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式压缩机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容积式压缩机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容积式压缩机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容积式压缩机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容积式压缩机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容积式压缩机*容积式压缩机经过改变工作腔容积来提升压力压缩机。包含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特点

出口压力与流量改变关系不大,工作稳定性很好。

②压缩机对气体适应性强,且轻易到达较高压力。

级效率较高。级理论循环指示功

/实际指示功

结构较复杂,气体吸入与排出含有间歇性。4.1往复压缩机工作原理4.1.1组成部分第1页*工作腔:气阀、气缸、活塞等。*传动部分:曲轴、连杆、十字头、活塞杆等。*机身部分*辅助设备:油路、水路、调整系统。第2页4.1.2级压缩过程与压缩功4.1.2.1压缩机级理论循环*理论循环特征(假设)①气体经过进、排气阀无压力损失,且进、排气压力保持恒定;②

无余隙容积;③工作腔与外界无热交换;④气体压缩过程指数为定值;⑤气体无泄漏。*理论工作循环

进气过程:气缸压力=进气管道中压力,且为定值。

压缩过程:过程指数

为定值。

排气过程:气缸压力=排气管道中压力,且为定值。第3页*理论循环进气量*理论循环指示功循环所消耗外功。设气体

活塞作功为正,

活塞

气体作功为负。

进气过程功:排出过程功:压缩过程功:总指示功Wi:第4页*理想气体绝热压缩过程:

绝热压缩理论循环指示功:*过程指数m

对压缩机耗功和热量影响

△耗功:m↑,压缩机耗功↑第5页

△热量传递:阴影部分为压缩过程热量交换

吸热为负,放热为正。第6页4.1.2.2级实际循环*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差异①余隙容积V0

气缸盖端面

活塞端面;

气缸

—进、排气阀通道;

活塞

气缸径向间隙在第1道活塞环

之前。第7页②气流流经进、排气阀和管道时摩擦损失(压力损失)

△进气过程中:

气缸压力<进气管道

中名义进气压力p1

实际进气过程始点:d点非4点

△排气过程中:

排气压力>排气管道中名义排气压力p2

实际排气过程始点:b点非2点第8页③循环过程中热量传递

吸入

过程—气体被加热

排出

过程—气体放热

压缩

过程—

吸热(开始)

绝热

放热

膨胀过程—

放热→绝热→吸热第9页④密封

密封部位:△气阀

气缸与进、排气系统之间

△活塞环

活塞

气缸之间

填料

活塞杆经过气缸部分(Fig.2-1⑨)

高压区→低压区泄漏

压缩和膨胀过程较平坦。第10页⑤进、排气系统相对较小容积→进气时压力↓,排气时压力↑普通与②摩擦项

合算。(Fig.2-21

atpage26)⑥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差异

状态方程:

Z—

压缩性系数,

与气体性质、压力、温度相关。

过程方程:第11页*实际循环进气量①行程容积Vh:

理论循环

中,活塞每个行程所吸进气量。压力与温度仍为原始气体压力p1和温度T1。

实际循环

中,活塞每个行程实际吸进气量,若折合成

原始压力和温度(p1、T1)<

行程容积Vh。第12页②实际循环吸气量Vs0(考虑泄漏量):第13页△

进气系数:实际吸进容积(不考虑泄漏)Vs/行程容积Vh

容积系数:

压力系数:

温度系数:p2p1第14页△容积系数:余隙容积

中高压气体膨胀,占去了活塞一部分行

λV

程,使吸进气体降低了ΔV1;(Fig.2-9atp17)

p2p1第15页

膨胀过程方程:由此可得:代入得:

其中,α—

相对余隙容积,大小取决于气阀

在气缸上布置方式。低压级0.07~0.12,中压级0.09~0.14,高压级0.11~0.16。p2p1第16页ε—名义压力比,p2/p1,单级普通3~4;

n—膨胀指数;大小取决于气体性质,以及膨胀过程

传给气体热量

:传给热量多,膨胀指数小,膨胀过程趋于等温过程;传给热量少,膨胀指数大,膨胀过程趋于绝热过程。(可依据对应经验公式计算)

