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施工方案_第1页
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施工方案_第2页
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施工方案_第3页
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施工方案_第4页
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2.1项目工程简介 22.2混凝土生产量 33拌和站总体规划 33.1拌合站建设要求 33.2环保消防要求 43.3拌合站场地选址 43.4拌合站场地规划 53.5拌和站效能分析 63.6搅拌机主要技术参数 63.7拌合站机械设备配置 73.8拌合站人员配置 73.9建站主要工程量 84施工部署 124.1施工准备 124.1.1技术准备 124.1.2物资准备 124.1.3人员准备 124.2施工进度安排 134.2.1总体施工计划 134.2.2搅拌机安装计划 144.3临建施工人员配置 144.4临建施工机械配置 155拌和站站内规划 155.1拌和站试验组 155.2料仓设置 155.3配料仓 165.4料仓大棚设置 165.5存储罐设置 175.6拌和站场地硬化 175.7排水系统 185.8消防系统 195.9环保措施 195.10大门围墙设置 195.11地磅 205.12拌和站用水 205.13拌和站用电 205.14办公、生活区布置 205.15交通配置 215.16拌和站信息化管理 216搅拌机基础及搅拌机安装 256.1施工前技术要求 256.2搅拌机基础施工 256.3搅拌机安装前准备 266.4拌和站料罐土建检算 276.4.1粉料罐基础承载力验算 276.4.2主机基础承载力验算 286.4.3粉料罐防风安全检算 296.4.4拌和站粉罐基础承载力试验 316.5设备安装 316.5.1安装工艺流程 316.5.2具体安装步骤 326.6设备计量标定与试验检测项目 356.7拌和站防风 367拌和站混凝土工艺及质量控制 367.1拌和站砼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367.2拌和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378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88.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88.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388.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98.4降低噪音措施 409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409.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409.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419.3临时工程环境保护 419.4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 419.5植被保护 419.6投产后环保措施 429.6.1搅拌站环境保护措施 429.6.2混凝土运输车、装载机等车辆环境要求 429.6.3搅拌站冲洗运输车及冲洗搅拌设备的废水废渣处理 429.6.4在施工期始终保持工地良好的排水状态 4210应急措施 4210.1突然下暴雨时的应急措施 4310.2连续阴雨天的应急措施 4310.3突然停电时的应急措施 4310.4施工关键设备突发故障应急措施 4310.5防台风的应急措施 4410.6防高温措施 4410.6.1骨料降温 4410.6.2水泥降温 4410.6.3拌和水降温 4410.6.4调整缓凝剂含量,延缓水泥水化热量 4511附件 45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9223-2015;《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铁路工程拌和站及实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3】381号);《关于进行工地实验室拌和站信息系统全路推广的通知》(工管调【2013】108号);《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拌和站(楼)》GB/T10171-20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10180-20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194-2014;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及现场情况;(11)根据ISO9001质量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1.2编制原则(1)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环保节能、永临结合、合理实用的原则,应重视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等。认真进行经济技术必选,尽量缩减临建设施规模和用地数量,临时用地尽量不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2)拌和站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堆放区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生活设施和办公设施应与生产区分离;拌和站布置紧凑合理,布局不仅要按施工流程进行设计,还要兼顾场区内设备的安装和试验室及人员生活。(3)拌和站设计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统筹考虑,根据地形条件提出规划设计方案。用地应根据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堆放能力等因素确定。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混凝土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和高峰强度确定,并考虑备用;(4)拌和站设置除应符合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安全要求。统一标准模式、统一建设标准;(5)满足“信息化、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建设的要求;(6)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1.3编制范围本方案为皖赣2标3#拌合站建设施工方案。2工程概况2.1项目工程简介皖赣2标一分部里程范围为:DK139+428.34~DK146+483,合计线路长度4.592正线公里,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和台商投资区辖区,其中路基4段(路基22#-25#),隧道2座(兴丰村隧道、田洼隧道),涵洞7座。主要形象进度:路基挖土方22.24万方,挖石方27.74万方;路基填方9.8万方;软基处理15938根/244021米,路基支挡工程9.6万方,抗滑桩148根/2268m。涵洞134.14横延米/7座;隧道2座,田洼隧道765m,兴丰村隧道972m。2.2混凝土生产量一分部需生产的砼主要型号以及各型号砼的数量见表2.2-1所示。