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缘新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探究_第1页
近缘新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探究_第2页
近缘新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探究_第3页
近缘新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探究_第4页
近缘新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affinis)俗称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我国是近缘新对虾的重要产区,在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沿海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马六甲海峡等海域均有分布。近年来,我国近缘新对虾人工养殖年产量持续在增长,养殖面积在增加,特别是在河口海区的地方,其产量较高,且质量好,体肥壳薄,捕捞成活率高,较耐于运输,是我国人工养殖的重要品种。多年来,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尝试近缘新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破了繁育关键技术,但苗种培育的稳定性还不强,还不能实现规模化稳定出苗。本研究利用室内水泥池开展近缘新对虾人工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具有种虾成活率高、产卵率高、孵化率高、幼体成活率高以及幼体规格统一和健康等优点,对我国近缘新对虾苗种繁育和养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产卵孵化本次试验繁育亲体均取自饶平地区自然海域海捕亲虾,选择体长10~15cm的野生雌虾,经检疫,健康无病,而且虾体完好,活力强,性腺发育良好,外观可见性腺清晰边缘,并纵贯整个身体背面,为黄褐色或墨绿色,共458尾。近缘新对虾一般在夜间产卵,体外受精。产卵量一般为20万~50万粒/尾。产卵量与个体大小及性腺的饱满度成正比例,正常的卵径226μm,卵膜径289μm,沉性卵。受精卵可以在原池进行孵化,也可以收集起来,放在另外的孵化池孵化,但是大规模生产中洗卵比较麻烦和困难,所以不建议收卵移池孵化。翌日清晨将产卵池内种虾捞走,用80目筛绢网捞清理种虾产卵时产生的排泄物。给孵化池泼洒0.5ppm的高稳C,30min后再泼0.05ppm的聚维酮碘液消毒水体,保持水体稳定。孵化池遮光,保持光照度小于l000Lx。孵化池逐渐提温,孵化期间连续适量充气,开始时气量为微小的,后期加大一些,孵化时每隔1小时使用推卵器推卵一次,让卵粒能充分均匀的摊开。2.幼体培育无节幼体阶段不需投喂饵料,幼体活动为间歇性划动游动。无节幼体分为6期,不蜕壳,幼体随着时间及温度的累积发育变化,判断依据是幼体尾部刚毛的变化。无节幼体经过36~40小时发育成为蚤状幼体。在幼体培育阶段,保持水质相对稳定,水温变化不宜过大,可缓慢提升温度1~2℃,pH值8.0~8.2;盐度29~30;溶解氧含量大于5mg/L,氨氮含量0.5mg/L以下,亚硝酸盐氮含量低于0.1mg/L,光照强度在1000Lx以下。3.蚤状幼体的管理幼体布池:将收集到的活力好的幼体,依据育苗场的条件及水质条件和管理水平而灵活掌握布池密度,一般的培育密度为20万~50万/m³水体,本试验采用50万/m³的布池密度。在水温28~30℃条件下,无节幼体经蜕壳发育至蚤状幼体。近缘新对虾蚤状期分为3期,每期都需蜕壳才能发育至下一阶段,每期的时经约24~30小时。进入蚤状期后,此时幼体体长约为0.266~0.315mm,开始摄食,有拖粪现象,游泳呈蝶泳状态,趋光性强。营养主要以植物蛋白为主,可以投喂单胞藻(如骨条藻、扁藻或者角毛藻等)植物蛋白高的饵料,期间还需辅助一些人工配合饵料,补充活饵料营养的不足。饵料投喂:本试验主要以骨条藻或者角毛藻为开口饵料,配合投喂一些人工配合饲料等,蚤状幼体期的饵料投喂量和饵料种类,需观察幼体密度、发育情况和水色而定,若水色过浓以及池面漂浮物过多,通常是投喂过量,需适当减少投喂量;反之,则适当增加投喂量。每期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时,根据幼体口径的大小,选择不同目数的料袋搓洗,蚤Ⅰ期投喂人工饵料时,需要使用300目的筛绢网袋搓洗过滤,补充一些单胞藻(骨条藻、角毛藻、小球藻等)。在蚤Ⅱ时,使用200目的筛绢网袋搓洗过滤。幼体个体变大,活动能力增强,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轮虫幼体。蚤Ⅲ时,使用12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可以适当补充轮虫幼体或者冰冻的卤虫幼体。鲜活饵料的投喂为3次/天(活藻或者轮虫或卤虫),人工饵料的投喂为6次/天,每期的投喂量根据幼体的发育情况、水色及摄食情况而定。在适合的温度下,蚤状幼体24~30小时可以变态到下一期。蚤状幼体需要3-4天就可以发育至糠虾期。在蚤状幼体期,育苗水温保持在28.5~30℃之间,水温每天可逐渐的提升0.5~1℃,pH保持在8.1~8.3,盐度保持在29~30。蚤状幼体对溶氧的需求有所提高,需略微增加充气量,使育苗池水面呈现微沸状,整个蚤状期不换水。4.糠虾幼体期的管理蚤状幼体经过3期的变态,发育至糠虾期,此时幼体体长1.523~2.419mm,游泳足开始出现,幼体呈倒立状,游泳方式为倒吊弓弹运动。糠虾幼体生长明显加快,饵料营养需求由植物蛋白转变为动物蛋白为主,人工饲料可选择动物蛋黄、虾片等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适当补充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此时幼体个体也比蚤状期大,因此,人工饲料的搓洗可以选用100目的搓料袋。除了投喂人工饵料外,还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轮虫或者冰冻的卤虫幼体。糠虾期育苗池充气使水面呈沸腾状,水温保持在30~30.5℃,pH保持在8.0~8.2,盐度保持在29~30。随着育苗生产过程的推进,淘汰的幼体、残饵及粪便等有机质增多,容易出现亚硝酸盐升高的情况,影响幼体的生长发育。因此,此阶段需要进行吸底清污,水体亚硝酸盐应控制在0.1mg/L以下。作者观察到,生产上经常出现幼体迟迟不变态,或者变态延迟,也主要是由于水质恶化或者幼体营养不良造成感染引起的。糠虾整个发育期,大概需要4天时间。此时幼体腹部游泳足已经开始分节,游泳足具有羽状刚毛,形态与仔虾I期初期形态特征相似。5.仔虾期管理糠虾期经过3次蜕壳变态,发育至仔虾幼体,此时幼体体长约为6.52~32.21mm,体色透明,腹部游泳足长成,可以平游,能够主动摄食,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人工饲料使用80~100目的料袋搓洗,6次/天人工饵料和3次/天卤虫。随着幼体的发育变态,幼体活力加强,可以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地换些水,每次换水量不能太大,以20~30cm为宜,也可以补充一些淡水,将盐度调节一下,刺激幼体蜕壳发育变态,每次添加淡水的量也要酌情考虑。仔虾阶段,增加充氧量,使育苗池水面呈现强沸腾状。开始时育苗水温仍要保持在29~31℃,后期可以不用加温,将水温降至自然温度。由于需要换水,此时要注意育苗池中的pH和盐度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pH保持在8.0~8.2,盐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结果幼体培育试验自2021年7月28起至8月28日止。历时30天,其中蚤状幼体阶段3-4天。糠虾幼体3-4天,仔虾培育到P15开始出苗。此时幼体已经开叉,更能适应室外水面的养殖。最终共获得近缘新对虾5902万尾。本试验在整个培育阶段,都采用了鲜活饵料加配合饵料的投喂方式,使幼体在各个阶段都可以找适口性饵料,以及使用益生菌稳定水质并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保证了较高的成活率。三讨论本次试验是用室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