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文正、文渊、文华-2024年高考作文个性技法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文正、文渊、文华-2024年高考作文个性技法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文正、文渊、文华-2024年高考作文个性技法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文正、文渊、文华-2024年高考作文个性技法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文正、文渊、文华-2024年高考作文个性技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文正、文渊、文华——2024年高考作文个性技法文正、文渊、文华

——2021年高考作文个性化出彩技法

纵观2021年高考8道作文题,并梳理近年来高考作文,不难破译高考作文一以贯之的三点密码:家国情怀、理性思辨和情境写作。

主题上凸显家国情怀。2021年8道作文题,均指向激扬家国情怀。如天津卷的“纪念日”,很显然指向近年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百年大党等重大历史节点。如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立意显豁,指向时代和自我,躬逢盛世,青春当奋发有为。如全国乙卷,材料与习主席用典“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大归则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总之,高考既是抡才大典,那么什么样的“才”能堪大用?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正如欧阳修所说“乡里献贤先德行”,即德才兼备,德行为先。因此,立德树人,涵养家国情怀,高考作文无疑以此为旨归。

思维上考查理性思辨。当下高考作文,不仅能选拔“文学、贤良、方正”之士,更在于选拔经世致用之才。因此,如前些年高考作文题“诚信"、“宽容”等一元话题,无限发散,过于宽泛,不利于考查学生看问题、想事情的见解、见识,可能学生多“才"善贾,才学、才情有余,但才干、才识不足。鉴于此,近年来——尤其是2021年8道作文题,无一例外,均考查了理性思辨,特别是哲学思辨。如新高考卷的“强弱之变”、全国甲卷的“时代和自我”,均为二元思辨;全国乙卷的“的”、“弓"、“箭”甚至是三元思辨;天津卷的纪念日,也暗含哲学思辨,即继往开来——历史和现实的辩证关系,个人和国家的关系。

形式上强调情境写作。综观2021年高考作文,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材料限制命意、范围、话题和内容,为防止宿构套作、“背多分”,往往设定具体鲜活的情境、场合,限定主题,设置相对闭合的空间,以引导即兴写作,现场作文,个性表达,以此来回归写作的真实生态。

如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的主题限定;如全国乙卷的“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的情境限制;如新高考卷的“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尤其是“启示意义”,实则暗示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仅谈体育之效,而应缘事而发,阐发开来,使之具有普适、普适意义。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考什么已了然于心。那么怎样在众多考生中,是自己的文章远离“千篇一律的皮囊”,而是具有“万里挑一的有趣的灵魂"(王小波语),个性峥嵘,脱颖而出呢?

忽然想到古代文臣谥号“文正”,又想到“文渊阁"、“文华殿”等殿阁大学士等文化常识,突发奇想,何不借用“三文"——文正、文渊、文华来概括2021年高考作文出彩之道呢?

文正

“文正”,即当下高考作文,无一例外,尽量直击家国情怀,这样文章则自成高格,“独上高楼"。

家国情怀不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家国情怀,也可以条分缕析,最为常见的、切合中学生实际的,主要是国际理解、国家认同、社会责任、青年担当等。

如2021年新高考1卷“体育之效”、“强弱之变”,我们就要自然想到“强国之路”;如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我们自然要想到时代和自我,感恩时代,致敬时代,奋发有为;如天津卷“纪念日”,只写生日等个人纪念日、春节等民俗纪念日,显然未解命题深意,写作时,应自然想到国家的重大纪念日。又如北京卷《论生逢其时》,毫无疑问,要体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天翻地覆慨而慷,喜看当今世界殊,而当代新青年,“端居耻圣明”,必须奋发有为。

如:

……

国家、民族的纪念日,往往凸显岁月的浮雕,砥砺未来的征程。

揆诸当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国7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建党一百周年……

这些盛大庄严的纪念日,如同参天大树清晰的年轮,如同百战归来来的老兵满身的勋章,如同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凝重浮雕,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使人感慨天若有情天亦老,见证人间正道是沧桑。

……

——2021高考下水作文天津卷

上述文段,染乎世情,系于时变,致敬时代,直指历史重大节点,彰显宏大叙事。可为“文正"典范。

又如:

然而,在强敌环伺的孤危处境中,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浴血立国,从此结束了“海岸线上架设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彭德怀语)

于是奋发图强,“四万万人齐蹈厉”,“精卫填海无穷心”。从“宁愿少活二十年也要拿按下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抗震、抗洪、抗疫中的“多难兴邦”;到全国人民像牛一样奋发的“三牛精神"……中华民族的身影,日渐魁伟,正逐渐成为东方巨人。

如今,看我中华:折冲樽俎,已具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硬气;“上穷碧落下黄泉”,从“嫦娥”、“蛟龙”,到登录火星……已具有“人可往,我已可往”的豪气。

