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295-1995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1页
JT-T-295-1995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2页
JT-T-295-1995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3页
JT-T-295-1995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4页
JT-T-295-1995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前言 2引用标准 2 66液压元件 7 附录A(提示的附录)我国与有关国家(组织)起重机常用钢铁材料对照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Repairingtechniquerulesforthequaysidecon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GB986-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1031-8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1300-77焊接用钢丝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GB/T15361-94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技术条件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JT5014-83港口装卸机械通用件专用件与底盘JT5014.2—83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修理技术要求JT5022-86港口起重机轨道安装技术条件JT5027-89港口起重机用钢丝绳使用技术条件23.3我国与有关国家(组织)起重机常用钢铁材料对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4专用零部件4.1钢丝绳4.1.1钢丝绳的报废(更新)必须符合GB597绳直径与设计不符时,首先应保证与设计有相等的总破断拉力,而直径的上、下差不20mm以下时为1mm;直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为1.50mm。4.2卷筒4.2.2当卷简绳槽磨损量超过6mm或钢丝绳在工作中经常跳槽而不能有秩序的排列时,应重新车槽,但应保证加工后的卷简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的80%。起升机构的两卷筒绳槽底部直径差应不大4.2.3对出现单个气孔或砂眼的卷筒,当气孔或砂眼的直径小于6mm,深度小于该处壁厚名义尺寸20%且绝对值不超过4mm,在100mm长度上(任意方向)不超过一处,在卷简全部工作面上的总数小于4434.3.3滑轮槽底半径的磨损量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5%或滑轮槽壁厚磨损达设计壁厚的20%时,必须4.4.4轮缘厚度磨损量超过设计厚度的40%或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超过设计厚度20%时,必须更换。 34.4.5轮缘折断或其他缺陷的面积大于3cm²,深度超过设计壁厚的30%且多于3处时,必须更换。4.4.9车轮踏面对基准线的圆跳动公差值应符合GB1184中9级精度。4.6.2制动摩擦面产生拉沟、磨痕深度大于1.50mm时,应重新加工。加工后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1031中Ra3.2μm,表面硬度不得低于HRC40~45,在2mm深处的4.6.3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大于设计厚度的30%时,必须更换。4.6.4修复的制动轮,其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公差值—-裂纹;——齿厚磨损量达设计齿厚的25%;——用于起升机构的齿轮超过设计齿厚的15%;—-用于其它机构的齿轮超过设计齿厚的20%;-—渗碳齿轮的渗碳层超过设计层厚的80%。—齿轮裂纹;——齿面点蚀面积达接触面积的30%。4——蜗杆或蜗轮齿厚磨损量超过设计齿厚的15%;——蜗轮齿面点蚀面积达接触面积的30%;--蜗杆或蜗轮出现裂纹。4.10.1箱体和箱盖出现裂纹应进行焊补修复或更换。修复或更换的箱体和箱盖合环或转动圈边缘损伤;径向间隙增大(滚珠轴承大于0.02mm,滚柱轴承大于0.25mm)等都必须更换。4.10.4装配修复或更换的圆柱齿轮,其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不少于50%~60%,沿齿高方向不少于40%~45%。4.10.5圆柱齿轮减速器箱体中轴承孔中心距极限偏差±f.4.10.8装配修复或更换的圆锥齿轮,其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不少于35%~65%,沿齿高方向不少于40%~70%。9级和10级4.10.12修复的蜗杆副经跑合运转300~600h后,必须更换设计规定的润滑油。以后每隔2000~4000h最长不得超过12~18个月应及时更换设计规定的润滑油。4.10.13修复的蜗杆减速器轴承座孔中心线与分合面的不重合度不得大于0.02mm,轴承座孔中心线5123456789模数(mm)3334446688齿轮外径(mm)位移量△y(mm)4.11.1.4两个半联轴器的相对端面圆跳动量和相对径向圆跳动量不得超过表4中规定的数值。64.11.2.3两个半联轴器轴线相对径向位移量不得超过表5中规定的数值;相对角位移量A4.11.2.4两个半联轴器的相对端面圆跳动和相对径向圆跳动量应小于表4中的规定数值。4.12制动器——制动带或制动瓦磨擦垫片厚度磨损量达设计厚度的40%(铆接)或达设计厚度的50%(胶接);——销轴或轴孔的磨损达设计直径的1%,圆度达0.20mm。4.12.3修复或更换件安装后,制动带与制动轮接触面积不得小于制动带工作面积的75%,各铰点应4.12.4制动瓦轴线与制动轮轴线的同轴度应小于3mm,平行度应小于制动轮宽度的1/1000。