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材料题_第1页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材料题_第2页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材料题_第3页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材料题_第4页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材料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3〕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1〕①特点:隋朝储积的粮食、布匹等,可以供给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②原因: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开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2〕①对象:隋朝大运河;②态度:肯定大运河的作用。〔3〕①这条“渠”是605年开始开凿的,②开通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③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⑤是隋炀帝时期开通的。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

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请答复: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的关系。

〔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认为怎样做才能稳固统治?

〔3〕根据材料三,分析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二者是因果关系。〔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唐太宗认为政府要轻徭薄赋,开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稳固。〔3〕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或稳固封建统治。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开元全盛日”为什么能够出现?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4〕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作者杜甫,他的诗的特点: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别”。〔2〕“开元”指唐玄宗的前期统治。“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因为唐初的统治者唐太宗、武那么天等人,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轻徭薄赋,开展生产的措施;唐玄宗初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便繁荣开展起来。〔3〕唐玄宗统治后期即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享乐,导致奸臣、宦官专权,朝政混乱。〔4〕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材料一:“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材料二:唐朝初年,唐太宗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请答复:〔1〕以上材料都涉及我国古代哪项制度?〔2〕材料一反映了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什么?实现此理想的途径是什么?〔3〕材料二表达了封建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唐太宗为这项政策作出了什么奉献?〔4〕材料所涉及到的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科举制度〔2〕反映了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做官。途径是走科举取士的道路.〔3〕目的是扩大统治根底,稳固其封建统治;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4〕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第3课盛唐气象1、阅读以下材料:“外甥士先皇帝舅宿亲,又嫁给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善皆安乐。”请答复:〔1〕先皇帝指的是谁?〔2〕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件事是什么?有什么意义?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表达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此人因此被尊称为什么?第3课盛唐气象1、阅读以下材料:〔1〕出自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2〕唐太宗〔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1〕唐太宗。〔2〕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表达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3〕被尊称为“天可汗”。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假设诗请答复:(1)分析日本文献,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学习?〔不得照抄原文〕〔2分〕(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3〕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举出一些事例来说明〔3分〕〔4〕由此你感悟到日本大和民族具有怎样的可贵精神?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3分)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朝制度完备;文明兴旺(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3〕日本以唐朝的封建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参照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受唐朝饮茶之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茶道”;受唐朝服装的影响出现了“和服”。〔4〕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2分〕启示:一个国家、民族只有交流学习才能得到开展,友好往来促进各国的共同开展;中国必须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请答复:〔1〕材料中的“岳”指的是谁?要“撼岳家军”的是谁?〔2〕岳飞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他?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答:岳飞,金军〔2〕答:收复建康;郾城大捷。坚持抗金,符合广阔人民利益,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第9课宋代经济的开展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哪里?是今天的何处?〔4分〕〔2〕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何处?当时主要盛产什么粮食作物?〔4分〕〔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什么?〔2分〕〔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针对我国现在南北经济开展不平衡的状况你有什么建议?〔6分〕

第9课宋代经济的开展〔1〕北宋都城东京。河南开封。〔2〕苏州,湖州。水稻。〔3〕江南经济开展,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迁入人口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优良品种等;南方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政治环境相对安定等。缩小南北差距,加大对北方的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开展经济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9课宋代经济的开展城市是社会的中心,社会进步开展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梦回唐朝宋代,你会领略到古代城市呈现出来的不同风貌。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唐朝长安城宏伟华美,全城面积约84平方公里,城内有东西大街14条,南北大街11条,把全城分为108个坊和东西两个市,城市部局如棋盘。“坊”是居民区,居民人数达百万之多。东西两“市”是商品和作坊的集中地,市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有许多外商和边疆小数民族商人在那里做生意。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流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请答复:〔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长安城的地位如何?〔1分〕这得益于唐朝政府采取哪些有效的政策?〔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3〕材料二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1分〕第9课宋代经济的开展〔1〕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流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政策:重视开展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2〕景象:商业繁荣或经济繁荣。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开展或生产力的开展。〔3〕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开展,如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或有耍杂技、踢球、武术表演等活动的地方.

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答复:〔1〕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

〔2〕上述作者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答:文天祥〔2〕答:组织军队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第13课宋元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那么,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请答复:〔1〕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什么时期?〔2〕指南针的应用有什么作用?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第13课宋元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答:司南,北宋〔2〕答:指南针是一种可靠的导航仪器,使航海不会迷失方向;促进航海事业的开展。〔3〕答:南宋时期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与开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稳固统治。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局部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请答复:〔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该朝代为稳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l分〕〔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第14课明朝的统治1〔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2〕行省制度;西藏、台湾〔或琉球〕〔3〕明朝;明太祖〔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靠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请答复:〔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那一位皇帝时正式诞生的?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有哪些?〔举一例即可〕〔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有那些积极的影响?〔3分〕

〔3〕分析材料二,说明明朝科举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3分〕

〔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到达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其影响是什么?〔4分〕2、〔1〕隋炀帝;唐太宗、武那么天、唐玄宗。〔2〕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3〕实行八股取士。〔4〕文字狱。①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②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不敢过问政治。③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开展和进步。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1、材料: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2〕郑和下西洋第一次是从哪里出发地?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过什么地方?

〔4〕郑和下西洋启示今天的我们要开展经济,扩大影响。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1、〔1〕答: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答:刘家港〔3〕答: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答:当今世界正日益成为一个互相依赖的有机整体,开放已成为世界经济开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对外开放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使我们的强国之路。〔突出对外开放即可。〕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请答复:〔1〕这是谁的诗句?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中的“海波”指的是什么?“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理想是否实现?

〔4〕从这句诗中我们受到哪些启迪和教育?2、〔1〕答:戚继光,明朝人,抗倭的民族英雄。〔2〕答:表达了作者决心报效祖国、荡平倭寇的爱国主义情感。〔3〕答:①“海波”指当时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②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奸商,骚扰中国的沿海地区。③作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被明政府派往浙东抗倭,后来又进入福建、广东,在当地爱国军民的支持下,最终肃清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4〕答:我们要像戚继光一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1、、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请答复:〔1〕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什么时候签订的?〔2〕上述内容有何历史意义?〔3〕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

2、清朝前期在对抗侵略、保卫边疆上,作出哪些努力?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珠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旧唐书》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地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材料四:2008年3月中旬,拉萨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筹划的,已引起西藏各族群众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请答复:〔1〕材料一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提到的达赖,册封他的是哪个皇帝?还有哪个喇嘛教首领?为有效管辖西藏事物,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答复,你如何看待达赖集团的这种分裂行为?〔1〕你认为西藏地区今后继续繁荣进步的保证是什么?〔3分〕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开展1、材料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材料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材料三:“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请答复:〔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生产关系?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是什么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