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考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灭绝真凶:火山爆发还是小行星撞击?1978年,美国DeweyMcLean教授最早提出他对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原因的看法:可能是由于地球上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事件导致的。这种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事件会形成大火成岩省,并很容易被地质学家们观察到。大火成岩省是在地壳中规模巨大的火成岩的堆积,包括侵入或喷出。1992年,研究者首次用此术语描述面积大于100000平方千米的火成岩堆积,在几百万年甚至更短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发生基性火成岩喷出或深处侵入。德干大型火成岩省是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处主要由玄武岩熔岩大量喷出而形成的产物,构成了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火成岩省之一,覆盖超过500000平方千米。传统的观点认为德干大火成岩省喷发出大量温室气体,导致了当时气候变暖并有可能引起了恐龙灭绝,对德干玄武岩火山灰的高精度锆石U—Pb定年①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但是很快,不同的声音提了出来。来自美国的物理学家LuisAlvarez和他的儿子WalterAlvarez发现意大利古比奥K/Pg界线地层里含有异常高的铱元素。铱作为一种铂族元素的贵金属,在地壳中含量并不高,反而在小行星等“天外来客”里含量丰富,于是他们提出了影响至今的小行星撞击说。这一极具戏剧性的假说很快就引起了大众的关注,随后科学家们也不断发现了更多的证据。一份来自中国的新线索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李莎多年来一直从事对这次“灭门案件”的研究,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万晓樵等合作,对案发当时一种特殊的线索——汞进行了跟踪研究,将K/Pg界线附近的海相(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和陆相(陆地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地层中的汞记录进行了综合对比。汞(Hg),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以液态存在的金属。火山活动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自然汞源,并且汞同位素可以为追踪汞源提供有效信息,所以它常常被科学家用来追踪地质史上的大型火山喷发活动。汞有7种稳定同位素,汞同位素的分馏分为质量分馏(MDF)和非质量分馏(MIF)。汞同位素质量分馏(Hg—MDF)与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有关,而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Hg—MIF)主要与二价汞的光致还原过程有关,二价汞沉积会使Hg—MIF偏向正值。火山来源的汞同位素接近于零。陆生植物通过气孔吸收大气中的汞,可能导致叶子中保留光还原信号(MIF偏负),这些过程往往会在大陆系统(包括植物、煤炭、土壤、沉积物)中产生MIF负值。科学家可以通过分析Hg—MIF中汞同位素的数值大小,从而追踪汞的来源。鉴于火山活动在历史上多次与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联系在一起,德干玄武岩的喷发尤其受到科学家的密切关注。这些喷发通常与显著的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大幅下降相关联,使得德干玄武岩在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中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凶手不止一个Schoene等人使用铀—铅锆石定年方法,发现在德干玄武岩喷发期间发生了四次高量喷发期——这被称为德干玄武岩的四次幕式活动。而汞研究表明,全球分布的剖面/钻孔的汞记录与德干火山活动的前两幕相对应:第一幕德干玄武岩喷发事件,时间约为6630—6615万年。正是因为此次喷发,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释放,从而导致了白垩纪末期变暖事件,这也使得海洋浮游有孔虫属种发生部分灭绝、侏儒化,灾难物种盛行(灾难物种是指那些在生态系统受到重大扰动或灾难事件之后,如大规模灭绝事件之后,能够迅速扩散并占据主导地位的物种)。