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探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探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探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探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探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研究【摘要】我国正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可能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不抵支。本论文结合数据和文献,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利用2001-2019年间的宏观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巨大,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政府在养老保险基金方面将承受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据此,结合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目录TOC\o"1-2"\h\u18397摘要 i2332目录 16616引言 224987一、人口老龄化 318459(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概况 36189(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概况及分析 49847(三)我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79358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8538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 910737四、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回归分析 1022823(一)变量与样本数据的选取 1024259(二)模型的构建 1115845(三)模型检验 155009(四)结果 1512417五、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 1623109(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163054(二)鼓励民众个人参与养老保险计划 166155(三)适当的延长、调整及规范退休年龄 1718076(四)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 1724478(五)提高对于弱势群体养老利益的关注 173622结论 187893参考文献: 18引言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一种由年轻人口数量与老年人口数量同时发生一增一减的作用下,整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的动态过程。一般来讲,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14%、21%时分别标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超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一种由年轻人口数量与老年人口数量同时发生一增一减的作用下,整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的动态过程。一般来讲,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14%、21%时分别标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超老龄社会”.自本世纪初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的同时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共同推进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目前我国人口生育率在1.5-1.6之间,已低于人口更替水平更替水平指的是足以维持人口世代更新、人数不增不减的生育率水平。生育率的更替水平约在2.1—2.4之间(即妇女总和生育率或终身生育率为2.1—2.4),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中预测,2022年我国老龄化比例将达到14%,标志着中国即将正式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这一过程中国仅用了22年,而法国、美国、瑞士、日本分别用了115年、60年、85年和25年,可见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十分惊人。随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庞大,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将出现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年限增长,我国政府财政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的问题,更替水平指的是足以维持人口世代更新、人数不增不减的生育率水平。生育率的更替水平约在2.1—2.4之间(即妇女总和生育率或终身生育率为2.1—2.4)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利用2001-2019年间的宏观数据,运用Eviews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据此,提出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正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概况、预测结果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特点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类别、基金的组成部分以及当前基金收支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介绍了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第四部分运用Eviews软件进行人口老龄化、国内GDP总量对于养老基金支出影响的回归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人口老龄化(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概况人口年龄结构的趋于老化是世界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共同特征之一,并非唯发达国家所特有的,即便是现在总体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尚年轻的国家也正在经历着逐渐老化的过程,但是因不同的区域或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起点、发展速度以及人口总量基数等因素的不一致,最终达到的人口老龄化水平也会存在差别。从表1.1可知,全球人口数量自19世纪初的10亿到20世纪初的16亿,总人口增长量仅有6亿,但在21世界初超过61亿,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其增长量为45亿,且在21世纪初又仅用十年的时间超过了70亿,很明显,在这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是极快的。据联合国中等水平变量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及数据显示,到2024年世界人口将超过80亿,到2056年将超过100亿。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从1980年的22.5岁上升到了2015年时的29.6岁,预计到2030年2050年时,将分别上升至33.1岁和36.1岁,直至2100年时将上升到41.7岁。且在2015年时,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3%,8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7%,预测到2050年时这一比例将分别上升到21.5%和4.5%,到2100年时分别持续上升到28.3%和8.4%。数据来源:UNDESA/PopulationDivision.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15Revision).注:基于中等变差人口预测。数据来源:UNDESA/PopulationDivision.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15Revision).注:基于中等变差人口预测。表1.1 历年世界人口数量年份(年)人口数(亿)180410.00185012.00190016.00195125.84196030.35197037.00198044.58199053.27200061.43201069.57201170.41201271.26201372.11201472.95201573.80201674.64201775.48201876.31201977.13数据来源:世界人口网(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概况及分析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概况自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来,影响了我国人口生育观念导致了生育意愿的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前我国人口金字塔也正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自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表1.2可知,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当年总人口比例将近7%,也就意味着自2000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一直持续上升,2019年时达到了12.6%,相关预测表明2022年和2050年时我国老龄化将分别达到14%和27.9%,表明今后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不断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1)老年人口总量多且发展速度快。由表1.2可知2019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17603万人,是同期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占世界总老年人口的22.97%。结合图1.1可知,自198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比例在持续上升,且在2010-2019期间所谓老龄化增长速度明显快与前几个十年。我国在由成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转向老年型时仅用了22年时间,低于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日本(25年),这些客观的、事实的数据都能表明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的突飞猛进。