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_第1页
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_第2页
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_第3页
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_第4页
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第一节选择育种的原理问题:为什么说选择是品种改良的中心?分析:1、植物变异的层次分析和观赏植物品种改良的现状

2、引种与驯化

3、选择育种

4、杂交育种

5、诱变育种与辐射育种

6、倍数性育种(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7、生物技术育种(分子育种)

不同育种方法同选择的关系?

选择育种的原理

第2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选择育种的类型1、种源选择种源: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原产地。产地: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生产地点(区)。种源试验:将不同种源的种植材料,在一定区域内按田间试验要求进行对比试验的过程。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用种地区选择优良种源的过程。

2、个体选择:即选择优良个体的过程。它分混合选择与基因型选择二种类型。

3、芽变选择: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利用芽变,从中选择出优良品种的过程即为芽变选种。

选择育种的原理

第3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选择育种的原理

1、群体选择原理群体选择实际上是改变被选群体的基因型频率,由此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优良的群体即为优良基因频率高的群体。

2、个体选择原理利用个体的优良基因型。不管是混合选择还是基因型选择,关键是取得优良的基因型,并由此通过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使之成为一个优良的品种应用于生产。

选择育种的原理

第4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R=Sh2=iph2(s为选择差,i为选择强度,P为标准差)1、被选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力是性状的遗传传递能力,但它的估值受环境影响,因此,选择需要在一致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

2、被选群体的大小与变异程度(幅度)

3、选择率的大小

4、选择的方法---采用多性状选择不是单性状独立选择。

选择育种的原理

第5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选择差(selectiondifferential):入选树木平均值与林分平均值有一个差值(S)。即:S=Xs-Xp

选择响应(response):入选全个体的子代均值(Xo)与同年龄亲本林分均值(Xp)的差值(R)。即:R=Xo-Xp

遗传增益(geneticgain,G):选择响应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值。G=R/X×100%选择强度(selectionintensity,i):选择差除以亲本群体的标准差(σP)所得的值。即标准化的选择差。i=S/σP第6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性状正态分布与入选个体分布图

P=P=第7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入选率群体大小

2050100200∞0.01--2.512.582.660.051.801.992.022.042.060.101.641.701.731.741.760.201.331.371.391.391.400.301.111.141.151.151.160.400.930.950.960.960.970.500.770.790.790.790.800.600.620.630.640.640.640.700.480.490.490.500.500.800.330.340.350.350.350.900.180.190.190.190.20

选择强度(i)与群体大小和入选率

第8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选择差(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

从下列被选群体中选出1株1.0

41.5

132.0

422.5

1593.0

7393.5

4,2984.0

31,5405.0

3,588,0006.0100,000,000

选择差与株数间的关系

第9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artificialselection):是根据人们的需求,从混合群体中选择符合需要的个体,或类型,是人类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它有别于自然选择:

1.人工选择的目标是满足人们对产品品质或数量的需求;

2.人工选择的选择强度高,且局限于少数入选个体间的交配、繁殖,经多个世代连续选择后,必然会导致选择群体的遗传基础变窄;

3.人工选择多为高强度选择,往往能在短期内取得显著进展,而自然选择多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才能产生新的物种。

选择和选择方法

第二节选择和选择方法第10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选择类型以群体为对象的选择,不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一般可分为如下3种选择类型:(1)稳定性选择(stableselection)是有利于中间型的选择,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选择的结果,淘汰了远离平均数的表型个体,使群体遗传组成发生变化。(2)定向性选择(directionalselection)与稳定性选择相反,是对表现型分布的某一极端个体进行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导致群体遗传组成的定向变化。(3)多向性选择(disruptiveselection)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的选择,是不利于中间的选择。最后形成分离的两个群体。

选择和选择方法

第11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稳定性选择;2:定向性选择;3:多向性选择

图1选择的基本类型

第12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选择方法

1.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

混合选择: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按表现型挑选符合要求的一批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一批个体,且对选择出来的个体不分单株,混合采集种子或穗条,混合繁殖和造林。混合选择只依据表现型,不作遗传测定的选择,属表型选择(phenotypicselection)。