表2.2-1一分部需生产的砼主要型号以及各型号砼的数量表序号砼型号单位砼数量备注1C15m32591.282C20m329956.373C25m320430.784C30m322890.575C35m337261.476C40m3253.107C25喷射混凝土m39396.528C30喷射混凝土m314619.61合计137399.713拌和站总体规划3.1拌合站建设要求拌和站执行验收和生产许可制度。拌和站建设完成后经监理初验,建设单位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拌和站分布应满足混凝土运输时间要求。拌和站的位置和规模应根据建场、运输和过程条件及供应强度、拌和物使用时间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2)拌和站应设置在地势较平坦、交通方便、电力水源充足的地带。拌和站建设应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拌和站应采用封闭式管理。(3)拌和站应使用散装水泥,按需配置水泥储存罐。散装水泥按不同厂家、品种、标号、批次分罐保存。水泥储存罐应做接地保护,接地电阻应检测合格。(4)拌和站的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场地硬化按照四周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②应将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纳入场区排污规划,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5)拌和站生产能力和规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主体工程结构混凝土应采用拌和站生产,拌和站应配备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的强制式搅拌机,产量应满足混凝土供应要求,拌和站筒仓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要求。②拌和站应达到自动计量标准,总装机能力以满足现场混凝土最大灌注强度需要为原则。③拌和站应配备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备用发电机。(6)拌合站场内九图一牌设置齐全,各种标识标志标牌内容、尺寸大小均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及《标准化建设方案》规定制作。3.2环保消防要求拌和站选址和建设符合国家环水保及消防等相关规定。拌合站水泥进料时要注意罐顶密封性能,当粉尘较大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它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3.3拌合站场地选址根据设计图纸工程数量及施工调查资料,3#混凝土拌和站选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螺阳镇锦水村,皖赣铁路DK145+560右侧约235m处。距离施工点便道最长运距6.8km。拌和站选址位置地势平坦,且地势较高,周边无易发生泛滥的河流,避开了易发地质灾害、水灾及其他灾害;场地内需征拆物只有一座坟墓;场地距离村道不足300m,村道与324国道相连,四通八达,可用于原材料及混凝土的运输通道,方便生产和运输;场地内用水采用打井方式,用电为新建800KW变压器。3#混凝土拌和站具体方位如下图所示:图3.3-13#混凝土拌合站方位图3.4拌合站场地规划3#拌和站占地13068㎡,约19.6亩,站内设置原材料检验存放区、砂石料清洗区、混凝土加工区、过磅区和混凝土污水处理区等。各区域紧密连接,场内道路相通,方便运输,减少二次倒运及运输距离,方便施工;发电房、配电室等危险区远离其它区域,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生活、生产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拌和站与外界围墙相隔,安全独立。拌和站配置2台HLS120型强制式搅拌机,9个粗细骨料仓,11个混凝土矿物储料罐,4个36m3的钢板焊接水箱。左侧搅拌机配置5个粉料罐,为2个150t水泥罐,3个150t粉煤灰罐;右侧搅拌机配置6个粉料罐,为2个150t水泥罐,4个150t粉煤灰罐。按照拌和站命名编号规则命名为3#混凝土拌和站。3#混凝土拌和站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一。3.5拌和站效能分析3号拌和站供应范围为DK139+428.34~DK146+483(短链501.355m),供应长度为4.6公里,混凝土总量约14万方,供应范围内主要结构包括路基4段(22-25路基)、涵洞7座、隧道2座(田洼隧道、兴丰村隧道)。根据工期安排,本段线下工程需2020年12月份结束,扣除春节影响,有效施工时间为18个月,平均每月砼需求7800方,按每月25天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每天需求砼312方,平均按5分钟一盘料,每小时生产30方,两台搅拌主机,每小时60方,一天1150方,能满足施工需要。3.6搅拌机主要技术参数HZS120混凝土搅拌设备是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可靠性强的搅拌设备。该设备是集物料储存、计量、搅拌于一体的大中型混凝土搅拌设备,理论生产率为120m3/h,实际生产率为60m3/h左右,可搅拌各种类型的混凝土。表3.6-1搅拌机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设备型号:HLS120设备数量:2套理论生产率:120m3/h配套主机:JS3000H双卧轴搅拌主机卸料高度:4.0m骨料计量精度:0~4500Kg±2%水泥计量精度:0~1500Kg±1%粉煤灰计量精度:0~700Kg±1%矿粉计量精度:0~700Kg±1%水计量精度:0~650Kg±1%外加剂计量精度:0~50Kg±1%工作周期:72S骨料输送速度:400m3/h骨料仓容量:4×20m3配套水泥仓:SNC200t配套螺旋输送机:ES273型螺旋输送机配套水泥仓:SNC200t配套螺旋输送机:ES273型螺旋输送机配套水泥仓:SNC200t配套螺旋输送机:ES273型螺旋输送机配套粉煤灰仓:SNC200t配套螺旋输送机:ES273型螺旋输送机配套矿粉仓:SNC200t配套螺旋输送机:ES273型螺旋输送机整机功率:260KW整机质量:120t3.7拌合站机械设备配置表3.7-1拌和站主要投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混凝土搅拌机HLS120台22混凝土运输罐车12m3台6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3发电机300KW台1备用4汽车泵48m台1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5变压器800KVA台16装载机50台17水泵高压水泵台2备用1台8地磅150T台19沙石分离机套13.8拌合站人员配置拌和站正常运转计划投入各类人员共35人,并随着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调整。人员配备及任务划分见下表。表3.8-1劳力配备及任务划分表序号名称人数任务安排1站长1负责拌和站的施工管理2调度2负责混凝土送料调配3试验员2负责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4材料员1原材料进料5技术负责人1控制混凝土的质量6安全员1负责施工安全、安全交底、教育7信息员1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8质检员1监控拌和站生产9办公室1协助站长日常工作、后勤10试块制作工人1制作试块、装卸车等11搅拌机操作人员6混凝土拌制12装载机司机2混凝土砂、石料上站13罐车司机8混凝土的运输14泵车司机2汽车泵操作15电工1拌和站内生产生活用电16清洁工1拌和站院内和院外施工通道清洁17门卫1拌和站院内安全18厨师2拌和站所有人员伙食合计353.9建站主要工程量3#混凝土拌合站临建主要工程量见表3.9-1所示。