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导论》教案_第1页
《财政学·导论》教案_第2页
《财政学·导论》教案_第3页
《财政学·导论》教案_第4页
《财政学·导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导论》教案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新中2024/5/712

导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财政概念和职能国债和国债市场国家预算宏观管理支出基本理论规模与结构分析规模与结构分析税收平衡与赤字财政政策购买性支出1、2转移性支出2024/5/7《财政学》课程结构3

教学目的

①阐述财政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②运用其知识和原理直接回答现实中的一些财政经济问题;③培养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思想;④拓展分析问题的思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奠定扎实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⑤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024/5/74

教学要求

①要求同学们将老师讲授与自学结合起来,要特别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②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案例讨论;

③要求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论文或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等;

④要求遵守教学纪律,讲究仪容仪表;

⑤希望经常与老师沟通,以便改进教学方法。2024/5/75

成绩考核①纪律考核、课堂讨论按10%计算学习成绩;②期中以论文形式考核,成绩按20%计算;③期末以闭卷形式考核,成绩占70%。

2024/5/76《财政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方法、财政职能、财政收支规模及结构分析、国家预算和财政政策。

难点: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政策两章。前面章节的所有内容,都最终体现在这两章中,主要内容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何运用财政手段较好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2024/5/77教研方法、教学手段和课时学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自学。

研究方法:比较法、归纳法、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和学分:本课程计划为51课时,3学分。2024/5/78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陈共主编《财政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参考网站:财政部网站;海南大学网站;中国经济网站等。

参考教材和杂志:马海涛主编的《公共财政学》

和《中国财政》、《财政研究》等。2024/5/79财政学导论导论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借鉴西方和中国古代的财政学

紧密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继承和发展2024/5/710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财政现象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从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和政治、经济、军事建设,时时处处都存在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2024/5/711

㈠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税收——是最常见的财政收入现象;

㈡人生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旅程都与政府财政息息相关;

㈢为弥补市场缺陷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基础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这是最常见的财政支出现象;

㈣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失业和低收入人员,必须保证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这是各级政府必须首2024/5/712先要考虑的民生财政问题;

㈤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㈥海南大学的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财政投入问题——过去是大海,现在是海大,不也说明了一个财政问题吗?㈦春节游、黄金周、黄金月,各地旅游异常火暴——你是否考虑到了财政税收问题?2024/5/713

㈧从美国发生的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一些国家几乎破产,世界各国几乎毫无例外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为弥补财政赤字连续多年发行的国内外债务也逐年增多。这些将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综合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㈨你们的生活、学习是否也有个财政问题?我们从财政现象问题不难得出一个感性认识,即2024/5/714财政问题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综合反映,它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及政治经济军事运行主体的广大工商企业和机关团体,也时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个体。作为合格的经济工作者,你在熟悉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必须掌握有关的财政税收知识,并与财政税务部门打交道,解决经常遇到的财税问题。因为,一个单位、企业、家庭甚至个人,都有个财政问题——理财。

图释财政学:1、2。

2024/5/715

二、学习对象、目的和方法

(一)财政学的学习对象

⒈揭示支配财政现象的规律。财政学作为应用理论学科,既要研究财政现象,也要透过现象,探索本质,揭示支配这些现象的规律性。

⒉探索财政与经济的关系。财政活动,或者说财政运行,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部分,一2024/5/716

个层次,一个侧面。归根结底,是国民经济的运行决定财政的运行,它规定了财政运行的范围、目标和方式;财政运行也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它直接影响GDP的分配,并通过改变GDP的分配,影响交换和生产。显然,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财政学的一条根本线索。

3.研究财政收支及其影响。财政活动具体化2024/5/717

为财政收支,而财政收支由若干项目构成,各收支项目成立的根据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如何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财政收支总量上的平衡或不平衡怎样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等等,都是财政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政府在自己的收支活动中,必须形成某些规则,并依此作出某些制度上的安排。例如,税制体系如何设置,支出制度如何制定,中央与地方的收支怎样划分,人民又如何行使其对财政的监督权,等等,都是财政学要回答的问题。2024/5/718

4.研究财政政策。财政学研究政策的逻辑,是关注那些深藏在形形色色、往往朝令夕改的财政政策背后的稳定的规律性的东西。诸如,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些目标,可以采用哪些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政策效力的传导机制是什么,政策效果如何,怎样评价,财政政策如何同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合,等等,都是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内容。2024/5/72024/5/719

(二)学习目的

《财政学》重点阐述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管理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直接回答现实中提出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开阔分析问题的思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以便为思考财政问题和未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20

(三)学习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科学的方法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唯物辩证法,这是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具体化为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统一。