的间隙为0.50~1mm;制动时,制动衬垫与制动盘接触面积不得小于80%;制动衬垫中心线应通过制动盘中心,偏差不得大于2mm,制动衬垫外缘不可超过制动盘外缘,应端面圆跳动不得大于0.15mm。粗糙度对配合表面应达到GB1031中Ral.6μm,对表6轴承径向游隙极限数值7 8配流盘与缸体端面之间(轴向)6.1.7柱塞与其相配合的孔磨损后,其间隙超过表7所列的规定值15%时,应重做6.1.8变量控制阀的阀芯与阀孔的配合间隙为0.01~0.03mm,其配合间隙因磨损增大15%时,应重6.2液压缸--内泄漏;6.2.2修复或更换的缸体内孔的圆度、圆柱度、直线度应不大于0.02mm/m,后其表面粗精度应达到GB1031中Ra0.8μm或的同轴度应不大于0.03mm,配合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1031中Ra3.2μm。6.2.5液压缸的配合间隙见表8。6注:最小间隙值为正常配合值,最大间隙值6.3.2液压控制阀的滑阀芯与阀孔的修理配合间隙见表9。 9表9滑阀芯与阀孔配合间隙值6.3.3修复或更换的压力控制阀滑阀芯与阀孔的圆度、圆柱度应不大于0.005mm,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1031中Ra0.4μm,滑阀芯各轴颈的同轴度应不大于0.005mm,阀体阶梯孔同轴度应不大于0.005mm。应不大于0.005mm,滑阀芯与阀孔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1031中Ra0.2μm。度应不大于0.005mm,滑阀芯凸肩表面和阀孔内圆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1031中Ra0.2μm。6.5液压系统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性能试验。液压系统的耐压试验当额定压力P≤7MPa时7.1钢结构件形状及位置允许偏差按表10规定,不符合表10中规定的应修复或更换。‘表10基本焊接结构件形状及位置允许偏差mm1||L2LL3CCHHC4(此值在筋板或节点处测量)5(f值在筋板处测量)(f值在筋板处测量)6每B每B(△H在筋板处测量)7b)筋板(隔板)对箱形梁(工字梁)8圆简加TD国简对接δ为圆筒壁厚9ff用1m平尺检查,f₁≤3 ——δ>40mm,在任何温度下均需预热150℃~200℃,焊后保温缓冷。1超声波或X射线检查(对接焊缝)2超声波或X射线检查(对接焊缝)37.10重要焊缝的探伤检验评定等级必须达到GB3323中规定的Ⅱ级和GB11345中规定的I级。7.14结构件修复或更换后的表面涂装应符合GB/T15361的规定。—电刷与刷握之间的间隙大于0.20mm,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电动机各相绕组对机壳和各相间的绝缘电阻出现定子绝缘电阻小于0.50MD,转子绝缘电阻—电动机的振幅大于表12中的数值;表12电动机振幅允许值电动机同步转速(r/min)振幅允许值(mm)℃电阻法电阻法法电阻法电阻法电机部位鼠笼式 一 100kW以下2468表15换向器火花等级电刷下的火花程度电刷边缘仅小部分有微弱的点状火花或有非放电性的红色小火花电制边缘大部分或全部有2电刷边缘全部或大部分有损坏3电刷的整个边缘有强烈的飞出电刷将被烧焦或损坏只允许在直接启表16电动机温升控制数据℃电阻法电阻法电阻法电阻法电阻法电机部位电枫绕组 注:环境温度为40℃转子的轴向审动量应小于5mm;电动机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气隙小于3mm时,气隙误差不超过10%,气隙大于或等于3mm时,气隙误差不超过5%;1电阻法R₁g=R₁/Kg温度差一t5注;t₂—-前一次测量温度表21变压器线圈绝缘电阻允许值08532118.3.4变压器的铁芯、铁轭螺杆及夹件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初始值的50%。无初始值且线圈温度为20℃,电压在3~6kV,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00MQ;电压在0.4kV以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90MΩ。尚可使用绝缘已发脆,色泽较暗,手按时有轻微的裂不能使用—绕组的直流电阻,相间差别应小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应小于三相平均值的2%;—变压器在10~30℃时的吸收比应不低于1.30;---传动机构动作不灵活,阀和阀的密封面变形或产生裂纹;8.4.2高压断路器主回路导电部分绝缘电阻必须大于6MQ;低压回路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0MQ。—绝缘电阻值小于6MΩ。——触头接触面积小于80%或三相触头不同时接触的距离差大于0.50mm;——主触头不能同时接触,其先后距离差大于0.50mm,接触后相对错位大于1mm,断电后主触头8.5.4低压电器修复后应符合JT5014.2的有关规定。8.6电缆——电缆护套厚度磨损或腐蚀量大于设计厚度的1/3; 护套孔洞或蚕食伤痕的厚度大于设计厚度的3/5;—护套裂纹深度大于设计厚度的3/10或护套弯曲时裂纹继续扩展;——电缆变形部位直径与设计直径相差大于20%。8.6.3重包高压动力电缆头应符合表23的要求。表23高压动力电缆头缠包要求1b)中间接头,要求线芯与连接管连接良好。运行中接头处电阻不大于电缆234 ——绝缘电阻值小于0.50MΩ; 8.7.4PLC检修时间以6~12个月一次为宜,具体内容见表24规定。检修项日1内电压变化范围:2环境温度(盘内)环境湿度(盘内)35%~85%RH不结露目视3标准内以各输入输出单元规格为准4电气寿命:阻性负载30万次55年(25℃)9.1.1卷简理论中心线与实际中心线在安装时的偏差值应符合GB/T15361的规定。9.1.2卷简两端孔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偏差:当卷简长度L≤1m时为0.30mm,当卷筒长度L>1m时9.1.3滑轮端面对支承架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2mm。9.2.2机构装配与安装要求应符合9.1.1~9.1.8规定。9.4.1同一车架的两个车轮踏面中心相对车架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mm,见图3。9.4.2同一行走台车同位差δ(图4所示)不得大于表25的规定。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