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高压氧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高压氧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高压氧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
高压氧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压氧在儿科的临床应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压氧科万金娥

自1963年(〈柳叶刀〉)杂志报道了世界上首例由英国人Hutchinson应用高压氧成功抢救了出生2分钟的窒息新生儿后,医学界从此揭开高压氧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篇章。近年来,随着高压氧医学的不断发展,高压氧疗法在小儿科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胎儿、新生儿、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这个群体的许多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组织缺血、缺氧有关。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组织缺血、缺氧,促进机体康复。儿科基础知识

(一)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卵子与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为胎儿期,共280天(40周)。

新生儿期自小儿出生至出生后28天。

婴儿期出生28天后到满一周岁。

幼儿期满一周岁后至满3周岁。

学龄前期满3周岁到满7周岁。

学龄期7-12(女)或13(男)岁。(二)新生儿分类

足月儿胎龄37~42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者。

●过期产儿胎龄大于42周者。

●低出生体重儿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

2500g者。凡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婴幼儿高压氧治疗

适应证与禁忌证

◆新生儿适应证

1.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窒息(复苏后)、IE、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

2.新生儿预防性治疗如产程过长(总产程超过24小时)、脐带脱垂或绕颈、胎位不正、胎膜早破、以及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的患儿,均应常规的给予预防性的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的禁忌证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高压氧治疗和抢救,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措施,然而高压氧治疗也有其禁忌证,应注意选择应用。禁忌证

1、与成人禁忌证相同如内、外出血末控制者,气胸、肺空洞及肺大泡者,鼻窦炎及中耳炎。

2、小儿高热惊厥。

3、早产儿特别是32周以下的早产儿,体重小于2500克的低体重儿。

4、严重的肺部感染慎用。

5、妊娠早期(近年有人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高压氧有使致畸率增高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3-4个月内的孕妇高压氧治疗应取慎重态度)。高压氧治疗机理

◆HBO下可以提高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使脑血管的含氧量和脑组织中的储氧量显著增加,增加毛细血管间氧的有效弥散距离,迅速改善各脏器、组织的缺氧状态。

HBO下可以改善组织的有氧代谢,减少无氧酵解,使酸性有机物产生减少,能量生成增多,故可纠正组织酸中毒,挽救濒死的细胞。

HBO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HBO下可以改善心肌缺氧,心肌的收缩功能、控制心力衷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HBO下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

HBO可阻断因缺氧而产生自由基的途径,阻止自由基对神经系统的破坏,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系统结构的目的。高压氧对眼的毒性作用自五十年代起已引起广泛关注;高压氧的致畸作用;动物胎儿发育迟缓;染色体畸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高压氧的毒副作用

舱型的选择

多人舱(空气加压)

单人氧舱(氧气加压)

婴儿舱(氧气加压

)

(一)多人舱

即空气加压舱,可容纳多人治疗,其优点是护理比较方便,必要时还可进行其它治疗。其缺点是较易发生舱内交叉感染。吸氧可采用:

●一级面罩供氧:通过设备的简单改造(一级供氧面罩),既可在多人舱内保证对婴幼儿开放供氧,又不致增加舱内氧浓度。

●氧帐或头帐供氧:可以保证吸入的氧浓度,但帐内的CO2浓度要小心控制。

●较大患儿可用普通面罩吸氧。(二)单人氧舱

优点:

不用戴面罩,可使人体“浸泡”在高压氧中,不仅可以呼吸高压氧,而且可以通过皮肤、粘膜吸收部分氧。对有体表感染或伤口不愈合者尤佳。缺点:舱位狭窄,体位受限,限制陪护安全要求高危重病患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痰多病人护理比较困难。(三)婴儿舱

优点:婴儿舱主体由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监护。舱体轻巧,结构简单,操作易学。同样它也有“浸泡”的优点,保证吸高压氧的有效性。缺点:舱体狭小,不能陪护护理困难:危重、吐奶、哭闹、大小便无空调(冷热调节受限)长度限制(适合体长90cm以下)压力受限目前我国婴儿舱最大工作压力为0.2MPa。体会

治疗压力的选择

1.国外报导新生儿、婴幼儿高压氧治疗压力多为0.15~0.25MPa。2.国内婴幼儿高压氧治疗压力多选用0.15~0.2MPa。1991的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制定婴幼儿氧舱治疗压力也选用0.15~0.2MPa。3.婴幼儿氧舱目前国内有不少人选择0.12~0.16MPa治疗压力,分析认为新生儿及婴儿选用这样的治疗压力偏低。国内外大量临床报告也显示,婴幼儿使用0.15~0.2MPa压力治疗是安全的,因此这一治疗压力选择值得推广。

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推荐新生儿及婴幼儿治疗方案表

年龄治疗压力(绝对压)(MPa)加压时间(min)稳压时间(min)减压时间(min)

新生儿(1至28天)

0.1510~1520~3010~15

婴儿(28天至1岁)0.16~0.18153015

幼儿(1至3岁)

0.18~0.20

204020(三)治疗时间与疗程为尽量避免高压氧对眼的毒性作用,婴幼儿每次高压氧治疗吸氧时间宜选择不超过40min,1~2次/d,10次为一疗程。总疗程控制在40次以内为宜,但必要时(如治疗脑性瘫痪)总疗程亦可适当延长,此时最好也适当延长每个疗程之间的间歇期,并注意抗氧化剂的应用;同时加强对氧毒性作用的监督。

高压氧治疗儿科疾病中

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因婴幼儿不能提供主诉,高压氧对婴幼儿引起的毒副作用也较难于判断,所以一般主张新生儿及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使用的压力应略低于成人,吸氧时间也应适当缩短。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如果机体吸入高分压、高浓度、超过一定时限的氧气,氧会对机体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因此,对出生后婴幼儿治疗要严格掌握高压氧的压力、时间、氧浓度以及小儿的体质、病情、治疗反应等情况,尽量避免高压氧治疗的副作用发生。(三)、治疗方案要根据患儿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初次治疗、危重)、特殊患儿应制定特殊方案进行治疗,如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脑外伤恢复期等,一般治疗时间较长,10次为一个疗程,随着治疗疗程增多,每疗程间休息天数可适当延长,并嘱口服VitE、

VitC等抗氧化剂。(四)、入舱前准备很重要:带食物、水果、饮料(加压时咀嚼吞咽防气压伤);哭闹厉害给与镇静剂(短效如水和氯醛口服或灌肠,0.5ml/Kg);为防止孩子治疗时间久了哭闹烦躁影响吸氧,可让家长带一些动画书籍和图片等;准备尿壶、便器等。抽风、烦躁患儿可与临床医师商量将镇静剂如鲁米那钠(肌内注射:2mg/kg)等药物注射时间改在高压氧治疗前使用。(五)、主张用开放式面罩供氧,患儿省力易接受,疗效好。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特殊装置开放供氧。(六)、强调综合治疗,如脑瘫、高位截瘫、周围神经损伤、孤独症、抽动症、发育迟滞等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七)、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职责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幼儿不同于成人,吸高压氧时有什么不舒服,不会用语言表达。只能依靠操作者严密观察。治疗小儿患者更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治疗全程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新生儿、婴幼儿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前,应该换上全棉衣服和包被,给小儿解大小便或换好尿布,治疗前半小时喂奶或进食。在高压氧治疗期间预防小儿感冒,如遇不适应向专科医师反映。小儿在治疗后应细心观察其睡眠、饮食、大小便、精神、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