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PAGE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项目建议书二○一一年十一月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2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1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4项目主要内容 91.5技术经济指标 11第二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122.1区域现状评价 122.2区域交通发展状况 162.3.建设条件 172.4项目地质水文评价 18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203.1概述 203.2交通流量调查结果 203.3交通量现状及预测 22第四章技术标准 244.1采用的技术标准 244.2通行能力分析 244.3技术标准 25第五章建设方案 285.1概述 285.2设计依据 285.3道路建设方案 285.5附属工程 31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66.1投资估算依据 366.2投资估算 376.3资金筹措 37第七章经济评价 407.1概述 407.2国民经济评价原则和依据 407.3经济费用调整 427.4经济效益计算 437.5经济盈利能力分析 45第八章结论和建议 488.1结论 488.2建议 48PAGE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贺州大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2项目承办单位简介贺州大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是2009年经贺州市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的主要职责: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融资建设、经营和授权管理;房地产开发;资本经营。目前,公司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规范财务管理、采购管理、投资管理,使公司逐步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健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1.3.1项目提出的背景平桂管理区位于广西的东北部、贺州市的中部,距贺州市城区中心仅6公里(有公交车通达)。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管辖西湾街道、黄田镇、鹅塘镇、沙田镇、公会镇、大平瑶族乡、水口镇、望高镇、羊头镇共9个乡镇(街道),124个行政村(社区)、1246个自然村(屯、寨)、2468个村民小组,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总人口41.5万,汉族人口占96.9%;农业人口36万,占总人口的86.7%。1、平桂管理区发展思路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发挥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城市辐射,面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努力打造六大经济板块。一是倾力打造贺州市工业发展的龙头和示范基地。把平桂管理区建设成为贺州工业的一个主导力量,贺州工业发展的示范区。二是倾力打造贺州市新城区示范样板。邀请国内城市规划著名专家和学者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使新建城区20年不落后,而且人文素质有较大提高。三是倾力打造贺州市通道经济新亮点。依托桂梧、广贺、永贺等高速公路,以及洛湛铁路、贵广快速铁路等五大交通通道,强势推进一、二、三产业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及小城镇建设。四是倾力打造贺州市区域物流中心。依靠大通道出口以及望高火车货运站和黄田火车客运站的优势和贺州市商品集散地的基础,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社会化、企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五是倾力打造贺州市旅游产业金牌名片。整合资源,整合优势,推出乡村游、土瑶风情游、古老民居游等特色旅游,打响贺州旅游品牌。六是倾力打造贺州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重要基地。以产地标识、商标注册、标准化生产、质量认识等为手段,使我区富有传统特色的农产品如“芳林马蹄”、“公会晒烟”、“大平腐竹”、“栗木莲藕”、“旺高旺牌食用油”成为精品和品牌。2、城市建设发展快速近年来,平桂管理区的各项事业均获得了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均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初步统计出来的数据看,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亿元(其中工业25.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29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57:21。财政收入1.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5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9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0元。目前,平桂管理区重点建设4个超10亿元的工业支柱产业:飞碟公司、永德利机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源稀土公司、宁贺矿业、林氏矿业、志大矿业、永丰锰业等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科隆粉体、巨东粉体、英格瓷粉体、太迪粉体、寿光精细化工、旭光化工、梅林化工等重钙粉体企业;西湾水泥、黄田陶瓷产业等建材业企业;嘉宝食品、鑫隆食品、大成食品、绿泉食品等特色食品加工企业,为平桂管理区打下扎实的工业产业基础。贺州市润大科技公司20条刻录光盘生产线以及西湾工业区(南、北片)加工基地等项目被列入2009年贺州市统筹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更加加快了平桂管理区工业建设的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的进展。