表3.9-13#拌和站临建主要工程量序号施工内容项目特征计算公式(尺寸)单位工程量1场地处理清表场地周长481.6米,面积13068m2㎡13068.002挖土方m³31482.303填土方m³10863.304硬化C25混凝土用地周长430米,硬化面积11700m2m³1913.915HRB400直径12mm钢筋t50.436主机基础基础C40混凝土13*4.3*1mm³55.907立柱C40混凝土3.1*0.75*0.5*2m+3.1*1.65*0.5mm³4.888垫层C25混凝土13*4.3*0.1m³5.599HRB400直径22mm钢筋t2.6110HRB400直径12mm钢筋t0.8811预埋钢板t0.6412粉料罐基础基础C40混凝土(28.919*11.5/2-15.088*6.0/2)*1.5+(24.502*11.5/2-12.784*6.0/2)*1.5m³335.3313立柱C40混凝土0.7*0.7*0.5*44m³10.7814垫层C25混凝土(28.919*11.5/2-15.088*6.0/2)*0.1+(24.502*11.5/2-12.784*6.0/2)*0.1m³22.3615HRB400直径22mm钢筋t12.8816HRB400直径12mm钢筋t3.6317HRB400直径10mm钢筋t0.7118预埋钢板t3.5019斜胶带基础基础C40混凝土2.46*1.4*0.5*8mm³13.7820立柱C40混凝土1.86*0.6*0.5*8mm³4.4621垫层C25混凝土2.46*1.4*0.1*8mm³2.7622HRB400直径22mm钢筋t1.5423HRB400直径12mm钢筋t0.4024HRB400直径10mm钢筋t0.0825预埋钢板t0.5926骨料仓立柱C40混凝土具体尺寸见骨料仓立柱附图m³5.7627HRB400直径22mm钢筋t1.1928HRB400直径12mm钢筋t0.1329预埋钢板t0.6230骨料仓基坑开挖(土方)41.453.754.3m³553.7031C25混凝土(包括侧墙、底板、踏步)m³160.5832HRB400直径16mm钢筋底板、侧墙铺设0.25*0.25的16钢筋t3.7833控制室立柱C30混凝土0.60.62m³5.7634HRB400直径22mm钢筋t1.0235HRB400直径10mm钢筋t0.1136料仓隔墙(高3.5m,厚0.3m)C30混凝土240.00.33.5m³25237HRB400直径16mm钢筋间距30双排绑扎t8.8538HRB400直径12mm钢筋t4.9839HPB300直径8mm钢筋t1.3340彩板房房屋1487.200m21065.641地板砖1257.200m290042砖砌基础401.000.2400.2m319.2543养护室周边砌砖26.402.5000.2m315.8444吊顶21.606.000m2129.645沉淀池基坑开挖2113.0002.0m354646沉淀池底板C25混凝土2113.0000.15m340.9547砖砌结构1090.3002m365.448砂浆抹面1332.000m226649洗车台个150护栏2113.000块2851化粪池基坑开挖4.003.0002.0m32452砖砌结构20.000.3702m314.853砂浆抹面28.002m25654围墙砖砌立柱(包括砂浆抹面)0.360.3602m31555C25混凝土基础324.000.4000.4m351.8456铁栅栏324.002m264857水箱大棚12.006.0002m272581cm厚钢板12.006.0002m232459I10108.00m108.0060钢结构大棚料场大棚92.0017.000m2156461骨料仓大棚43.006.000m237962外加剂大棚22.004.000m28863C30混凝土基础0.500.5000.5m33.7564HRB400直径12mm钢筋0.500.500kg3.0065料场缆风绳基础C3016.001.0001m31666预埋钢板1.001.0000.01t1.5767地磅150t183个168C30基础1840.5m33669HRB400直径12mm钢筋184t0.5370护栏柱子10.40.4m31.4471大门名称墙砌砖8.10.62m322.6472贴瓷砖m248.2173伸缩门12米个174水沟土方开挖9810.60.5m3294.375两侧砌砖(包括砂浆抹面)9810.120.5m3164.8765cm角钢(55+90+45+72+95+110+20+22+(36+20)*2)*2m1242.077水沟盖板(轻型)0.60.4块89378水沟盖板(铸铁)0.60.4块66079绿化种植灌木及草坪1412m2282.080灌木棵70.581花池砌砖1410.240.3m310.282水电安装主电缆型号150,铜芯m200.083其他电缆型号25,铜芯m251.084型号16,铜芯m150.085一级箱个3.086二级箱个5.087三级箱个10.088办公楼水电安装1447.200m21036.889料仓水电安装9015㎡135090主机水电安装㎡1448.591盥洗室盥洗台个6.092蹲便池个12.093小便池个4.094喷淋个8.095避雷针扁钢15m150.096双球形避雷针个11.097刷漆3903.5m21365.098m2303.1991332.000m25321004410m2440.0101水井打井个2102基础砖砌220.5m32103600.120.5m33.610436.51.50.3m316.43105120.50.5m33.00106发电机台1107冷却设备套1108边坡喷锚C25喷射混凝土48140.1m3192.4109HPB300直径8mm钢筋网片(481*3)*(1/0.2+1/0.2)*8*8*0.00617/1000t5.70110拌合站接入便道C305580.2m391.44111HRB400直径12mm钢筋(55/0.2*8+8/0.2*55)*12*12*0.00617/1000t3.914施工部署4.1施工准备4.1.1技术准备认真组织和落实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及参照标准,掌握现场施工资料,以此为依据规划临建实施方案。对于3#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部将由专职人员进行全力配合。4.1.2物资准备根据3#拌合站总体规划,在施工进行前就与材料供应部门进行联系,落实材料货源。对于自行采购的临建工程材料,经项目部物资、技术、实验等人员验收合格方可采购至工地,并按照进度计划,和供货单位订立正式供应合同,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停工待料的误工情况。4.1.3人员准备项目部根据有关要求按需设岗、实行定员、定岗,作业队伍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所有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充分做到职责分明、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临建工程能够按期、优质、高效顺利完成。4.2施工进度安排4.2.1总体施工计划3#混凝土拌合站计划2019年7月2日开始施工,2019年8月23日全部施工完成(包括土建工程、水电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及调试、绿化等全部施工完成),临建建设总工期52天,2019年8月25日具备验收条件。表4.2-13#拌和站施工计划序号完成工程项目开工完工施工

