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上_第1页
姥姥的剪纸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上_第2页
姥姥的剪纸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上_第3页
姥姥的剪纸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上_第4页
姥姥的剪纸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一、揭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

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让我们亲切的读读课题。师:好听!挺亲切的。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评点:很朴实的开头,却充满情趣。当肖绍国老师在这堂课上的第一句话一出,就决定了他这堂课与他以往的所谓"诗意语文"课型的某些不同,今天的这堂课是轻松的、有趣的、简朴的、亲切的。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习词语师:老师知道同学课前都预习过课文,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生读)

师:读得不错。我们来看这组词语,认真观察,这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声音)先看第二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生:剪刀剪纸时发出的声音。)师: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生:(轻快地)"刷刷刷刷"。)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大家请注意这个"悦",用竖心旁,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剪纸声不仅传到了作者的耳朵里,还一直钻到作者的心里去了。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指名读)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生:清清爽爽。)评点: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最近,在各类教学大赛中我们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以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能力,这种做法应该值得我们称道。肖老师也这样做了。

师:“爽”字是一个生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描红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一"爽"字。)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

师师:你读的非常好,我们一起读读这四个词语。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大家跟老师读: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师:你帮助妈妈择过菜吗?怎么择的?

师:"薅草"是一个怎样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

师: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生答)

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生答)

师:一幅叫--(生:"喜鹊登枝"。)

师:还有一幅叫--(生:"牛驮小兔"。)

师:"驮"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点。)出示喜鹊登枝,牛驮小兔的剪纸

师:多么形象逼真呀。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生读)

评点:汉语基本上是以汉字为单位的,所以在语文读写活动中的理解和运用,也应该以汉字为切入点。识字学词尤其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里教师对"刷"的轻快、短促感的唤起;从"悦"的竖心旁说快乐"钻到了心里";对"爽"的书写指导的风趣;"薅草"的"薅"以动作演示等等,说明了今天的识字教学已不再将汉字看成僵化的、死的笔画构成物,而是从"发生学"层面赋予了汉字以神奇的"生命意识"。这是"诗意识字"。

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2、读课文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尤其是最难读的几句话,谁来挑战一下。其余同学也认真看书,听他读的哪些地方打动你,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指生读)一起读最后一段。师:这段有两个词语难理解,一个是忆及,就是想到的意思;另一个是有声有色,就是既有声音又有颜色,形容表现的非常生动。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

(学生静默思考片刻后。)

生1: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作者"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镜头。

生2: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了姥姥给作者剪"牛驮小兔"的窗花的镜头。

师:姥姥可不止给我剪一副评点:在以系统论为指导的现代教学设计领域里,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整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教师以识字学词的两组词语为抓手,要学生接着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很自然地由"识字学词"引入到"初知课文大意"的训练,恰似行水流云,了无斧迹刀痕。

师:这一件件往事,这一幅幅画面,其实都凝聚着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思念。浓缩成了文中的一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生:"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就是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生:齐读"

师: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

生:"无论……无论……只要……就……"这里连用了两个"无论"。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从这组关联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对姥姥的思念)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生读)师:思念是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改变的。这句话里有一个词跟全文有着千丝万(出示句子)师:指名填空,齐读这一段四、学习最后一段师:美好的童年时光是短暂的,姥姥的剪纸拴住了童年时候的我,让我度过了一个个多雨的季节,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还能拴得住我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相关句子,并谈谈体会。(生读,自学)师:(生读句子,谈体会,出示句子)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个句子。我们一起读读。师:姥姥对我充满了思念与期待,我的心里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引读:事实上·······)从这段文字你读出了什么?(对姥姥和家乡的思念)师: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不仅拴住了我的身,而且拴住了我的心,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让我们饱含深情的读读这句话。师:(出示练习)指明做五、总结师:同学们,剪纸不仅展示了姥姥心灵手巧,技艺高超,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与牵挂,同时也寄托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他如同桥梁,联结了我与姥姥之间的亲情,它宛如纽带,接近了我与姥姥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份深情——姥姥的剪纸(齐读)六、作业师:在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后,我的心境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信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并写一写。二度扩散,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

师:更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当他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当作者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一定是甜蜜的。

生:非常温馨的。

生:我想还可能有一种依恋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评点:"剪纸声","心声"也: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这是叩询文本的一把钥匙,也是课堂叙事的一条脉络。肖老师深谙此道,一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即是对此道的回望和印证。

师:来,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抑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1: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先说说你的感受?

生1:童年的我是那么调皮,竟然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不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地剪起纸来。我想,长大了作者回忆起来一定很甜蜜。

师: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

生1:"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我的"刁难"手段就是--

生: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

生:(夸张地)"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生2: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生2:(用耍赖的口吻)"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幽默地)"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师:(用指头点一下学生2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师: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

生:"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师:来,让我们也跟着姥姥来学一学剪纸,这一排同学,请站起来,你冬天剪,你夏天剪,你白天剪,你晚上剪,你灯光下剪,你摸黑剪,咱们来合作读一读,好吗?请注意现在你们在干吗?