然而,第二幕德干玄武岩喷发事件更为恐怖,时间约为6610—6600万年,海量的喷发不仅引起了巨大的气候波动,还造成了大面积的海洋酸化。在“过山车”一样的气候变化和极度恶劣且不稳定的环境下,生物界开始连锁性逐渐崩溃。在此背景之下,小行星的撞击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白垩纪生物们带来了致命一击。小行星的撞击对地球造成了极端的环境影响。在撞击发生的瞬间,高温和冲击波可能瞬间消灭了撞击区域附近的大量生命,甚至连微生物都无法幸存。这一剧烈的撞击在地表形成了直径近180千米的巨大陨石坑,之后,巨大的海啸和连锁地震进一步扩大了灾难的范围,导致更多生物死亡。紧接着,随着被扬起的撞击物的落下,地球下起了火雨。大片的植物被点燃,地球真正意义上燃烧了起来,海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也被抛入大气,形成的硫酸气溶胶弥漫全球。与此同时,由撞击产生的大量尘埃和碎片遮蔽了太阳——地球可能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都处于暗无天日的状态。这种长期的阳光阻断严重影响了海洋和陆地上的初级生产者,如浮游植物和植被,进而导致整个食物链的崩溃。随着初级生产者的减少,生物圈陷入了一段漫长的饥荒时期,进一步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最终,中国科学家依据汞数据复原出来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过程是,首先由印度德干高原剧烈火山活动引发了全球生物多样性衰退,然后由小行星撞击带来了致命一击。虽然这个案子破了,可德干火山活动第三幕(约6590—6580万年)和第四幕(约6560—6550万年)的汞记录尚未发现,还有待未来的科学家们再接再厉。(摘编自王冠群刘芸李莎《恐龙到底是被谁“灭门”的?有了新证据》)【注】①锆石U—Pb定年:即利用锆石中铀和铅之间的放射性衰变关系,测定锆石的年龄。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早提出对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原因看法的是美国的教授,他的看法很容易通过地质学手段来检验。B.李莎等人研究“灭门案件”的突破点是汞,他们将在海洋与陆地不同环境地层中形成的汞进行综合对比。C.白垩纪末期变暖由印度德干高原火山活动和小行星撞击共同引起,在此时期地球各个物种开始灭亡。D.小行星撞击会对地球造成复杂的影响,可能引发巨大海啸、连锁地震、大面积火灾、长期阳光阻断等多种灾害。2.下列对原文中出现的部分名词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是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不局限于恐龙一种生物,最新的发现可以证明其成因比较复杂,不是单一的。B.“大火成岩省”是在地壳中的火成岩包括侵入或喷出两种形式的堆积,传统观点认为它喷发出大量温室气体并可能引起了恐龙灭绝。C.“汞”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以液态存在的金属,俗称水银,来源于火山活动,它有7种稳定同位素,其同位素的分馏分为两种。D.“德干玄武岩喷发事件”通常与显著的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大幅下降相关,它的四次幕式活动引发了白垩纪末期生物界的崩溃。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地球曾遭受小行星撞击的一项是(3分)()A.科学家在K/Pg界线之交的地层中发现了玻陨石,玻陨石一般被认为是地外成因的,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地表靶物质熔融后快速凝结的天然玻璃。B.科学家在尤卡坦半岛上发现了一个直径约为180千米,深度约为20千米的大型陨石坑,据推测这是一颗直径约为10—15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后形成的。C.在各地的白垩纪—古近纪边界岩层中都发现有冲击石英,它的形成源于强大外力的迅速撞击而非火山喷发,因为火山无法产生足以形成它的巨大压力。D.研究人员通过冰芯、植物化石和沉积物的化学成分揭示了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证明了在某个时期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突然升高。4.下图是德干玄武岩喷发事件在部分剖面汞同位素Hg—MIF值的范围示意图,其中Hg—MIF值呈接近于0、偏向正值和偏向负值三种类型,请根据本文为该图写出三条结论。