以平桂大道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断提高,旧城改造成效突出,城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路不平、渠不通、灯不亮”的落后状况;目前城区建城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3万人。随着已建成通车的平(乐)钟(山)高速公路、洛(阳)湛(江)铁路,在建的广(州)贺(州)高速公路以及已规划即将建设的贵(阳)广(州)快速铁路和永(州)贺(州)高速公路等一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平桂管理区作为我国东西部联络的重要枢纽,其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大大促进平桂管理区经济的提速发展,也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根据《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分区规划》,至2030年规划期末,城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9.2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1.5万人;城区近期建设重点:将平桂管理区作为完整城市片区进行统一规划,以西湾大道为开发建设轴线,以即将建设的行政中心起步区为起点,逐步向北发展,成片发展,开发一片,成熟一片,形成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本项目所在沙洲区位于富江南岸天堂岭东侧,西湾寨周边用地,自然环境良好,景色秀丽,紧邻即将建设的行政中心,可成为城市功能组团的有力补充,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着力打造出“融合山、水、城于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活力之城”。因此,平桂管理区政府提出了加快平桂新城建设步伐的要求。3、平桂管理区的城市建设规划平桂新城位于平桂管理区南面沙洲片区,与贺州市区相邻,成为接受贺州市政治影响和经济辐射的前沿地区;同时通过对区内路网的建设,可改善平桂管理区与市区的交通联系,为城区后续的开发带来便利。项目的建设可促进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行政及商业公共设施初具规模,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改善。根据《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分体规划》(2009~2030年),把平桂新城建设为城市发展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形成体现矿区文化,展现西湾矿务局的发展历程的城市地标,提升城市的形象。结合城市总体布局和水系综合规划,围绕江景打造城市形象,并通过设置标志性特色滨水带、滨水居住区、原生态景观绿地,使之成为城市的门户景观,也充分体现山水城市的独特魅力。结合城市改造和新城建设,提升和完善城市环境与功能,形成环境优美、生活舒适、配套齐全,办公、商务、商业、居住相结合的城市副中心,带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新区的快速形成,有利于对外展现城市的实力,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1.3.1项目的必要性1、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平桂管理区在努力形成一个能促进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市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的同时,城市经济发展对加强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和重要,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即是发展环境的竞争,良好的城市氛围,便捷快速的城市交通将为某提供最基本的经济建设平台。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生活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更富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2、拟建道路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改善程度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征集土地、拆迁房屋、造成建设区人口动迁,劳动力重新安置等社会问题。对农村居民而言,由于道路建设占用一定农田、菜地等耕地,由此会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且对农民的劳作带来不便。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在规划区范围内所有耕地均将变成城区,农民也将从务农为主转变成服务、务工、务商为主,故由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从长远来看,道路的建设有利于提供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推进平桂管理区的城市化进程。拟建工程投入运营后,将改善城区的交通条件,加速该区域的社会发展。由于交通的便利和对外联系的加强,将带动影响区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亦将提高平桂管理区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活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通讯等事业的发展,这将最终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3、是提升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的城市品位、改善平桂管理区形象的需要项目建设将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具有生态效应的标志性景观,塑造水体和城市水乳交融的关系。本项目结合富江截弯取直工程建设,在建设中尽量保留富江改道后留下的水体,充分发挥滨水地区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把平桂新城建设为城市发展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形成体现矿区文化,展现西湾矿务局的发展历程的城市地标,提升城市的形象。重建了富江与城市水乳交融的关系,围绕江景打造标志性的城市形象;设计中遵循“融合山、水、城于一体的活力之城”的总体理念,结合自然,尽量保留原生态的环境与植被,形成特色的景观带,体现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的融合。