,配合公司对紧急事故的处理。4.负责对本项目工作人员、作业人员(含分包人员)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5.负责本项目的应急人员组织、设施的配备及日常的自检维修工作。6.负责监督项目所属作业队伍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实施。第二节应急救援程序一、上报程序公司及作业区域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二、处理流程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1.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2.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3.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最佳医院;4.公司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5.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作业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第三节农药中毒处理方案一、目的建立本应急预案,确保农药和消杀药品遗漏、中毒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将业主、员工人身损害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二、方法与控制过程(一)药品溢漏的处理1.如果农药或消杀药品在非药品使用场所因容器破损或不慎发生溢漏,发现人要及时向部门领导通报,由其指派专人到场处理;2.对固体药品如粉剂、颗粒剂等要尽量扫起,使用适当容器重新分装,将污染区地面冲洗干净;吸有药品的锯末、干土或棉纱要装入垃圾袋并做明显警示标识,由指定危险废弃物回收单位协助回收;3.对液体药品如乳油、溶液等,要用锯末、干土或棉纱等吸附的方式,尽量吸附干净后,将污染区地面冲洗干净;吸有药品的锯末、干土或棉纱要装入垃圾袋并做明显警示标识,由指定危险废弃物回收单位协助回收;4.在溢漏药品处理完毕之前,污染区要有专人看管,防止行人、儿童、宠物靠近或接触。5.药品毒性较高或溢漏量大时,按照该药品使用说明书指导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6.药品遗漏处理完毕后,清理人要清洗工具,裸露皮肤用肥皂清洗干净。(二)药品中毒的处理1.药品中毒的途径(1)经皮吸入;(2)经呼吸道吸入;(3)经口(消化道吸入);2.中毒应急处理程序(1)去除农药污染源,防止农药继续进入人体内是急救中首先采用的措施;经皮肤引起中毒者,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水冲洗干净,或用肥皂冲洗(敌百虫除外),或用4%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被污染的皮肤,若药液进入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20次以上,然后滴入2%可的松和0.25%氯霉素眼药水;疼痛加剧者,可滴入1%~2%普鲁卡因溶液,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吸入引起中毒者,立即将中毒者带离施药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经口引起中毒者,在昏迷不醒时,不得引吐。如神志清醒者,应及早引吐(个别农药例外)、洗胃、导泄或对症使用解毒剂。(2)引吐方法:先给中毒者喝200~400毫升水,然后用干净手指或羽毛等刺激咽部引吐;用1%硫酸铜液每5分钟一匙,连用3次;用浓盐水、肥皂水引吐(但要注意敌百虫中毒者不宜使用肥皂水或碱水、苏打水引吐或洗胃);用药胆矾3克,瓜蒂3克研成细末,一次冲服;砷中毒者用鲜羊血引吐;引吐必须在患者神志清醒时采用,当中毒者昏迷时,绝对不能采用,以免因呕吐物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呕吐物必须留下,以备检查用。(3)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4)对内、外部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洁3.负责人填写《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对事故情况及处理结果进行详细记录,报项目经理审批,必要时发送公司总部。三、消毒剂中毒预防与急救措施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环氧乙烷、醛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可能引起人中毒的方式主要有:大量吸入、皮肤接触、眼黏膜刺激、误服。对误用或中毒后的紧急处理:1.大量吸入将中毒人员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清洗手和其他暴露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要尽快送至附近医院就诊。2.皮肤接触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应及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或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冲洗后到就近医院诊治。3.眼黏膜刺激消毒剂溅入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4.误服中毒成年人误服应立即口服200毫升的牛奶,可多次服用,也可服用生蛋清3~5个。一般不需催吐、洗胃。含碘消毒剂中毒可立即服用大量米汤、淀粉浆等。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者,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5消毒剂中毒的预防正确选用消毒剂,严格按消毒剂说明书使用,不是浓度越高越好,施药过程中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眼罩,穿防护服等。进行熏蒸消毒时,人员不能在消毒地点停留,消毒完毕后,通风1~2小时再进入消毒地点。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服、误用。第四节重大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一、灾情分级根据发生程度、传播特征和涉及范围,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灾情分为特别严重(I级)、严重(II级)、较重(III级)三个等级,分别用红色、黄色和蓝色表示。1.特别严重(I级)灾情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级灾情:(1)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在全县出现特大流行态势,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50%;(2)稻飞虱穗期田间平均百丛虫量达3000头,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60%;(3)稻纵卷叶螟孕穗期田间平均百丛幼虫量达100头,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60%;(4)螟虫田间平均株害率达20%,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70%;(5)发现桔小实蝇为害,预计主栽果树的果实受害率达10%,发生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50%;(6)农田平均鼠害密度达到10%(百夹捕获率),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0%;(7)发现从国外传入我县的国内从未发现且风险极大的有害生物,或我县尚未发生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某地突然暴发危害;(8)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一级灾情的。2.严重(II级)灾情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I级灾情:(1)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在全县出现大流行态势,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稻播种面积40%;(2)稻飞虱穗期田间平均百丛虫量达3000头,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50%;(3)稻纵卷叶螟孕穗期田间平均百丛幼虫量100头,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50%;(4)螟虫田间平均株害率达20%,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60%;(5)发现桔小实蝇为害,预计主栽果树的果实受害率达10%;发生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40%;(6)农田平均鼠害密度达到10%(百夹捕获率),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0%;(7)本县发生(发现)我省未分布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8)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二级灾情的。