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_第1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_第2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_第3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_第4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战争与革命的年代第18课美苏冷战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第21课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扩展一一目录CONTENTS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假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的开创三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知道苏东剧变与冷战的结束。课程标准重点: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

难点:苏联改革的利与弊。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1.通过课堂学习,学生理解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本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2.通过文本解读、课堂学习,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及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基本史实,培养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3.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时空观念公元1956年公元1964年公元1978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公元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91年,苏联解体公元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公元1989年东欧剧变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东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概念:“东欧”是二战后出现的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特指战后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除苏联以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2)过程:①二战胜利前后先是建立起人民民主国家;②1948—1953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特点:①革命的胜利得益于本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苏联的援助;②随着冷战的加剧,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③确立起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欧洲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东欧八国拉美一国亚洲四国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2.典型代表-捷克斯洛伐克(1)背景:1946年,捷克斯洛伐克组建新政府,在26名内阁成员中,共产党员只占9名。在国家未来走向的问题上,各政党斗争激烈。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2)结果:最终,资产阶级部长辞职,捷共在政府中取得了绝对优势,为走向社会主义扫清了障碍。(3)过程: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危机爆发,苏、美都出面干涉。苏联派外交部副部长向捷共转达意见:“要坚定些,不能向右派让步。”美国驻捷大使中断休假返回布拉格,公开支持资产阶级政党。捷共顶住了压力.组建工人民兵。全国250万工人响应捷共号召,举行1小时全国总罢工。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经济互助委员会: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1949年苏联成立的,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总部设在莫斯科,1991年正式宣布解散。经互会宗旨——协调各成员国经济发展计划,交流经济管理工作经验;制定有关科技合作和技术援助方面的措施;实行在原料、食品、机器、设备等方面相互协作等。除捷克斯洛伐克外,波兰等7个东欧国家,中国等4个亚洲国家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至多国。通过相继成立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等组织,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方面加强了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经互会影响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但苏联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经互会各成员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尖锐。执行委员会举行会议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1950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重要作用。北京,1949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递交国书仪式。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中苏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1955年)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一、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苏俄、苏联历史发展进程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材料1

在二战中苏联有2700万人被夺走了生命;物质损失估计达2.5万亿卢布,超过苏联1940年国民总收入的4.5倍;1700多座城市毁于战火,许多工业中心被夷为废墟,工业总产值下降到战前水平的50%;农村劳动力从1940年的1690万人减少到1945年的650万人,播种面积减少25%,农业总产量下降到战前水平的60%。二战时的苏联农村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材料2: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增长速度达23%,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5年中,国家3次降低日用工业品零售价格,在城市和工人区修建住宅1亿多平方米,在农村建房270万所。文教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阅读材料1和材料2,体会二战后苏联的发展速度!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1.成就

①经济: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②科技: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生活: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漫画:《片面的经济》(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2.问题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91年1953年1964年1985年1982年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戈尔巴乔夫(1985--1991)共同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促进发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苏联模式”

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利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利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斯大林体制本是特殊国情下的产物,但由于苏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的大国沙文主义观念,斯大林体制被神圣化为社会主义唯一的发展模式,更重要的不仅在苏联,在东欧、在中国,它的这种地位都被固化下来。苏联甚至将它看作是是否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标志。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严重。苏联模式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落后;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政治上:高度集权,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思想文化上:改革刻不容缓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内容

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经济:A.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2)效果: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3)问题: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

(4)评价

①积极:改革注入市场经济

成分,取得一定的成效。

②消极: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1.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

A.经济: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②扩大企业自主权;③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1.勃列日涅夫改革

B.军事:与美军备竞赛(2)评价: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年份美国苏联洲际导弹19681054858197810541400坦克196885003240019781050050000飞机196851004000197845004600战舰19683603201978172240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1.勃列日涅夫改革

(3)失败原因: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②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述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③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④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③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3.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3)思想: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问题: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终于使局势失控,苏联解体。立陶宛独立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0.25%6.45%4.95%

即将发射的苏联火箭

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4.评价苏联改革

①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玉米狂人赫鲁晓夫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二)苏联的改革5.苏联改革的启示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②搞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否则会遭到规律的惩罚。③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三)苏联解体:1.解体: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苏联境内各独立国家(1990年3月11日—1991年12月26日)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三)苏联解体:2.解体原因(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4.认识:

①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②改革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③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④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抵制西方和平演变。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背景:①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走独立发展的道路;③苏共二十大的影响(2)东欧国家的改革:南斯拉夫

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内容:生产资料由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自治的商品经济;企业实行工人自治;进而实行地方自治和社会自治。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4、东欧国家的改革(1)背景:(2)东欧国家的改革:南斯拉夫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②影响:A.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B.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国家改革成就存在问题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改革的《行动纲领》,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等。出现“布拉格之春”。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人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波兰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4、东欧国家的改革

(2)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3)特点①改革大都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②大都受到苏联干涉,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③都曾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导致经济困境和政局动荡;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布拉格之春被莫斯科严寒所摧毁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5.东欧剧变(1)原因①各国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没有找到真正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③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④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东欧剧变形势图不同点相同点相对平稳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流血冲突罗马尼亚合并统一民主德国并人了联邦德国国家分裂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国家解体南斯拉夫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5.东欧剧变(2)概况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南斯拉夫解体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1.背景①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1、奠基:(1949-1978)(1)政治基础: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经济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十年建设时期成就等(3)科技基础: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原子弾氢弾核弹“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导弹两弹一星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2、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⑴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⑵内容: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⑶成就:

①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④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2、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⑷发展:2017中共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⑸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前途光明。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5G毫米波芯片研发成功,打破缺芯少魂。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三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大兴机场投入运营,综合交通枢纽集成度、便捷性达世界领先水平。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服役,是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中国的卫星导航来了,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C919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大飞机的少数国家之一。举世瞩目的成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复兴号”中国标准动年组

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启动研发;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深圳经济特区——一夜崛起之城珠海经济特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中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对比:三大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