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雷雨》-周繁漪的人物形象_第1页
谈《雷雨》-周繁漪的人物形象_第2页
谈《雷雨》-周繁漪的人物形象_第3页
谈《雷雨》-周繁漪的人物形象_第4页
谈《雷雨》-周繁漪的人物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谈《雷雨》繁漪的人物形象【摘要】蘩漪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既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企图摆脱周朴园精神和肉体的控制,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蘩漪是新旧时低交接的产物,她的形象充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惨命运。引言蘩漪是主人公周朴园第三房妻子、周萍的后母,但同时却扮演着周萍地下情人的角色。在临界于新旧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曹禺塑造了一个这样的蘩漪。她是个活在新社会和旧社会交叉的性格复杂的女性形象,一个纠结于新旧民主专制的畸形产物。曹禺笔下的蘩漪,是个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于反抗封建道德,敢于大胆追求自由爱情,集中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和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她拥有受生命深处的欲望控制的性格,但又有封建落后的思想。虽然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却仍摆脱不了封建女性依赖性、自贬性。生于“旧时代”的女人繁漪出场的介绍,繁漪“一望就知道是一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她通身是黑色⋯⋯眼眶略微有点塌进”。这些描写让我们知道繁漪是一个忧郁而深沉的女人,并且也独具中国旧式美人的风采。可是,繁漪“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川”,使她的性格逐渐走向极端,她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深郁的黑,代表着死亡、诱惑,也是控诉。繁漪身处的社会,妇女的地位非常低,社会要求女人做无条件的牺牲,很少有就业机会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恩格斯曾说,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私有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的。在那样的社会,繁漪要么依附男子,要么去富人家当佣女,是没有任何经济独立可言的。所以出身于封建门第的繁漪,却在十八岁花样年华阴差阳错地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周朴园。当繁漪带着爱的憧憬嫁给周朴园,但是年龄和思想上的巨大差距使这场婚姻令人窒息,夫妻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相互的爱恋,繁漪成了周家一个摆设,像一只铍关在笼中的小鸟。同时,周朴园也只是把她作为一个名分上的妻子,一个门当户对的花瓶,她是被排除在周朴园的感情世界之外的。周朴园不仅在内心深深地怀念侍萍,而且还要在家里,当着繁漪的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无论搬家到哪里,都要带上鲁侍萍喜欢的家具,放上鲁侍萍的照片;鲁侍萍喜欢关窗户的习惯也要保留善;下雨时,还要穿上鲁侍萍缝过的旧雨衣孤独时经常看侍萍的照片。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弥漫于整个家庭空间。对繁漪是巨大的伤害。繁漪不仅要忍受这种伤害,而且还要忍受周朴园的家庭专制。在家里,周朴园的意见就是法律,任何人不得违抗。他拿着家长的架子,命令繁漪。应当”这样,“不该”那样。吃药这一细节,就是繁漪多年来痛苦生活的缩影。在“阴沟里讨生活”的繁漪不仅享受不到一个人爱的权利,而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也受到无情的践踏。造成繁漪不满封建专制的压迫,渴望生活的自由,家庭的温暖。在怨恨中迷失了自我,从而忘记自己的正确位置,进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最终破坏了人伦关系,破坏了周家的尊卑长幼的道德。繁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这主要通过繁漪对侍萍、四风深重的阶级偏见(旧式女人的表现)表现出来。繁漪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四风,却对周冲的选择大加阻挠,提醒周冲说:“她始终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下等人”。并决然地说:“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出自《雷雨》同时在周冲面前,繁漪对四凤的偏见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因为四风与周冲的相爱对她有利,这恰恰反应了繁漪真实的封建贵族意识、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识。新时代的旧式女人“繁漪作为一个旧式妇女形象,她身上也有者许多旧式女性形象所没有的值得赞赏的精神品质———不甘禁锢,不甘凌辱,热情大胆,敢于为追求真实的生活而反抗”(李树凯,1984:66)繁漪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新式女性,但身上还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繁漪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旧中国,同时她又经历了新时代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都影响着她的思想观念。