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六、七卷读书报告_第1页
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六、七卷读书报告_第2页
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六、七卷读书报告_第3页
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六、七卷读书报告_第4页
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六、七卷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六、七卷读书报告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第四卷

一、护卫者的幸福

护卫者及其辅助者竭力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护卫者的贫穷、束缚等“不幸”被描述为最幸福的,因为这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铸造出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

二、护卫者的使命

1.护卫者要避免贫穷与富裕使城邦的作战技艺退化,因为富则奢侈、懒散,贫则粗野、低劣,皆要求变革

2.护卫者要尽一切办法守卫着城邦,保持疆土不能超过最佳限度——国家大到还能保持统一

3.全体公民按照天赋从事工作,各就各业,以天赋升降阶级

4.最重要:教育和培养

(1)要防止音乐和体育的翻新渗透影响人的性格和习惯,破坏人际关系,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

(2)孩子必须借助符合法律精神的游戏,借助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培养规矩和礼仪

5.立法:重视习惯法而非制定法。反对立法者反复制订和修改法律,应当尊重前人立法,并且注重宗教祭祀和敬神

三、正义的国家

1.智慧——护国者所具备的品质

(1)国家的智慧是好的谋划,用于考虑国家大事,改进国家对内对外关系

(2)国家之所以有智慧,是由于他的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它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

2.勇敢——一种保持,精神上的能力

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的信念

3.节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均具备的品质

(1)一种好秩序或归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2)全体国民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和协调。

4.正义

(1)正义:正义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的事(2)正义的国家: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

(3)个人的正义:每一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

a、同一事物的同一部分关系着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有相反的情况

b、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

c、人内心中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是分别起作用的,因此:激情不忘理智教条的人是勇敢的人;懂得三部分的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的人是智慧的人;三部分友好和谐,理智领导,激情和欲望由它领导而不反叛是有节制的人

d、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主宰自己,协调心灵

(4)正做正义的事在内部造成正义,做不正义的事在内部造成不正义第六卷

一、城邦的领袖——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与习惯二、哲学家的天性:

1.永远酷爱实体的知识,爱智慧与真实,正义,憎恶假

2.有节制,不贪财,不追求肉体快乐

3.眼界宽广,豁达大度,勇敢不胆怯

4.公正温良

5.学习聪敏

6.有良好的记性

7.有分寸而温雅

三、哲学家在城邦中的处境

1.哲学家处境:被水手篡权的航海家

(2)成熟阶段:加强心灵锻炼

(3)老年:只从事哲学研究

2.哲学家王的实现途径:

(1)真正哲学家成为统治者

(2)当权者成为哲学家

3.哲学家王实现具有可能性

(1)大众了解哲学家之后会改变看法

(2)哲学家建构城邦的方法:澄净城邦和公民素质,而后立法,以神的品质塑造人

(3)只要产生一个哲学家王推行理想的制度,公民可能会服从

五、如何培养哲学家王

1.必须具备各种天赋品质与进取心、豁达大度,并天性稳定,结合妥当

2.必须放在各种环境中接受考验

3.必须放在众多学习中“操练”

六、善的理念——最大的知识问题

只有一个知道正义和美怎样才是善的卫护者监督着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个国家才能完全地走上轨道

1.用“善的儿子”解释善的理念

(1)太阳:善在可见世界中所产生的儿子,连结视觉和可见性

a、太阳与视觉和可见事物的关系,正如可理知世界里面善本身跟理智和可理知事物的关系,人的灵魂注视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对象的时候,它便能知道它们了解它们,显然是有了理智,转而去看暗淡的生灭世界时,便只有变动不定的意见了,显得好像没有理智了

b、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自己的存在和实在

(2)善的理念: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

2.可见世界:包括实物(信念)及其影像(想象)

3.可知世界:包括作为自身影像的实物(理智)和理念(理性)

4.可知世界高于可见世界,四种灵魂状态的顺序是理性高于理智高于信念高于想象。第七卷

一、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的洞穴比喻

洞穴(即可见世界)中有一些手脚被捆的囚禁者,灵魂受到了重负。他们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洞壁上的阴影,便信以为实物本身。其中有一人被解禁,看到了火光(其实是太阳的能力)和实物,他的眼睛因此感到痛苦。这个人就是哲学家。

而后他被拉出洞穴,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他依次看到了实物的阴影、实物在水中的倒影、实物本身、月光和星光,最后能够直接观察太阳。他看到了善的理念,了解了它是真理和理性的源泉,便不愿在回到洞穴之中。

如果回到洞穴之中,他的伙伴不会相信他所见到的,而会嘲笑他。但哲学家接受了城邦的教育,因此有义务回到洞穴中,成为哲学家王,帮助城邦公民。哲学家王过着真正的哲学生活,而轻视权力。

二、通过教育使灵魂转向

1.灵魂本身具有视力,只是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

2.灵魂转向的定义:引导灵魂从变化世界(可见世界)转向实在(可知世界)(作为国家建立者,要迫使最好的灵魂到达最高的知识,

3.使灵魂转向的教育科目:

(1)“序言”

a、计算和数数:数数能同时引起相反感觉,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

b、几何学:几何学的研究对象是可知世界而非可见世界,能将灵魂引向真理(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

c、天文学:当前天文学研究是研究可见世界的,灵魂向下;真正的天文学研究应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当重视可见事物

(2)辩证法(最终、最顶端):能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区分实在和可知世界的关系,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达到可知世界的顶峰。

4.具备灵魂转向可能性者的天赋

(1)热爱学习,不感困难,敏于学习

(2)强于记忆,百折不挠,喜爱劳苦

(3)具备真实的知识和品德

(4)年轻

5.使灵魂转向的教育过程:

(1)学习算学、几何等预备性科目,经历战争、体操等身体锻炼

(2)20—30岁:综合小时候分散学习的课程,研究相互联系和事物本质的关系,为学习辩证法做准备

(3)30—35岁:学习辩证法,跟随真理达到实在本身,在此过程中要正确引导辩论,避免被不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