(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中包含的多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本文中也有所体现。请举一则课文中的例子,并结合本文具体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四十平方厘米[西班牙]萨曼塔·施维伯林我婆婆让我去买些阿司匹林。她给了我一张十块的钞票,告诉我怎么去最近的药房。“你真的不介意跑一趟吗?”我摇摇头,朝门口走去。她刚刚跟我说的那个故事还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想要想点别的,但屋子太逼仄了,我得绕过那么多家具、那么多架子和那么多摆满装饰品的柜子,很难再分散精力去想别的事。我婆婆在壁炉上摆了一棵圣诞树。我每天经过这棵树时都要停下来看它好几次,树上那些圣诞老人的眼睛没有画在脸上凸起的位置,也就是说,没有画在它们该在的位置。等我走到药房,店门已经关了。我不熟悉这片街区,但又不想打电话给马里亚诺,于是,我顺着车辆行驶的方向,试着朝离我最近的那条大道走去。我得重新适应这座城市才行。就在不久前,我婆婆跟我说了那个可怕的故事,但她在讲述时显得很自豪,还说有人该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这件事发生在她离婚之前,发生在她卖掉房子,赞助我们去西班牙之前。讲完故事后,她的血压降低了,还觉得头痛得要命,只好拜托我去买阿司匹林。我看到一个街区以外有一家药房,就在大街上,我等着信号灯变绿,穿过马路。这家药房也关门了。如果我的方向感没错,穿过卡兰萨车站的铁轨后,在圣菲大道的另一侧就有家药店。我想,要是马里亚诺这时候回家了该有多好,他肯定会问他妈妈我去哪儿了,而我婆婆就得告诉他,晚上十点半,她派我去了一个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街区,为她买阿司匹林。想到这里,我又自问,这有什么好的?我婆婆是这么开始讲述这个故事的,她站在她家餐厅的正中央,她丈夫出去工作了,但很快就会回来。她的四个孩子也出门了,一个跟着爸爸去工作,还有几个在学校。前一天晚上,她又和她丈夫大吵了一架,还提出要离婚。他们家的房子很大,但她已经失去了对这个家的掌控。她已经记不清壁橱里有什么,也不确定食品柜里是否缺了什么。一家人坐在桌边吃饭时,她的孩子们总要取笑她的吃相。他们嘲笑她吃鸡时大口大口啃骨头的样子,嘲笑她总要吃两份甜点,嘲笑她总在两颊塞得鼓鼓的时候去喝水。“我很孤独”,她在心里想,“我的孩子只相信他们的爸爸”。我沿着第一条街道向前走,到了路口却发现这是一条没有出口的死路,到了下一个街区,我又遇到了同样的状况。我想找个人问问路。我遇到了一个女人,她十分怀疑地打量着我,说,再走两个街区,就可以沿着地下通道走到圣菲大道的另一侧。那天,我婆婆就站在餐厅中央,她看了看自己的手,决定了下一步该怎么做。那天下着暴雨,但她知道,如果此时不完成这件必须完成的事,那她一辈子都完成不了。下车时,她的凉鞋被雨浸湿了,积水一直漫到了她的脚脖子。她按响了路边一家金店的门铃。她看着店主穿过金碧辉煌的橱窗,朝地走来。我猜想,他打开门时一定从头到脚地打量了她一番,看到一个被淋得湿漉漉的人走选自己的店,他心里一定很不高兴。“我想卖这只戒指。”她说。她以为把这枚戒指摘下来会很难,因为这些年来她胖了不少,但她的手是湿的,戒指一下子就滑了下来。店主把戒指放在一个小小的电子秤上:“我可以给您三十美金。”她犹豫了一会儿,说:“这是我的结婚戒指。”店主回答:“它就值这个价。”此刻,我走下地铁口,穿过通道,好去到大道的另一头。走到分岔路口,看到墙上张贴的海报,才想起我以前曾来过这个地方几次。在我的右手边,再下两层楼梯,就是地铁站,而我的左手边就是出口。或许是因为我觉得地铁站里会有药房,或许是因为我想再回忆回忆这个地铁站的样子,我选择是向右手边,走下楼梯。我愿意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因为这有助于我向前看,有助于我继续生活。毕竟,整整一个半月,我什么都没干。于是,我朝地铁站走去,在一条没人坐的长凳上坐下。车站内一片寂静。我婆婆收了钱,她告诉我,离开金店时她一直抚摸着自己空荡荡的无名指。雨已经停了,但人行道上还有积水,湿漉漉的凉鞋弄得她的双脚很难受。几天后,她用口袋里的那三十美金买了一双新凉鞋,但她一直没有勇气穿上。卖了戒指后,她又拖了二十六个月,才终于离了婚。我必须听她说话,她从一开始就对我很好,我愿意听她喋喋不休。最后,她说她很喜欢跟我聊天,像今天这样,像两个朋友一样。就在这时,她说她的头很痛,很晕,问我能不能帮她买几片阿司匹林。“我需要我的箱子。”此时我忽然想起了它们,于是我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知道了我为什么还坐在凳子上。但我婆婆还说了些别的。她说,拿着三十美金走出那家店,她却回不了家了。她有打车的钱,记得家里的地址,也没有别的事要做,但她就是回不了家。她走到街角的公交车站,坐在铁制长椅上,就那么一直坐着。她看着往来的行人。她不想,也不能思考任何事,她不能做出任何决定。只有她的身体机械地看着、呼吸着。