——2021高考下水作文新高考1卷

上述文段,堪为“雅颂"正音,概括日新月异的中国成就,彰显时代精神,激扬时代主旋律,奏响时代最强音。

又如: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你看,每一个节日,都见证一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也将成为百年党史的重大节点,和中华民族“复兴号”风驰电掣的美丽驿站;

你看,每一位英雄,都将熔铸为时代的凝重雕塑,永远高擎着猎猎飘扬的时代大纛;

你看,每一首歌,抒怀言志,都是催人奋进的时代最强音;

……

家国处处舞雩风,青春灼灼应节舞。

躬逢盛世的新青年,躺平吃瓜,庸碌无为,端居有耻圣明;灼灼其华,风华正茂,青春正当有为。让每一个奋然前行的你我的背影,在时代熠熠生辉的宏阔背景的映照下,像燃烧的的火炬,像御风而行的大鹏!

——2021高考下水作文全国甲卷

上述文段,将“小我"和“大我”结合起来,让自我与时代同行,激扬青春豪情,强化责任担当。

综上所述,当前高考作文,要适当地具有命题者意识,要洞悉命题深意——曲线致敬时代,热情礼赞家国。尽量将材料、话题置身于当今时代宏阔的大背景下观照思考,切忌“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沉浸在个人象牙塔中;切忌“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迂阔泥古。

文渊

不少同学以为,家国情怀就是狂喊口号,罗列标语,引述伟人金句,或是频频点击诸如“中国"中华民族”、“万岁"等字眼。其实不然,家国情怀类宏大主题作文,最忌如此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确立家国情怀类主题后,怎样使文章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又该从哪些方面取材呢?精心剪裁,学会叙例,可使文章内容丰赡,见出考生学识渊博,是为“文渊”。2021年高考,若能从三大方面来精心取材,定可使文章出类拔萃,“众人平地上,唯我碧霄中"

历史的天空

尽管当下高考作文,贴近时代,但不可否认,文章中适当遨游于“历史的天空”,以仁人志士、民族脊梁入文,可使文章有一种史诗般的厚重,尤其是那些文史知识丰富的考生,完全可以驾轻就熟,才尽其用。

如: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的自怨自艾中,暗含着生不逢时的感慨;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的问天,更是怀抱利器而不售的愤激;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释然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自嘲

……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生不逢时。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科场腐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他们个人多舛的遭遇,与风雨如晦的黯然时代,同病相怜,吟唱出一曲哀婉幽怨的悲情挽歌。

——2021高考下水作文北京卷

考生积累丰厚,历史人物纷至沓来,引用贴切自如,直击主题,不觉素材陈旧,反觉考生才情横溢,诗情勃发。

平凡的世界

“不薄古人爱今人”,堪为当下作文取材的金标准。高考作文中,若能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或游目骋怀,抚四海于一瞬,挫万物于笔端;或是分门别类,以点带面;或是铺采摛文,以显品类之盛,会使文章内容充实。

如:

这是一个以奋斗为荣的时代。每一个奋毅前行的人,都会感到生逢其时。你看农民,胼手胝足,麦浪翻滚,播洒汗水,收获富足;你看快递小哥,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疲惫辛劳,全消解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晚宴和热气腾腾的饭菜中;无数打工人,像候鸟一样南来北往地穿梭,但无时无刻不栖息着葳蕤的梦想。

——2021高考下水作文北京卷

作者俨然职业分类,为不同人群写“颁奖词”,刻画群像,事迹上大笔写意,精神上凸显主题,这样条分缕析,展开有径,极容易展开,来表现生逢其时、平凡中的奋斗等主题。

又如:

就像“幸有我来山不孤"的李子柒传播国风,就像“繁霜尽洒秋叶丹”的张玉滚扎根乡村教育,就像“但愿苍生俱饱暖"的秦玥飞耶鲁归来当村官,就像“严大国之威以修敬”张京翻译经验四座……

——2021高考下水作文全国甲卷

作者精选典型人物,以点带面,共同论证:青春灼灼应节舞,即青春与时代共舞。

永远的校园

当代作家谢冕追忆北大的《永远的校园》,细数流年,宛如青春的诗行,有诗歌的空灵,有散文的隽永。“史上最富诗意"的校园演讲——华中大根叔的《记忆》《未来》《远方》等,也曾一时间洛阳纸贵。虽是写熟悉的校园生活,但是看不到分数、试卷、考试、自习、上课这些沉闷乏味单调的词语。根叔笔下的校园生活,情怀深挚,此情可待成追忆,俨然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和青春的剪影。

笔者突发奇想,若要使文章“文渊”,除了从“历史的天空"、“平凡的世界”取材外,何妨将笔触投向“永远的校园"。既然当下高考作文强调宏大主题下的自我、真我表达,代入感极强,为何不跟着“根叔体”、“谢冕体"学着写“永远的校园”呢。

