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因时养生_第1页
第二讲因时养生_第2页
第二讲因时养生_第3页
第二讲因时养生_第4页
第二讲因时养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养生学6943264701学习内容一、因时养生二、区域养生2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定义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

3天人相应天人相应: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4一、生气通天

(一)四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四时与情志、气血、脏腑经络、发病密切相关。5(二)昼夜晨昏与人体的关系

《灵枢·顺气一日分十四时》“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6(三)日月星辰和人体的关系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四)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素问·异法方宜论》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7二、顺应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

《抱朴子内篇·黄白》:“我命在我不在天”。《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8三、人与社会的统一观

社会的各种因素都可以通过情绪的中介和机体功能的失调引起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演变,社会医学、心身医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显示出重视社会因素和心理保健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9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10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之寒变,奉长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11夏季养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12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13四时养生的原则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二、春捂秋冻三、慎避虚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

14冬季养生一、精神调养精神安静秘而不宣二、起居调养“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三、饮食调养保阴潜阳,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当归生姜羊肉汤

15子实重坠,多归肾经秋冬季宜多食坚果16四、运动调养“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五、防病保健防寒护阳,是至关重要;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痹证易发17春季养生一、精神养生踏青问柳,登山赏花,临溪戏水,行歌舞风,陶冶性情

二、起居调养夜卧早起;衣着宜“下厚上薄”

三、饮食调养《素问·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

18四、运动调养

五、防病保健传染病多有发生、流行一是讲卫生,除害虫,消灭传染源。二是多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三是加强保健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19夏季养生“冬病夏治”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称为~~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20具体方法内服药,以温肾壮阳为主,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外敷药可以用白芥子20g、元胡15g、细辛12g、甘遂10g,研细末后,用鲜姜60g捣汁调糊,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cm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药饼直径约3cm,如果有麝香更好,可取0.3g置药饼中央),贴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或贴在双恻肺俞、百劳、膏肓等穴位上,以胶布固定21冬病夏治22秋季养生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23贴秋膘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秋冬需要进补,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北京、河北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24交节前后的自我调养1.在四立、二至、二分八个大的节气日前后;尤其要十分慎重2.节气日前后两三天“四要”注意保存体力情绪的稳定和乐观饮食适度谨防外邪侵袭机体25起居有常24小时人体活动能力1点:深睡期2点:肝脏排毒3点:血压、脉搏、呼吸最弱4点:大脑供血最少;听力敏锐,易早醒5点:肾上腺皮质分泌,宜起床,精神饱满6点:机体苏醒,血压上升,心跳加快7点:人体免疫力强8点:身体全面进入工作状态269点:心脏效率处于高峰期,大脑兴奋性升高10点:人体最佳状态,注意力、记忆力最好,工作效率高11点:生理、心理协调,神经、循环系统协调12点:精力旺盛13点:肝脏休息期。全身第一阶段兴奋期结束,疲劳需休息14点:第二个低潮阶段,精力减退,反应迟缓15点:重新改善,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灵敏;创造能力强16点:血糖含量高,“饭后血糖病”2717点:机体持续较高效率18点:体温最高,疼痛感减弱,想运动19点:心理稳定性若,易激惹争吵20点:体重最重,反应敏捷,司机开车不出事21点:记忆力最好22点:白细胞含量最高,体温开始下降23点:组织器官效率低下,细胞修复工作开始24点:人体效率低点,入睡。28子午流注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子午流注疗法来源于这样的规律,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准确、有效的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保健、治疗,恢复患者气血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以达到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29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

30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1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3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所以,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33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34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35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36合理作息的保健作用合理作息能够调养神气,提高人体适应能力;生活作息失常会使机体适应力差,抗病力弱,加速老化和衰老,进而导致死亡。《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起居如惊,神气乃浮37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一、按照人体内在节律二、顺应自然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孙思邈:“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四时之常制”38区域养生区域养生,系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选择相应的保健措施,以防治疾病,益寿延年。区域分类方法多样,教材中分为山地和高原环境、平原和盆地环境及滨海地区三部分。39医学地理学1对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调查研究2对癌症高发区的地理调查3治理污染4利用自然环境以养生海滨疗养地、山地疗养地、矿泉疗养地、风景疗养地等、新疆吐鲁番沙漠疗养机构。40山区有利条件1、空气、阳光2、气温、宁静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志闲少欲4、低脂的自然食物5、居住分散,流动不大,不利于传染病流行不利条件1、地球化学元素的缺乏导致某些地方病2、缺氧与高山反应“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41平原和盆地三大平原为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盆地为四川、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

平原,指陆地上海拔在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