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JTS-133-3-2010关于发布《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 133-3-2010)的公告-PDF解密_第1页
(备份)JTS-133-3-2010关于发布《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 133-3-2010)的公告-PDF解密_第2页
(备份)JTS-133-3-2010关于发布《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 133-3-2010)的公告-PDF解密_第3页
(备份)JTS-133-3-2010关于发布《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 133-3-2010)的公告-PDF解密_第4页
(备份)JTS-133-3-2010关于发布《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 133-3-2010)的公告-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第18号2010,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第1.0.3条、第3.1.3条、第4.2.1条、第4.3.1条、第4.4.1条、第5.1.2第6.2.1条、第6.3.1条、第8.1.1条和第8.2.1条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制定说明本规范第1.0.3条、第3.1.3条、第4.2.1条、第4.3.1条、第4.4.1条、第5.1.2条、第6.2.1条、第6.3.1条、第8.1.1条和第8.2.1条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本规范共分9章和7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编写人员分工如下:附录D~附录E:李兴陆本规范于2010年1月19日通过部审,于2010年5月24日发布,自2010年9月1日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 2术语 3基本规定 3.2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3.3工程地质勘探 3.5室内试验与岩土分类 4航道整治工程地质勘察 4.1一般规定 4.2基建性疏浚工程地质勘察 4.3炸礁工程地质勘察 4.4整治筑坝工程和护滩工程地质勘察 4.5吹填工程地质勘察 5运河开挖工程地质勘察 5.1一般规定 5.2新线运河开挖工程地质勘察 5.3运河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 6护岸工程地质勘察 6.1一般规定 6.2坡式护岸工程地质勘察 6.3直立式和混合式护岸工程地质勘察 7航道标志工程地质勘察 8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 8.I不良地质 8.2特殊性岩土 9资料整理与成果报告 9.1资料分析与整理 9.2成果报告的编写 附录A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 附录B岩土试验项目 附录C岩土分类 2附录D陆域开挖、水下疏浚和炸礁工程的岩土施工分级 附录E膨胀土的判别标准 (48)附录G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附条文说明 (55) 11.0.2本规范适用于内河航道中的航道整治工程及渠化枢纽上下游航道整治工程、运河1.0.3航道工程在设计和施工前必须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航道工程地质勘察应按工程1.0.4航道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133—3—2010)22.0.1工程地质勘察engineerin件评价的全过程。2.0.2工程地质调查engineeringg术文件的工作。2.0.3工程地质测绘engineeringgeologicalmapping绘制相应工程地质图件的工作。2.0.5原位测试in-situtests2.0.6流砂quicksand2.0.7河床表面打印printingofbedsurface采用可塑物制成的探测器拓印河床表面,从而判断河床表2.0.8整治筑坝工程trainingworks3基本规定34距应为图上的3~5cm。3.2.7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 3基本规定56压试验等原位测试的方法,可根据附录A所规定的适用条3.4.2原位测试项目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场地岩土特性选定,并在勘察大纲中予以规定。常用的原位测试项目可参照附录A中第A.0.2条的规定执行。3.4.3原位测试点的布置对场地土层应具有控制性和代表性,并应避开地下隐蔽工程,3.5.1室内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需要确定,并在勘察大纲中予以规定。未作具体规定时可参照附录B的要求执行。3.5.1.2岩土力学性质试验应选择与实际需要相符的试验方法。3.5.2岩土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3.5.2.1航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岩土分类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3.5.2.3航道工程中涉及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时,床沙的分类应按表3.5.2执行,并应通过室内试验提供指定部位的床沙颗粒级配资料。卵石74.2.3.2勘察范围应包括疏浚区上下游各500m、两侧各200m区域。当疏浚可能影8试验钻孔的要求应符合表4.2.3的规定。钻孔类别岩土样类别宜为1~1.5m4.2.3.5勘探线宜沿疏浚区域长轴方向中心线布置1条,勘探点间距宜取400~样方法应符合第4.2.3.4款和第4.2.3.5款的规定。4.2.4.5勘探线、勘探点应布设在水深地形图上。初次进行的基建性疏浚工程,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2.4确定;已有部分勘察资料的地区,勘察线、勘探点间距可适当扩大。工程地区复杂程度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间距(m)山区河流复杂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单一复杂大型潮汐河口复杂岩土性质单一 4航道整治工程地质勘察9(2)工程范围大、地形起伏大且岩面上有覆盖层或岩石节理特别复杂的陆上炸礁4.3.4.3勘察方法应满足第4.3.3.4陆上炸礁 (2)施工区地质条件复杂,已有勘察成果不能满足编制爆破设计书要求的。4.3.5.2勘察范围与内容应根据尚存在的地质问题以及爆破设计的具体需要确定。4.3.5.3勘察方法应满足第4.3.3.4款的要求。4.4整治筑坝工程和护滩工程地质勘察4.4.1整治筑坝工程和护滩工程地质勘察应查明筑坝、护滩区域和设计航道浅区岩土的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力学特性。