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A卷解析_第1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A卷解析_第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A卷解析_第3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A卷解析_第4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A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A卷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2N的是()A.两个鸡蛋 B.一个苹果C.一枚大头针 D.一把学生用的椅子2.如图是网红校长领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跳鬼步舞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舞过程中身体不断移动,说明舞者没有惯性B.跳舞时抬起一只脚,舞者对地面的压强不变C.跳舞时拖脚移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站立准备跳舞时,舞者对地面的压力和舞者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次实验小车从斜面静止下滑的位置可以不同B.运动的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D.根据二次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4.下列生活实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刀剪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 B.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撑C.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D.书包的背带制作得较宽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6.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硬棒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θ增大到θ′的过程中()A.拉力F变小,F的力臂变小B.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大C.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大D.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小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h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A体积为V,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重力GA=ρ水gV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ρ水ghSC.物体A的密度为ρA=ρ水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的拉力F′=ρ水gV8.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C.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D.运动员在A点时速度最大二、填空题9.(1)图A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2)图B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说明______。10.家用轿车在紧急刹车时,要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甚至发生翻车。这是由于轿车具有___________的原因,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请给司机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11.两个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与B的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3∶2,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12.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在同一土质中处于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_______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______锤所处的高度较大。13.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物体A重5N,B重10N。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A和B之间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______N。14.日常生活中用吸管“吸”饮料,饮料是在______的作用下“吸”入嘴中。小聪同学在课余时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取一根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玻璃管内液面高度会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_。15.如图为一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可视其为杠杆,皮箱轮O为支点,B为重心,BC为竖直方向,A为拉杆端点,已知箱重为250N,OA为120cm,OC为24cm,图中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F大小为______N。皮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很小,它是通过______方法减小摩擦力的。16.如图,物体C在同一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1)则物体C第1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判断依据是______;(2)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3)请计算6~9s拉力做功的功率______。三、解答题17.重为6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的浮力。18.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并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最小的动力F1,保留作图痕迹。19.站在地面上的小明同学想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图中的两个滑轮连成符合要求的滑轮组。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按如下步骤操作:(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___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而且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的。(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当物体的质量为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21.小华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的目的是______;(2)分析实验中现象可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就越______;如果不受阻力,运动的小车将______;(3)整个实验中,小车在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的。二22.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此处运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通过比较图_______,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p'(选填“>”“<”或“=”)。二23.小明要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曲线_____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2)该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3)该金属圆柱体密度是多少?(_____)24.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计划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铁块质量铁块距桌面高度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①20201.9②20302.9③20403.8④30202.9⑤40204.1(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2)为了验证猜想一,需选择表中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若杠杆左端下沉,可调节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甲图所示,在杠杆右边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3)如乙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4)另外一个小组同学设计了这个装置(如图丁)进行实验,使用轻质杠杆和小桶(重力忽略不计),两小桶装入质量为、的沙粒,如图杠杆水平平衡,已知。若将两桶的悬挂点向点移近相同的距离,则杠杆______端下沉,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桶加入沙粒,加入沙粒的质量为______(请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6.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且大小为0.12牛保持不变,若下降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84牛。求:(1)小球的重力的大小。(2)小球的质量。27.在图a中,小阳同学把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b是钢绳拉力F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则(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多少?(2)石料的密度为多少?2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5s内竖直上升了2m,人拉绳的力为250N。求:(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由G=mg得,物体的质量为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在100mg=0.1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把椅子的质量在5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C【详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B.舞者站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舞者的重力,当跳舞时抬起一只脚后,舞者与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由可得舞者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C.跳舞时拖脚移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D.舞者对地面的压力与舞者的重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3.C解析:C【详解】A.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从而看出在不同材料上的滑行的距离,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态,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D.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故选C。4.A解析:A【详解】A.刀剪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铁轨下面铺有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书包的背带制作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析:D【详解】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最终液面相平。由图可知: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则小球在甲、乙两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即且甲、乙两液体与小球的密度关系相同的小球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最终液面相平,根据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综上所述: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C【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使物受到的力,杠杆的转动对其重力不产生影响,故转动过程中重力不变;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由于G不变,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θ增大到θ′的过程中,G的力臂L2变大,F的力臂L1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由FL1=GL2可得,F一定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D【分析】A、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弹簧为原长,说明此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B、知道水深,利用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利用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C、求出物体A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A的密度;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完全浸没,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及浮力作用,据此求拉力.【详解】A、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即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为原长,则说明此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重力,故A错;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由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故B错;C、物体A的质量,物体A的密度:故C错;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完全浸没,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及浮力作用,所以,则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本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关键是能够正确进行受力分析.8.C解析:C【详解】AD.