本项目紧邻即将建设的行政中心,可成为城市功能组团的有力补充,通过对平桂新城一带的开发建设,把平桂新城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集行政、文化、商业、商务、居住、体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质量、高品位的新城市中心;其建筑风格将突出城市新区的现代气息,并结合平桂管理区的地方特色,创造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城市空间,并着重考虑交通、环境、绿化、亮化、美化及景观效果;创造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因此,项目建成后必将提高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的城市质量和品位,成为平桂管理区对外开放的窗口。4、拟建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改善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环境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道路营运期将使道路沿线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应大力整治噪声污染,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道路交通空气污染主要为扬尘和汽车尾气。本工程道路建设后,将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减少扬尘。道路建成后,应设立监测点,禁止排污严重的车辆上路;道路两侧植树绿化。工程建成后,将为当地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为平桂管理区以及贺州市的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4项目主要内容1、道路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西至希望大道东侧,东至贺望路,中间途径电厂路、东安山东路等市政道路,道路全长2046米。工程按当地道路规划坐标控制中线,局部根据实际地形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调整。2、道路等级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40米计算行车速度:40km/h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道路横断面型式:三幅路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30年3、道路断面西湾大道道路宽40米,机动车道路16米;人非混行道宽2×4米,两侧绿化为2×8米。道路车行道拱采用1.5%横坡的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人行道采用2%向内坡。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该项目估算建设总投资为5026.0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4230.71万元;工程其它费用423.07万元;预备费372.30万元。本项目资金来源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5、环境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将产生一定的噪声、粉尘污染、大气污染,需要在施工和运营阶段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可能的环境损害。施工期的生产及生活废水应尽量通过明渠排入附近的污水沟渠或管线。本项目主要沿原有线位实施,对土地环境影响不大。本工程实施后,应进行道路绿化,以降低噪声和减小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1.5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道路指标1道路长度米20462红线宽度米403设计时速公里/时40二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5026.082经济内部收益率%7.973经济净现值(i=7%)万元321.504投资回收期年11.93第二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区域现状评价2.1.1平桂管理区简介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于2007年9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行使县(区)级管理职能的新区。管辖西湾街道、鹅塘镇、黄田镇、沙田镇、公会镇、大平瑶族乡、水口镇、望高镇、羊头镇等九个乡镇(街道),地域面积2022平方公里,人口约41.5万人。平桂管理区的成立,对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平桂管理区地处我国南方的西部各省区向东联系的陆路的交通要道上,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自治区“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战略目标和市委“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农业稳市,实现四大突破”的战略要求以及管理区党工委科学发展“6+6”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放合作、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突出抓好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引进与应用“四个优先发展”,重点抓好城镇化建设、投资项目、节能减排、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等工作。努力把平桂管理区打造成贺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量大、环境优美、富裕和谐”的新城区。2.1.2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平桂管理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求实创新,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亿元(其中工业25.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29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57:21。