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应重点查明在坝基区域有无影响坝体4.4.2.1下列整治筑坝工程应分别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1)在大型平原河流及其潮汐河口实施的规模和范围大的筑坝或护滩工程;(2)筑坝区和航道浅区存在不良地质或特殊性岩4.4.2.2对地质条件不复杂的中等规模的整治筑坝工程或护滩工程可将可行性研究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合并进行。4.4.3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4.4.3.1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初步查明拟筑坝或护滩河段的工程地质条4.4.3.2工程地质调查应符合第3.2节的有关规定。4.4.3.4勘察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1)初步查明建筑物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建筑物底部及根部的岩(3)初步查明设计航道内河床物质组成及级配。(1)采用勘探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2)筑坝区的钻孔深度满足验算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沉降量的要求,航道浅区的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航槽底高程以下2~3m;钻孔取样以能判明床面下地层分层界面及各自4.4.3.6勘探孔的布置应符合表4.4.3-1的规定。其中控制性钻孔应不少于钻孔总数的1/2,且每个地貌单元不得少于1个。每道丁坝、顺坝和护滩带不少于1个,每道锁坝不少于2个,河航道浅区沿航道纵向布置1~3个勘探点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133—3—2010)整治筑坝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内容及要求1.粉土、砂性土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碎石土层应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3.软土层宜进行静力触探或十字板剪切1.粘性土应进行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密度测试;航道浅区1.砂性土或硬粘土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砂性土应进行颗粒级配、天然重度、相对密度测试;3.覆盖层有粘性土,应进行常规物理力学以物探方法;的布置,并应符合表4.4.4-1的规定。丁坝、顺坝、护滩带航道浅区 4.4.4.6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内容及要求应符合表4.4.4-2的规定。1.粉土、砂性土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碎石土层应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3.软土层宜进行静力触探或十字板剪切1.粘性土应进行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密度测试;航道浅区1.砂性土或硬粘土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砂性土应进行颗粒分析、天然重度、相对密度测试;4.4.5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4.4.5.1设计变更导致原勘察成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4.4.5.2勘察范围、内容及方法应根据设计调整情况或前阶4.5.1吹填工程地质勘察应查明取土区和吹填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取土区可用层的4.5.2勘察阶段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4.5.2.2工程规模较小、地质条件简单,或曾进行过类似吹填工程且地质条件相似的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可根据需要进行。4.5.3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4.5.3.1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初步查明拟选取土区的土层性状、分布和吹填区的工程地质条件。4.5.3.3勘察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1)初步查明取土区土层性质、可用层的分布和储量以及开采条件;地下水情况。4.5.3.4勘察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1)工程地质调查的范围、内容及方法符合第3.2节的有关规定;(2)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采用1:2000~1:5000;(3)取土区采用钻孔结合河床质采样器取样合坑探或物探等方法;(4)取样孔和测试孔总数占钻探点总量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不少于1个;(5)钻孔深度在取土深度以下2~3m,吹填区达到主要持力层;(6)钻孔中分层取样,主要土层取样不少于3件;(7)采取原状土样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的有关规定,砂土类采取扰动样。4.5.3.5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探线、勘探点及取样间距应按表4.5.3-1的规定布置。工程地区取土区吹填区围埝泄水口排水沟4.5.3.6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内容及要求应符合表4.5.3-2的规定。取土区1.砂土、硬质粘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各分层代表性土样均需进行颗粒分析和吹填区、围埝、泄水口和排水沟1.砂土、硬质粘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碎石土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原状土进行常规物理力学试验;扰动土样4.5.4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4.5.4.1勘察范围应满足下列要求:(1)覆盖已选定的各个取土区;4.5.4.2勘察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1)查明取土区的土层性质、可用层的分地下水情况。4.5.4.3勘察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1)取土区和吹填区的工程地质勘察,采取钻探结合原位测试的方法。当取土区范 (3)取样孔和测试孔总数占钻探点总量的1/4~1/2,且于每个地貌单元不少于一个;工程地区取土区吹填区围埝泄水口每个泄水口1~3孔排水沟4.5.5.2勘察方法应符合第4.5.4.3款的规定。5.2.1.3工程地质调查内容和方法应符合第3.2节的有关规定。 