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考点二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考点二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考点二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考点二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先秦时期经济、思想、文化第一讲先秦时期1/13课标要求考情分析经济、文化史考查较少;思想史是考查重点经济:1、简述先秦时期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经营方式、生产技术改变,了解古代农业基本特点。2、列举先秦时期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史实及基本特征。3、了解先秦时期经济政策及其原因、表现和影响。思想:列举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意义。科技:列举先秦时期科技成就和科技思想文化:列举先秦时期文字、文学和绘画成就确立目标侧重于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小农经济。2/13能力一:再认再现土地制度、经营模式、耕作方式、生产技术、生产工具改变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冶炼业、纺织业、制瓷页业发展概况;经营形态及其管理方式、产品流向发展概况和政策(一)基本史实(二)主要概念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一、先秦时期经济3/13(1)含义:(2)特点:

(3)经济形态:(4)形成条件: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经营方式,包含自耕农经济和佃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稳定性;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落后性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推广;(生产力条件)封建土地全部制确实立(生产关系条件)根本原因基本属于自然经济,明清时期个别地域属于商品经济1、小农经济4/13(6)影响: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物质基础。长久占据主导地位,造成封建社会漫长,使中国逐步落后。关系到封建政权安危(5)成长有利和不利原因(7)瓦解:时期:主要原因:19世纪后期,开始瓦解西方国家经济侵略5/13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禽畜喂养业相结合6/13(1)确立:(2)表现:(3)目标:(4)根本原因:(5)影响:维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和地租征收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小农经济为主自然经济

变法时首倡,历朝沿用,时期开始转变,时期加强。商鞅2、重农抑商政策官府垄断

,贬低商人

,限制

,征收

,加强

管理,降低

流动商业北宋明清地位经营范围重税户籍人口造成中国农耕经济发达,自然经济长久占据主导地位,专制皇权不停强化,妨碍了社会进步。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战争不停原因之一7/13(三)阶段特征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起源并初步发展;传统经济政策确立经济特征:总体特征:中华文明勃兴与奠基8/13(四)归纳总结1、用“一、二、三”概括先秦时期经济一:二:三:二个土地制度三大经济部门、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2、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基础促进促进基础一个经济政策9/131、(年福建文综)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个祭奠仪式。读图7,从中透析出关键信息是()A.皇室祭奠盛大排场B.专制君主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繁荣兴盛2、(福建文综)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认为常”。据此,判断有误是()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图7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CD能力二:材料处理10/13二、先秦时期思想文化能力一:再认再现(一)基本史实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百家争鸣历史地位和影响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儒家、道家、法家、墨家?3、科技:天文、历法、指向、数学成就4、文学艺术:文字起源和成熟、文学两大流派兴起及其代表、绘画起源和发展11/13(二)阶段特征1、中华文化萌生,神本—血缘(礼制)—人本文化,诸子百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2、中国文字形成和成熟3、中国传统科技产生并领先世界4、中国传统文学两大流派产生中华文明勃兴与奠基思想文化特征:总体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