生:(齐)剪纸。

师:不好剪啊,剪不好要剪到自己的手的,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孩子,要想做到熟能生巧,你得:数九隆冬--

生1:剪!

师:三伏盛夏--

生2:剪!

师:日光下--

生3:剪!

师:月光下--

生4:剪!

师:灯光下--

生5:剪!

师:摸黑--

生6:剪!

师:剪纸有趣吗?你们达到熟能生巧了吗?

生:(齐)还没有。

师:来,让我们继续剪,男生冬天剪,女生夏天剪,男生白天剪,女生晚上剪,男生灯光下剪,女生摸黑剪,准备,开始。

(师再次引读,男女生轮流接读。)

师:再来一遍,这遍要剪得快一点呦!(师再次引读,男女生再次轮流接读,速度越来越快。)

师:有没有人剪到手呀?

生:(齐、笑)没有!

师:看来你们基本练就了熟能生巧的本领。是呀,那剪刀声如此悦耳至极,作者怎么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评点:以一个词语"熟能生巧"统领4-6自然段的探究,可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以"甜蜜"、"温馨"、"依恋"由读而思,诉说心情;以"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也能剪窗花,畅叙感受;以学生多种多样的"读",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频生情趣,真正体现出"人文就在语文中"的和谐融通。

师:来,继续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生1:"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姥姥是多么得爱我呀!心思是那么细腻,用剪纸把我拴在了屋檐下,真是别出心裁。

生2:"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嚷着还要。"这是多么快乐甜蜜的回忆啊!

生3:"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我从这里看出姥姥是非常疼爱作者的。

生4:"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有这样的姥姥该多幸福啊!

师:是呀,对于姥姥给我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往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都是非常真实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地方的描写:"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地)"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拴。

师: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拴。

师: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也是这个"拴"字。

师:谁能上台来做一个"拴"的动作?

生:(做"拴"的动作。)

师:(插话)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拴好后别忘了打一个结。(教师演示打结的动作。)

师:课文中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生: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生:用剪纸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

师:拴得紧吗?谁来读读?

生:"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拴是拴住了,但还没有打结,谁再来读读?

生:(很有趣味的)"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那么,姥姥的剪纸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呢?请同学们赶快读读下文,到字里行间中去找答案。(生自由读课文)

师: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你来读,要读得让我们真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

师:这段话中,拴住作者的是什么?

生:姥姥剪的"牛驮小兔"。

生:还有牛和小兔一起吃草这幅作品。

师:这段话中,拴住你的是什么?

生1:拴住我的是姥姥的亲切和慈祥的面容。

生2:拴住我的是姥姥说话时的轻声慢语、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

生3:拴住我的是那段属于作者的快乐、惬意的夏日午后的日子。

师:想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吗?来,同桌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作者的话,姥姥是轻声慢语,作者是如痴如醉,用心感受感受,读一读。(生自由对读。)

师: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表演着读读?(请一生上台。)你读文中的"我",我读姥姥的话,其他同学就帮助我俩描述当时的场景,读旁白,好吗?

生:(全体)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问:

生:(不解地)"牛干啥驮着兔子?"

生:(全体)姥姥笑了:师:(打趣地)"谁让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生:(全体)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嚷着还要。

师:(指着该生)你嚷呀!你不嚷我就不剪呀!

生:(大嚷道)我还要!我还要!我还要!

生:(全体)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姥姥问:

师:"看明白了吗?"

生:(全体)我想了想说:

生:(调皮地)"我知道了,是说我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呐!"

生:(全体)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

师:(教师将该生搂在怀里,疼爱地)"机灵鬼!"

师:我们表演得怎样?你们感觉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吗?

生:感觉到了。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

生(读):"从那时候起,……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师:这段话中,拴住作者的还是什么?

生: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

师:哪一个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

生:缠。

师:"我"怎么缠的?可能有哪些动作,说了哪些话?来,把我当姥姥,你来缠缠我。

生1:姥姥,我属兔,你再给我剪一只兔子吧!要不然,我可要去游泳啦!

师:别去,危险!那好吧,姥姥就给你剪只蹦跳的兔子。你也来缠缠我。

生2:姥姥,你属牛,剪一头牛给我这只小兔子吧!

师:这孩子,我就给你剪只拉车的老牛吧。你也来缠缠我。

生3:姥姥,再给我剪一张吧,明天我要拿给小伙伴看。

师:我的小机灵鬼,你还有完没完,这是最后一张了啊,剪只睡觉的兔子给你。

师:这真得是最后一张吗?

生:(齐)不是。

师:从哪儿看出?