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复杂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岩土性质单一(1)一般性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开挖河底高程以下1~3m,控制性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开挖底高程以下不小于5m,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地段适当加深至沉降稳定验算影响5.2.2.7室内试验应符合第3.5节的有关规定。试验项目应根据工程特性及岩土层(3)对岩溶地区采用综合勘察方法,增加勘探点密度和深度,加强水文地质勘察勘探点间距(m)复杂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岩土性质单一5.2.3.8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应按第5.2.2.6款和第5.2.2.7款的规定执行。5运河开挖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岩土性质单一5.2.4.7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应按第5.2.2.6款和第5.2.2.7款的有关规定执行。5.3.2.3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第5.2节的有关规定5.3.3.3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第5.2节的有关规定浸润线和水位升降特征、岸线崩塌的形式与原因,年际年内崩退率及曾采取过的防护(3)了解岸线内侧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位以及后方有无影响地下水位的积水幽 (1)在岸顶沿岸线布置1条纵向勘探线,勘探点间距为1000~2000m,长度不足(3)岩土取样按表6.2.3执行。做十字板剪切试验6.2.3.5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应符合第3.4节和第3.5节的有关规定。(1)在岸顶沿岸线布置1条纵向勘探线,勘探点间距为500~1000m,长度不足500m6.3.3.2勘察内容应符合第6.2.(1)在岸顶沿岸线布置1条纵向勘探线,勘探点间距顺岸向不大于500m,护岸长度6.3.3.5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应分别符合第3.4节和第3.5节的有关规定。 6护岸工程地质勘察 直立式和混合式护岸工程勘探线、勘探点布置要求表6.3.4-1岩土层复杂岩土层复杂纵向勘探线1条2条直立式和混合式护岸工程勘探点深度要求表6.3.4-2建筑物或工程类别一般性勘探点深度6.3.5.2勘察范围、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第6.3.4条的有关规定执行。(1)工程地质调查按第3.2节的规定进行; 10~15m,遇基岩钻透强风化层10m,遇基岩钻透强风化层(1)对于砂性土层和碎石土层进行的原位测试,钻探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或圆锥动(2)室内试验以室内常规物理力学试验为主。7.0.6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7.0.6.1发生标志易位或增加标志等设计变更时,应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7.0.6.2勘察方法应符合第7.0.5.4款的规定。8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8.1.2.3泥石流的勘察方法和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8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 探点总数的1/2; 附录F的规定。 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133—3—2010)附录A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常用的原位测试项目表A.0.2筑坝吹填护岸十+十++十十++++++++十+++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十+十附录B岩土试验项目坚硬程度坚硬岩软岩极软岩化程度可按表C.1.1-2和表C.1.1-3划分。风化程度N未风化Vp—岩体纵波速;体Vp之比;ls(so)—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K;—点荷载风化折减系数,标明贯入度;代表性的拍彩色照片微风化中等风化出现少量次生矿物;岩体裂隙较发育,沿裂隙面风化较明显,岩体完的块体。手锤不易击碎,开挖需爆附录C岩土分类风化程度标贯N强风化色铁锰质渲染。大部分矿物严重育,可将岩体切割成2~30cm的全风化风化较轻的岩块或球块。已具有后强度降低。锹镐可挖,干钻可(3)软化系数大于0.75为不软化岩石。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133—3—2010)N Kyp—波速风化折减系N值要标明贯人度;中风化岩标准贯入击数N值要标明贯入度;强风化构类型结构体结构面发育情况可能发生的结构巨块状岩浆岩巨块状于1.5m,一般为1~2组,局部滑动或坍塌结构一般为2~3组,有少量分构类型可能发生的结构结构育,结构面间距0.25~蔡体强度很低,并受塑性体,稳定性很差易发生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结构土,形成无序小块和碎屑完整性遭极大破坏,体介质易发生规模较大的岩体失好的较好的较差的差的极差的单层厚度h(m)厚度分类巨厚层厚层中厚层薄层化带。岩体按风化程度可分为未风化带、微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和全风完整性指数K,基本质量级别IⅡⅢ坚硬岩,岩体破碎;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破碎;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V式中BQ——岩体基本质量指标;f;——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f,>90K,+30和f,代入计算BQ值;C.2土的分类C.2.4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根据颗粒级配及形状可按表C.2.4-1作进一步分类。碎石土的密实度可用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试成因分布地区地区不均密实度常处于松散或砂或粘性土,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中石、卵石土分布于河流中、上游且常有粘土夹层及透层厚度较稳定于岩岸滨海地带。粘性土“千层饼”状间层构造复合型上成因的土相混形成常见者为砂混淤泥以淤泥质土为准表C.2.4-1圆形、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卵石圆形、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圆砾圆形、亚圆形为主角砾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133—3—2010)碎石土密实度按Na.s分类表C.2.4-2密实度稍密中密碎石土密实度按N₂分类中密触。