财政收入1.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5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9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0元。但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1.3平桂管理区发展优势1、促进平桂管理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发挥,将为平桂管理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平桂管理区位于祖国西南端,广西东北部,距桂林市180公里,距贺州市6公里,邻近广东,临近港、澳,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扩展,以及东部的资金、产业西移,将为平桂管理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⑴兼有沿边优势贺州市是广西与粤、港、澳的联结点,是广西各市县与粤、港、澳勾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西南、西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交通枢纽;而平桂管理区与贺州市仅相距6公里,国道207线、302线贯穿境内,已建成通车的平(乐)钟(山)高速公路、洛(阳)湛(江)铁路,在建的广(州)贺(州)高速公路以及已规划即将建设的贵(阳)广(州)快速铁路和永(州)贺(州)高速公路和正在规划中的贺州支线机场等主要交通大动脉均经过或选址平桂管理区境内,主要交通出入口和场站均设在管理区范围内,交通十分便利。⑵地处活跃的桂东经济圈平桂管理区位于广西经济最为活跃的桂东经济圈,既能够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又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距离较近,必将成为接受粤港澳产业、技术、资金转移和经济辐射的最前沿地区。2、发展布局平桂管理区立足平桂现有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主动纳入贺州市经济发展主功能区的规划建设,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创建发展平台。⑴城郊服务型经济圈。以管理区行政中心为核心,辐射周边黄田镇、鹅塘镇、沙田镇,公会镇、羊头镇等卫星城镇,努力构建品牌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机结合的加工经济圈,重点发展以城市商贸、物流和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建设,促进商贸、物流、旅游体系的健全和发展。⑵主功能园区经济圈。以旺高工业园区和西湾(平桂)工业园区为重点,不断发展鹅塘、沙田、黄田和羊头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围绕贺州市关于建设“一廊二域三区一园”总体规划要求,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大胆探索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路子,鼓励和支持投资商对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目前两大工业园区面积已达24平方公里,远期规划55平方公里。鹅塘、沙田、黄田、羊头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要达6平方公里以上。要不断发展机械电子制造业、食品医药加工业、建材工业、金属制品工业、陶瓷加工业、矿产品深加工业等建设,实现工业强区目标。⑶山区特色经济圈。以大平瑶族乡、水口镇和鹅塘、沙田镇等乡镇的山区区域为核心,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积极发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形成以林产化工,木材加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利用贺江、富江、临江等江河水能资源优势,依托武爽电站、有田电站、大响口水电站、南木光阳一级电站、宗文电站、龙槽电站等企业,加大地方水电网络的建设,积极开发生态能源。以鹅塘大肉梅、芳林马蹄、大平腐竹、公会晒烟等品优产品培育壮大梅子、马蹄、腐竹、晒烟等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2.2区域交通发展状况2.2.1平桂管理区道路交通发展状况以平桂大道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断提高,旧城改造成效突出,城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路不平、渠不通、灯不亮”的落后状况;目前城区建城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3万人。随着已建成通车的平(乐)钟(山)高速公路、洛(阳)湛(江)铁路,在建的广(州)贺(州)高速公路以及已规划即将建设的贵(阳)广(州)快速铁路和永(州)贺(州)高速公路等一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平桂管理区作为我国东西部联络的重要枢纽,其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大大促进平桂管理区经济的提速发展,也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根据《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分区规划》,至2030年规划期末,城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9.2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1.5万人;城区近期建设重点:将平桂管理区作为完整城市片区进行统一规划,以西湾大道为开发建设轴线,以即将建设的行政中心起步区为起点,逐步向北发展,成片发展,开发一片,成熟一片,形成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2.2.2项目周边现状分析经过勘测,道路沿线的其余地段无暗藏的河、湖、沟、坟场分布,总体上看,拟建道路周边环境地质条件较好。2.3.建设条件2.3.1项目位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西湾大道西至希望大道东侧,东至贺望路,中间途径电厂路、东安山东路等市政道路,道路全长2046米。2.3.2自然条件1、地理特征平桂管理区位于贺州市的中部,距贺州市城区中心仅6公里(有公交车通达)。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2、气候条件平桂管理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距南海空距离不到300公里,受海洋气候影响显著。