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
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二)5/8/20241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第二节常见抗肿瘤药物的作用与特点一二三四五六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影响转录过程的药物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生物治疗药物其他抗肿瘤药物5/8/20242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二、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

(一)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二)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顺铂卡铂(三)破坏DNA的抗生素类药物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依托泊苷5/8/20243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一)烷化剂环磷酰胺(CTX)【药理作用】在体外无抗癌作用;在体内经肝脏转化为醛磷酰胺,在肿瘤组织分解出环磷酰胺氮芥,才与DNA发生烷化作用,形成交叉联结,影响DNA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较高,抗瘤谱广,毒性较低。【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在肝内被CYP450催化氧化为4-羟基环磷酰胺,再开环成醛磷酰胺,后者主要代谢为丙烯醛和环磷酰胺氮芥。丙烯醛无抗肿瘤活动,但有膀胱刺激作用。代谢物主要从尿中排泄。【临床应用】①恶性淋巴瘤②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③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胸腺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①骨髓移植②消化道反应③出血性膀胱炎等泌尿道症状④少数病人有头昏、不安、幻觉、脱发。⑤偶见色素沉着,长期使用可抑制性腺。5/8/20244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二)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顺铂(顺氯氨铂,DDP)【药理作用】DDP在体内先将氯解离,然后与DNA上的碱基共价结合,形成双链间的交叉联结或单链类两点的联结而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谱广。【体内过程】超过90%的DDP与血浆蛋白结合,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在肝、肾、肠和睾丸等组织浓度较高。由尿中缓慢排出。【临床应用】①睾丸肿瘤②对头颈部癌、甲状腺癌及膀胱癌、卵巢癌、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疗效也较好。③对乳腺癌、肺癌、宫颈癌也有效。见效快,但缓解期短。【用法与用量】①iv或ivgtt:20~30mg/d,4~5d为一疗程,连用3~4个疗程,疗程间隔3~4w。亦可用大剂量法,50~120mg/m2,3~4w/次,配合水化,使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②也可在动脉内、胸腔内和腹腔内注射。【不良反应】①消化道反应②骨髓移植③耳毒性④肾毒性⑤其他:偶见过敏反应、外周神经病变及肝功能损害等。卡铂(CBP)为第二代铂类配合物,抗癌作用与顺铂相似,但抗恶性肿瘤活性较强,毒性较低。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卵巢癌及睾丸肿瘤等。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5/8/20245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三)破坏DNA的抗生素类药物博来霉素(BLM)【药理作用】与铜或铁离子络合产生游离氧破坏DNA,使DNA单链断裂,阻止DNA的复制。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谱广。【体内过程】BLM静注(15U/m2)后,血浆峰浓度可达1~5mU/ml,α相和β相t1/2分别为24min及4h。在皮肤、肺和淋巴等组织浓度较高。大部分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时消除减慢。【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鳞状上皮癌,另对淋巴瘤类,如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睾丸癌、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疗效。【用法与剂量】肌肉和静脉注射15~30mg/次,qd或每周2~3次,300~600mg为一疗程量。【主要不良反应】①对造血系统影响轻微。②常可出现发热、食欲不振、脱发、皮肤色素沉着等。③少见而严重者为肺纤维化变性而致死,若有肺部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促其恢复。5/8/20246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喜树碱(CPT)是从我国特有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生物碱。羟基喜树碱和伊立替康为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药理作用】该类药物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干扰DNA合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主要作用于S期,为周期特异性药物。【临床应用】①对胃癌、结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有效②对急性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膀胱癌、肝癌、头颈部肿瘤等也有一定效果。【不良反应】①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②尿路刺激症状③其他:恶心、呕吐、脱发等。喜树碱药物结构5/8/20247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