她陷入了一段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时间中,公交车来了,又走了,车站的人走空了,又挤满了。每个等车的人都带着东西。他们把自己的东西放在手袋或公文包中,夹在胳膊底下,提在手里,或放在地上,夹在两脚之间。他们就这样谨慎地看管着自己的东西,而他们的东西则牢牢地支撑着他们。我婆婆说,她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甚至能准确地说出车站里的每个人带的每一样东西。但她手里什么也没有,所以她哪儿也去不了。她说她就坐在四十平方厘米的空间中,这是她的原话。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很难想象我婆婆会说这样的话,但这确实是她的原话,她说她就坐在四十平方厘米的空间中,这就是她的身体在这个世间占据的全部空间。我知道我应该站起来,我知道一到行李寄存处,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那个箱子。但我不能这么做。我甚至连动都不能动。我要是站起来,就会不可避免地看到自己的身体所占据的空间。我要是看地图就会发现,我无法指出我想去的地方,因为,在整座城市中,竟没有我的容身之所。(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婆婆给“我”十块钱并让“我”去帮她买治疗头痛的阿司匹林,小说接下来提到的事都是在这之后发生的。B.“我”在寻找药店的过程中多次遇到死路,这个细节暗示了“我”在生活中也陷入了寻不到出路的困境中。C.婆婆在一个下着暴雨的日子里坚持去金店把自己的结婚戒指卖掉,能看出婆婆离婚后与家庭决裂的决心。D.“我”选择去地铁站打发时间,当回忆起婆婆给“我”讲的故事后,“我”又突然想起要去寻找箱子的下落。7.对本文标题“四十平方厘米”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运用具体的面积单位,暗示了文章有可能涉及空间、尺寸等维度的描写,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从物理空间的角度看,“四十平方厘米”是婆婆在公交车站铁制长椅上所占的面积,这个空间狭小而受局限。C.从事物的隐喻看,标题是婆婆在公交车站被等车的乘客漠视自己的痛苦之后,手足无措又茫然的心理状态D.标题“四十平方厘米”在小说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多重的解读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活与存在的思考。8.“我”不熟悉这片街区,为何又不想打电话给马里亚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采用交错叙述“我”和婆婆经历的方式,有何效果?(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①。宋室既亡,郑所南尚以铁匣授史眢异,至三百年而后出。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貌,譬犹兵家握奇②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节选自张煌言《奇零草序》③)材料二:余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抄别本以归。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呜呼!天地晦冥,风霾昼塞,山河失序,而沉星殒气于穷荒绝岛之间,犹能时出其光焰,以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睹。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虽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客为余言,公在行间,无日不读书,所遗集近十余种,为逻卒取去,或有流落人间者。此集是其甲辰以后,将解散部伍,归隐于落迦山所作也。公自督师,未尝受强藩④节制,及九江遁还⑤,渐有掣肘,始邑邑不乐。而其归隐于海南也,自制一椑,置寺中,实粮其中,俟粮且尽死。门有两猿守之,有警,猿必跳踯哀鸣。而间之至也,从后门入。既被羁会城远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贩卖饼之儿无不持纸素至羁所争求翰墨。守卒利其金钱,喜为请乞。公随手挥洒应之,皆《正气歌》也,读之鲜不泣下者。独士大夫家或颇畏茂其书,以为不祥。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虽历变患,逾不可磨灭。历观前代,沈约撰《宋书》,疑立《袁粲传》,齐武帝曰:“粲自是宋忠臣,何为不可?”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讥之。元听湖南为宋忠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书者,此帝王盛德事。