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卷三(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23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卷三(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23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卷三(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23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卷三(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23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卷三(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PAGEPAGE1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BBA项;郡国制度是西汉时期,排除C项;中央专制是秦朝时期实行,排除D项。故本题选B项。【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现的是君权神授的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BD项是荀子的观点,排除;C项“罢黜百国家的主流思想之外,这在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A项正确;吏部是尚书B项错误;宋朝的枢密院负责军事,对人事任免没有驳回权,故CD项错误。C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ABD三项。故本题选C项。【答案】C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金的主体民族为女真,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答案】B。解析:A项,材料没有涉及其他朝代制瓷业技术,不能得出比较结A项错误;B项,由“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可知,题干材料强调景德镇民B项正确;C项,材料C项错误;D项,材料没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4年-1895年甲午AB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之后,故答案选D项。【答案】B。解析:漫画中,一个病得很重的人(穿着清朝官服)代表清政府,BAAC项错误。因,故D项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对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A1922-19235%-15%,传统婚姻仍占有绝大比重,因此传统婚姻尚未退出历史舞台;B选项正确,1917年发端的新婚姻自主;C1924年,不符合题中涉及的时间;1927年建立,不符合题中涉及的时间。【答案】C。解析:1930年之前中共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以及秋收起义均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不是没有认清中国A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中共的策略并不是灵活,故D项错误。然失败,但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本题选C项;ABD项都是在日军进ABD三个选项。【答案】C。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项。【答案】D。解析: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1949年,①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故②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的胜利有效打击了美国侵略势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故③正确;1954年参加日内故选D项。【答案】C。解析: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可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三步走战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C项。DD设立“陶片放逐法”属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本题选D项。A17世纪中后期的变化,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民霸权的更替,故D项正确。A项正确;责任内、D两项错误;参众两院与英国的上下议院相似,不属于美国创C项错误。性,C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复兴BDBD两项。【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可知,材料描述的举措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的,D项符合题意;A项举措旨在整顿银行业,而非解决失业问题,排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旨在调解劳资矛盾,以缓解社会矛盾,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解决失业问题,排除B项;加征财产转移税旨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以缓解社会矛盾,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解决失业问题,排除C项。故本题选D项。【答案】DD项。1993年正式建立的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D20016月建立的新型多边合作组织,并非是“冷战”的产物。C项。A项是现实主义;B项是浪漫主义;C项是古典主义;D项是现代主义。故本题选A项。认识。故本题选D项。B项。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参考答案】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来。大国同步,相互促进。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英国的一枝独秀,尤其以美国、德国贡献最大,且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较为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因而它们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更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业部门也得到技术改造,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巨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参考答案】真实性:教师在准备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要让学生把握“戏说历史”与追求历生只看重游戏成分。代入性:角色扮演教学法实际上是“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为,而不是简单做出一个价值判断。【参考答案】目标。②要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评价主体的视角进行评价。价与校内进行的多种评价结合起来。④倡导跨学科评价、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经历多次评价后展现的进步程度。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6分,共48分)【参考答案】背景:海禁加剧清初经济萧条;粤台局势日趋稳定;地方官员的开禁请求;康熙帝思想的转变。着眼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脉络:封锁海疆(海禁)——多口通商——单口通商。特征:日趋限制海外贸易(封闭、内向、保守。(;防范异己力量,巩固政权的戒心;最高统治者不识世界大势且盲目自大。【参考答案】该教师在讲授本节课时主要运用了讲读法,通过课件展示《北伐誓师词》原文,而不是带有主观意见的被解释后的史料。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的讲述。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不够,师生间的互动不够。②结合誓词回答,北伐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生进行思考。①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疑难而设计和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②问题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可接受性原则。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提问。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参考答案】环节一:导入新课16这又会给亚洲、非洲或美洲地区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顺势导入新课。果关系。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并提出问题:最早向外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哪两个?以它们抢占了先机,最早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掠夺。(二)扩张方向、方式向分别在哪里?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哪种方式?要是通过建立殖民帝国,奴役土著开采矿藏、建立农业大庄园等。(三)影响教师扮演法官。学生根据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