时间(d)1场地清表、土方开挖和填筑2019/7/22019/7/12102粉料罐基础开挖、浇筑完成2019/7/122019/7/1863骨料仓开挖、支模、浇筑完成2019/7/132019/7/25124主机基础开挖、浇筑完成2019/7/192019/7/2345斜胶带基础及斜胶带检修楼梯完成2019/7/252019/7/2946所有基础立柱支模,预埋件安装浇筑完成2019/7/292019/8/1379个料仓浇筑完成(包括隔墙浇筑);钢筋大棚预埋件安装完成2019/8/12019/8/878彩板房区域内场地硬化;七级沉淀池完成2019/8/82019/8/1139电缆槽预埋管;整体场地硬化;水沟砌砖;地磅基础施工2019/8/112019/8/17610名称墙;门垛;大门位置场地硬化完成;便道硬化;拌合站围墙施工完成2019/8/172019/8/2364.2.2搅拌机安装计划表4.2-23#拌和站搅拌机安装计划序号完成项目计划时间备注1粉料罐、主机等设备进场2019/8/12粉料罐安装完成2019/8/63主机安装完成2019/8/94斜皮带安装完成2019/8/125网络接入信息化设备安装完成2019/8/146搅拌机线路安装完成2019/8/167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并调试2019/8/184.3临建施工人员配置为了拌和站按时建设完成,计划投入各类施工人员共45人,并随着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确保施工进度。人员配备及任务安排见下表。表4.3-1拌和站建设投入人员及任务划分表序号名称人数任务安排1现场负责人1拌和站建设总体负责2现场技术员2负责拌和站建设现场技术3现场施工队长1现场领工4电工1拌和站建设用电及管理5机械操作工8机械作业6瓦工6场地建设7勤杂工6场地建设8混凝土工10场地建设9模板工10场地建设总计454.4临建施工机械配置进场施工机械需组织安全检查,确保机械性能良好。做到安全、适用、灵活使用机械设备,保证工程施工。表4.4-1拌和站建设投入机械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推土机SD20台1临时租用2压路机20t台1临时租用3挖掘机220台2临时租用4发电机200KW台15插入式捣固棒台26汽车吊50t/25t台1临时租用5拌和站站内规划5.1拌和站试验组 拌和站配备试验组,负责混凝土的现场检测和使用跟踪。试验组建筑面积157.8m²,设置5间操作间,1间办公室,环保消防设施齐全有效,设备按要求配备齐全,各种规章制度齐全。试验组负责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每批材料的取样、送样及委托试验检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和工作性的检测,保证混凝土拌和物从首次拌和直到最后一次拌和都能符合设计要求和满足施工要求,并在前、中、后的拌和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拌和物的检验工作。5.2料仓设置砂石料存放仓9个,规格15m×10m,隔墙及围墙厚度为30cm,隔墙高度3.5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料仓满足7天混凝土需求量。料仓隔墙顶部30cm和底部15cm刻画标记线,底部15cm以下部分骨料不得使用,堆料不得超过顶部30cm标记线,防止串料。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已检测材料和未检测材料分开存放。仓内地面设3%的地面坡度,防止积水。料仓内喷涂白色涂料,隔墙前端刷黑黄相间警示油漆,料仓内部涂刷起铲线、满仓线、存料数量线。料仓内设置探照灯用于照明,设置喷淋水管,用于料仓内降尘。图5.2-13#拌合站粗细骨料料仓布置图5.3配料仓配料仓采用半埋式设计,开挖深度4.3m,同时设置2.3m高的上料爬坡道。配料仓底部设置2~4%的坡度,并在下坡端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尺寸规格为1×1×1m,集水井内配备水泵。配料仓底部正面设置砂石挡板,料斗间横隔板加高30cm防止窜料,周边设置安全防护围栏并悬挂安全标识。5.4料仓大棚设置为防至雨水天气影响沙石料含水率及遮阴要求,料仓和配料机采用全封闭方式,料仓采用结构简单的门式厂房类结构,由单层彩钢压型板,轻钢结构件结构组成。大棚规格为长92米,跨度为17米,棚高为10米,立柱为直径200mm钢管和(Φ60、Φ25)圆钢管、Φ18圆钢为主梁拉线组合成三角弧型梁及(40*80)方钢管檩条承受屋面荷载;梁、柱间用电焊连接。屋面为V900型单层彩钢瓦,檩条构件与屋面板之间用自钻自攻钉固定;柱间距离5000mm。图5.4-1料仓大棚横向剖面图5.5存储罐设置本拌和站共配置4个150t水泥罐罐、7个150t粉煤灰罐及2个10t外加剂罐,可满足施工需要。罐顶设置脉冲式除尘器,罐底下方支腿采用夹芯板围闭,作为外加剂存放场地,粉罐下方设立指示牌,内容为材料名称及粉料罐编号,指示牌尺寸为3m×1m,材料为不锈钢附整体喷绘粉灌下方设置LED显示屏,可实时显示粉灌内剩余粉料数量和施工配合比。为防止台风、大风等灾害,储存罐设置缆风绳防倾倒。缆风绳按三角型设置,并与场内预设地锚连接。为防止雷电天气,设置避雷针防护,避雷针高于存储罐高度不小于2m,避雷针接地阻抗小于10Ω。外加剂桶采用彩钢瓦房进行遮挡。5.6拌和站场地硬化拌合站场地内全部硬化,生产区全部铺设0.3*0.3的Ф12钢筋网,采用20cm厚C25钢筋混凝土浇筑;生活区采用8cm厚C25素混凝土浇筑。所有道路采用专用模板立模浇筑,振动梁振捣,收光机抹面收平,切割机切缝,喷涂地面行车标识,做到标识清楚、美观大方。场地硬化按照地势东高西低,面层排水坡度1.5%设置,考虑场地所处位置雨季水量大的引排措施,确保排水顺畅。现场标高按照63.00m标高控制,对于低处的位置采用利用土填方。先使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进行拌和站未硬化范围内清表,将该地段内的植被清理至角落处堆放,清运,然后平整场地,原状土由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90%。5.7排水系统拌合站内设置七级沉淀池及洗车砂石分离设备,设置于搅拌机组附近,污水经过七级的沉淀后循环利用。循环水用于清洗罐车、洗石机等,混凝土经过砂石分离机分离出干净的砂石可二次利用。沉淀池设置斜坡道,便于装载机清理。七级沉淀池尺寸21m*13m*2m,底部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垫层,池壁及隔墙采用24cm厚砖砌墙,墙表面采用M7.5防水砂浆,距离池壁边1m处设置永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120cm,并悬挂“沉淀池危险、请勿靠近”等安全警告标识。图5.7-1七级沉淀池施工示意图拌和站料仓前设置排水沟,尺寸为30cm×50cm,采用砖砌结构。场内路面设置1.5%的纵、横坡度,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生产区排水沟顶面盖板采用铸铁盖板500mm*400mm*50mm,满足车辆通行要求。生活区排水沟顶面盖板采用塑料盖板500mm*400mm*50mm,场内雨水通过排水坡汇集于排水沟,排出场外。经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废水,进行循环利用。5.8消防系统拌和站内设有消防水栓、砂箱、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在醒目位置悬挂消防平面布置图,标明消防设施的位置。5.9环保措施(1)临时用地范围内裸露地表用植被覆盖。(2)使用原有地方拌和站,未占用农田及林地。(3)在场地和生活区设置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4)对有害物质(如燃料、油料、废旧材料、垃圾等)集中存放,通过处理后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防造成对环境的危害。(5)生活区污水处理。生活区设置排水沟,将水全部引至污水处理处,经沉淀处理后排出场外。5.10大门围墙设置拌和站实行封闭管理,拌和站围墙采用栅栏式围墙。围墙做高40cm,宽40cm导墙,围墙每隔6m砌36cm*36cm高2m立柱,立柱内外各凸出5cm,砌筑完成后洒水湿润墙体抹2cm厚水泥砂浆,并涂刷外墙涂料,立柱顶部设直径30cm球形灯,立柱与立柱之间安装白蓝色铸铁栅栏,铸铁栅栏片长6m,高1.8米。