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当道。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⑥语言,不足避忌。余欲稍掇拾公遗事,成传略一卷,以备惇史之求,犹惧蒐访未遍,将日就放失也。悲夫!(节选自姜宸英《奇零草序》⑦)【注】①义照:晋安帝年号。②握奇:即《握奇经》,古代兵书,至宋复原,已非原貌。③张煌言《奇零草序》:《奇零草》是张煌言诗集的名称,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的诗集所作的序。顺治七年(1650),张煌言投南明兵部左侍郎,后数次率兵打击清军。④强藩:指郑成功。⑤九江遁还: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自金门率兵北伐,张煌言为前锋,攻至安徽芜湖。后郑成功兵败南京,张煌言退路被清兵截断,军队溃散,张煌言从小路逃归舟山。⑥胜国:已被灭亡的前一朝代。⑦姜宸英《奇零草序》:姜宸英为张煌言的诗集《奇零草》作序时,清廷已将此列为禁毁之书。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既被羁A会城B远近C人士D下及市井E屠贩F卖饼之儿G无不H持纸I素至J羁所争K求翰墨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诚,文中指的确、确实,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的“诚”意思不同。B.识,文中指记、记录,与《石钟山记》中“汝识之乎”的“识”意思不同。C.长陵,文中指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陵”在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陵墓。D.放失,文中指做失,与《报任安书》中“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放失”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煌言提及杜甫于天宝之乱时虽在蜀地漂泊印没有荒废诗歌创作。所作的诗歌被誉为“诗史”,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杜市一样凭诗作闻名于后世。B.张煌言在军队时,据说没有一天不读书,而他统率军队的经历也十分顺遂,从未受到牵制;归隐海南时,他准备了一个装满粮食的棺材等待死亡。C.在姜宸英看来,君臣父子的本性根源在人心中,表现在事业和文章中,即使历经变故也无法磨灭,那些不敢收藏张煌言诗集的士大夫是无知的。D.两则材料选自不同作者为《奇零草》所作的序,应当写于不同时期;不过两则材料在相关时间的记录上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看可以互为印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两则材料对“忠臣”的侧重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同温丹徒登万岁楼皇甫冉①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②。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③空洲远树稀。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注】①皇甫冉:唐朝大臣,安定朝那(今甘肃泾川)人。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已给整个国家造成巨大创伤,诗人时任无锡(今江苏境内)县尉。②翠微:青绿的山色。③瓜步:山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登上高楼环顾四周,只见远处的水滨和群山汇合在一起,更显得青翠缥缈。“独立”二字展现出楼阁的挺拔高耸。B.颈联写寒烟缭绕、秋意深浓,诗人远观丹阳,感觉寒烟积锁;回看瓜步,又叹息远树萧疏,心中充满了浓重的悲戚之情。C.颈联对仗工整,“古渡”“空洲”都是形容词加名词的组合。“古渡”“寒烟”也是叠韵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韵律感。D.王师“犹转战”暗示眼下无能解围之人,而末句又问“谁能”,从中能看出诗人不确定自己是否应参军报国的犹豫心情,16.本诗颔联中有两处在《全唐诗》中存在不同的写法,“顾”字—作“望”字,“复”字—作“独”字。你认为试题的版本和《全唐诗》的版本相比,哪个更好?