三、影响转录过程的药物多柔比星(DOX;阿霉素,ADM)【药理作用】ADM为蒽环类抗生素,嵌入DNA的相邻碱基对之间,扰乱模板功能,阻止DNA依赖性RNA多聚酶的作用,干扰转录过程,抑制mRNA的生成。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作用强,抗瘤谱广,毒性较低,化疗指数较高。【体内过程】口服无效。注射后呈多相消除,t1/2分别为3h和30h。在心、肝、脾、肺和肾浓度较高,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在体内主要通过肝代谢灭活,肝功能不全时药物减量。【临床应用】①急性白血病②恶性淋巴瘤③乳腺癌④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⑤肺癌⑥其他癌症。【用法与剂量】iv:①每次60~75mg/m2,q3w。②30mg/m2,连用3次,隔4w后复用。③25~30mg/m2,qw。总量不宜超过450~550mg/m2,以免发生严重的心脏毒性。【不良反应】①骨髓抑制②消化道反应③心脏毒性。5/8/20248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四、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一)干扰氨基酸供应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二)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三尖杉酯碱(三)影响微管蛋白质装配和纺锤丝形成的药物长春花碱类紫杉醇类5/8/20249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一)干扰氨基酸供应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ASP)【药理作用】ASP能将门冬酰胺水解为门冬氨酸和氨,而肿瘤细胞不能像正常细胞本身可合成门冬酰胺,因此造成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用法与剂量】常用剂量为每日500~1000U/kg,3~4周为一疗程。【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较少见。5/8/202410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二)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三尖杉酯碱(HRT)【药理作用】HRT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步阶段,并使核蛋白体分解,释出新生肽链,与烷化剂、抗嘌呤类无交叉耐药性。【临床应用】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其次对恶性淋巴瘤有效。【用法与剂量】每日1~4mg,7~10日为一疗程,停药2周后可复用。【不良反应】①骨髓抑制②消化道反应③可致心肌缺血,静脉缓滴。三尖杉酯碱药物结构5/8/202411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三)影响微管蛋白质装配和纺锤丝形成的药物长春花碱类【药理作用】长春花碱类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阻碍纺锤体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M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体内过程】VCR在肝内代谢,从胆汁排出。肝功能不全时减量。【临床应用】①VC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突出②VCR对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③VCR对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神经和肾母细胞瘤、脑瘤、平滑肌瘤和宫颈癌有一定疗效。【用法与剂量】①iv:成人剂量1~2mg(或1.4mg/m2)。儿童75μg/kg或2.0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或冲入,2周为一周期。②胸膜腔内注射:每次1~3mg,用生理盐水20~30ml稀释后注入。【不良反应】①VCR的神经系统毒性较为突出,多在用药后6~8周出现。总量超过25mg以上时,应警惕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②也有局部刺激、脱发、恶心、呕吐及轻微的骨髓抑制。硫酸长春新碱药物结构5/8/202412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紫杉醇类【药理作用】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细胞终止于G2和M期。【体内过程】静脉给药,蛋白结合率为89%~98%。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除体外。【临床应用】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头颈癌、食道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用法与剂量】单药剂量为135~200mg/m2。联合用药剂量为135~175mg/m2,3~4周重复。【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2、骨髓抑制3、神经毒性4、心血管毒性5、其他: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和肝毒性等。紫杉醇药物结构5/8/202413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微管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与其他蛋白组装成纺锤体、中心粒、鞭毛、神经管等多种结构。正常条件下,微管的聚合和解聚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细胞分裂高度可控,进展有序。这种不稳定的动力学特性使得微管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迁移、细胞有丝分裂、胞内物质的输送及信号传导等细胞关键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功能。微管在细胞分裂前期聚合成为纺锤体,而纺锤体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进入至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完成细胞增殖。微管蛋白由于微管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微管蛋白逐渐成为医药工作者研究与开发抗癌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而以微管蛋白为靶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也已成为临床证实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该类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在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中,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或者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断,停滞于M期,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参考文献:席菁乐.新型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发和抗肿瘤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5/8/202414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五、生物治疗药物

(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吉非替尼索拉非尼(二)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5/8/202415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药理作用】选择性抑制Bcr-Abl,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酪氨酸激酶,是ATP竞争性抑制剂,阻止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抑制Bcr-Abl的表达,从而阻止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体内过程】蛋白结合率约95%,经CYP3A4(既是CYP3A4的底物,也是3A4的抑制剂)、1A2、2D6、2C9、2C19代谢。清除t1/2为18h,主要活性代谢产物t1/2为40h。【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费城染色体呈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胃肠间质瘤(GIST)、小细胞肺癌、胶质母细胞瘤,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用法与剂量】1、CML: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推荐剂量为600mg/d,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患者为400mg/d。2、GIST:不能切除和(或)转移的恶性GIST推荐400mg/d。【不良反应】多数为轻至中度,主要有水肿,消化道症状、肌肉、骨骼疼痛、头痛、皮疹、潮红等。也有肝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5/8/202416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二)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药理作用】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重组DNA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IgG1型抗体,选择性地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外部位。抑制HER-2的活化,加速HER-2蛋白受体的内化和降解。通过ADCC增强免疫细胞攻击和杀伤肿瘤靶细胞作用。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有25~30%HER-2过度表达。【体内过程】血清清除慢,半衰期长(>1周)【临床应用】治疗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用法与剂量】作为单一药物或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初次剂量为4mg/kg,90分钟内静脉输入。维持剂量每周剂量为2mg/kg。【不良反应】主要有胸痛、腹痛、肌肉痛、呼吸困难、心肌收缩减弱。骨髓抑制和肝损害较少发生。5/8/202417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4参考文献: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inOncology:BreastCancer,version.2.2016,5/10/2016,2016:36.5/8/202418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六、其他抗肿瘤药物激素及其拮抗剂维A酸三氧化二砷……5/8/202419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一给药方法的选择第三节常见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二联合用药的选择5/8/202420临床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课件一、给药方法的选择1、大剂量间隙给药特别是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伤的癌细胞数多诱导G0期细胞转入增殖期有利于机体造血功能恢复2、短期连续给药适用于体积倍增时间短的肿瘤泼尼松、巯嘌呤、丙卡巴肼等毒性较大,有较大危险性较长缓解期3、序贯给药生长比率不高的肿瘤: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生长比率高的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