图5.10-1围墙大样图主大门采用12m电动伸缩门。在进出口设置门卫室、拌和站名称牌和企业文化宣传牌等。图5.10-2大门大样图5.11地磅在大门进口的位置设置150t地磅一台、磅房一间,所有材料进场需此地进行过磅,计量装置设两级密码保护,过磅员进行过磅、打单并通知拌和站试验人员进行材料检测。5.12拌和站用水拌和站用水采用打井蓄水。搅拌机主配4个6m×3m×2m水箱,单个机组可存储72立方水。水箱子上做好防护设施及安全标语。水箱上部采用彩钢瓦屋面进行遮阳。5.13拌和站用电根据每台搅拌机总功率260kw在新建拌和站内设置1台800KVA变压器和配电房,在拌和合站内另设置发电机房一间,配备1台300KW发电机。合理配置、整定各种电器保护装置,以便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的保护。配电箱内禁止任何人存放杂物,下班或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拉闸断电,锁好闸箱门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建立健全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变压器到主机、生活区的电缆采用下埋方式,电缆采用Φ160mm套管进行保护,每30米设置电缆井,电缆井穿线完成后才用粗砂回填。5.14办公、生活区布置拌和站内拌和区、原料存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办公区、生活区实行分区设置,拌和站内新建6.16*3.64m活动板房33间,供管理人员住宿和办公,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拌和站办公室4间,会议室1间,试验室5间,宿舍8间,厨房、餐厅3间,男女厕所、浴室和洗漱共7间,门卫1间,地磅房1间,仓库2间,配电室1间具体住宿布置见拌和站平面布置图。5.15交通配置3#混凝土拌和站大门处新修0.6公里混凝土便道与村道相连,便道宽8m,厚0.2m,铺设0.2*0.2m的Ф12钢筋,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成型。村道直通324国道,交通便利,能满足混凝土运输供应要求。5.16拌和站信息化管理根据《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3]283号)、《东南沿海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文明工地建设管理办法》文件要求,为满足铁路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统一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拌和站信息化设计及运行情况如下:(1)人员配备:拌和站配备1名专职信息管理员。(2)信息化系统安装运行情况:①电脑配置:最低配置CPU性能不低于英特尔奔腾四处理器,主频不低于2.4G,内存容量不低于1G,硬盘容量不低于80G,操作系统所在分区剩余空间容量不低于2G,操作系统不低于WindowsXP版本。②网络配置:拌和站两台主机HLS120控制室,采用宽带为50M的流量网络,保证了拌和站信息化系统网络要求的需要。为实现试验室管理信息化目标,规范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试验室信息系统,通过计划、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管理、软件系统管理、网络建设管理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控制,提高使用效率,最大程度满足试验室经营和管理活动对信息管理的需求,促进试验室信息化有序规范地发展,特制定本制度。(3)信息化管理原则及职责①信息化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战略导向原则:信息化管理应纳入到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中,要与企业未来的目标管理发展充分结合,信息化规划要适合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的需要。提前规划原则:企业信息化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站在企业优化的高度,做好对信息化的中长期远景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信息化建设工作由中心试验室进行整体统一规划,具体实施将采取按计划分阶段逐步实施的过程。②试验室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拟定和调整试验室内部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方案。组织实施试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试验室各类信息系统、软硬件和网络的组建、日常管理和维护。组织处理试验室各类的信息系统故障。(4)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管理①试验室负责试验室各职能部门计算机及相关信息系统设备的配置技术标准管理。②试验室负责收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最新市场化行情信息,向合约部门提供建议,并负责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③在未通知试验室的情况下,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人员不得调换、拆卸计算机内的零部件及网络设备,如有发生,试验室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④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出现故障,知情人员必须及时告知试验室,由试验室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处理并给予修复,对不能进行修复的设备,由试验室相关人员明确故障原因,出具鉴定结果,送相关外部机构进行维修处理。⑤对需要送修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应由设备的使用责任人或保管责任人提出申请,由试验室审核后,送相关外部机构维修。(5)软件系统管理①试验室根据工作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新增或修改软件相关系统模板。试验室根据各部门需求情况制定相应表单、流程。并报上级单位审批。②试验室软件系统由中心试验室负责相关操作的技术支持和协助。所有信息化系统软件账号由人事部向试验室信息管理人员提出分配需求,由信息管理人员进行账号和相关权限的分配。③各类应用软件系统使用人员均应按系统要求的规范进行操作。④试验室负责各类应用软件系统的升级、维护和管理。(6)网络建设与网络资源管理①根据试验室对网络的需求,统一规划,制定相应方案报相关领导负责人审批后组织实施。②试验室计算机网络线路、设备、服务器均由试验室统一组织安装、管理、维护。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更换线路和设备,不得擅自拆卸设备、改变计算机配置。③严禁试验室人员利用试验室网络资源进入非法网站、下载浏览非法信息;发布非法言论;严禁在试验室电脑上保存非法资料和利用黑客等手段下载保存试验室信息系统内的机密信息。对于造成违法结果的,试验室有权配合公安部门对相关日志、记录等信息进行提取和备案,并将追究其责任。④由于试验室网络带宽资源的有限性,网络资源本着满足最紧要事项的原则,试验室有权对网络资源进行带宽限制和合理分配。