图1.1历年我国老龄化程度趋势图(2)“未富先老”逐渐转向“边富边老”有学者通常用“未富先老”来形容我国老龄化发展特点,认为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有1000美元左右,远低于美国(1979美元)、日本(2272美元)等国进入老龄化的水平,但是这种静止论的观点无法判定我国老龄化总过程,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也是稳居全球第二,结合表1.2数据可知,2019年人均GDP达到了10276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8.7倍,同期老龄化仅增长了5.5%,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老龄化的速度,因此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人口老龄化均处于增长状态,是一种“边富边老”的状态。(3)人口总抚养比提升,养老负担超过扶幼负担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深,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之间的数量关系将一直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其中预测少儿人口的规模因受生育率的影响,将在2050年前大致稳定在2亿多,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数量将大大超过同期的少儿人口数量,致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出现逐渐收缩现象。因此,未来中国社会将在老年抚养比上升的推动下会出现人口总抚养比上升,且主要以养老负担为主。表1.22000-2019年我国老龄化及GDP变化表时间年末总人口(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中国人均GDP(美元)2000年12674388217.0100280.19592001年12762790627.1110863.110532002年12845393777.3121717.411482003年12922796927.5137422.012882004年12998898577.6161840.215082005年130756100557.7187318.917532006年131448104197.9219438.520992007年132129106368.0270092.326932008年132802109568.2319244.634682009年133450113078.5348517.738322010年134091118948.9412119.345502011年134735122889.1487940.256182012年135404127149.4538580.063162013年136072131619.7592963.270502014年1367821375510.1643563.176782015年1374621438610.5688858.280662016年1382711500310.9746395.181472017年1390081583111.4832035.988792018年1395381665811.9919281.199762019年1400051760312.6986515.21027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的原因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长时期出生率的低下导致了人口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对此,一方面刘思敏(2011)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30年间人口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这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进而使得我国人口问题又转向了老龄化;另一方面,周浩、刘平(2014)指出随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的了相应的完善,从而使得人口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综上所述,少子化所谓“少子化”即是指因人口生育率的下降或者婴幼人口死亡率的上升,造成婴幼人口比例下降的现象。和人均寿命的提高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急剧上升的两个主要原因。首先,由于现代不存在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年幼人口高死亡率因此少子化主要取决于现代生育率水平,而目前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昂贵,导致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另一方面,由于我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少子化现象;其次,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人口死亡率的降低且人均寿命得到了延长,从而使得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且所占比重也所谓“少子化”即是指因人口生育率的下降或者婴幼人口死亡率的上升,造成婴幼人口比例下降的现象。(三)我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1.我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挑战(1)对于社会发展方面: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首先,家庭人口结构和规模随之会发生改变,呈现出“4-2-1”“4-2-1”型的家庭结构模式是最为基本的一类。它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类的家庭结构模式,使得子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和照顾老年人的“4-2-1”型的家庭结构模式是最为基本的一类。它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2)对于经济发展方面:随老年人口增多,首先,老年人口比重的提升,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其次,对于建立健全相关医疗、养老方面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等财政支出成本加大;最后,需扩张面向老年消费群体为主的消费市场。2.我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机遇一是人口老龄化初期,少儿人口比重快速减少,社会总抚养比降低,低龄健康老人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形成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下降,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社会整体养老抚幼负担较轻,对于经济发展有益的人口结构的“黄金时期”。。二是随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活力下降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倒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是随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提升老年群体消费需求,为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四是随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尤其是健康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有利于社会人口红利期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下降,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社会整体养老抚幼负担较轻,对于经济发展有益的人口结构的“黄金时期”。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概况“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等尊老、爱老、敬老等均是我国一直以来推崇的优良传统文化,我国一直很重视养老问题,且大部分家庭也适应了这样的文化,在传统观念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因此我国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方式为辅,但这类养老方式,不仅增加了我们作为子女的年轻一代的负担,进而也会影响我国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现如今,在老年人口增多,我国家庭结构呈现“4-2-1”型,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满足不了我国现代养老需求,因此,养老问题纳入到社会统筹、让政府帮我们年轻的一代,分担以下家里老人的养老问题的负担,不仅会使老年人收益,也会减轻我们年轻一代的负担。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国家来说,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本身的和谐稳定,能为有效为老年人带来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对于社会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越发凸显,而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老有所养;对于个人来说,年轻的时候缴纳养老保险,到了符合条件的退休年龄,就可以按月终身领取养老金,能有效为自身晚年生活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大致可分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三种。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养老保险因此本文所谓“养老保险”均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而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待遇可分为两种:第一,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进入个人账户,用于负担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支付;第二,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进入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支付职工退休时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即所谓“现收现付制因此本文所谓“养老保险”均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老年人群提供了基础的经济保障,不仅有效缓解了“老有所养”之问题,更是促进了社会的平稳发展,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自身晚年有了经济保障,免去了后顾之忧。目前,我国实行省级统筹养老保险,但是省级调剂的力度还不够,未充分发挥统筹共济的功能,大部分养老保险基金还处于分散统筹状态,造成各省之间运行差异较大,看似资金充足,实则缺口巨大,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实现老年人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完善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不仅仅会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更是对促进我国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杜鹏、陈卫(2005)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预测了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至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且2030年至2050年间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时期。