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采区评价技术培训_第1页
超采区评价技术培训_第2页
超采区评价技术培训_第3页
超采区评价技术培训_第4页
超采区评价技术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

评价技术要求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2012年12月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要素,对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摸清我国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实施地下水超采区严格管理是遏制生态环境问题和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工作背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中,开展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工作。在在开展的《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中,在各省(区、市)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又对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了超采区划分成果。对于及时制定和调整地下水开发政策,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背景省级行政区地下水利用保护规划省政府批准公布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万km2)深层承压水超采区(万km2)合计(扣除重叠面积)(万km2)合计(万km2)批准时间北京0.600.600.601995天津0.890.890.902007河北2.743.895.927.802002山西0.700.701.062000辽宁0.370.050.420.262005江苏0.331.411.741.742005浙江0.470.470.832005江西0.010.010.00142003山东0.563.963.471.382006湖北0.010.010.012007广西0.010.010.012006陕西0.060.380.380.062006以往超采区划分存在资料序列、划分方法、评价内容和重点不统一等问题,加之我国各地区地下水开发规模、布局以及超采治理工作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工作成果已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地下水超采现状、变化与发展趋势。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对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加快推进全国地下水超采治理十分必要和迫切。第二部分技术大纲主要内容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超采区划分

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

提出超采区治理建议全面收集,补充调查。统一要求,因地制宜。综合评价,互为校核。科学严谨,注重效益。主要任务工作原则超采区划分

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

提出超采区治理建议全面收集,补充调查。统一要求,因地制宜。综合评价,互为校核。科学严谨,注重效益。主要任务工作原则评价期为2001~2010年,2001年为评价初始水平年,2010年为评价现状水平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地区;评价对象为评价期内地下水开采的主要含水岩组。评价期工作范围技术路线

总则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分类1、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类型,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孔隙水超采区、裂隙水超采区和岩溶水超采区。2、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将裂隙水超采区和岩溶水超采区分为裸露型和隐伏型两种类型,将孔隙水超采区分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和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其中,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可根据条件进一步细分为不同含水岩组超采区。分级(4级)按地下水超采区分布面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命名按地下水超采区所在地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名称和超采区分级、分类等,确定各地下水超采区的名称。例如:河北省保定市大型孔隙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编号命名按地下水超采区所在地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名称和超采区分级、分类等,确定各地下水超采区的名称。例如:河北省保定市大型孔隙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编号

总则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和评价资料工作区气象水文与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监测资料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资料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资料地下水超采治理资料资料收集与整理对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严重的地区、重要的地下水监测站点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其地下水开采、保护情况,了解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当收集的地下水位监测资料不足或明显异常,影响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与评价工作时,应进行补充调查。当收集的地下水开采量资料不足或明显不合理时,应进行补充调查。当收集的地下水水质资料不足或监测资料明显异常时,应补充取样分析。补充调查附表1选用监测井信息汇总表附表2地下水监测井年均水位(埋深)变化计算表附表3地下水开采系数计算表附表4地下水水质变化汇总表附表5地面沉降情况汇总表附表6名泉泉水流量汇总表附表7地面塌陷情况汇总表附表8地裂缝情况汇总表提交成果

总则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1、采用2001~2010年资料序列进行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采用全国及相应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2、按本《大纲》地下水超采区分类要求,分别划分地下水超采区。3、评价选用监测井的密度应满足相应成图比例尺要求。4、采用水位动态法时,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定的水资源二级区套地市级行政区划分工作分区。基本要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造成地下水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的区域;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沙化、名泉泉流量衰减、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地质灾害或生态恶化问题的区域。超采区划分标准①评价期内年均地下水开采系数大于1.3;②评价期内孔隙水水位年均下降速率大于

1.0m/a,裂隙水或岩溶水水位年均下降速率大于1.5m/a;③评价期内需要保护的名泉泉水流量年均衰减率大于0.05;④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面塌陷,且

100km2面积上的年均地面塌陷点多于2个,或坍塌岩土的体积大于

2m3的地面塌陷点年均多于1个;1、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裂隙水超采区和岩溶水超采区严重超采区划分标准⑤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裂缝,且100km2面积上年均地裂缝多于2条,或同时满足长度大于10m、地表面撕裂宽度大于0.05m、深度大于0.5m的地裂缝年均多于1条;⑥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下水水质污染,且在评价期内污染后的地下水水质劣于污染前1个类级以上;⑦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海水入侵,造成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mg/L;⑧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咸水入侵,造成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00mg/L;⑨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较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①评价期内地下水水头年均下降速率大于2.0m/a;②评价期内地面年均沉降速率大于0.01m/a;③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下水水质污染,且在评价期内污染后的地下水水质劣于污染前1个类级以上。2、深层承压水超采区3、一般超采区不符合严重超采区标准的区域确定为一般超采区。超采区划分方法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诱发问题法计算水位/埋深年均下降速率绘制水位变幅图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Ⅰ水位动态法水位下降速率计算统计评价期内各年监测井地下水水位(埋深)值,计算其地下水水位(埋深)年均变化速率,判断是否呈持续下降趋势:所选监测井密度应满足相应比例尺底图的成图要求,较均匀分布,基本能够代表工作区内地下水埋深整体情况。应尽可能选用具有长系列监测资料的专用监测井,如不能满足成图比例尺精度要求,也可以具有典型年水位资料的生产井代替,但要在报告中将基本情况阐述清楚。绘制水位变幅图评价期内年均地下水埋深/水位下降速率分区图分区精度:浅层地下水:0-1.0m/a,>1.0m/a;深层承压水:0-2.0m/a,>2.0m/a;裂隙水、岩溶水:0-1.5m/a,>1.5m/a。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Ⅰ根据水位年均下降速率的大小,并将同一类型相连的超采区合并处理,初步圈出不同类型地下水超采区边界(包括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计算开采系数绘制开采系数分区图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Ⅱ开采系数法计算开采系数①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为基础,统计计算不同类型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②统计评价期内各计算单元不同类型地下水每年实际开采量;