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历史场景的描绘让人如临其境,比如描述皇甫晖作乱后,李存勖逃至洛阳附近时,剩下的一百多将领表示誓死以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借说宦官装腔作势,揭露其狐假虎威的嘴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乌鸦在古代诗文中虽然不如杜鹃、大雁等鸟类出现的频率高,但也有不少作品会借其抒发情志,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官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他们很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过度刺激,因为他们的感知阈值较低,更容易注意到细微的环境变化,从而发生感官过载的现象。①,高敏感人群在认知上处理刺激的程度比共他人更深层,这意味着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也会有更深层的认知和情感处理,通俗来说就是会想得比较多,表现得更有同理心,情绪化也会更强一些。②,高敏感者会比较容易“小题大做”,③对方没有秒回信息就马上轰炸、因为一些无心之言而失眠等。诸多研究表明,高敏感者更有可能经历负面的心理状态,如抑郁、焦虑和压力等。高敏感者更情绪化,又容易消极应对,难以控制冲动和集中注意力,这使得他们即使是面对一些琐事,也会心烦意乱,反应剧烈。当然,无论是高敏感者还是低敏感者,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对一些琐事的过度反应都可能代表着自己当下情绪状态不佳或情绪调节能力较差。④,我们无需为自己身上的消极情绪感到沮丧失望,或羞于表现而极力将其掩盖起来,情绪反应是我们人体神经生理系统很正常的反应。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关联词,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个字。(4分)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19.请用包含否定形式的句子分别概括上面两段文字的内容,每段不超过40个字。(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掀起了吟咏唐诗的文化热潮。唐诗见证了千年前诗人们的春风得意,也承载了千年前的落寞孤寂。以唐诗窥唐朝,现实中的繁华盛景与兵荒马乱,早已糅进荡气回肠与曲水流觞的唐诗之中。这里有写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中有画的王维,也有(),还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语浅意深的李商隐。在唐诗中,我感受到盛唐气象的磅礴之势、晚唐光景的江河日下。唐诗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己,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嗡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宇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贵的文辞。唐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生动体现,着眼山水,对准人间。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真切鲜明,光彩照人。20.请仿照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语句。(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作者为何没有将画横线的三个段落合并在一个自然段中?请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根据上面文字的内容,写一则号召全民吟咏唐诗的宣传语,不超过20个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年春节档热播电影《飞驰人生2》里有一句台词:“我努力过无数次了、我很清楚真正的机会只有那么一两次。”但是,也有人说:“幸运每月都会来临,想哪天开始,哪天就是好日子。”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感受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C(“白垩纪末期变暖由印度德干高原火山活动和小行星撞击共同引起”错,根据原文“正是因为此次喷发,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释放,从而导致了白垩纪末期变暖事件”可知,导致白垩纪末期变暖的是第一幕德干玄武岩喷发;“在此时期地球各个物种开始灭亡”错,根据原文“灾难物种是指那些在生态系统受到重大扰动或灾难事件之后,如大规模灭绝事件之后,能够迅速扩散并占据主导地位的物种”可知,当时也出现了灾难物种的盛行,并非各个物种都开始灭亡。)