因北有南岭天然屏障,大陆气候影响相对减弱,故气候湿润多雨,夏长冬短。年平均降雨量1513毫米,雨季为4月中旬—9月上旬,其中4月—6月较为集中,占全年雨量的46%。多年平均风速1.7米/秒,市区主导风为北风。3、资源条件平桂属亚热带雨林地区,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为19.9摄氏度,年均日照时数为1549.1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558.1毫米,给农、林、牧、渔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全区森林面积达8.58万公顷,森林覆盖面达42.4%,有稀有珍贵树种和珍贵野生动物20多种。全管理区有耕地面积26.4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6.58万亩,旱地面积9.87万亩),有中小型水库22座,总容量达44244万立方米。境内农业特产丰富,其中公会晒烟、芳林马蹄、栗木莲藕、鹅塘油粘米、青梅、大平腐竹、旺牌食用油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品质纯正,美名远扬,被誉为全国“马蹄之乡”、“青梅之乡”。境内矿产丰富,现已探明有60多种矿种,主要包括锡、钨、黄金、银、锰、铁、稀土和花岗岩、大理石、高岭土等,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大理石矿产基地,远景储量达26亿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望高镇和黄田镇),尤以精锡、“贺州白”大理石享誉国内外。境内有贺江、五拱水河、小凉河、大平河等支流,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水电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以及非常广阔的前景。2.4项目地质水文评价1、道路适宜性评价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结果表明,拟建道路场地稳定性良好,地形较为平坦,地层构成较为简单,场地周边无边坡、不良地质作用存在,无可液化土层及特殊性土层分布,适宜本道路的建设。2、抗震安全性能评价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贺州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定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地势开阔,地形总体平坦,场地稳定性较好,无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属抗震有利地段。3、地基条件评价场地内各岩土层的时代成因、颗粒组成及密实程度不同,其工程性质也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看该层地基强度较高,层面及厚度变化不大,地基均匀性较好,力学性质也较好。4、地基土干湿类型根据本次勘察结果,道路沿线上部主要路基土层为填筑土,如果按素填土考虑,根据现场鉴别,结合本地区工程经验可判断,其一般为软塑土,液性指数一般在0.4左右,液限含水量一般在35%左右,据此可划分本工程路基土干湿类型为干燥类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概述3.1.1预测总体思路预测总体思路如下:(1)道路功能定位;(2)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3)宏观和微观交通模型微的建立及预测;(4)预测结果分析。预测方法:西湾大道交通量预测采用四阶段法,通过应用一系列出行生成模型、分布模型、方式划分模型和交通分配模型,预测路网交通量。交通量预测工作过程见图3-1。3.1.2道路功能定位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沟通平桂管理区尤其是大桥村的对外交通联系,成为西湾社区重要的东西向对外通道。3.2交通流量调查结果3.2.1现况流量及负荷度根据调查,现状道路早高峰流量为2995pcu/d,负荷度约为1.04。图3-1交通预测工作过程图研究范围内64%的道路网处于饱和和超饱和状态,未饱和路段占36%。周边主干路几乎全部饱和,高峰时间造成较大的车辆延误。次干路饱和和未饱和路段约各占50%。3.2.2交通车型比根据区域现状机动车出行调查,出行结构:小客77.6%,大客1.8%,公交2.8%,出租15.3%,小货1.6%,大货0.9%。小客车出行比例较高,约占78%,加上出租车,小客车出行占调查总量的93%,大客和公交合计不足5%。图3-2交通出行方式比例图3.2.3昼日比系数该区域白天12h流量占全天24h流量的比例约为75%。3.2.4方向不均衡系数根据调查,道路方向不均衡系数Kd在0.5~0.55之间。3.2.5高峰时段与高峰小时系数早高峰时段为8:00-10:00,晚高峰时段为17:00-19:00。高峰小时流量占全天流量的6.5%-7.5%。3.3交通量现状及预测交通量预测表表3-1名称平均日流量20082015年2020年2025年流量流量增长率流量增长率流量增长率西湾大道577888708.95%95421.47%102140.76%第四章技术标准4.1采用的技术标准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JGJ50-2001)5、《城市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90)4.2通行能力分析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段和通常道路管制条件下,期望车辆合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流率,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关系密切,机动车道通行能力按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小客车数计。4.2.1每车道通行能力的确定城市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Np=3600/TiNp一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pcu/h)Ti一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Nm=AcXNpNm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Ac一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主干路的系数取0.80确定车道数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Nh=Nda×ĸ×δ式中:Nh一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Nda一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h)ĸ一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δ一主要方向交通量与断面交通量的比值4.2.2车道数分析经过计算,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项目主辅路车道设置可以满足交通需求。