注:通常,膨胀指数

压缩指数:①相对传热面积大

膨胀过程

中气体容积

/包围这部分气体气缸表面积之比

压缩过程

中气体容积

/

所包围气缸表面积之比

②温差大气缸靠近缸盖部位及活塞表面

温度都较高,所以温差对膨胀过程来说也要大些。故膨胀过程传给气体热量可能要比压缩过程传出热量多。第17页对于实际气体:

Z-膨胀/压缩终了压缩性系数第18页△压力系数:进气阻力和阀腔中压力脉动→pa<p1,λp将压力为pa

吸气量折合为

p1

进气量。

影响原因:进气阀

关闭时弹簧力;

进气导管

中压力波动。

进气阀关闭时弹簧力:气阀弹簧力设计正确,进气压力靠近大

气压时,第一级λp=0.95~0.98,其余各级λp=0.98~1.0。

进气导管中压力波动:决定于进气终了时进入气缸气流压力波

相位和波幅大小:

波峰,增压,pa>p1;反之pa<p1。p1第19页△温度系数:大小取决于进气过程中加给

气体热量。λT

热量有两个起源:

其一:进气过程中,自通道、缸壁和活塞传给热量,与壁面和气体温差、活塞平均速度、气体密度

相关;

壁面温度主要取决于:压力比、气缸冷却、气阀结构。

其二:为进气过程中因为压力损失

所消耗功,也变成热量加给气体。(Fig.名义进气压力线与进气压力线所围面积)普通情况下,λT=0.90~0.98

△泄漏系数:普通有油润滑压缩机λl=0.90~0.98;

无油润滑压缩机λl=0.85~0.95。第20页4.1.2.3压缩机级循环指示功

*实际循环指示功:

假设:进、排气过程压力采取平均值;

压缩与膨胀过程指数

用定值表示且相等。

其中:

δs—进气相对压力损失

δ0—

进、排气过程中

总相对压力损失第21页δd—排气相对压力损失ε—名义压力比

m—压缩过程指数

低压级:m=(0.95~0.99)k

中、高压级:m=k

气缸冷却良好,m值较小。第22页4.1.3多级压缩(中间冷却)4.1.3.1多级压缩理由①节约压缩气体指示功(Fig.)

节约功根本原因为中间冷却。第23页②降低排气温度

排气温度往往是限制压缩机压力比提升主要原因。润滑油粘性、积炭、腐蚀、爆炸。③提升容积系数多级压缩→每级ε↓→余隙容积

中气体膨胀所占容积↓→气缸实际吸气量↑④降低活塞力多级压缩每级

容积(Fig.)因冷却而逐步↓

行程相同时,活塞面积↓

→活塞所受气体力↓

每级

运动机构重量

↓,机器效率↑第24页4.1.3.2级数选择*级数对性能影响

级数↑→

循环指示功↓;

机器重量↑;

摩擦、流动损失↑。*

大、中型压缩机级数选择:普通以最省功为标准。

小型移动压缩机:重量

为主要矛盾,

级数多取决于每级允许排气温度。

*往复式压缩机级数与终压间关系:Table2-2atpage24第25页4.1.3.3压力比分配最省功标准:多级(z级)压缩机,中间冷却完善(即级间温度

Tx=T1),消耗功最省条件为各级压力比相等,且等于总压力比开z次方。(推导过程略)

理想气体时,各级压力比相等即各级消耗功相等。

4.1.3.4各级工作容积确实定(略)

第26页4.1.4气阀(自学)4.1.4.1气阀结构4.1.4.2气阀工作原理4.1.5往复压缩机密封(自学)4.1.5.1活塞环4.1.5.2填料密封4.1.5.3密封件材料4.1.6辅助设备(自学)4.1.6.1润滑及润滑设备