单株选择(individualselection)是谱系清楚的选择,是根据入选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良个体,分别采种或采条,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因单株选择的谱系清楚,可通过子代测定的结果对亲本进行的再选择,即可以进行所谓的后向选择(backwardselection)。单株选择是根据遗传测定林中子代或无性系的表现进行的选择,属遗传型选择(genotypeselection)。

选择和选择方法

第13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CG混代IF混WYZU

NRTM

表PHQD合表HJG合

STUPROLJ择DQ择

VI选现MLN选

KEA子EBC

FBDA子

图遗传力、选择方法与选择效果第14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配合选择和无性系选择

家系(family):亲本通过有性繁殖所得到的全部子代连同亲本统称为家系。

半同胞家系(half-sibfamily):指仅具有一个共同亲本的家系子代总称。

全同胞家系(full-sibfamily):指具有共同双亲的家系子代总称。

无性系(clone):由同一植株通过营养繁殖所产生的群体,称为一个无性系。对繁殖成无性系的最初植株,称为无性系原株(ortet),无性繁殖出来的植株称为无性系分株(ramet)。

选择和选择方法

第15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配合选择和无性系选择

家系选择(familyselection):把家系作为一个单位,依据按家系平均值大小进行的选择。

家系内选择(withinfamilyselection):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大小选择个体。

配合选择(combinedselection):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过程或优良种源中选择优良单株等。从子代测定林中挑选优良家系内的优良个体作为下一代选育的亲本,这种选择方法称为前向选择(forwardselection)。

无性系选择(clonalselection):通过无性系对比试验,评选出优良无性系的过程。无性系选择充分利用了植株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无性系选择增益大,方法简单。

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和配合选择以及无性系选择都属单株选择(遗传型选择)。

选择和选择方法

第16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多性状选择(multipletraitsselection)

大多数的树种改良计划都要求同时改良几个性状。选择性状的多少,影响选择效果。一般来说,改良单个性状取得的效果要比多个性状大,也比多个性状快。

选择和选择方法

选择性状数目入选株数/观测株数每个性状的选择强度11/1003.3721/31.62.2331/10.01.7541/5.621.4651/3.981.27表选择性状数目与选择率、选择强度的关系第17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多性状选择的方法

(1)连续选择法(tandemselection):先对一个最重要的性状进行选择,直到达到育种目标,再开始第二个性状的选择。

(2)独立淘汰法(independentculling):对每个选择性状规定一个最低标准,如果候选个体各性状都符合标准,就可入选,否则不能入选。

(3)选择指数法(selectionindex):一种综合选择的指标。即把选择的每个性状都按其相对经济重要性和不同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通过多元统计方法进行适当加权,形成线性关系组合。综合评分法是针对多性状选择时采用的。可以按不同性状的重要性给一定的分数,最后按分数进行选择。

选择和选择方法

第18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选择性状数目与选择率、选择强度的关系选择性状数目入选株数/观测株数每个性状的选择强度1

1/1003.3721/31.62.2331/10.01.7541/5.621.4651/3.981.27

选择和选择方法

第19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多世代选择

要实现预定的育种目标,往往要经历多个世代的改良。

轮回选择(recurrentselection):是多世代改良中通常采用的选择方法,是指在连续的多个育种世代中,对选择个体进行交配制种,建立子代测定林,从测定林中进行配合选择,即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个体,再交配制种,如此反复循环,使所需基因频率不断提高,遗传增益一代比一代高。第20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

直接选择(directselection):就是直接根据改良性状进行的选择。间接选择(indirectselection):就是根据与改良性状的相关性状或指标进行选择。

性状的早期选择实际上也属间接选择。一般认为,生长速度、木材密度、纤维或管胞长度、树干通直度等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强,早期选择是可行的。

选择和选择方法

=

hjrgjmhm

PjGjGmPm第21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芽变选择芽变是利用植物体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