2.A[B项,“传统观点认为它喷发出大量温室气体并可能引起了恐龙灭绝”错,根据原文“传统的观点认为德干大火成岩省喷发出大量温室气体,导致了当时气候变暖并有可能引起了恐龙灭绝”可知,传统观点是针对“德干大火成岩省”说的,而不是“大火成岩省”。C项,“来源于火山活动”错,根据原文“火山活动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自然汞源”可知,火山活动可以产生汞,但不等于汞只“来源于”火山活动。D项,“它的四次幕式活动引发了白垩纪末期生物界的崩溃”错,根据原文“德干火山活动第三幕(约6590—6580万年)和第四幕(约6560—6550万年)的汞记录尚未发现”可知,目前只能得到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喷发事件引发了白垩纪末期生物界的崩溃的证据。]3.D(原文提及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点燃大片植物导致海量的二氧化碳被抛入大气,但D项的发现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是由小行星撞击引起的。A项和C项提到了在地层中发现的物质,都能证明地球曾经遭受过外力撞击。B项,科学家发现的陨石坑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直接证据。)4.①中国胶莱盆地剖面,Hg—MIF接近于0,可据此推测这里的汞同位素基本来源于火山。②法国Bidart和阿根廷BajadadelJagüel剖面,Hg—MIF偏正,可据此推测这些地区的汞经历过光致还原过程,会出现二价汞沉积。③印度德干高原地区Jhilmili剖面,Hg—MIF偏负,可据此推测这里的汞同位素来源于陆生植物通过气孔吸收的大气中的汞。(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示例:①屠呦呦发现文献记载与实验操作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发现了现代实验提取方式与古代的提取方式不同,正是这“不同”的发现使得研究出现了转机,最终取得突破。这就是科学研究中的“求异法”。②美国物理学家LuisAlvarez和他的儿子WalterAlvarez发现意大利古比奥K/Pg界线地层里的铱元素含量高于地壳中正常的含量,通过实际发现与理论可能的差异提出了小行星撞击说。(提到具体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1分,课文中的例子2分,分析本文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B(A项,“小说接下来提到的事都是在这之后发生的”错,本文并不是顺叙,在婆婆让“我”买药前已经发生了诸如婆婆卖结婚戒指、离婚等多件事。C项,“婆婆离婚后与家庭决裂的决心”错,根据下文“卖了戒指后,她又拖了二十六个月,才终于离了婚”可知,婆婆卖戒指时并未离婚。D项,“‘我’又突然想起要去寻找箱子的下落”错,根据下文“于是我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知道一到行李寄存处,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那个箱子”可知,“我”一直都知道箱子在哪,“想起了它们”暗示“我”在那一刻找到了目标。)7.C(“婆婆在公交车站被等车的乘客漠视自己的痛苦”错,文中婆婆在公交车站并未表露出痛苦,自然也不能指责等车的乘客“漠视”其痛苦;标题应指婆婆在经历了一连串变故以后,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所归依的心理状态。)8.①“我”的内在因素:根据“我得重新适应这座城市才行”可知,“我”可能也想借帮婆婆买药的这个机会独自在陌生街区中探索。②马里亚诺的外在因素:根据下文“想到这里,我又自问,这有什么好的?”可知,“我”与丈夫马里亚诺的感情一般,即使马里亚诺知道“我”在夜晚独自去了完全陌生的街区,也不一定会关心“我”的状态。(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情节:交替呈现“我”和婆婆的故事线,同时呈现两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使得情节更加立体和饱满,形成一种时空错位感。②人物:强化了“我”与“婆婆”之间的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两个人的人生虽相隔代际却又彼此映照。③读者体验: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由于“我”和婆婆的故事线交替进行,情节不连贯,读者需要不断切换视角并跟随小说的节奏,从而更加投入地阅读小说。