李军、王丽民(2018)调查研究表明,城乡养老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城镇老年人口收入来源较为集中,养老金在城镇老年人口总收入中占71%,而农村老年人口收入来源较为分散仅占总收入的24%,排第二,与居首位的“子女亲戚给予”收入占比之和也仅有49.1%,但是不难看出,养老金对于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的收入均为重要。虽然养老金能为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但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很难保持原有的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整理表2.1可知,截止2019年,我国参保人员数量达到了96753.9万人,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2460.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增长率为3%,而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增长率为10.7%,从整体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长,支出也在逐年扩大。在2015-2019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但在此短短5年期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同比增长率差了十个百分点,支出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Bongaarts(2004)指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威胁国家的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发展。封铁英,刘芳(2010)研究表明,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基金支付能力也将持续下降。如此下来,我国在未来更加严重的老龄化社会中,对养老金领取的需求也会更高,届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方面可能会出现缺口且将威胁到养老基金的可持续发展。表2.12015-2019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及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数据时间20152016201720182019参保人数(万人)85883.488766.891548.394293.396753.9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亿元)32195.537990.846613.855005.357025.9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增长率(%)16.51822.7183.6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亿元)27929.434004.340423.847550.452342.3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增长率(%)19.721.818.8917.610.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与2014年相比四、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回归分析在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模式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领取养老金的期限的更长,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将会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开支最为巨大的项目,但是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在职人员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人口比重的减少,将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大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问题日益凸显。(一)变量与样本数据的选取由于国际上通常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国家或地区老龄化水平,因此此本文选取2001-2019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作为第一个解释变量;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养老基金保险支出方面也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选取2001-2019年我国GDP作为第二个解释变量,来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表2.12001-2019年养老保险支出、老龄化比重以及GDP总量数据时间基本的养老保险的支出(千亿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十万亿元)YX1X22001年2.32137.11.1086312002年2.84297.31.2171742003年3.12217.51.374222004年3.50217.61.6184022005年4.04037.71.8731892006年4.89677.92.1943852007年5.96498.02.7009232008年7.38968.23.1924462009年8.89448.53.4851772010年10.75538.94.1211932011年13.36329.14.8794022012年16.71159.45.38582013年19.81879.75.9296322014年23.325810.16.4356312015年27.929410.56.8885822016年34.004310.97.4639512017年40.423811.48.3203592018年47.550411.99.1928112019年52.342312.69.865152数据来源:整理自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二)模型的构建各影响变量与基本养老保险支出之间呈正相关。因此,基于表2.1的数据,初步建立如下模型:Y=β0+β1XY代表基本的养老保险的支出(千亿元);X1代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之比(%);X2代表国内生产总值GDP(十万亿元)。Y为被解释变量;X1和X2为影响Y的因素,为解释变量;U为随机扰动项。各解释变量前的回归系数预期都大于零。为了估计模型参数,收集以上数据,如表2.1所示,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经济模型式(1)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法进行估计,得到的回归结果如图2.2所示:图2.2OLS回归结果应用所收集的2001-2019年的数据,采用OLS估计法进行回归分析,所得结果带入(1)式,如下:Y=-132.6988+19.21366X1-5.713252Se(21.10288)(3.244722)(1.900578)t值(-6.288187)(5.921513)(-3.006061)R2该模型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461.4353,明显显著。当α=0.05时,tα2(n-k)=为了证实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在EViews中计算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以及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结果如图2.3所示:图2.3相关系数矩阵图2.4对数模型的OLS回归结果由相关系数矩阵图2.3可知,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且证实确实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因此采取对所有数据取对数处理,从而构成新的线性模型:LnY=β0+β1应用所收集的2001-2019年的数据,采用OLS估计法进行估计模型参数,得到回归结果如图2.4所示,所得结果带入(2)式,如下:LnY=−4.829662+2.841958lnX1Se(0.479066)(0.252639)(0.061854)t值(-10.08140)(11.24909)(12.00740)DW=0.898034回归结果可决系数为0.997788,修正决定系数为0.997511,F统计量为3607.910,说明模型解释变量总体上是显著的,两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也与预期结果相符。对于样本量为19的模型,当α=0.05时,查t统计表可知tα2(n-k)=t0.025(19-3)=2.120,各个解释变量系数的t的绝对值均大于2.120,均通过t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消除。但是在5%显著水平下,查DW统计表可知,dL=0.967,利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作广义差分回归,回归估计结果如下图2.5所示:图2.5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估计结果由图2.5可知,DW=1.709252,在5%显著水平下,查DW统计表可知,=0.967,=1.685,可以判定<,说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此广义差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由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得到模型:LnY=-5.547879+1.937384LnX1+1.010221LnSe(0.727474)(0.683579)(0.217629)t值(-7.626227)(2.834177)(4.641936)由上式可知,模型的自相关已经修正,且可决系数(0.998833)、修正决定系数(0.9984444)、F值均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因此,最终得到回归方程:LnY=-5.547879+1.937384LnX1+1.010221Ln(三)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增加1%,平均的来说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就会增加1.937384千亿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0万亿元,平均的来说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就会增加1.010221千亿元,这与理论分析与经验判断基本相一致。2.统计检验(1)拟合优度:由图2.7可以得到:可决系数为0.998833,修正可决系数为0.9984444,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度很好。