3.较重(III级)灾情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II级灾情:(1)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在全县出现流行态势,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30%;(2)稻飞虱穗期田间平均百丛虫量达3000头,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40%;(3)稻纵卷叶螟孕穗期田间平均百丛幼虫量100头,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40%;(4)螟虫田间平均株害率达20%,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50%;(5)发现桔小实蝇为害,预计主栽果树的果实受害率达10%;发生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30%;(6)农田平均鼠害密度达到10%(百夹捕获率),预计发生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0%;(7)我县虽有零星发生或偶然传入但发生范围不大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2个以上乡镇暴发危害。(8)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三级灾情的。二、灾情报告凡发现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流行、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公司项目部报告。项目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核实,确定灾情,并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到县农业部门。县农业部门接到报告后,要派人核实,确定为重大灾情的,立即上报县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农业部门。三、防控措施一旦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灾情,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早控制”的原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扩散蔓延。1.调查灾情,分析原因对灾区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农作物苗情、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流行学、当地地理、作物布局、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灾情发生的原因。对可能引起病虫害灾害的各项因子(包括病虫源、传播及流行的媒介和途径)等进行跟踪调查。2.划定灾情发生区域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危害情况,按照防控侧重点和措施的不同,将发生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控区、一般防控区和防控监控区。重点防控区:主要包括以灾区为主的大发生区、菌源区和流行蔓延区;一般防控区:以发生灾害的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作物、地理、气象等条件分析确定的病虫害大发生区、常发区和易感病虫品种作物分布区;防控监控区:可能偏重发生的区域和偶发区。3.制定防控措施贯彻“目标安全、强化机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推行可持续控害技术,提高治理工作成效。对不同的防控区域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1)在重点防控区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2)在一般防控区采用可持续控害技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应急措施;(3)在防控监控区推行可持续控害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4.防控措施的实施(1)重点防控区采取的措施①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实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防治措施,控制病虫的危害;②对菌源区和流行蔓延区的田块实施全面化学防治;③对大面积重大病虫害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组建病虫防治专业服务队伍,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测报、统一施药技术、统一药剂、统一防治时间”;④对严重危害的田块实行重耕改种;⑤加强田间的水源管理,禁止菌源田的水流入其他田块,减少病菌向无病区扩散蔓延;⑥切断病虫发生流行的传播途径;⑦防治技术指导专家组确定的其他应急防治措施。(2)一般防控制区采取的措施:①在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实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防控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危害;②对病虫害常发区、易感病虫品种作物分布区实施重点防治;③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增施磷钾微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作物自身抗性;④对大面积重大病虫害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组建病虫防治专业服务队伍,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测报、统一施药技术、统一药剂、统一防治时间;⑤防治技术指导专家组确定的其他防治措施。(3)防控监控区采取的措施①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增施磷钾微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作物自身抗性;②对病虫害常发区、易感病虫品种作物分布区实施重点防治;③大力推广高压汞灯、频振灯等诱杀成虫的物理防治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④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和生防技术;⑤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实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危害;⑥防治技术指导专家组确定的其他防治措施。5.非灾区采取的措施认真做好重大病虫的田间调查,准确把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并制定防治措施,科学指导防治,尽可能减少病虫危害损失。(1)一级应急防治:部门动员,防治准备。当重大病虫害达到一级应急防治时,项目部要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并在本行政区域内大力宣传,组织技术培训,做好防治思想准备,并根据流行趋势建议当地政府做好必要的防治物资准备。(2)二级应急防治:政府动员,重点挑治。当重大病虫害达到二级应急防治时,要及时将发生情况和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上报县农业局和市业务主管部门,并向发生区域领导小组通报发生情况,建议各级政府组织防治动员,重点挑治。(3)三级应急防治:政府部署,全面防治。当重大病虫害达到三级应急防治时,要及时向农业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农业局向发生区域政府通报发生情况;各发生区域政府和农业局及时组织动员、部署防治行动,开展全面防治,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不误,确保防治效果。四、应急防治保障措施1.完善和充实监测体系,加强重大病虫害灾情动态、品种抗性监测,为应急防治做好技术支撑,做到有的放矢。巩固和完善稻瘟病、稻飞虱、玉米大小斑病和鼠害的系统调查和大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