或只有部分骨架颗粒连续接动,井壁一般较稳定中密凹面形状杆稍有跳动,孔壁易坍塌细砂中砂C.2.6砂土颗粒组成特征应根据土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确定,其确定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C,不均匀系数,表示级配曲线分布范围的宽窄;粒质量的60%;粒质量的10%。d——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某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为总土粒质量的30%;密实度稍密中密极密实C.2.8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中密塑性指数I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值或锥沉量按表C.2.11-2或表C.2.11-3确定。液性指数I,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值确定粘性土的天然状态表C.2.11-2天然状态软中等硬锥沉量h(mm)天然状态软中等硬于1.0的粘性土应定名为淤泥性土。淤泥性土可按表C.2.12分类。含水率w(%)w——天然含水率(%);Yp——水的重度(kN/m³)。C.2.14粘性土当有机质含量达到5%时应定名为有机质土。已变为土状的最终产物。根据其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可按表C.2.18分类。附录C岩土分类大于2mm颗粒含量(%)岩土施工级别土石类别钻1m所需时间爆破1m³所需炮眼长度(m)一字合金钻头净钻时间(min)头净钻时间(min)I松土以下树根的泥炭土 用铁锹挖,脚蹬一下到Ⅱ普通土的黄土、含有30mm以上的树挖,以脚蹬锹需连蹬数次Ⅲ硬土 能用锹挖软石 7以内以内以内大锤开挖,部分用爆破法V次坚石以内以上以上以上以上附录D陆域开挖、水下疏浚和炸礁工程的岩土施工分级水下疏浚岩土施工分类表D.0.2-1有机质土及泥炭浮泥d>0.075mm颗粒大于总质量50%,p≤d>0.075mm颗粒大于总质量50%,lp粉砂细砂中砂粗砂角砾圆砾碎石卵石软质岩石w—天然含水量(%);M—粘粒含量(%);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133-3-2010)岩土类别级别贯入度eγ附着力C0能相差很大,并存在气体1无中等强>2523软4中等5硬6砂类土7极容易将12mm钢筋插入土中满足Cu>5,Cc=1~3为良好级配的砂(SW)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为不良级配的砂(SP)8较容易将12mm钢筋插入土中9中密12mm钢筋打入土中用2~3kg重锤可将12mm钢碎石类土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质量的充填物包裹大部分骨架颗粒,且呈疏松状态或可塑状态满足Cu>5,Cc=1~3为良好级配的砾石(FW)的为不良级配的砾石(FP)中密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质量的充填物呈紧密状态或坚硬状态岩石类弱锹稿可挖掘(8)自由膨胀率一般大于40%;AA粉砂细砂圆砾泥炭角砾贝壳卵石珊瑚屑附录F常用图例岩的图例表F.0.1-2角砾岩砂岩泥岩片麻岩片岩板岩白云岩大理岩闪长岩中等风化强风化羊安山岩羊玄武岩勘探工程图例应符合表F.0.2的规定。F.0.3地质构造和其他图例应符合表F.0.3的规定。表F.0.3人40°背斜轴线阶地界线正断层泉(下降)33向斜轴线泉(上升)附录G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主要起草人:蔡大富(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春平(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王炳奇(广东省航道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瑞庆(长江航道局)李元生(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兴陆(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贺武鸣(长江航道测量中心)徐春明(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谭志平(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校人员名单:胡明(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李德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吴敦龙(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周冠伦(长江航道局)蔡大富(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春平(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王炳奇(广东省航道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蓓蓓(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管理组人员名单:王春平(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蔡大富(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元生(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航道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2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3.3工程地质勘探 3.5室内试验与岩土分类 4航道整治工程地质勘察 4.1一般规定 4.2基建性疏浚工程地质勘察 4.3炸礁工程地质勘察 4.4整治筑坝工程和护滩工程地质勘察 4.5吹填工程地质勘察 5运河开挖工程地质勘察 5.1一般规定 5.2新线运河开挖工程地质勘察 5.3运河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 6护岸工程地质勘察 6.1一般规定 6.2坡式护岸工程地质勘察 6.3直立式和混合式护岸工程地质勘察 7航道标志工程地质勘察 8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 8.1不良地质 8.2特殊性岩土 9资料整理与成果报告 9.1资料分析与整理 9.2成果报告的编写 附录D陆域开挖、水下疏浚和炸礁工程的岩土施工分级 (70)条文说明1.0.2本条所指内河航道包括潮汐河口航道。由于渠化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在《渠化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1)中已作明确规定,所以本规范不对航道工程中的渠化工程地质勘察另作规定。但因本规范对航道整治工程方面的勘察规定更为全面,故本条所指航道整治工程包括渠化工程中的上下游滩险段的航道整治工程。1.0.3航道工程在以往的建设工作中,曾因地质勘察工作相对薄弱而出现过某些问题,3.3.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