所谓实证分析,就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着重刻画经2024/5/721

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实证分析法运用于财政学,就是要按照财政活动的原貌,勾勒出从财政取得收入直至安排支出的全过程及其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财政活动同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财政活动所建立的机构、制度和各种政策安排。

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调整。规范分析运用于财政学,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24/5/722

这一制度前提,根据公平与效率这两大基本社会准则,来判断目前的财政制度是否与上述前提和准则相一致,并探讨财政制度的改革问题。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开创了实验经济学新领域,并因此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倡在实施经济政策前可以先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运行,而后再做出决策。

我们的分析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结合、规范与实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结合。2024/5/723

三、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马克思基本原理为指导

财政学作为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其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近年来也吸收了一些西方财政学的营养作为补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为政治经济学体系奠定了基础。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是劳动创造价值,先创造价值,而后才有分配。所以,发展经济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又是财政运行的一条基本规律。2024/5/724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阐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形式,也阐明了国民经济协调和稳定发展的一般原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两大部类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都要依据再生产理论妥善安排。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提出了“社会扣除”理论。他指出的社会产品分配的要素,是社会产品分配的一般原理,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仍有指导意义。2024/5/725

(二)借鉴西方财政学

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了他的奠基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恩格斯曾指出:“他在1776年发表了自己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财政学的创立至今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将200多年的财政学发展史,划分为如下几个时期:2024/5/726

1.1776—1936年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

从亚当·斯密(1723—1790)1776年发表其奠基之作《国富论》到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财政学说的古典时期。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让·巴·萨伊等。这里只阐述亚当·斯密的财政思想。2024/5/727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要是研究促进或阻碍资产阶级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他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其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支出论。主张经济自由放任,认为国家职能越小越好,应给予个人以莫大的自由。把国家职能仅限于国防、司法、建设公共工程、2024/5/728维护公共机关等方面,因而国家财政支出也只限于国防支出、司法费用支出、交通费用支出、教育和宗教费用支出、公共工程费用支出和维护君主费用支出等。他主张厉行节约、“量入为出”,“廉价政府”成为财政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2)收入论。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操纵着经济的运行,使得人人为自己的经济活动最终产生一个大家都获利的社会结果。市场经济如此神妙,对其干预就是不可取的,2024/5/729

政府只能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他把国家收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君主或国家财产的收入,由君主或国家所保护的资产和土地构成;一类是来自赋税的收入。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的租税四原则。认为一切税收都来自地租、利润和工资,或来自这三种综合的收入。据此,把税收分为地租税、利润税、劳动工资税、人头税和消费品税等。2024/5/730

(3)公债论。他不赞成政府平时发行公债,认为只有在战时由于积累不够,耗费巨大,才可发行公债。因为,政府发行公债会把私人用于生产的资金转给政府浪费掉,影响生产发展。还本付息,必须要提高税率,增加人民负担,或折价偿还,甚至赖帐不还,使债权人蒙受损失。以上就是亚当·斯密勾勒的财政学的基本框架。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如大卫·李嘉图、让·巴·萨伊、约·斯·穆勒和庇古等,基本上是在斯密的框架中求发展。2024/5/731

2.凯恩斯(1883—1956)时期的财政思想

1929—1933年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催生了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特色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财政学也因此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中占据了显赫的位置。这主要体现在他1936年发表的著名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资产阶级学术界的震动,被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于需求2024/5/732不足,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力量。财政支出直接就可形成社会有效需求,它可以完全弥补私人部门需求的不足部分,使得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应当倚重财政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首次系统地论证了财政赤字的经济合理性,冲击了古典的“量入为出”原则。在税收方面,凯恩斯超越了仅就增加收入和税赋转嫁问题研究收入的古典眼2024/5/733

界,着重分析了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变动私人部门有效需求,从而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并拟议一套以直接税为主和以累进税率为特色的租税体系。关于财政支出,他在卡恩的“乘数理论”[成数,是指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可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的增加(或减少)。]基础上,论证了政府投资具有“倍数”扩张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力主政府负起直接投资之责。由于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的作用,人们通常对他及其信奉者的理论冠以“财政学派”的名称。2024/5/734

凯恩斯学派以提高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的增长为目标。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萧条时期,降低税率,扩大财政支出,必要时不惜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减缩财政支出,以遏制投资和消费。在货币政策方面提出:萧条时期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高潮时期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以遏制投资。2024/5/735

凯恩斯的理论在西方财政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他的著作出版以后,一大批追随者致力于阐释和发展工作。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经过补充和发展逐步形成曾显赫一时的新古典综合派,近年又吸收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各学派的观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2024/5/736

