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复习资料_第1页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资料_第2页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资料_第3页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资料_第4页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关系3.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1954年在苏联倡议下,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5.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会议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中国政府提出,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通知对方大使的形式就声明草案进行会谈。8.珍宝岛事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中国边防部队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签定并生效,有效期为30年。条约是以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德烈·维辛斯基签署。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10.中美上海公报:中美两国政府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在上海发表。双方就国际形势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两国间22年的敌对关系,并开始了中美11.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建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宣布双方自1979年1:是1982年8月17日美国与中国发表的题的公报,该公报解决了美对台武器出售的问题,双益、保持并推进双方关系发展的良好状态。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15.金砖五国: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16.G20金融峰会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和发展国就全球金融经济世界级平台,促进全球金融经济稳定持续增长。遇进行磋商的一个现行加强化机制。18.微博外交,微博外交是在外交通讯报道方面采用微博的方新的特点。答:(1)另起炉灶,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2)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对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1.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的全球态势,美需要中国牵制苏联3.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关系恶化4.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5.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6.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过程:从1954年到1970年,中美之间在日内瓦以及华沙共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1969年,美国放宽了对华贸易限制。1971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他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博士已经对北京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而他本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杭州以及上海。尼克松返国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1.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答:(1)另起炉灶,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对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俄)关系的演变。答:(1)1949-1958,帮助阶段,苏联派各种专家帮助中国国家建设(2)1960-1989,恶化阶段,苏联实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中国的主权,遭到我国抵制(3)1989-今,友好阶段,形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A.49年—50年代后期:总体上是友好的。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上,主要是同苏联和东欧新民主国家现实利益。B.55年开始:中苏出现矛盾,毛泽东因为对苏共批判斯大林持反对态度,并要同赫鲁晓夫抢夺国际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权,于六62~64年展开了中苏大论战。66年中国开始文革,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69年前后的中苏边境冲突更是不断把两国推向战争的边缘,最D.76年后,邓小平执政,开始逐渐缓和两国关系,86年开始逐3.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B.72年到80年代末:战略合作。C.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防范性接触阶段。D.是1997年至现在,这是中美关系重建阶段。1997年10月和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互访,双方决心“致力1)台湾海峡危机,简称“··危机”,是指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台湾海峡两岸军队针对对方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有可能引发全面战争的危机,共有六次。50年代的是:第二次(1954年9月3日—1955年5月),第三次(1958年8月23日—10月5日)2)第二次主要事件;九三炮战1954年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发动了榴弹炮突击。一江山岛战役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攻占一江山岛,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至当日下午5时30分,经过一天战斗,解放军占领该岛,国军一江山指挥官王生明将大陈岛撤退2月8日至2月11战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发动了榴弹炮突击,在四十四天内,向金门射击炮弹几近五万发。1958年9月2日,国民党海军沱江号完成运补作业后,却于金门料罗湾附近外海,遭到解放军鱼雷艇包围与猛烈的攻击,几乎沉没。9月11日,金门守军击毁厦门火车站。9月22日,美国所支持的八时大口径巨炮由国民党海军运抵金门。美国并紧急运送响尾蛇导弹给国民党空军,造成解放军空军的损失。结果解放军封锁金门的尝试失败。3.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O5.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影响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对每个阶国际上与苏联由分歧到分裂,援越抗美。