严禁利用办公网络资源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聊天、游戏、下载、听音乐、看电影等,试验室将对此进行定期检查工作。如有发现上述情况第一次给予口头警告,第二次直接截断其网络连接,待使用人向及负责人说明情况后再恢复网络连接。⑤试验室不得向其他任何人员泄漏本试验室网络结构、网络布局、布线系统及软件结构、代码、软件注册码或序列号等有关网络方面的任何信息。(7)信息系统安全管理①试验室的信息系统安全由试验室统一进行监控管理。②试验室信息系统软件必须定期、定时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下载,予以保存,由试验室负责组织信息系统的备份工作,保证系统故障后能及时恢复。③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应对本人使用的系统账号和口令保密,由于账号、口令泄露造成不良后果的,由账号拥有人负全部责任。④试验室负责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负责收集、病毒木马报告,追踪最新病毒动向,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或及时下载最新杀毒软件指导计算机使用人员进行病毒防范。⑤各部门应配合做好计算机等级、检查和维护工作。(8)突发情况处理①网络系统核心设备或主干网络线路发生故障,或因服务器软硬件故障、黑客、病毒攻击,主要的应用系统停止服务或系统瘫痪等情况时,应及时组织力量解决突发事故,恢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②突发事故发生后,需及时通知相关领导和其他负责人。③突发事故处理后,需组织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对事故进行评估,并提交分析评估报告给相关领导。④接到当地供电部门或拌和站内部临时停电预报,拌和站应及时通知各部门做好备份和应急准备。做好自发电准备6搅拌机基础及搅拌机安装6.1施工前技术要求⑴在进行施工前,请按设计位置放线,落实每一个指定点的标高。⑵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可行的排水措施,加强地表排水,封闭台座(位)周边地表水下渗通道,严禁地表水渗入基底。⑶基坑开挖后,应确认地基承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如地质情况与设计图不符,及时采取处理措施。⑷施工前,应对场地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质类型进行抽样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处理。⑸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办理。施工用水及混凝土粗骨料均应按要求做理化检验,不得采用侵蚀水及具有侵蚀性的骨料。⑹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所有预埋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6.2搅拌机基础施工拌和站场区填土至设备安装设计标高后,根据拌和站场区的排水坡度1.5%(搅拌机位置高、四周低)和搅拌机设备厂家提供的搅拌机各个部位的相对尺寸,施工现场放出各个部位的预埋件位置,采用木桩钉钉控制具体位置。然后根据各个预埋件部位的基础尺寸情况,现场利用竹胶板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成型。根据施工经验,搅拌楼和储料罐处的地基基础处理特别重要,根据现场填筑土质和地基承载力试验情况。拟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做扇形扩大基础,然后在基础上埋设预埋件、安装设备。拌和站接地和计算机系统接地要求如下:⑴用40*4扁钢作接地引出线,高出地面0.1m;⑵接地体用镀锌钢管50*3.5mm,长度3m,在主楼、配料站、筒仓、控制室各四周垂直打入地面以下,其顶部距离地面大于0.4m;用40*4扁钢焊制接地网片,网格0.5m*0.5m,每组长12米宽9米。⑶地面连接线:用40*4扁钢与接地体焊接在一起,搭接焊缝长度应大于0.1m,并与基础钢筋焊接,且需埋入地面以下;⑷实测电阻必须小于4欧姆,不够时需加装辅助电极;⑸粉料罐避雷系统与主楼控制系统的接地要分开。图6.2-1接地示意图6.3搅拌机安装前准备在正式安装前,需作好以下工前准备工作:1)内业准备⑴在正式安装前,施工技术人员对搅拌设备构件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熟悉,掌握各种构件的使用性能。⑵对各种构件进行清单列表,以便下车时好对部构件进行查验。⑶熟悉安装方案,确保整个安装工程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⑷对起重机安装过程中需使用的工用索具进行清单列表。⑸备齐设备安装所需要的各种技术资料,以备查验。2)现场准备⑴安装场地选择。场地选择要求平整开阔,地基牢实,四周无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场地能供起重机设备安装(起重机为25T汽车吊和16T汽车吊)进出。⑵对安装现场进行清理,将现场的建筑材料、泥土、废料废物等杂物清扫干净。同时拉起安全警戒线,告知闲杂人员在安装范围一律不准通行,同时设置安全专职人员负责警戒。3)检查设备安装前,需对各种部件进行查验,并做好记录,确保无损坏件。⑴记录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⑵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⑶装车清单、设备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⑷检查设备有无缺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⑸设备核实结束,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6.4拌和站料罐土建检算6.4.1粉料罐基础承载力验算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k=(Fk+Gk)/A且pk<fa式中: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A--基础底面面积。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图6.4.1-1罐体基础示意图水泥灌基础采用扩大基础连体浇筑5个150t粉料罐基础,单个料罐自重12t,总面积121.0m2。砼标号为C40。水泥罐基础位于粉质粘土层,fa=180kpa。Fk=150*5*10+12*5*10=8100kN;Gk=121.0*1.5*24=4356kN;A=121.0m2pk=(Fk+Gk)/A=(8100+4356)/121.0=102.9KPa<fa=180KPa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6.4.2主机基础承载力验算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k=(Fk+Gk)/A且pk<fa式中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A--基础底面面积。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图6.4.2-1主机基础示意图主机单个自重70t,基础尺寸13*4.3*1m,砼标号为C40。主机基础位于粉质粘土层(硬塑),fa=180kpa。