3.货币学派的财政思想

凯恩斯主义在资产阶级财政学界的确风光了好一阵子。但是,70年代初,当通货膨胀席卷西方世界,而失业率却未能像其理论所预示的那样大幅度降低时,人们逐渐对它产生了怀疑。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借此发动了一场对凯恩斯传统的“反革命”,资产阶级财政学说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货币主义阶段。主要2024/5/737

代表有美国的哈柏格·布伦纳和安德森、英国的莱德勃和帕金等人。其财政思想:认为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财政支出政策造成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因而否定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代之以“货币最重要”的政策结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变动的根本原因,主张货币供应量必须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一致;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发力量起作用,使经济自然趋于平衡。2024/5/738

供给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形成了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骁将拉弗描绘了一条表示政府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1940—)—拉弗曲线,为政府所实施的减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税C

收禁区

oD税率100%2024/5/739

此外,还应特别提到,当人们围绕着凯恩斯展开无休止的争论的同时,以布坎南和图洛克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在财政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他们将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集中研究社会公共需要及满足这一需要的产品—公共物品问题,分析了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及分配的过程,以及生产公共物品的机器——国家的组织和机构。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2024/5/740

官僚主义论和制度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制度的运行,其中,财政问题始终居于研究的中心。这一学派被称为“公共选择学派”。自布坎南摘取了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以后,该学派的理论已经引起资产阶级财政学界的广泛注意,其中的很多观点已经被写入财政学的各种论著之中。在中国的财政理论和实践中,也得到高度重视。2024/5/741

(三)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经济不发达阶段。尽管有人将我国定为初等发达国家,但我国还远未全面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我国经济仍然呈现“二元结构”的特征。13亿多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三农”问题仍然很严重;一部分现代化工业,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同时并存;2024/5/742

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科学技术,与科技教育文化落后和文盲、半文盲占人口近1/5的状况同时并存。中国的基本国情,构成中国经济和中国财政运行的大背景。人口众多以及还有一部分居民处于贫困状态的事实,决定了中国经济和财政必须经常考虑吃饭问题,首先解决温饱而后奔向小康。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以及经济结构“二元”特征,迫使国2024/5/743

家财政在致力于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必须把很大部分财力用来改造传统的产业部门和落后的农业,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情况下,更应该处理好这些问题。

我国当前在完善市场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国家财政为改革提供必需的财力保证,仍然要为改革付出成本和代价。要适应中国国情财政本身也要不断改革,诸如2024/5/744

税制存在的问题,大量财政赤字问题,国债发行规模及其依存度急剧增大的问题,财政法规不健全、预算约束软化,税收收入流失严重、支出管理薄弱、铺张浪费严重和支出效益低下、教育、卫生、保健问题、环保问题,等等。2024/5/745

(四)继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杰出理财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关于财政同经济的关系问题古代的理财家从他们的实践中早已体会到财政同经济的关系问题。“理财之道,以生财之道为2024/5/746

本”的思想。春秋时期的管仲以“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原则为齐王管理财政,还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重要政策,规定按土地的好坏征收差额赋税。管仲的这些财政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的刘晏提出“理财常以养民为先”的思想以告戒君王。北宋的王安石明确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明代的丘浚在其《大学衍义补》2024/5/747中指出:“生财有大道,生之则众,食之则寡,为之则疾,用之则舒,则财恒足矣”。到了清代的魏源那里,已经系统化了,他在《古缴堂内集》中写到:“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叶而培其本根。不善赋民者,譬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这就是说,善于理财的人,不能只考虑征税,而首先应该考虑培养税源,税源充裕,财政收入自然随之增长。2024/5/748

2.关于预算原则问题

早在周代,礼贤下士的周公率先提出了“量入为出”原则:“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这就是我们今天实行过的“以收定支”原则。封建社会初期,财政以劳役和实物地租为主要收入,在自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农业的丰歉是难以料定的,2024/5/749国家财政支出只能在已取得的前提下安排。因此,国家每年在安排财政支出之前,必须在年底根据土地大小,收成好坏,将丰歉年的收入按照“耕三余一”办法,制定国用。但唐朝宰相杨炎则提出相对立的“量出为入”原则:“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即主张先核定支出规模而后征税。这是我们今天实行的“以支定收”原则。2024/5/750

3.关于以财政手段调节经济和平抑经济波动的问题

按当时经济情况以财政手段去调节经济和平抑经济波动的朴素思想也早在古代就已存在。如西汉时期的桑弘羊制定的“均输”、“平准”两法。“均输”即各郡国的贡品,除质量特优者仍应直接运送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