(2)F检验:针对H0:β1=β2=0,给定显著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2和n-k=16的临界值(3)t检验:分布针对:H0:βj、AR(1)、AR(2)=0(j=0,1,2),若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t分布表的自由度为n-k=16临界值t0.05/2(n-k)=2.120;若给定显著水平=0.5,查t分布表的自由度为n-k=16临界值t0.5/2(n-k)=0.690。由图2.7中数据可知,β0,β1,β2,AR(1)所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7.626227、2.834177、4.641936、3.064913,其绝对值均大于t0.05/2(n-k)=2.120,这说明在显著水平分别都应当拒绝H0:β(四)结果该模型表示在不考虑人均GDP变化的基础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就会增加1937.384亿元。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支出均会呈现增长趋势,但是通过上述模型的建立及检验、显著水平等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巨大。因此,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必然会逐年增加,政府财政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这一方面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五、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且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我们理应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以积极、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针对我国人口结构演变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且根据先前其他国家的经验,认真研究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应尽量避免或减缓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弊端也随之日益凸显。为了适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应随老龄化的发展变化而采取相对应的改革措施。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两种矛盾。前者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方面出现的收不抵支的现象上;后者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空间方面。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应把握当下,为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打下更为扎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对于一个国家的健康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养老保险法,在实际工作运行中,不时会出现许多“无法可依”、“违法不能究”的现状。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的增多,切实做好相关养老保险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用法律手段去规范管理是尤为必要的。(二)鼓励民众个人参与养老保险计划一个成功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考验和不断地改革演变而形成的。而在此改革过程中,不仅是需要政府推动,更重要的是需要社会的反映与人名群众的参与。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缺乏民众的参与,导致政府很难精确认识到问题,很难开展改革措施。因此,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需提高民众参与程度,使政府与社会互动、与民众相协商共同推进我国养老保险的改革之路。(三)适当的延长、调整及规范退休年龄根据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在未来养老保险的具体改革措施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点:一是逐步调整退休男女性退休年龄,实现男女退休年龄的同龄。目前我国现行退休制,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退休年龄,而我国相关预测显示,女性预期寿命远高于男性预期寿命。实现男女性同龄退休,可使得女性在劳动市场发挥更充分的作用。二是延长退休年龄,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均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低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都能够胜任工作。因此,实现男女性同龄退休、适当的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均可以有效减轻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压力。(四)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一是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缴费体系,通过各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基金缴纳档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二是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能力;三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人群,提高全民参保数量,夯实养老基金基数,从而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五)提高对于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名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弱势群里不包括孕妇。养老利益的关注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名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弱势群里不包括孕妇。根据社会保障“公平性”原则,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应注重对于弱势群体的养老利益。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养老权益,保证当弱势群体的养老权益受到损害时,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应加强相关制度的监管力度,避免出现“搭便车”现象;最后,在保持好养老金支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增强之间的平衡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未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的同时做到保障民生中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结论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人都会老去,中国社会受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为主,但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养老已不在满足我国社会的养老需求,更多的人为保障晚年生活的支出选择参保,而根据本文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对于我国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巨大。但目前我国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下,随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及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们对于养老保险的需求及依赖程度更为加深,而目前我国政府在财政养老保险基金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且黑龙江等不少省份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收支不平衡问题。本文在介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前人有关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特点进行了逐渐转向“边富边老”的补充,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巨大。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了:首先,我们应正确对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可以适当的发展一些专门适合老年人的岗位,推动老年人再就业或者延迟退休,提高退休年龄,以此来缓解养老基金支出方面的压力;其次,应根据人口结构的变化,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来拓宽养老保险资金收入渠道,以此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转,同时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参考文献:[1]陈谊娜.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DOI:10.7666/d.D286068.[2]白种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6.[3]曹志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7.[4]陈卫,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研究,2006(2):84-88[5]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鉴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董登新.打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社保战役”[J].中国社会保障,2020(12):26-27.[7]杜承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J].祖国,2017(24):283-284.[8]杜鹏,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05(6):90-93[9]段芹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80.[10]范静宜,桑润萌.英法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及借鉴[J].劳动保障世界,2020(14):47-48.[11]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福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