繁漪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文弱、聪明和智慧,却又读过私塾,喜欢诗文,还接受过新式教育,因此,她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的爱情,强迫其插手于周萍与四凤之间,利用兄弟火代并夺其所爱;出其不意地将鲁侍萍(周朴园罪孽的见证者)召来接女儿四凤回家,以干预和斩断周萍与四凤的恋情,趁周萍在四凤房内道别,将窗户反扣,致使鲁家发现周萍,获知周萍即将离开家庭,便不顾一切质问周萍并当众宣布:自己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他才要了我整个的人,可是他现在不要我”;为了能与周萍长相厮守,她决绝地不承认自己有丈夫,也不承认自己有亲生儿子,只愿永远成为周萍的女人。最后,在周萍与四凤决定私奔时,她把周朴园叫下楼,当众揭穿了两人之间同母异父血亲关系。她的暴露家丑揭穿老底这一手,导致周萍因惧怕双重乱伦而自杀身亡,四凤被迫触电自杀,周冲也触电而亡。她同时无情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面目,让他当众出丑并尝到自作孽的苦果,使周朴园苦心经营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轰然崩溃了。繁漪的这种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使得她自己在毁灭家庭毁灭别人时,也悲剧性地自我毁灭了。作者通过戏剧冲突和人物矛盾关系充分表现繁漪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去追求真诚美好情感生活的心理特征,作品采用性格化的人物语言,动态性地表现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生活时的复杂心理,并在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淋漓尽致地突现出女主人公强烈的个性反抗色彩。总结“在《雷雨》里的八个人物,我最早想出来的,并且也较觉真切的,是周蘩漪……我喜欢看周蘩漪这样的女人,但我的才力是贫弱的……不过一个作者,总是不自主地有些姑息。对于蘩漪,我仿佛是个很熟的朋友……我想她应该能动我的怜悯和尊敬,我会流着泪水哀悼这可怜的女人的。我会原谅她,虽然她做了所谓‘罪大恶极’的事情——抛弃了神圣的母亲的天责。……这总比阉鸡似的男于们为着凡庸的生活怯弱地度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更值得人佩服吧。”(曹禺)这就是曹禺对蘩漪这个人物的定位,即使蘩漪是这么一个“罪大恶极”的女人,可在曹禺眼中,就是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因为在那个年代,像蘩漪那样的女人,不仅仅只是活在曹禺的作品上,更是真真实实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她们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她们是否也一如蘩漪那般生活着?痛苦着?挣扎着?这个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从蘩漪的身上,看到众多的中国妇女都沉沦在那样的悲剧中,不管是否和蘩漪一样,在这个偌大的中国,那样的年代,那样的思想压迫下,她们都无法自由地享受她们的人生。这就是中国女人的悲哀。所以对于繁漪这个形象要辨证地来看:一方面,她身上具有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她很大胆,勇敢的追求自由、爱情。她是周公馆这个死寂的封建专制家庭的一场突发的“雷雨”,一道划穿夜空的闪电,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与罪恶,发出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叫。另一方面,要与追求真正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新女性区分开来,看到她身上的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这使她无法摆脱家庭、社会的束缚,无法获得最起码的个性解放,最后终被黑暗吞噬。她是旧制度、旧家庭里被凌辱、被摧残、被遗弃的受害者,是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社会造成的悲剧人物,具有较深刻的典型意义。她的悲剧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她的不幸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她的叛逆和挣扎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冲击。通过追求个性自由而产生的爱情,不是美丽的。所以,她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剧也就成了社会的必然。《雷雨》成功塑造了这个丰富、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形象,刻画了她复杂而隐秘的灵魂。她在中国现代文学画廊里是最为突出最为显赫的形象之一。【参考文献】曹禺《雷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曹禺《曹禺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2版王兆胜博士解读《雷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