4.80年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背景:改革开放。5.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韬光养晦,大融入。背景:东欧剧周边外交方针,进一步巩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在进入21世纪后已迅速升温,如今东盟已展同世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首先,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5个。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冷战时期曾形成不少“热点”,有交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在朝鲜半岛的冲突,竞争与合作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朝鲜半岛政策开始出现良性互动趋势,更多地进行彼此协调。促成了半岛分裂以来首次南议书,1992年2月19日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也得以发表并生效。特别是以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为标志,这一时期,中美两国都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朝鲜半岛南北和解进程的支持与欢迎,并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采取了协调性立场。在谋求解决核危机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中国与美国在的方式对核危机的解决进程发挥了影响。而美朝双方则经过反复折冲,最终于1994年10月21日签署了《核框架协议》,暂时解决面对第二次朝核危机的爆发以及美朝对抗的再度升级,中国方面以劝和与促谈为宗旨展开了外交斡旋,并最终促成2003年4月23日至25日的北京三方会谈,从而为通过和平对话解决朝核问关各方密切合作,先后促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北京六方会谈。各方仍然在不断积极努力,中美双方针对朝核问题的政策互动也一基于共同的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需要,美国方面曾多次主动派员就半岛问题与中国方面进行探讨,而两国首脑会谈也屡屡将半岛问题作为彼此交流的中心话题。表明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争端的途径;另一种则是追求冷战遗留下来的集体安全体系,谋建构以军事力量应对挑战的地区安全体系。4.论述八十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的国际,国内背景及其对经过建国后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第11届3中全会把国内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外交应该为这个大目标服务。其次,国际上美苏争霸的态势发生了变化。苏联因与美国争霸战线拉得太长,力不从心。特别是入侵阿富汗后所形成的进退维谷的被动局面,以及苏联支持下越南入侵柬埔寨所形成的同样困境,促使苏联不得不进行调整和收缩。里根上台后运用经济和外交手段,在全球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开始了一轮被称为“新冷战”的全球进攻战略。根据这些形势的变化,中国领导人决定调整对美苏的关系,拉开与美国的距离,松动与苏联的关系。中国政府开始改变七十年代与美国搞潜在的“共同制苏”战略关系的政策,拉开与美国的距离,不与美国搞“战略”关系。受其影响,中国在广大第三世界不再“以好协商分别于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斯拉夫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逐步实现了与波兰、中国更加强调发展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关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1982年12月底,中国总理出访了非洲1极参与多边外交。从1980年起,中国全面参与5.论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背景下,如何对待韬光养晦与有所作挫折,两极格局瓦解,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进入新旧“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思想,是在对外工作中既要警惕西而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背景下,中国仍然是一个1)国力最雄厚全统一,受到民族分裂主义的威胁;(4)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改革者,同时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的制约。上述“虽强犹弱”的中国国际定位就决定了中国仍然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韬光养晦”当年针对的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而同西方国家的献自身的力量。业,在能力范围内增加对贫困国家的援助,有6.论述当前中东国家的政局动荡对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对相中东国家的政局动荡使得欧美等西方大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目光从对亚太地区转移到中东。新兴国家可趁此机会大力发展,提高国力。对世界石油战略造成较大冲击,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对美国而言作为唯一的全球性霸权,美国的战略利益在北非政治动荡中受到了重大冲击。此次出现政治动荡的突尼斯、埃及、巴林等国,都是美国在中东战略支柱国家。其中巴林是美国第五舰队驻扎地,建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这些苦心维持的盟友一夕翻船,让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战略部署面临重新调整。并且,与革命相伴的政局动荡将会为哈马斯、基地组织等激进组织向相关国家扩展影响提供机会美国在北非国家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美国的中东战略、甚至全球战略都会受到影响但是,从政治影响力上来说,北非是欧洲的传统“地盘”,欧洲国家在北非的历史更久、利益纠葛更深。而石油价格上涨加剧全球通胀,受冲击更大的是中、印等制造业大国,以及日韩等石油对外依赖度更高的国家。而从长期来看,北非、中东国家的政治动荡还会打击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信心,不利于新兴国家进除此之外,北非几国传统亲美政权的垮台,并不代表这些国家就一定会走上反美道路,成为第二、第三个哈马斯。无论任何人接掌政权,都必须面对一个基本的现实:美国仍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霸主,新的执政者想要融入国际经济秩序、获得广泛国际承认,就必须与美国打交道。对中国而言,本次动乱覆盖中国85%的石油进口量,而且中国进口能源60%经过亚丁湾,中国出口欧洲的大部分商品也经过该区域,中国的经济深受本次中东地区系列动乱的影响。当前中东乱局一方面使国际油价飙升从而使中国经济成本增大,另一方面能源通道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对待中东的新动荡,亟需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中国现在的经济命运已经与全球局势息息相关,中东这样举足轻重的全球能源重地已经对中国经济构成了很大影响力。相较于国内的通胀和经济增长问题,如何利用动荡局面,确保新的全球格局下中国的既有利益不损失,进而巩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根基,与当下保稳定的使命同等重要。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