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训课件)让爱变得有智慧_第1页
(家长培训课件)让爱变得有智慧_第2页
(家长培训课件)让爱变得有智慧_第3页
(家长培训课件)让爱变得有智慧_第4页
(家长培训课件)让爱变得有智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送各位家长的到来!请大家阅读《父母课堂》,保护书籍。这是学校家长培训的教材,会后需要回收,喜欢阅读的家长朋友可以通过邮局等方式征订。让爱变得有智慧瓶子本次家长会目的:1、了解孩子在校情况;2、家长培训《如何做好父母》我的宝贝电脑前有一盆更加宝贝的仙人球。我用尽心思去呵护它,悉心浇水,还在花盆上面铺上漂亮的鹅卵石……但是它却慢慢地腐烂,枯萎……

我终于绝望了,把它丢到窗台上。日子一天天过去,风吹雨打,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不断繁衍,充满了生机。

我心里既快乐,又充满了苦涩。

孩子,你是那窗台上的仙人球吗?我所有的努力都没法感动你,只能给你徒增烦恼!

欢迎家长代表发言一、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1、教育孩子要比任何工作都难。[法]蒙田:“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苏]高尔基:“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2、美国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带着一个研究小组收集了美国各地4000所学校60万学生的数据,进行了美国教育领域所做的最大规模的调研。报告显示: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条件,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孩子90%以上的素质,是由父母决定的!3、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大多是“跟着感觉走”,无视教育科学和儿童成长规律。身教重于言传。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二、13岁前后,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开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开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开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1、人的三大开展关键期:3岁、6岁、13岁。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来说,13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即将结束小学的学习生活,进入中学继续求学。从孩子的心理特征角度来说,13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已经结束儿童期,进入了少年期,并即将踏入青年的初期。从孩子的生理特征角度来说,13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即将跨入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青春期。从教师的感受方面讲,13岁前的小学生,往往更遵从学校的规矩、听从教师的管束,可塑性很强;13岁以后的中学生,假设其已经养成了顽劣的学习态度、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会令人束手无策。从父母的感受方面讲,13岁以前,孩子的思维方式很简单,父母的思想通过简单的转化,就可以转变为孩子的思想;13岁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强,不听管教、我行我素,往往是他们标新立异的方式。2、小初衔接,你做好了吗?12——15岁,是孩子成长的独立关键期,这一阶段又叫心理断乳期、青春叛逆期、开展危险期。3、你了解多少孩子开展的关键期?★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秩序标准关键期〔2—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这就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古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语言开展关键期〔3—6岁〕。〔狼孩和猪孩〕★想像力开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这一阶段也叫心理断乳期、青春叛逆期、开展危险期。这一阶段,孩子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自杀、犯罪的最多。差异一:学习任务差异大

策略:

1、让孩子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2、作业书写要认真、整洁。3、作业记录本保证不落下作业。小学生活与初中生活的差异性差异二:责任感要求差异大

由于学生家长对孩子近乎全方位的关心呵护,导致孩子的责任意识缺乏。与小学相比,中学教学学科种类多、内容覆盖面广,课堂教学密度大,刚入学的初一学生如果仍从兴趣出发,只是重视自己喜欢的课程或是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的课程,就会给以后的学科不平衡埋下不良的种子,造成严重偏科现象。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差异三:学习方法差异大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加强记忆,学生的思维方式停留在形象直观阶段,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到了初中不仅学科增加了,而且内容也深化了,局部科目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概念、公式、定理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进行联想、分析、运用。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要求从原来的感性思维逐渐向抽象理性思维过渡。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少,主要以老师讲为主,留给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多,中学课堂教学任务多课堂密度大,留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差异四:心理要求差异大

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较为紧密:课间、自习时间、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等,教师几乎都与学生紧密相处。小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去告老师。”但是到了初中,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更强调学生自治。策略:1、要让孩子学会根本的生活自理2、家长要实现从陪练到教练的转变3、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

4、一定要保持家庭和睦。有56.82%学生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经常肯定自己;有近54.67%的学生是希望爸爸妈妈不要说别的孩子比自己强。

5、多交益友。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之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学阶段是孩子最容易受朋友影响的时期。一定要注意把好孩子的朋友关,让孩子多和品德好、学习好的孩子交往,远离那些喜欢动粗、满口脏话、迷恋网络游戏的孩子。也要注意管理好你们家的,不要让它成为孩子整天问作业、问题、聊天的工具。三、给家长的建议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母亲的工作是天使的工作〕人们常说"见其母,知其子",这并非是没有道理的。国外某教育机构,通过研究也说明:母亲的素养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2、父教力度决定孩子高度〔父亲的肩膀是孩子通向社会的桥梁〕“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孩子年龄越大,更需要父亲的关心。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生缺钙。对于男人来说,做父亲也应该是事业的一局部。父亲会给孩子权威感、纪律感、约束感。没有父教的孩子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的时机。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1〕优越的物质条件取代不了无时无刻的关爱。〔2〕不要总拿孩子跟别的小孩比较。人是复杂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秀面,不能简单比较。〔3〕不要溺爱孩子。攀比产生负面影响第一、你所树立的典范孩子是不服气的,也就不会接受,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第二、孩子会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不断有新的典范会出现在他面前,会出现自我放弃的心理。懒惰自私,缺乏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不懂得关心人溺爱的危害苏霍姆林斯基语录〔1〕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开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2〕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不要靠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4、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4、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关掉电视机,在家里设立一个读书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成绩越差的学生越要通过阅读来刺激大脑,锻炼思维,开拓视野。要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件愉悦的事情,不要刻意规定要读多少,写多少读书笔记。〔4〕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5、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A、这是孩子情感开展的必经阶段,迟早要经历。B、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并有了恋爱的能力,一般听不进父母的说教,那时候再说教只会成为孩子的对立面而将事情搞糟。因此家长要在孩子青春前期做好婚恋教育,这是未雨绸缪的有效教育〔青春前期为10岁到12岁〕。C、理想永远不是本能和情感的对手,而从小建立的思维习惯那么有强大的力量,能给孩子护航。这是提倡早期性教育的关键所在。〔4〕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5、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D、早恋不可怕,家长要处之泰然。家长放松了,孩子也就没压力了,就有最大可能让早恋自生自灭。E、孩子如果早恋了,不要责怪孩子,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内心的这种情感,进行正面的疏导,这样有利于把事情置于你的可控范围内。而任何的强势打击,往往事与愿违。6、家人的教育态度一定要统一。

7、对孩子粗暴有恶果。

产生代沟、隔膜。

严厉家长手下的孩子必然会说谎进而变得不诚恳,这是小孩用来躲避惩罚的本能反响。严重的是,它会成为终生的习惯。

父母的样板作用在很小的时候就潜入大脑,储存在潜意识,在那里冬眠,到人格成熟后,你会发现这时的你越来越像父母。打孩子的父母必然有打孩子的子女,骂孩子的父母必然有骂孩子的子女。

8、国外通用的惩罚法。

要与孩子谈话时,要心平气和坐下来,真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温和、坚决地重复你的观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孩子严重犯错需要惩罚时,建议采用“隔离反省+说理”的方法。

被接纳

被体谅

被理解

被赞赏

被允许

被认可

被鼓励

被信任

被尊重

被关爱

被……

被陪伴孩子精神上所需要的渴望被尊重、被平等对待!

被指责

被贬损

被否认

被说教

被过宠

被包办

被唠叨

被冷漠

被功利

被放弃

被专制

被偷窥可能给孩子在精神上造成无意伤害的1.言语—语言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