生:"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我从这里的省略号看出,姥姥还给我剪了许许多多的兔子和牛。

评点:教师从课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引导学生体悟"拴"的传神,演示"拴"的动作,引出剪纸怎样"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又怎样"拴"住了读着这篇课文的"你"……为领悟"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提供了一个富有启示性的范例。肖绍国老师一直倡导对语文教学"文化细节"的诗意追寻,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拴"正是他以敏锐的"慧眼"找到的所谓的"文化细节"。此课的后半节课围绕"拴"字,让学生"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讲:"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度。"此一处"文化细节"的敲打,有生气!有高度!

师: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我"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三度扩散,读出笑源的心梦之境

师:(音乐:经典银幕金曲《Atimeforus相处岁月》响起,旋律动听怀旧。)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生:还拴得住。因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媒体出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我们来齐读这段有声有色的文字。

生:(齐读上段文字。)

师:请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纸上,谁再来读读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课件点击:"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下出现一条红线。)

生:"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

生:《凝望》。

师:以老牛的目光来取名,可谓含义深刻。

生:《无声的爱》。

师:真好,这幅剪纸作品浓缩了姥姥对孩子深深的爱啊!

生:《我的童年》。

师:是的,作者那有声有色的童年就是在姥姥的呵护中快乐而甜蜜地度过的,这幅剪纸作品就是最好的见证。

生:《我是风筝,你是线》。

师:多富有诗意的名字,说说它的含义。

生:不管我飞得再远,姥姥的剪纸总是拴住我的心、我的梦。

生:我取的名字就是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联结》。

师:姥姥这头敦厚的老牛定定地站着,笑源这只活泼的兔子欢蹦着远去,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请大家把目光再投到"联结"这个词语上,能给它找一个近义词吗?

生:"连接"。

师:那么作者怎么会想到用"联想"的"联"和"打结"的"结"呢?看老师把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写给大家看看,你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语?(教师现场板书"联想"两字的甲骨文。)

生:老牛用"绳子"拴住了小兔子,所以用"联结"。

生:我觉得"联结"这个词语就好像在作者的心中打了一个心结,心有千千结,这个词语用得妙!

师:姥姥的剪纸拴了"我"多久?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多久?

生:姥姥的剪纸拴了"我"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还将拴"我"一生。

生:姥姥的剪纸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给了"我"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还将拴"我"一辈子,让"我"的生活永远有声有色。

师:何以见得还将拴我一生,还能拴我一辈子?别说,你能把作者这种坚定的预见和充沛的情感带到这段话的朗读中去吗?(指名读媒体出示的那段话。)

师: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

生: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一颗心。

生: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一个梦。(教师板书:心

梦)

师: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在这经典银幕金曲《相处岁月》的旋律中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评点:还是这个"拴"字,不仅"拴"住了"我"的童年,还"拴"住了"我"上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的人生之路;不仅"拴"住了"我"的身体,还"拴"住了"我"的"梦","我"的"心"……至此,课文又由"读厚"变成"读薄"了。这里的关键便在教师引领学生对"拴"字的合理延伸,把姥姥、剪纸、善缘、亲情共同提炼成为人性之美。肖绍国的"文化细节"中的"文化味"可见一斑。

生:(再次齐读媒体出示的那段话。)(读完后《相处岁月》音乐停。)

第三部分:变异语词,把课文读活

师:孩子们,你们想听听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吗?

生:(齐)想。

师:请闭上你的眼睛尽情地享受,用心灵去倾听。(课件播放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你们听到了什么?你听到的仅仅是剪纸声吗?

生1:我听到了乡亲们啧啧的赞叹声。

生2:我听到了姥姥关心我的话语。

生3:我听到了"我"的深情告白--姥姥,无论走遍天涯海角,我都忘不了您,忘不了您那出神入化的技术!忘不了您那心灵手巧的作品!

师:有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题目叫《想》,我们来读一读:

(媒体出示小诗: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想起月光下姥姥/还是那月光下的话语/还是那慈祥的面容/还是那恬静的微笑/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怀念姥姥亲切的话语/怀念姥姥勤劳的身影/怀念姥姥剪纸的刷刷声/好想/一切都回到从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师:自己先读读这首小诗,感觉怎样?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小诗。)

师:你能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呢?(媒体点击出现空白的诗行: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想起月光下姥姥/还是那

/还是那

/还是那

/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怀念姥姥

/怀念姥姥

/怀念姥姥

/好想/一切都回到从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拿起笔来写下你自己心中的诗,写在《作业纸》上。(学生练笔。)

师:好,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位小诗人先来?

生1:听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想起月光下姥姥∕还是那形象生动的"喜鹊登枝"∕还是那其乐浓浓的"牛驮小兔"∕还是那各式各样的美丽窗花∕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怀念姥姥额上的皱纹∕怀念姥姥嘴边的唠叨∕怀念姥姥延长的手指--剪刀∕好想∕一切都回到从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师:是啊,怀念姥姥,多想再回到从前,多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啊!

生2:听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想起月光下姥姥∕还是那蹦跳的兔子∕还是那拉车的老牛∕还是那青青的草地∕真想∕再一次回到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