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静女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静女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静女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静女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女《诗经邶风》静女第1页爱情名句接力快速地想,快速地说,说说你知道关于爱情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第2页爱情名句接力快速地想,快速地说,说说你知道关于爱情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第3页通假字:爱:通“薆”,隐藏,遮掩。(薆,草木茂盛样子)见:通“现”,出现。说:通“悦”,喜爱。(怿,欢喜)女:通“汝”,你。归:通“馈”,赠予。匪:通“非”,是。第4页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男女恋人约会场景

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城墙上角楼)“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形象?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情态“我”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焦灼、忧虑心情第5页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提醒学生:是见面前还是见面后情景?)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情景。“彤管”作用怎样?这一章表示“我”对少女怎样感情?

“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爱恋。

第6页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一章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两人见面后情景。“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以为它“美且异”?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爱恋之情。思索:“彤管”、“荑”作用?第7页文言句式:苟全性命于乱世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鱼,我所欲也俟我于城隅状语后置,“(于城隅)俟我”

匪女之为美判断句。第8页双关: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种意思,表面上说是甲义,实际上说是乙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含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第9页象征:指用详细、形象事物暗示特定事理来表情达意。

彤管:红色是心颜色,是火颜色,象征着爱情真挚和热烈。荑草:白色是云颜色,是雪颜色,象征着爱情淳朴和高尚。顶真:是句末词语作下一句开头词语修辞方式。又叫顶针、联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茵茵牧草绿山坡,山坡畜群似云朵,云朵游动起笛声,笛声悠扬卷浪波。浪波翻腾涌激情,激情滚滚似江河,江河流水深又长,长笛伴我唱新歌第10页总结:1、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情景,极富写实性;2、只言片语,却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人物感情改变:“我”从“搔首踟蹰”,焦虑异常到“说怿女美”,爱不释手;3、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少年形象。

第11页*细节就是细小步骤或情节,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发人们想象片刻:能够是人物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日常生活场景中一个小小瞬间。*描写是对事物详细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第12页静女那娴静淑美可人儿,与我相约在城隅一角。我准期而至却不见佳人倩影,噢,那伊人赠予荑草啊,还散发着她身上香气,沁入我心怀。问我为何如此痴迷?只为那红颜醉!那娴静淑美可人儿,赠予我朱丹管萧。那红润光艳色泽,折射出你那娇红两靥。而那管萧乐音,则如同你歌声,在我心底声声脆心里踟躇徘徊,只好翘首凝眉。第13页静女如月光般静静流淌着美,多么文雅女子啊,到底连同她美在哪里躲藏着呢?还有那带着野外芬芳白茅草,它是如此尤其而漂亮。然而,他一切闪光并非由它,只因赠予女子脉脉情意。如怒放花朵般夺目标美,多么美好女子啊,那曾从她手中接过艳红闪光管萧,好像跳动着她恬静影子。在这荡漾流动红光中,我醉了,醉了。只有我独自一个心茫茫而徘徊于边城上,在一片寂静中挠发苦苦等候。第14页李清照《点绛唇》细节处宜思量第15页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①袜刬chǎn:来不及穿鞋,仅仅穿着袜子走路。②金钗溜:头发涣散,金钗下滑坠地。这是李清照少女时期写一首诗。主人公荡罢秋千,休息时家里来了一个尤其客人,诗后半部分着重写此时少女反应。“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以极精湛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微妙心理。最终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方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波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第16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王风·采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摸鱼儿雁丘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第17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古体诗《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骚体诗)汉乐府、古诗魏晋南北朝五言诗以五言诗为主近体诗唐诗宋词元曲第18页《诗经》

介绍六义(体例、表现手法)

现实意义第19页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名称是什么?诗经收录是从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诗歌?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诗经》305篇西周早期到春秋中叶约5间诗歌第20页《诗经》介绍《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为《诗三百》、《三百篇》。sj第21页《诗经》六义风15个诸侯国土风歌谣“十五国风”160篇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域音乐,多为贵族所作大雅、小雅合称“二雅”105篇颂宗庙祭奠时乐曲歌词周、鲁、商合称“三颂”40篇体例(音乐性质)第22页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比打比喻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辞《诗经》六义sj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往往“形象逼真、细节细腻”使其特征愈加鲜明突出

发端,增强诗韵味和形象感染力第23页体制表现手法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赋比兴风土之音(民间歌谣)朝廷之音(宫廷乐曲)宗庙之音(宗庙祭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词也”《诗经》六义“赋”:陈说铺叙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比喻,使其特征愈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发所要歌唱内容。第24页《诗经》现实意义《诗经》里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现实生活,反应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中期500年间古代社会生活,表现了不一样阶级和阶层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它们真实地反应了社会现实。其中有许多诗亲密地联络着政治,针砭了社会。《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而浪漫主义文学源头则是屈原《楚辞》。sj第25页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第26页音义辨析爱:通“薆”,隐藏。见:通“现”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归:通“馈”,赠予。匪:通“非”,不是第27页梳了解读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其:形容词词头俟我于城隅:状语后置句交代事情起因第28页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娈:美好贻:赠予有:形容词词头说怿:喜欢,喜爱写姑娘以彤管相赠第29页1、怎样对待“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句话?思索既能够看作是小伙子当初心理活动,也是双关语,小伙子托物抒情,表面上赞美彤管,实际上是赞美赠彤管给他姑娘。双关: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是甲义,实际上说是乙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第30页思索2、第一和第二章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重章叠句:也就是重复地咏唱。这是《诗经》惯用一个手法。表现事物进展程度和次序,诗意递进,突出内容。增加诗歌音乐性和节奏感,一唱三叹,愈加强抒情效果,突出感情。如同现在歌词,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同或者稍稍变换一些词。这么轻易记忆,而且很有音乐感和节奏感,更能抒发情怀。第31页拓展巩固《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共有三节,后两节实际只是第一节同义复唱。

第32页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荑:初生茅草。洵:确实。

写约会情景头两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称赞草实在是美得出奇,夸物实际上是夸人,这里还是双关,最终两句小伙子就直接敞开心扉,“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并不是物本身有什么美,而是爱人及物、托物抒情第33页思索第二和第三章写男子对女子赠予东西态度相同吗?怎样了解?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品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示是小伙子对姑娘真挚恋情。照理说,彤管比夷草要珍贵得多,但男主人公只以“彤管有炜”夸其色泽鲜艳,对受赠夷草却盛赞其“洵美且异”,显然就不是视其外观而有所感了。荑草虽极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小伙子,寄托了姑娘一颗真挚心,物微而情深,花草很寻常,只因它们为美人所赠,所以又非同寻常。这一评价超越了对外表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高层次爱情境界,表示了男子对女友一往情深及他爱人及物真挚、痴迷之心。第34页主旨明晰《静女》写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予礼品情景,表现古代劳感人民青年男女之中大胆而真挚爱情。

第35页人物性格分析男子“骚首踟蹰”“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憨厚、痴情

对比、双关女子“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爱而不见”

“贻我彤管”“自牧归荑”重章叠句

漂亮、调皮、大方、真挚

第36页合作探讨诗中利用了怎样表现手法?赋重章叠句句式特点:四言诗第37页补充知识点《诗经》表现手法

1、赋、比、兴2、比兴连用3、重章叠句4、双声、叠韵、叠字

5、句式特点:为四言诗。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往往为隔句用韵。6、语言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

起到联想、象征、衬托气氛和增加韵味作用,加强诗歌生动性和形象性形象生动,准确表情达意,加强语意;语音友好,产生回环往复艺术效果第38页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