4.3技术标准1、主要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其他相关设计规范。2、道路等级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的性质、功能和未来交通量等因素,本项目道路等级确定为城市支路次干道。规划红线宽40m。3、设计速度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规定城市主干路的设计车速采用40km/h。4、横断面组成西湾大道道路宽40米,机动车道路16米;人非混行道宽2×4米,两侧绿化为2×8米。道路车行道拱采用1.5%横坡的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人行道采用2%向内坡。5、路面等级及路面结构设计年限路面等级:高级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年限:30年6、道路路面结构⑴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厚20cm,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水泥含量4%)厚15cm+水泥稳定砂砾(水泥含量4%)厚15cm。⑵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3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厚20cm,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水泥含量4%)厚20cm。⑶人行道铺装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6cm厚面包砖、2cm厚1:3水泥砂浆卧底、10cm厚C15素混凝土、15厘米厚天然砂砾。第五章建设方案5.1概述西湾大道西至希望大道东侧,东至贺望路,中间途径电厂路、东安山东路等市政道路,道路全长2046米,红线宽度为40米,按照城市次干道设计。5.2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JGJ50-2001)5.《城市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90)7、本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本道路工程平面带状、纵断面及横断面实测资料5.3道路建设方案5.3.1平面设计 西湾大道西至希望大道东侧,东至贺望路,中间途径电厂路、东安山东路等市政道路,道路全长2046米,根据规划提供的红线进行设计。坐标系采用当地坐标系。图5-1道路平面图5.3.2纵断面设计本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与已形成的路口接顺,结合自然地面高程、排水管线覆土需要等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纵断面试坡;最后以控制土石方工程数量,并且在工程地质不良局部地段适当调整路面高程为原则确定道路纵坡。高程系采用贺州高程系。设计高程为道路中线高程。5.3.3横断面设计西湾大道道路宽40米,机动车道路16米;人非混行道宽2×4米,两侧绿化为2×8米。道路车行道拱采用1.5%横坡的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人行道采用2%向内坡。道路路拱横坡均采用单折线型。图5-2道路标准断面图5.3.4路基、路面路基:路基采用土质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1、路基土压实度标准(填方高度小于80厘米及不填不挖地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的要求)填、挖类型深度范围(厘米)压实度(重型击实)%填方0~8093>8090挖方0~3093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必须达到上表所列填方区压实度要求。人行道部分路基采用轻型击实标准,其压实度不小于90%。2、路基边坡由于本工程位于平桂管理区,周边已经开发建设完成,故边坡不考虑永久边坡。对于路堤边坡坡率为1:1.5;对于路堑边坡坡率为1:1.0。边坡坡面须粘土夯实,对于有条件的地段可以考虑坡面植草绿化。路堤坡脚需设置临时土质排水沟,路堑坡脚需设置临时土质边沟。排水沟及边沟尺寸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沟内壁需采用粘土夯实。排水沟及边沟纵坡一般应随自然地面坡度设置,并且应就近接入涵洞或现状水系及时排出。3、路基处理根据地勘成果,勘察范围内及其沿线路及其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存在,因此,本道路的路基处理措施为:清除道路范围内的生活垃圾,采用砂砾石回填。在填方段内应清除地表耕作土,平均厚度暂按30cm考虑,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路床设计高。5.5附属工程5.5.1交通工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是城市道路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及设施,综合考虑交通工程的设置,是充分发挥各级道路的交通功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的有效方法。本项目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1、设计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5)。2、交通标志与标线①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应为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通过标志引导使用者顺利抵达目的地。标志总体布局应均衡,满足驾驶员动态行驶时发现信息,做出判断,采取行动的反应时间和距离的要求;牌面信息力求简单、明确,使用者能够一目了然;标志的版面设计按照“GB5768-96”的有关规定执行;支撑型式的选择:在满足荷载要求下,考虑道路条件、环境因素、路面宽度等,选用门架式、附着式和双、单柱结构。标志结构应具有美观、庄重、大方的特点。标志基础一般采用刚性扩大基础。在急转弯路段布设轮廓标。②交通标线为保证车辆分道行驶、昼夜视线诱导,本项目全线设置标线、导向箭头及突起路标等。标线类型分为: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出入口标线、斑马线、导向箭头、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采用成型标线,用反光胶带粘贴在路面上,其余标线均采用热熔反光材料,并全线设置反光道钉。