如:

“挽弓当挽强”,强弓硬弩,箭矢自能百步穿杨。同理,要抵达人生的星辰大海,必须沉潜学问、砥砺才干。

晨光熹微中的朗诵,有披星戴月的晚归,有行色匆匆的脚步,有凝神思考蹙缩的眉宇。那有十年如一日的闻鸡起舞,秉烛破夜……丰博的学问,便是我们的强弓硬弩。

当然这还不够,他们更有“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知行合一,更有上山下乡的社会实践,更有“尘埃之微,补益山海"的志愿者和公益活动,更有自觉谛听时代的风雷激荡……他们走出书斋,博物致知,自觉将满腹才学砥砺为经世致用的才干,准备经纬祖国的大地山河,这便是他们的强劲的箭镞。

——2021高考下水作文全国乙卷

为了完成写作驱动任务“当代高中生该怎样做”,几乎所有同学都在表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而作者不避那些的三点一线的琐屑校园生活:高中的早自习、晚自习、跑操……大学的社会实践等,校园生活,在作者笔下竟是如此多情,甚至唯美,不觉琐屑,不觉功利,不觉矫情,相反,充满了诗意和情怀。

综上所述,当下高考宏大主题+自我真我类作文,不妨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取材:翱翔于“历史的天空”,写仁人志士、民族脊梁,具有史诗般的厚重;着陆于“平凡的世界”,写感动人物、人民英雄、道德楷模、新闻人物、时代人物、网红人物、追梦人等,具有“清明上河图"般的社会广角镜效果;下沉到“永远的校园”,写弦诵之声,写晨昏忧乐,写青春奋斗,写绛帐芸窗,写自我真我,可使文章徐徐展开,思维有径,且接地气,入人心。

文华

古人云:文章可以华国。司马相如《上林赋》、班固《两京赋》,铺叙宫室之美、品类之盛,足以华国;当今雄文,如《中华世纪坛序》、七一朗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凸显家国情怀,气壮山河,音韵铿锵,金石有声,也足以华国。

文华,简单是说,就是文句华美,画面壮美,气势磅礴,情感充沛,气象峥嵘。

文华在当前高考作文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考场作文,内容大同小异——均为家国情怀宏大主题,文章是有意蕴,还是直白浅显,将成为卓越和平庸的分水岭。

况且家国情怀类宏大主题,本身语言风格上也需要“凌云健笔意纵横"、“清词丽句必为邻”,华美富赡的语言,来写宏大主题,珠联璧合。

那么怎样做到“文华"呢?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本是汉赋的写法,虽因辞藻华丽、劝百讽一为诗家诟病,其内容,无外乎渲染宫室华美、风物繁盛、人文荟萃、政通人和,旨在表现躬逢盛世的自豪之情。但静言思之,大汉,确实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并最终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名字,文人雅士,礼赞盛世,俨大国之威,也是高扬时代精神,激扬家国情怀,与今天我们高吟“厉害了!我的国"、“此生无悔入华夏”并无两样。

因此,当下高考作文中移植使用这种赋体写法,可使例证丰富,气势充沛,可使考生潘江陆海,尽情挥洒。

如:

那是石库门的胡同里,一群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晤言一室之内,执手共襄大计。那是井冈山上的星火,是古田的军号,是西柏坡小院里的耿耿星河欲曙天,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惊天的春雷,是共商国是的人民大会堂丽雷鸣般的掌声……

——2021年高考下水作文天津卷

“铺采摛文”,文章没有聚焦于某一个纪念日,而是连点成线,驰骋想象,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列举纪念日,对应相应历史事件,让一个个纪念日,连缀成革命史、党史、国史,具有史诗一样的厚重壮美。同时追求文采,每一个纪念日,修饰语较为繁复。

“体物写志”,在此指写作时不惟“炫技法”,而是将百年党史浓缩在这些纪念日“容器”内,使家国情怀有所附丽,避免空喊口号,或是简单地沦为大事年表。

寓情于景,寓理于形:

如:

个人、青春的纪念日,是生命的拔节,情怀的吐穗,为青春赋能,为成长加冕。

你看,从“六一”,到“五四”,到十八岁……这是我们和生命准点的约定。从幼稚园的载歌载舞,到青春的激扬呐喊,到着汉服、行冠礼的庄严肃穆,在父母的注视下,在举起右手的宣誓中,在春服既成、峨冠博带的浪漫里,在太阳和国旗辉映下,我们渐渐长大成人。

——2021年高考下水作文天津卷

文章内容丰赡,言之有物。文句多有意蕴,作者善于寓情于景,寓理于形,通过大量的形象、场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