Fk=70*10=700kN;Gk=13*4.3*1*24=1341.6kN;A=55.9m2;pk=(Fk+Gk)/A=(700+1341.6)/55.9=36.5KPa<fa=180KPa;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6.4.3粉料罐防风安全检算粉料罐基础为宽5.5米的扇形整体C40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料罐立柱为70cm70cmC40钢筋混凝土,罐高12m,罐加支腿高度总计19m,如图所示。一个空罐重量为12t,满罐重量为162t。按照12级风考虑,风速37m/s。(1)空罐在12级风作用下的倾覆稳定性验算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按12级风速计算基本风压值:,其中,,,计算得到=0.870kN/m2风荷载标准值:,其中,=1.1=0.5=1计算得到=1.1*0.5*1*0.87=0.4785kN/m2图6.4.3-1风荷载示意图2)倾覆稳定性验算风荷载T计算:T=A=0.4785124.5=25.84kN;抵抗弯矩M1=Th=25.8414.5=374.68kNm;罐与基础自重G=12*10+121*1.5*24=4476kN;抵抗弯矩M2=GL=4476*3=13428kNm;Kc=M2/M1=13428/374.68=35.8≥1.5,即满足要求。在空罐状态下满足抗倾覆要求,因此在满罐状态下也满足要求。(2)空罐状态基础抗滑稳定性验算K0=G×f/T≥1.3即满足要求G—储蓄罐与基础自重KNT—风荷载KNf基底摩擦系数,查表得0.25;K0=G×f/T=4476*0.25/25.84=43.3,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在空罐状态下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因此在满罐状态下也满足要求。(3)满罐在12级风作用下的最大地基承载力验算满罐自重:F=150*5*10+12*5*10=8100kN;基础自重:G=121*1.5*24=4356kN;抵抗弯矩M=4M1=4Th=25.8414.5*4=1498.72kNm;基础抵抗矩:W=bh2/6=21.5×6×6/6=129m3KPa<180KPa故承载力满足要求,基础安全。结论:本拌和站在最不利情况即空罐12级风作用下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在满罐和12级风作用的最不利情况下地基承载力需达到114.52kPa。6.4.4拌和站粉罐基础承载力试验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工区试验人员邀请监理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到现场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处理,达到承载要求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6.5设备安装6.5.1安装工艺流程设备安装工艺流程见图6.5.1-1所示。图6.5.1-1搅拌机安装流程图6.5.2具体安装步骤(1)骨料配料系统安装首先将平皮带机头架和尾架安装在已打好的基础上,再连接中间架和支腿并用螺栓和地脚螺栓固定好。接下来安装槽托辊和平托辊,之后安装皮带。安装皮带时按实际长度截取后粘接,待接口达到一定强度后调整跑偏及张紧度。将运输状态的配料系统吊装到已打好的基础上,用地脚螺栓固定好。将立板用碶板固定好,拆掉运输时固定侧板的销轴,将侧板翻起,侧板两边角钢上的孔穿入立板的销轴上,用楔板固定好。各侧板固定好后,用拉索将对应的侧板拉紧,调整拉索,使松紧适度。将骨料秤吊挂于配料系统机架上,安装好传感器,调整计量斗上平面与卸料门的间距为500mm左右。安装传感器时严禁使传感器受扭力。(2)主机架安装将两片支腿穿上地脚螺栓立于基础上,调整好立腿之间的相对位置。吊装搅拌单元,将搅拌单元吊装到两片支腿上,保证底盘平面处于水平。调整相对位置,调整好后紧固地脚螺栓或焊接基脚,在吊装拢料斗。吊装主控制室,将主控制室支腿安装就位并连为一体,调整好尺寸后,吊装控制室。并把控制室到搅拌层的梯子和走台安装就位。吊装计量单元,将计量单元吊装到搅拌单元上,用螺栓连接好,再将搅拌层到计量层的竖梯安装好。(3)计量装置安装将水泥计量斗、粉煤灰矿粉计量斗、水、外加剂计量斗传感器安装好,调整好位置,拆掉运输状态替代传感器的支座及拉杆,使传感器受力,调整好各拉杆及支座,使各传感器只受垂直拉力,严禁使传感器承受扭转力。用软连接套将骨料储料斗门、水泥计量斗门、粉煤灰矿粉计量斗门与主机盖联为一体,注意软连接套不能绷得太紧,以免影响计量精度。用软连接套将水计量斗与接水管联在一起。用橡皮套将除尘管与水泥计量斗、粉煤灰矿粉计量斗、主机盖等连接在一起,与计量斗相连得除尘管应处于自由状态,以免影响计量精度。(4)斜皮带机安装先将皮带机头部框架和两侧走台连接,再和支腿用螺栓连接为一体,将框架和支腿整体吊起,在合适位置将支腿用地脚螺栓固定。将中间框架和走台连接,同样把最后一片支腿也连接到框架上,整个吊起安装就位,最后将尾架安装就位。安装皮带,并根据皮带实际长度截取,将皮带胶粘在一起。调整张紧装置,使皮带松紧适度。待运转后安装导料槽、皮带机防雨罩。(5)水泥仓及螺旋输送机安装将配套水泥仓各部件在地面逐一配好,然后起吊水泥仓并就位。紧固好地脚螺栓或焊接好基脚。将螺旋输送机在地面组装好,将进料端吊挂于水泥仓出料口上,将出料口与计量斗进料口对正后,紧固好吊绳,然后将进料口与水泥仓出料口连接法兰紧固,出料口与计量斗进料口之间用软连接套连好。注意不能绷得太紧,以免影响计量精度。安装水路、外加剂管路,并将水泵及外加剂储料仓就为固定。安装气路系统,将打气泵除尘器固定就位,各气管路连接好。(6)安装电气系统电气系统的控制电器分别安装在电气柜及控制台内,在外部接线前,先检查各部分电器元件是否完好无损,固定是否牢固,接线螺钉不得松动,焊接处不得脱落、腐蚀。根据电气接线图敷设走线槽,安装传感器分线盒。外部接线布置应合理、美观、大方,各部分走线排列要整齐,不得接触油、水及有腐蚀性物质。6.6设备计量标定与试验检测项目拌和站在启用前请具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单位对拌和站内的设备进行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拌和站每年进行2次标定。拌和站需标定的设备有:电子汽车衡、电子配料秤、骨料秤、水泥料斗秤、粉料料斗秤、水料斗秤、外加剂料斗秤。本段主要工程项目为隧道工程、路基土石方工程。申请试验检测项目有:⑴水泥: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⑵粉煤灰: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率、安定性、活性指数、游离氧化钙。⑶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流动度比、烧失量、活性指数、含水量。⑷细骨料: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质含量、吸水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⑸粗骨料: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总含量、泥块量、泥块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⑹外加剂:净浆流动度、减水剂、常压泌水率、含气量、坍落度保留值、抗压强度比。⑺混凝土(砂浆)及结构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泌水率、凝结时间、含气量、抗压强度、稠度、分层度、弹性模量、电通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耐久性指标委托局指试验室检测)。⑼现场检查:混凝土强度(回弹法、取芯法)、地基承载力、裂缝宽度。6.7拌和站防风拌和站的灰罐属于高大物体,受风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对拌和站灰罐进行加固。