③根据统计结果,计算评价期年均地下水开采系数绘制开采系数分区图共分3个区,分别为开采系数<1,1-1.3,>1.3。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Ⅱ根据地下水开采系数的大小,并将同一类型相连的超采区合并处理,初步圈出不同类型地下水超采区边界(包括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计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参数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Ⅲ诱发问题法计算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参数①年均泉水流量衰减率

②年均地面沉降速率

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采用单指标法确定评价期初、末地下水水质的类别。③水质的类别绘制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图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地面沉降等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及其严重程度,绘制因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图。初步圈定超采边界Ⅲ在工作范围内,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诱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泉水流量衰减等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恶化问题的分布及其严重程度,并将相邻的同一类型(指同一类型环境地质问题)超采区合并处理,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绘制图件。综合考虑地下水开发利用实际情况、水文地质条件、超采区划分精度、基础资料的可靠性、评价期前地下水超采情况等因素,对边界进行调整和修正,确定超采区分布范围,并划分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超采区划分综合考虑地下水开发利用实际情况、水文地质条件、超采区划分精度、基础资料的可靠性、评价期前地下水超采情况等因素,对边界进行调整和修正,确定超采区分布范围,并划分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超采区划分提交成果附表9工作分区汇总表

.地下水水位(埋深)下降速率分区图地下水开采系数分区图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图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图

总则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评价内容:地下水超采区数量、面积与分布、地下水位动态、地下水超采量、地下水超采程度、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等。对省级人民政府已经批复的地下水超采区,应组织进行复核,对超采区变化趋势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一)地下水超采区数量、面积与分布1、逐一对各独立超采区的面积、分布、地下水类型、超采程度、超采区分级等情况进行描述。2、按地下水类型、超采程度、超采区分级分类统计各地市级行政区及全省的超采区数量和面积。3、统计全省超采区总数量、总面积及不同含水岩组超采区重叠面积。(二)地下水超采量1、计算各超采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已进行可开采量校核的,采用经审查的校核成果。2、统计各超采区实际开采量,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进行校核。3、统计地市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地下水年均超采量和累计超采量。(三)地下水位动态1、分析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动态变化的总体情况。2、分析地下水超采区中心水位或代表性水位动态变化,并计算其年均下降速率。3、统计不同类型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年最低水位(埋深)值和评价期内最大变幅。(四)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1、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确定其分布范围、面积及水质变化情况。2、地面沉降状况,确定评价期内年均地面沉降量和多年累计地面沉降量,统计沉降区面积。3、统计计算泉水流量年均衰减率。4、地面塌陷点个数,确定各塌陷点地理位置及塌陷岩土体积,分析塌陷点分布规律。5、地裂缝条数、长度、地表面撕裂宽度和深度,确定其地理位置,分析地裂缝分布规律。6、土地沙化及植被衰减情况。(五)地下水超采区复核1、对已经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省(区、市),应将本次划分的超采区与原超采区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超采区面积与分布、超采量、地下水水位动态、超采程度等的变化情况。2、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变化趋势。3、评估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提交成果附表10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1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2深层承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3裂隙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4岩溶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5超采区复核情况汇总表

总则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内,下列区域应划为禁采区:1、城市管网覆盖并能满足供水要求的地区;2、具备其它替代水源条件的地区;3、发生了严重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的区域;4、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保护区、重要文物保护区;5、其它需要禁采的区域。禁采区划分标准在地下水超采区内,除禁采区外的区域,应全部划为地下水限采区。限采区划分标准划出的禁采区与限采区只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需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生效。替代水源条件应参考已经批复或待批复的相关规划成果。

总则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从完善地下水监测站网、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管理的建议。完善监测强化监管严控新增取水优化布局,合理配置节水

总则

超采区分类分级与命名

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超采区划分与复核超采区评价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超采区治理对策措施成果要求主要内容文字报告封面格式

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第一章绪言第二章区域概况第三章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第四章地下水超采区评价与复核第五章地下水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第六章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建议

文字报告成果表附表1

省选用典型监测井信息汇总表附表2

省选用典型监测井年均水位(埋深)变化计算表附表3

省地下水开采系数计算表附表4

省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汇总表附表5

省地面沉降情况汇总表附表6

省名泉泉水流量汇总表附表7

省地面塌陷情况汇总表附表8

省地裂缝情况汇总表附表9

省工作分区汇总表(水位动态法)附表10

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1

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2

省岩溶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3

省裂隙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4

省深层承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附表15

省超采区复核情况汇总表附表16

省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统计表图件1

省评价期地下水埋深年均下降速率分区图图件2

省地下水开采系数分区图图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