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英咀华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1/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人憔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众里寻他千baidu,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最快船——最害羞人——最多愁——最消瘦人——最憔悴人——最忧愁人——眼力最差人——最深情——最高楼——最大瀑布——……妙趣盎然猜诗句2/19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示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个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3/19有放矢明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惯用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惯用表现手法表示效果。

3.能依据题目要求,用通顺语言规范答题。

4/19表示技巧鉴赏之表现手法鉴赏5/19试题传真: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这首诗作简明赏析。6/19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1:这首诗融情于景。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喜爱,以及对诗人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喜悦和悠闲之情。参考答案2: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经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感叹,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烦恼很多和心绪不宁之情。依据答案,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鉴赏评分关键点,即详细解题步骤是什么吗?7/19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表达。(阐利用)(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3、分析该手法描写景物所到达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情感。

(析效果)(如燕子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友好等)(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很好一个给分。关键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显著语病,扣1分。8/191、“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花落”“莺啼”衬托环境幽静,表示闲适心情。2、经过“桃花”“宿雨”“柳绿”“朝烟”“落花”“啼莺”等景象描写,写出生机勃勃、恬静春天特点,表示诗人热爱自然思想感情(或闲适心境)。牛刀小试

现锋芒

田园乐·其六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动静结合(以声衬静)借景抒情9/19说说以下诗句主要表现手法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4.杨柳岸晓风残月。()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7.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

()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起兴用典衬托白描对比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欲抑先扬10/19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片段)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词。有些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荣之作;有些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①你读出了什么呢?②请从艺术手法利用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看法。临阵不乱定风波11/19[参考答案]

①从表面看(尤其是后三句),这首词写是对往昔繁荣眷恋,但实际是表示梦醒后面临处境无限凄凉。②这首诗用了反衬手法。作者通篇没有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用梦境“游上苑”繁荣情景有力反衬今日囚居生活。梦境越是繁荣热闹,梦醒后悲伤越是浓重。经过抒写对旧日繁荣深深眷恋,越发抒写出当下处境越悲愤哀痛,给人深刻感受。12/19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陶者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示了怎样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了对比手法,诗歌把终年辛劳而居室简陋陶者与不劳而获统治阶级作对比,表示了作者对劳感人民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统治阶级愤慨之情。临阵不乱定风波13/19金秋盘点谈收获:表现手法

表示技巧设问方式:

答题步骤:(1)(2)(3)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有何效果?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利用。结合诗句阐释为何是用了这种手法。

析效果。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感情。14/19学而时习治学忙1、巩固诗歌表示技巧鉴赏之表现手法鉴赏,每种表现手法各找一例。2、完成练习7、8、9.15/1916/19古诗词表示技巧3.表示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大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17/19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指西汉时一个楼兰国王,他曾一再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①本诗抒发情感是什么?②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示技巧上妙处。18/19[参考答案]①表示了对戍边将士报国精神赞扬和自己报国决心。②例一,首联写五月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严寒。这里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画面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