(每点2分,意对即可,除答案提供的三个角度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DG(原文标点为:既被羁会城,远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贩卖饼之儿,无不持纸素至羁所争求翰墨。)11.C(根据原文“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书者,此帝王盛德事”可知,文中的“长陵”代指明成祖朱棣,而非其陵墓。A项,《谏太宗十思疏》中“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的“诚”意思是如果、果真。B项,“汝识之乎”的“识”意思是知道、懂得。)12.C(A项,“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杜甫一样凭诗作闻名于后世”错,根据材料一原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可知,张煌言并不指望自己能凭诗作闻名于后世。B项,“他统率军队的经历也十分顺遂,从未受到牵制”错,根据材料二原文“及九江遁还,渐有掣肘”可知,退回九江后张煌言逐渐受到牵制。D项,“不过两则材料在相关时间的记录上是相同的”错,材料一记录张煌言编定此诗集是在“壬寅”年,而材料二却说“此集是其甲辰以后”,二者有出入。)13.(1)陶渊明亲身遭逢晋朝的动乱,辞官回家,著书必定写上晋安帝义熙的年号。(“躬”“丁”“解组”各1分,句意通顺1分)(2)总共有若干首五言、七言近体诗,如今已经遗失很久了,我姑且记得它们的大致内容,为此写下这篇序文来将它们珍藏起来。(“五、七言近体若干首”定语后置1分,“聊”“大概”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材料一通过自身经历与杜甫、陶渊明、郑所南等忠臣的事例,侧重忠臣应在国破家亡之际有所坚守。②材料二通过引用典故,强调了帝王对忠臣的赞誉与包容,侧重忠臣应无所避讳地颂扬前朝的忠臣,并引导君主走正道。(答一点给1分,答两点给满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唉!国破家亡之际,我又不合情理地担任将帅,既然不能讨贼复仇,难道却想凭借诗作,闻名后世吗!只是杜甫面临天宝之乱,在蜀地漂泊奔波,始终没有荒废诗歌创作,从那时到现在,他的诗被称为诗史。陶渊明亲身遭逢晋朝的动乱,辞官回家,著书必定写上晋安帝义熙的年号。宋朝皇室已经灭亡了,郑所南尚且用铁匣装其所著的《心史》投入枯井,三百年后才被发现。他的志向令人悲痛,他的真情的确令人怀念啊。既然这样那么我的诗集为什么要取名为《奇零草》呢?这是因为卷册稀稀落落大量散失,已经不是全貌,譬如兵书《握奇经》现存的部分,又可以用来说明这些都是我在军旅之间创作的。现在是永历十六年,壬寅年端阳后五天,张煌言自己记录。材料二:我在定海得到这些诗作,命谢大周抄录另一份副本带走。总共有若干首五言、七言近体诗,如今已经遗失很久了,我姑且记得它们的大致内容,为此写下这篇序文来将它们珍藏起来。唉!当天地昏暗不明,大风扬尘遮蔽了白昼,山河失序,而星星陨落在荒凉孤岛上时,尚且能不时发出其光芒,让有眼睛的人为之悲喜并侥幸看到。虽然它在一时之间受到压制被埋没,但终究等待百世之后,即使想要让它永远黯淡无光,也是不可能的。有人告诉我,公(张煌言)在军队中,没有一天不读书,他遗留下的作品集有近十余种,但被巡逻的士兵取走了,或许有些流落在民间。这本诗集是他甲辰年以后,解散部伍,归隐于落迦山时所创作的。自从公统率军队以来,未曾受到过郑成功的节制,但在九江撤退后,渐渐受到牵制,开始闷闷不乐。他归隐海南时,自制了一个棺材,放置在寺庙中,里面装满粮食,等待粮食吃完就死去。门前有两只猿猴守护,一旦有警情,猿猴就会跳跃哀鸣。而间谍来的时候,总是从后门进入。在被羁押在省会(这里指杭州)以后,远近的人们,甚至市井中的屠夫、商贩、卖饼的孩童,都拿着纸张和绢帛到羁押处争求他的翰墨。守卒贪图他们的金钱,乐意代为请求。公随手挥洒应对,都是《正气歌》的内容,读过的人很少有不为之落泪的。唯独一些士大夫家庭或许颇畏惧收藏他的书,认为不吉利。但他们不知道君臣父子的本性,根源于人心中,表现在事业和文章中,即使历经变故患难,更加地无法磨灭。纵观前代,沈约撰写《宋书》时,曾犹豫是否要为袁粲立传,齐武帝说:“袁粲自然是宋的忠臣,为何不可以呢?”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们对此表示讥讽。元朝允许湖南为宋的忠臣李芾建祠,明成祖朱棣不处罚收藏方孝孺书籍的人,这些都是帝王盛德的表现。作为臣子处在没有忌讳的朝代,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君主行事合乎正道。臣子各自为其主服务,所有前朝的语言,都不足以避忌。我打算稍微搜集整理公的一些遗事,写成一卷传略,以备后世忠实、正值的史官的需求,但还担心搜集访问不够全面,将来会一天天地被散失。真是可悲啊!15.D(“能看出诗人不确定自己是否应参军报国的犹豫心情”错,问“谁能”,是诗人想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