用槽钢将灰罐支腿连成整体,在罐顶拉缆风绳至地锚,防止灰罐在风中剧烈摇晃。料罐间采用槽钢[10进行连接,缆绳采用φ16mm钢丝绳制作,缆绳地锚采用C20砼浇筑并埋置于地下。缆风绳刮风时挂上,平时收起,以免妨碍罐车行走。图6.7-1粉料罐缆绳及地锚布置示意图7拌和站混凝土工艺及质量控制7.1拌和站砼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混凝土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120s,也不宜超过180s。图7.1-1拌和站砼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7.2拌和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⑴混凝土的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和试验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的有关规定。⑵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的有关规定。⑶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偏差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的规定。⑷混凝土拌和物的含气量、氯化物总含量等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的规定,其检验频率按合同规定执行。⑸检验后的试件(混凝土、水泥)应保留三天后方可处理。⑹开盘第三盘须进行混凝土含气量、坍落度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出站混凝土必须按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坍落度、含气量检测,并制作混凝土检查试件。⑺冬季施工要采取加热管对混凝土搅拌用水进行加温,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夏季施工要采取遮盖等降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30℃。混凝土出机温度由拌和站试验人员进行检测记录。⑻拌和站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⑼对于过程中出现含泥量较多的碎石,拌和站内设置了洗石机,必须经过洗石机洗筛后经试验室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⑽不合格混凝土的处理①坚持不合格混凝土不出站使用于工程项目的原则。不合格混凝土应由拌和站质检员监督下运弃于远离施工现场的弃碴场,并做好弃除记录。②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③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作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研究、处理。8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京张公司有关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技术制度,配备专职安检机构和人员。主动接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建立以项目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与建设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承担安全施工的责任和义务。8.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按规划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安全警示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有专人管理,不乱扔乱放,组成由4-8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安全消防距离符合有关规定,现场易燃杂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物品。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执行。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从事电力、高空作业及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经过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并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准持证独立操作。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机一闸。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8.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成立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定期进行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发现有碍文明施工的现象及时处理,对不规范的施工行为给予纠正。施工便道硬化处理,拌和站采取封闭施工,在生产区内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语、宣传栏等。材料分类堆码整齐,杜绝乱堆乱放。每天对车辆定时检查、维修,不让车辆因漏油、冒烟而污染公路及环境。特别是运料车,不能让砂石等洒落在公路上。拌和站原材料堆场搭设彩钢瓦房。场内九图一牌设置齐全,各种标识标志标牌内容、尺寸大小均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及《标准化建设方案》规定制作。8.4降低噪音措施(1)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机械,穿插安排低噪音工作,减少接触高噪音时间,并配备耳塞,同时注意机械保养,降低噪音的声级水平。(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开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在夜间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3)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4)机械运输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严禁鸣笛。9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9.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弃土场周围进行封闭围挡,设置统一的进出口,弃土表面种植绿色植被覆盖。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9.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地、线路附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