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对虾虹彩病毒防控_第1页
珠三角地区对虾虹彩病毒防控_第2页
珠三角地区对虾虹彩病毒防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虹彩病毒科包括许多从昆虫和其它一些动物分离的胞浆型DNA病毒。最早发现的虹彩病毒是1954年在英国剑桥从沼泽大蚊体内分离到的,以后又分别从金龟甲、带喙伊蚊及蛙和鱼中分离出多种虹彩病毒。2019-2022年,珠三角养殖对虾多次爆发虹彩病毒,发病率及传播速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虹彩病毒工作组建议新属命名“十足目虹彩病毒1”,故现在“虾虹彩病毒/CQIV/SHIV”的说法都需要更正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简称DIV1)。近年来,有关单位组织开展珠三角地区对虾养殖中DIV1的专项检测,分别有437、870、442个监测点参加,收集到551、1255、588批样品。数据显示,三个年度的监测点阳性率分别为14.4%、14.0%和10.9%,样品阳性检出率11.8%、12.2%和8.7%。患病虾初期表现为摄食减少,反应迟钝,因活力弱而靠塘边慢游甚至趴在塘边;3-5天后额剑基部甲壳内出现白点,被养殖户称为“白头”病;后期病虾表现为身体微红、鳃发红、肝胰腺萎缩、空肠空胃等症状,并陆续死亡,从开始发病到大规模死亡一般约20天。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没有有效药物,生产中还是以防为主,养殖注意事项如下。做好安保工作

净化生产环境做好生物安保工作是应对DIV1的防控对策。而且,生物安保体系的构建也是每一个企业降低养殖风险的优先选择。应严格按照生物安保的理念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尤其是往年有发病史的池塘一定要做好晒塘、清淤及彻底消毒,除净残余无脊椎动物。

加强苗种检疫

切断病原传播加强企业自身对苗种和可能传入途径(亲虾、虾苗、活饵料等)的监测、检疫;将标粗作为重要的检疫环节(虾苗检疫的补充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在选择养殖苗种时,应选择经过检测的,不带虹彩病毒等特定病原的对虾苗种,且在养殖全过程中,应进行病毒的监测工作。

做好水质调控

保障水体环境虾苗投放时保持虾塘与育苗池水温、盐度、pH等相近,定期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调水制剂进行改水,保持水体“肥、活、嫩、爽”。同时,对周边已发生病害的池塘要定期使用碘制剂或者氯制剂进行消毒,尽量保证水体藻相、菌相和水相的平衡,减少水体应激。高温季节可适当提高水位和增加水体交换次数,进水需进行筛网过滤,防止外河带毒生物进入。

强化饲料营养

保障虾体健康投喂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选用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或过低。饲料应有专门的存放仓库,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在环境突变或者虾脱壳高峰期时,可以少量投喂鲜活饵料,在人工配合饲料中可按需添加一定量的补充微量元素产品。

提倡生态养殖

降低传播风险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减少病害暴发。提倡多营养层级养殖,可混养一定比例、口径合适的肉食性或滤食性鱼,以消灭病死虾,降低病害传播率。提倡及时排污(用水流集污);增强对虾免疫能力等措施来避免DIV1的影响。同时,不建议在虹彩病毒病高发区进行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等近缘物种的混养,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做好过程管理

提升风险管控生产用工具、养殖用品要进行消毒,降低进入厂区的人员、物流病原污染的概率;定期使用黄茂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抗病能力;定期投喂乳酸菌、丁酸梭菌等益生菌,改善肠道功能:在病害高发期,可适当投喂对虹彩病毒具有一定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