5.5.2管网工程1、工程概述项目污水管DN400的1572m;DN500的472m;雨水管DN1000的500m;DN1500的704m;DN1800的780m;给水管DN600的1638m。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线两侧11m处,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线两侧12.5m处。2、设计标准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设计重现期P=1.0年,综合迳流系数ψ=0.65,地面积水时间t1=10分钟。污水管道:按单位面积定额法计算。污水流量单位面积定额指标为:1.2升/秒·公顷。3、建设方案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道路地基土主要由填筑土①、含细粒土砂③1、不良级配砾③2构成。污水管道基础位于填筑土①和不良级配砾③2土层上,部分管段不能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需进行基础换填,具体换填桩号范围为01+90~04+04,换填30cm连砂石,分层夯实。换填宽度为设计槽底开挖宽度。雨水管道基础基本位于填筑土①和不良级配砾③2土层上,部分管段不能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需进行基础换填,具体换填桩号范围为00+80~01+58,换填30cm连砂石,分层夯实。换填宽度为设计槽底开挖宽度。所有槽底换填必须夯实,压实系数>95%。沟槽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必须进行验槽,沟槽承载力应以实测数据为准。根据地勘报告,本段低液限含水率偏高,对于立即进行道路建设的管段,为保证道路建设质量,污、雨水管道沟槽道路处理范围以下0.6m的范围需采用连砂石换填,剩余的沟槽部分如回填土含水率过高,则应进行翻晒处理后再回填。回填处理涉及到的管段为全部污雨水管道。5.5.3照明工程道路的照明应符合时代的气息,同时融入当地的风土民情,道路照明采用相对矩形排列,车行道灯具选用GP-268型高压钠灯,灯具距规划路中线9.5米安装,灯具采用八角锥形镀锌喷塑10米双臂挑出杆型,灯头功率:400W,灯间距30m。5.5.4绿化工程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噪声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作用。本工程在城市主要交通性干道两侧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防护绿带,隔绝交通噪声和废气,美化道路景观。在道路中央分隔带及道路两侧的机非分隔带内种植绿篱、草皮和花卉,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尽可能多方设置绿化,提高绿化面积,使道路成为绿荫覆盖的富于美的绿色通道,使路网成为覆盖城市的绿化网络。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在道路范围内尽量增加可绿化面积。道路红线较宽时,原则上尽量将剩余宽度放在行车道和人行步道之间,设置为全线连续绿化设施带,综合考虑乔木、灌木、交通设施支撑、路灯照明等组合景观效果。道路红线较窄无法设置连续绿化设施带时,在人行步道上靠行车道一侧设置间距为5米的树池种树绿化。在道路两侧用地范围内进行绿化,可以起到稳定路基、美化路容的作用,另外可减轻粉尘、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绿化时应注意要满足视距要求。5.5.5地下管线工程1、根据各种管线性质、易损程度、建筑物对各种管线的安全距离要求,本着压力流让重力流,易弯曲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管线,临时性管线避让永久性管线等原则布置。2、给水管道、燃气管线、电力管沟、电线电缆安排在人行便道下;雨水、污水管线尽量安排在人行便道下,安排不下的安排在车行道下面。3、埋设于一般干道下的各种管线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从建筑红线向道路中心线布置的次序如下: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给水、污水、雨水。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投资估算依据6.1.1投资估算编制范围本次投资范围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其他管线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期费用。6.1.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2、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3、本报告所确定的技术方案和工程量。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投资费用资料。6.1.3投资估算编制方法单位工程、设备建安费用参照广西自治区定额基本建设标准、根据类似工程按照指标法估算。其他费用按如下标准:1、主体建筑建安工程费由道路工程、管线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工程组成。2、本次投资估算不包括土地取得费用。3、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按工程费用总额的2%计。4、前期工程费按工程费用总额的1%计。5、勘测设计费按工程费用总额的3%计。6、建设单位临时设备费按工程费用总额的2%计。7、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工程费用总额的1%计。8、工程保险费按工程费用总额的0.8%计。9、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工程费用总额的0.2%。10、基本预备费按照工程费用总额的8%计。11、涨价预备费:计投资[1999]1340号文《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涨价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涨价预备费率取零。6.2投资估算该项目估算建设总投资为5026.0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4230.71万元;工程其它费用423.07万元;预备费372.30万元。