①润滑方式:飞溅润滑、喷雾润滑、压力润滑。

②润滑油选择4.1.6.2冷却系统

①风冷系统②水冷系统4.1.6.3管路系统第27页4.2热力性能、动力性能、调整与控制4.2.1容积式压缩机主要热力性能指标与结构参数4.2.1.1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

第一级

吸入管道处和末级

排出接管处气体压力。(吸、排气压力可在很大范围内

调整)4.2.1.2容积流量和供气量*容积流量:单位时间内压缩机最终一级

排出

气体,换算到

第一级

进口状态压力

和温度

时气体容积值。*额定容积流量:特定进口状态时容积流量。第28页注:

压力改变范围较大时应考虑气体可压缩性。

△被压缩气体含有水蒸气

时,

气体压力↑→水蒸气分压↑;若冷却,且水蒸气分压>冷却后气体温度所对应饱和蒸汽压

→水蒸气从气体中凝结析出。(计算容积流量时应加上析出液体和气体,减去加入气体)*供气量或标准容积流量:容积流量折算到标准状态(1atm,0℃或15℃)时干气容积值。第29页4.2.1.3排气温度压缩机末级排出气体温度。4.2.1.4功率和效率*功与功率指示功Ni:直接用于压缩气体功。

摩擦功:用于克服机械摩擦功。

轴功Nz:主轴需要总功,指示功+摩擦功。

比功率:单位容积流量

所消耗功。常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同类型压缩机比较,应在

排气压力

相同,冷却工况相同

条件下进行。)*效率△机械效率ηm:指示功率/轴功率中、大型压缩机ηm:0.90~0.96;小型压缩机ηm:0.85~0.92;微型压缩机ηm:0.82~0.90。第30页注: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分类:按排气压力鼓风机、低压压缩机(1MPa)、中压压缩机(10MPa)、高压压缩机(100MPa)、超高压压缩机(>100MPa)(离心式压缩机:通风机<15kPa;

15kPa<鼓风机<340kPa;压气机>340kPa)按排气量范围(m3/min,按进气状态计)微型压缩机:<1小型压缩机:1~10中型压缩机:10~60大型压缩机:>60按气缸排列方式(Fig.2-47atpage52)立式、卧式、对动式、对置式、角度式。按级数单级、两级、多级。按气缸容积利用方式单作用式、双作用式、级差式(Fig.2-28atpage36)。第31页△等温效率(普通指等温轴效率)等温

指示效率ηi-is:按照第一级进口温度,等温压缩到排气压力时理论等温循环指示功/实际

循环指示功等温

轴效率(全等温效率)ηis:理论等温循环指示功率/实际循环轴功率。通常压缩机ηis=0.60~0.75(上限普通指中、大型压缩机,下限指高速小型压缩机)△绝热效率(普通指绝热轴效率)绝热轴效率:理论绝热循环指示功

/实际循环轴功率大型压缩机ηad:0.80~0.85;中型压缩机ηad:0.70~0.80;小型压缩机ηad:0.65~0.70。注:实际

压缩机压缩过程趋于绝热

过程。多级压缩级数不一样时,不能直接反应功率消耗指标先进是否。第32页4.2.1.5活塞平均速度

活塞速度:随曲轴转角而改变。

活塞平均速度:

对压缩机性能影响:①对压缩机摩擦副耐久性影响。

对气阀布置影响。4.2.1.6转速转速选择与流量、压缩机重量和尺寸,以及机器耐久性和

经济性

相关。4.2.1.7行程4.2.1.8气缸直径4.2.2动力性能(略)第33页4.2.3容积式压缩机调整方式及其控制4.2.3.1气量调整方式依据耗气量改变,调整容积流量。△调整要求:

连续

调整、分级调整、间断调整。

②调整工况经济性好(耗功小)。

③调整系统简单、安全可靠、操作维修方便。△理论基础:经过调整转速和各系数

→改变流量。

第34页①转速调整优点:实现连续

气量调整;调整工况比功率

消耗小;压缩机各级压力比

保持不变;无需设置专门调整机构。缺点:受原动机调整范围

限制;

低转速

气阀工作不正常。第35页②管路调整a.进气节流△进气管阻力↑→

λp↓→

气量↓△调整结构简单,用于小范围调整

(80%~100%),或偶然调整。p1第36页b.切断进气

△关闭进气管,压缩机为空运行(间断调整)(Fig.2-65)。

结构简单;适合用于中、小压缩机。

注:△

切断进气后→ε↑→排气温度

会出现短暂↑;△

进气压力↓→作用在活塞上

压力差↑→

起动困难。第37页c.进、排气管连通

排气管经由旁通管路和旁通阀门与进气管相连接。分为节流连通和自由连通。△节流连通依据需要气量节流阀

开至适当程度→部分气体

经旁通回入进气管。适合用于偶然调整或小幅度调整。优点:结构简单,连续调整;调整紧急性好。缺点:调整经济性差(属于高压气体节流,压缩机功耗无降低)。第38页△自由连通旁通阀全开

→高压气体自由流入进气管路(仅克服旁通管和旁通阀阻力)惯用于大型

高压

压缩机起动释荷。优点:调整结构简单;调整紧急性好;调整经济好。缺点:间断调整;

逆止阀↑阻力损失。(为预防管系中原有高压气体倒流入进气管,应在旁通管路之后排气管段

设置逆止阀)第39页③压开进气阀调整(Fig.2-66atp59)

压开装置,进气阀

强制压开,使进气阀全部

或部分

丧失正常工作能力,进气阀片不能自动

关闭,使吸进气体,在压缩

和排气

行程中仍回入进气管,到达调整气量目标。第40页a.全行程压开进气阀(Fig.2-67atpage60)

全部行程

中,气阀一直处于强制压开状态,吸进气体将全部自进气阀

回出,容积流量=0。

间断调整;调整经济性好(空运行状态)。b.部分行程压开进气阀

(Fig.2-68atpage60)

进气行程结束时,进气阀强制顶开;

进入压缩行程后

气体从气缸中回入进气管;到一定时候

强制作用取消,进气阀关闭,在剩下行程中气体受

到压缩

并排出。可实现连续调整;适合用于转速较低压缩机。第41页④连通补助容积(Fig.2-70,2-70

atpage61)气缸上设置补助容积,调整时接入气缸工作腔→

余隙容积↑

容积系数λV↓→

容积流量↓。

补助容积接入方式能够是连续、分级、间断

。4.2.3.2调整系统4.3容积式压缩机可靠性(略)第42页4.4回转式压缩机*回转式压缩机特点(与往复式压缩机比较):

优点:

结构简单,易损件少,操作轻易;运动件动力平衡性能好,机器转速高,机组尺寸小,重量轻;进、排气间歇小,压力脉动小。

缺点:

运动件密封

比较困难

→极难到达很高终了压力;

泄漏

→热效率<往复式压缩机。第43页4.4.1螺杆压缩机普通分为双、单螺杆压缩机两种。*单螺杆压缩机:(Fig.2-101atpage89)*双螺杆压缩机:(Fig.2-100atpage88)利用阳、阴螺杆共轭齿型相互填塞,使封闭在壳体与两端盖间齿槽容积大小发生周期改变,并借助于壳体对角线位置上吸、排气孔口,完成对气体吸入、压缩与排出。

容积流量范围:2~500m3/min

终了压力:普通<1.2MPa,个别场所可达4.5MPa。第44页4.4.1螺杆压缩机普通分为双、单螺杆压缩机两种。*单螺杆压缩机:(Fig.2-101atp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