由O到A点,运动员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自A点开始,绳子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由A至C,弹力逐渐增大。到B点时弹力增大到等于重力,所以从O到B点前,运动员所受的合力向下,那么速度一直增大。通过B点后,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那么速度减小,那么在B点时速度最大,故AD错误;BC.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时,只有重力对运动员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即这个过程中机械能不变;而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绳子弹性形变程度增大,弹性势能增大,而绳子增大的弹性势能是运动员的机械能转化而来的,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C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9.A解析:形变合拢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详解】(1)[1]图A中力的作用使气球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变。(2)[2][3]图B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直面的方向用力吹,中间空气流速变大,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两气球会合拢,说明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10.惯性减速慢行(合理就可以)【详解】[1]因为轿车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在紧急刹车时,仍向前运动一段距离。[2]汽车很难停下来的原因是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不太明显,故从减速或增大摩擦力入手去分析解决,因此建议减速慢行。11.A解析:12∶19【详解】A、B两个正方体的重力之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B解析:BB【详解】[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桩B陷入地面最深,说明三个重锤中B锤的做功本领最大。[2]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举高的高度越高,其开始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才会越大,最终做功的效果才会越明显,所以说明B最初所处的高度大。13.A解析:015【详解】[1]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A和B之间摩擦力为f1=F=2N[2]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拉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即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N。[3]地面对B的支持力与A、B的重力之和相等,三力平衡,即F支=GA+GB=5N+10N=15N14.大气压/大气压强升高小【详解】[1]日常生活中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饮料管中的空气,管内空气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的作用下进入管内,并在管内上升进入嘴里,所以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吸”入嘴中。[2][3]往管上方吹气,玻璃管口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管口大气压减小,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瓶内气压把液体压入管内,玻璃管内液面会升高。15.滚动代替滑动【详解】[1]如图,延长F画出力的作用线AM,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ON,则F的力臂就是ON,在直角三角形ANO中,∠NAO=30°,所以ON=AO=×120cm解析:滚动代替滑动【详解】[1]如图,延长F画出力的作用线AM,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ON,则F的力臂就是ON,在直角三角形ANO中,∠NAO=30°,所以ON=AO=×120cm=60cmB为重心,BC为竖直方向,则图中OC为阻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N=G×OCF×60cm=250N×24cm解得F=100N。[2]皮箱下面的滑轮,将皮箱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皮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16.1s时,物体静止,摩擦力与拉力平衡44W【详解】(1)[1][2]从v-t图像可知,物体C第1s时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对它在水平方向解析:1s时,物体静止,摩擦力与拉力平衡44W【详解】(1)[1][2]从v-t图像可知,物体C第1s时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对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分析,它受到拉力和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从F-t图像可知,物体C第1s时,拉力F是2N,那么摩擦力大小是2N。(2)[3]从v-t图像可知,6~9s时,速度大小不变,是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3~6s时,物体C的压力,物体C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都和6~9s时的相同,所以这两个时间段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从F-t图像可知,6~9s时,拉力大小不变,是4N,那么6~9s时,摩擦力是4N,3~6s时的摩擦力也是4N,可知在第4s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3)[4]由[3]解析可知,6~9s物体C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1m/s,再从F-t图像可知,6~9s时,拉力大小不变,是4N,那么根据可知,6~9s拉力做功的功率是6~9s拉力做功的功率是4W。三、解答题17.【详解】因为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浮力的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小球重心,设标度为3N,力的图示如下图解析:【详解】因为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浮力的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小球重心,设标度为3N,力的图示如下图18.【详解】由图可知,杠杆所受的阻力为物体给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经过杠杆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阻力的示意图;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要使杠杆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连接支点和力的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杠杆所受的阻力为物体给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经过杠杆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阻力的示意图;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要使杠杆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线段,所以连接OA,过A点做OA的垂线,该垂线即为最小力的作用线,因为杠杆所受阻力和动力使杠杆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最小力应该是垂直于OA向上,如图所示:19.【详解】人用力往下拉绳把重物提升,说明人的拉力方向向下,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如图所示:解析:【详解】人用力往下拉绳把重物提升,说明人的拉力方向向下,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如图所示:20.竖直静止竖直向下【详解】(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2][3]测量物体解析:竖直静止竖直向下【详解】(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2][3]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大小相等,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3)[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当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G=m×9.8N/kg=0.7kg×9.8N/kg=6.86N2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远匀速直线运动相等【详解】(1)[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2)[2]解析: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远匀速直线运动相等【详解】(1)[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2)[2][3]物体受到的阻力就越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远;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以恒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4]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始终不变,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具有的动能相同,也就是说,小车的做功能力是相同的,最终克服阻力做的功也是相等的。二22.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乙、丙=【详解】(1)[1][2]根据转换法,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3解析: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乙、丙=【详解】(1)[1][2]根据转换法,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3]通过比较图甲、乙知,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4]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故通过比较图乙、丙两图,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4)[5]图丙和图丁支持面受到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根据可知,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相等。二23.a1N2.7×103kg/m3【详解】(1)[1]金属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知道,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后,解析:a1N2.7×103kg/m3【详解】(1)[1]金属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知道,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也不会发生变化。曲线a表示力由0N逐渐增大到1N,之后保持不变。因此,曲线a描述的是它受的浮力的变化情况。(2)[2]从图像可以知道,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N,这是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3)[3]圆柱体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计算出其排开水的体积为1×10-4m3。圆柱体全部浸在水中,它的体积与它排开水的体积相等,也是1×10-4m3。从图像中曲线b可以知道圆柱体的重力为2.7N,可以计算出其质量为0.27kg。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其密度为2.7×103kg/m3。24.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①④⑤质量相同的物体,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详解】(1)根据能量的定义,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能够对小桌做的功越多,能够使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越大解析: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①④⑤质量相同的物体,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详解】(1)根据能量的定义,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能够对小桌做的功越多,能够使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越大,故而本实验比较的是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2)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验证猜想一,要控制物体的高度不变,质量改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①④⑤高度相同,质量不同;(3)从表格中①②③数据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随着物体的高度增大,小桌桌腿陷入的深度也在增加,即质量相同的物体,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25.右4变大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左右【详解】(1)[1]杠杆左低右高,说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应往右调。(2)[2]假设每一个钩码的重解析:右4变大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左右【详解】(1)[1]杠杆左低右高,说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应往右调。(2)[2]假设每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满足可得n=4,即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