投资估算详见表6-1建设投资估算表6.3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来源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建设投资估算表表6-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估算价值(万元)备注单位数量单位价格估算价值一工程费用4230.711主体工程2193.311.1路基工程平方米81840120982.081.2车行道工程平方米32736260851.141.3人非混行道工程平方米16368220360.102管线工程1432.022.1污水管线米20442150439.462.2雨水管线米19842550505.922.3给水管线643附属工程605.373.1交通工程项1165.103.2绿化工程平方米3273640130.943.3路灯信号灯工程项1309.334土方工程万立方米119.8161916.80二其它费用423.071建设单位管理费84.612%*工程费2前期工程费42.311%*工程费3勘察设计费126.923%*工程费4建设单位临时设备费84.612%*工程费5工程建设监理费42.311%*工程费6招标代理服务费8.460.2%*工程费7工程保险费33.850.8%*工程费三预备费372.30工程费×8%1基本预备费372.302涨价预备费0.00四合计5026.08第七章经济评价7.1概述根据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本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交通预测、建设方案以及投资估算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对该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为项目方案比选和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目运营期间不单独收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200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交通部关于经济评价编制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仅做国民经济评价。7.2国民经济评价原则和依据7.2.1国民经济评价原则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遵循以下原则:1、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2、遵循费用与效益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除计算项目本身的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外,还应计算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3、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4、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计算期内各年均不考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因素;5、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的项目,一般予以否定。9.2.2国民经济评价依据1、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文《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2、交通部(88)交计字500号《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3、本项目交通预测、工程技术方案及投资估算;4、相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法规等资料;5、本报告也参考了交通部(96)《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和《公路投资优化与可行性研究改进方法研究》(RustPPK.Australia&HPTI.Chinaetc.1996.3)以及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2002.3)中的有关内容与方法。9.2.3经济评价参数1、社会折现率:7%2、贸易费用率:6%3、影子价格,以调整价格、统计资料为依据,按《方法与参数》中有关规定测算。4、项目评价期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规定,包括项目的建设期和建设后预测年限,建设后预测年限按15年计,本项目建设期计算约为1年。5、影子工资换算系数1.0。6、残值取本项目公路建设费用的50%,以负值费用计入评价期未年。7.3经济费用调整本项目评价期的总投资费用,包括项目建设期投资及其贷款利息,营运期公路大中修费用、管理养护费,根据国民经济评价要求,分别调整为经济费用。7.3.1项目建设费的调整。道路建设费用包括工程费用、其他基本建设费用、预留费用四项,并对其主要投入物的价格予以调整。1、主要材料的影子价格确定。本项目按《方法与参数》中规定,应付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钢材、沥青和水泥主要材料作影子价格调整(见下表)。计算公式为:影子价格+口岸价*影子汇率*(1+贸易费用率)+平均运距*运费。2、土地影子价格的确定土地的影子费用应能反映该土地用于拟建项目使社会为此而放弃的利益,以及社会为此而增加的能源消耗。土地影子价格=土地的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新增资源消耗费用主要包括拆迁费、保险费、剩余劳动力安置费等。根据拟建公路的土地占用情况计算得土地影子价格。按以上步骤,对投资估算各项费用进行调整如表7-1,费用按上述调整后,本项目的总投资为4160.48万元。7.3.2道路大修及养护本项目的小修养护费配备1人,2011年每人每年按1.8万元估算,其他费用为0.4万元,考虑评价其内物价上涨因素,以5%逐年上涨;7.3.3残值残值是指评价期未道路残留下来的价值,如前所述,残值一般可取工程费用的50%,以负值形式计入费用。7.4经济效益计算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方法与参数》的规定,本项目仅计算直接经济效益。按《可行性的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其效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降低运输成本效益此项目为公路项目,其运输成本降低额,按公路未经改建时平均年度交通量状况下的旅客、货物运输成本,与经过改建在同一交通量水平下所能达到的旅客货物运输成本之差额来计算。Bj=(Cw-Cy)·Q·K·365·(日/年)104式中:Bj——分车型道路晋级效益(万元/每年);Cw——无此项目原有相关道路分车型运输成本(元/车km);Cy——有此项目原有相关道路分车型运输成本(元/车km);Q——新建道路分车型交通量(辆/日);K——新建道路里程。无此项目时,能代替某路的原有相关道路的交通量不断增加,平均行车速度相应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亦不断提高。有此项目后,使原有相关道路部分交通量发生转移从而减少拥挤,原应提高的单位运输成本不再提高,此项金额的节省即为减少拥挤产生的效益。其公式为:By=(Cw-C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